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古罗马普卢塔克的名言:“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孔子也曾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由此可见,古代东西方思想家都强调
A.崇德尚群
B.济世爱民
C.诚实守信
D.礼法并施
2018-12-10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亚里士多德在《工具论·前分析篇》中说“一个三段论推理的结论是从两个前提得到的,不多于两个前提。因为三个名词构成两个前提。”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
A.促使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B.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C.提出归纳演绎法创立逻辑学
D.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 . 孔子曾说自己“累累如丧家之犬”,后世许多学者也把孔子喻为“丧家狗”。这可能是在说孔子和孔学
A.思想极端,不受人欢迎
B.游走官府,不关心民生
C.学说主张,不适应政治
D.荫被后世,却屡被否定
4 . 生活在雅典城邦民主之下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属上等,女子则属下等,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这和我国古代下列哪种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
A.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B.制天命而用之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存天理,灭人欲
2018-10-0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5 . 柏拉图学园的门上写着一行字:“不懂几何学者不许入内。”这说明
A.学园主要是研究数学的学校
B.柏拉图办学重视自然科学知识
C.几何学在当时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D.柏拉图主张运用自然科学治国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刚健”“有为”,《象辞》所说的“自强不息”,其实正是孔子生命主题的写照。他主张“时变”,应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与时偕行”。《孔子家语五帝德》载:“治民以顺天地之纪…‘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春夏秋冬育护天下”之类都提及应对自然的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迭人”作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识,用孔子一样对他人充满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庶几人类可以实现“有道”的大同社会。

——程嘉宏《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材料二;

苏格拉底的信息永远被人们用来尽可能地派各种各样的用场。尽管那些审判者想强迫他无言,这个在雅典响起已有2300年的声音从未沉寂过。

——克西季《苏格拉底的新申辩》

材料三:

有人说:孔子是东方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西方的孔子,作为代表性的先哲,都是一种文化符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提出的对当代社会仍具指导意义的思想。
(2)材料二提到“苏格拉底的信息”被人们“派各种各样的用场”,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作为代表性的先哲,都是一种文化符号”这句话的看法。
8 . 某君画了一幅《孔子编书图》其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是(  )
①房子里烧着一堆煤炭     ②墙上挂着一柄铜剑
③孔子把纸铺在桌子上     ④用楷书写:仁者,爱人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

9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经学有“南学”、“北学”之分,“南人约简,得其精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各自以不同方式推动经学向前发展。隋末农民起义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国,许多经学师尊或遇难身亡,或逃遁荒鄙担任教授,儒经的教授传习也由滔滔洪波转为涓涓细流。唐高祖、唐太宗时,礼遇儒士,习儒谙经蔚为风气。但是,汇集京城的儒经师尊各述己说,难能统一,这和唐皇朝一统宇内,力求思想文化趋同如一的国策是相违背的;同时,唐太宗看到儒学典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令中书侍郎颜师古在秘书省考定“五经”(《春秋》《诗经》《周易》《礼》《尚书》),对“五经”中讹缺的文字详作订正,书成后奏上。为使该书获得时人承认,太宗召集当时名学硕儒重新论对。颜师古所作五经《定本》多引晋、宋以来江南传本,“随言晓答,援据详明,皆出其意表,诸儒莫不叹服”。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十一月,唐朝廷颁布五经《定本》于天下,令学人此后以《定本》作为传习儒经的依据(注:经学—专注于对儒学经典字面解释和对其义理的阐释。)

——张书林《隋唐经学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颜师古考订《五经》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颜师古的贡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曾经向曾子求学,奉事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当时吴起一心想成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鲁君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吴起投奔楚国后,担任令尹后的吴起在楚国国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具体措施有:制定法律并将其公布于众,使官民都明白知晓。凡封君的贵族,已传三代的取消爵禄;停止对疏远贵族的按例供给,将国内贵族充实到地广人稀的偏远之处。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官员,削减官吏俸禄,将节约的财富用于强兵。纠正楚国官场损公肥私、谗害忠良的不良风气,使楚国群臣不顾个人荣辱一心为国家效力。统一楚国风俗,禁止私人请托。经过吴起变法后的楚国国力强大,向南攻打百越,将楚国疆域扩展到洞庭湖、苍梧郡一带。诸侯都畏惧楚国的强大,但吴起的变法招致了楚国贵族的怨恨,也为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

——摘编自《史记.吴起传》

(1)根据材料,概括吴起改革对楚国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吴起其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