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宋教仁在1913年2月的一次演说时称:“有人主张总统制,有人主张内阁制,我们是主张内阁制的,希望建设成议院政治。因为如果内阁不称职,是可以更换的,如果总统不称职,是没办法变更的,如果一定要变更,一定会动摇国本。”此演说旨在(     
A.防止袁世凯的复辟B.维护共和制的稳定
C.尝试建立政党政治D.促成国民党的组阁
2 . “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政流血,公真第一人!”是孙中山在宋教仁遇刺后为其所写的挽联,正是因为宋教仁先生的英年早逝,新生民国的命运拐了一个大大的弯,针对“宋教仁遇刺”,国民党发动了
A.护国战争B.二次革命C.武昌起义D.北伐战争
3 . “自袁为总统,野有饿莩,而都下之笙歌不彻;国多忧患,而郊祀之典礼未忘。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吾侪昔以大仁大义铸此巨错,又焉敢不犯难,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该文字最有可能出自
A.辛亥革命时期B.二次革命时期
C.护国运动时期D.护法运动时期
2022-03-1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实验班)历史试题
4 . 1915年12月,孙中山发布《讨袁宣言》,称“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该《宣言》主要是针对袁世凯
A.刺杀宋教仁B.复辟帝制C.签订中日民四条约D.下令解散国民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3年,宋教仁在国民党宴会上说,就吾党与民国政治之关系而言,不过昔日在海外呼号,今日能在国内活动,昔日专用激烈手段谋破坏,今日则用平和手段谋建设。”两天后,宋教仁在上海被暗杀身亡。这折射出当时的国民党
A.从革命斗争向政治建设转型艰辛B.倾向改组为四大阶级的革命联盟
C.仍属于进行“破坏”的革命政党D.尝试用和平手段逼迫袁世凯退位
6 . “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都是讨伐袁世凯,但结果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孙中山是否直接参与领导工作
B.帝国主义是否直接支持袁世凯
C.讨袁斗争的群众基础是否广泛
D.革命是否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
2020-10-23更新 | 84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台州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题
7 . 如图为某班同学在学习“民国初年维护共和的斗争”时所做的学习卡片。请你帮助该同学把卡片中标注序号的空项,准确的补充完成
A.①武昌起义   ②清帝退位   ③《临时约法》
B.①二次革命   ②清帝退位   ③《中华民国约法》
C.①武昌起义   ②复辟帝制   ③《中华民国约法》
D.①二次革命   ②复辟帝制   ③《临时约法》
8 . 孙中山晚年指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内既不能谋各省之统一,外何以得友邦之承认。”据此他认为
A.外国势力的干涉导致护法失败B.军阀割据阻碍了政治民主的进程
C.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民主进程D.不平等条约体系影响国家的发展
2020-01-17更新 | 362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迨及民国二年春两院选举,各省告竣,揭晓后,国民党当选议员几占五分之三以上。袁政府闻之大惧,于是在国会未开会以前,在沪有暗杀宋教仁之重案之发生,震动全国。国人对袁,大为愤恨!”此案的影响是
A.武昌发生辛亥革命
B.南京临时政府建立
C.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
D.全国掀起讨逆斗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君民共主D.民贵君轻
2019-01-30更新 | 332次组卷 | 56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年高二十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