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轴心时代”

公元前600-300年被称作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东西方都出现了杰出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至今仍闪烁智慧的光芒,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



问题:
(1)图片反映出古代中西方不同的教学形式。图中表现的最明显差异是什么?
(2)分别简述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3)孔子的“民本”思想与亚里斯多德的“民主”思想的含义是否一致?解释两种思想的含义并分别举例说明这两种思想对中西方政治方式的影响。
2019-09-02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一模历史试题
2 . 中国之形成

故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二君营其室。

——摘自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问题:
(1)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2)作者对秦始皇、汉武帝持何种态度?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在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谈谈你对他的评价?(150—200字左右)
2019-02-2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故中国之教,得孔子后而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君营其室。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1)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2)作者对秦始皇、汉武帝持何种态度?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3)你认为作者评价孔子、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标准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公元前6世纪,在世界文化发展中都出现了千古垂名的杰出人物。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一范围的是:
①孔子     ②孟子     ③穆罕默德     ④悉达多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2016-11-18更新 | 8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嘉定、黄浦区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