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有学者提出“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是因救亡而起的,它往往被视为救亡的一个途径,或者说一种手段,因此,任何时候只要发现有更快捷的途径,以救亡为己任的启蒙者马上就会来个急转弯。”该学者意在说明
A.西学传播适应了中国社会变革的需求
B.民族危机影响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C.八国联军侵华推动国人民族意识觉醒
D.国人救亡图存诉求遭到列强残酷打压
2022-03-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一3月份大联考历史试题
2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有“民本”而无“民主”的思想元素。“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说成与“三代法度”相符,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摘自马克壵主编《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二   孙中山在广州,曾系统地演绎了他的理想:中国应有一个民治、民有、民享的国家,而其政府则在三权鼎立的模式外,还有两个独立的权力——继承中国文官传统的监督权(御史纠弹)与人事权(考试与督责)。
——摘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及其成因。
(2)材料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较之材料一有何不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君民共主D.民贵君轻
2019-01-30更新 | 325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0—2011年湖南省慈利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文科)
4 . 梁启超在其《新民说》中提出了“新民”思想,他认为,要建设一个“新”的中国,必须先养成“新”的国民。“新民”是指有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的新国民。梁启超在当时发表《新民说》意在说明
A.维新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B.政治改革不宜操之过急,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要革命,不要改良
D.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梁启超主张在中国实行宪政,他在其著述中将宪政解释为立宪政体,“世界之政体有两种:一曰有宪法之政(亦名立宪政体);二曰无宪法之政(亦名专制之政)。立宪政体,亦名有限权之政体。专制政体,亦名无限权之政体。有限权者云者,君有君之权,权有限;官有官之权,权有限;民有民之权,权有限。”……清末预备立宪启动后,宪政一词的使用渐渐增多。
——张一兵主编《政治哲学关键词》
材料二   1915年8月,帝制热甚嚣尘上,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说,“且吾欲问论者,挟何券约,敢保证国体一变之后,而宪政即可实行而无障?如其不然,则仍是单纯之君主论,非君主立宪论也。既非君主立宪,则其为君主专制,自无待言。不忍于共和之敝,而欲以君主专制代之,谓为良图,实所未解。”……“假定今大总统肯为君主,而谓君主立宪即可实现,其说亦不能成立也。”……“公等主张君主国体,其心目中之将来君主为谁氏,不能不求公等质言之。……此四万万人所宜共诛也。”
——摘编自《饮冰室文集》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   
(2)对比材料一、二,指出梁启超的思想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016-12-12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南怀化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6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8世纪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在法国广泛传播,年轻的拿破仑成了卢梭民主共和思想的崇拜者。从热月政变到雾月政变期间,拿破仑的民主共和思想没有进一步深化,相反他的思想中出现了内在的矛盾性和停滞性,民主的和专制的交错在一起。雾月政变后,拿破仑进一步向独载专创转化。随着个人权力的无限膨胀,拿破仑不但无限加强个人独断的特征,而且不断改变和破坏他早期建立的体创来放纵他个人独断。1804年,拿破仑称帝,这样,他的民主共和思想丧失殆尽。
——郑佑断《拿破仑与华盛饭的民主共和思想之演化》
材料二 1897年,孙中山说:“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共和主义)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孙中山视域下的“共和”与专创对立,跟他早年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有关,认为中国属“异种”统治,且带有明显压迫和专制色彩,希望能“驭除鞑虏,恢复中华”。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于对内对外宣言中依旧从与专制对立的角度强调“共和”。他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自称:“黾勉从国民之后,能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端在今日。”
——郭辉《孙中山的“共和”政制构想及其特征》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拿破仑和孙中山对待“共和”的态度。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和孙中山对待“共和”态度不同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第一期为军政府督率国民扫除旧污之时代;第二期为军政府授地方自治权于人民而自总揽国事之时代;第三期为军政府解除权柄,宪法上国家机关分掌国事之时代。”孙中山所倡导的走向民主宪政的三步曲
A.依次称为训政、军政、宪政
B.明确以三权分立为建设目标
C.以人民实施地方自治为基础
D.均以理想化的军政府为前提
2016-11-27更新 | 46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6届湖南师大附中等校高三四校联考历史试卷
8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县设六十议员,是谓县议员;府设六十议员,是谓府议员;省设六十议员,是谓省议员。县议员于秀才中选择其人,公举者平民主之……府议员于举人中选择其人,公举者秀才主之……省议员于进士中选择其人,公举者举人主之……公举法:凡男子二十岁以上,除喑哑盲聋以及残疾者外,其人能读书明理者,则予以公举之权……兴革之事,官有所欲为,则谋之于议员,议员有所欲为,亦谋之于官,皆以叙议之法为之,官与议员意合,然后定其从违也。从违既定,乃由县详府;府议员意合,则由府详省;省议员意合,则详于君;君意合,则书名颁行;意不合,则令其再议。若事有不能衷于一是者,则视议员中可之者否之者之人数多寡,而以人多者为是,所谓从众也。推之,凡军国大政,其权虽出于君上,而度支转饷,其议先询诸庶民,是真为政者矣。
——何启、胡启垣:《新政论议》(1895年)
(1)概括指出材料中民主设计方案的主要原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方案在中国近代民主进程中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A.提倡反清复明B.抵制保皇势力
C.宣扬传统文化D.激发民族主义
10 . 有人曾公开表示:“凡不遵王法而自创邦国者,叛逆所为,岂敢冒此不韪名哉?奈(何)王加征(税),又非法苦(毒)我,始设新政,自守疆域,非得已也。”该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美国“国父”华盛顿
B.“天父”洪秀全
C.“铁血宰相”俾斯麦
D.英国首相沃波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