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孔子和柏拉图是古代东西方思想界的巨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哲学为王)。二者共同之处是
A.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
B.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子弟
C.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2019-01-30更新 | 629次组卷 | 38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一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模拟冲刺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D.推崇君主权威
2019-01-30更新 | 1503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1届湖南省嘉禾一中高三上学期1月高考押题卷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B.墨子
C.普罗塔戈拉D.亚里士多德
2019-01-30更新 | 949次组卷 | 3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理念论C.逻辑三段论D.美德即知识
2019-01-30更新 | 225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0—2011年湖南省慈利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文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亚里士多德非常尊敬自己的老师柏拉图,但他说“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这表明他
A.只是口头上尊敬老师
B.否定柏拉图的错误观点
C.希望突出自己的思想成就
D.具有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材料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

2018-11-28更新 | 2251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明德湘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孔子编订《春秋》,一方面强调明善恶,寓褒贬,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另一方面要求对尊者、亲者、贤者隐恶扬善。孔子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利用政治权势篡改历史
B.注重自由表达个人观点
C.意在维护传统礼法秩序
D.遵循秉笔直书编修原则
2018-11-16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孔子的下列主张,能够说明他是周朝“捍卫者”的是
A.“为政以德”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D.“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春秋末期) 范袭耕作于五湖,教当时落伍于中原的当地越人制陶、养鱼等技术,使该地制陶、养鱼技术富甲天下: 提出“经济循环”、“积著之理”、“待乏原则”、“完物上种”、“薄利多销”、“资金流转”、重视地利“平来齐物价格”理论;其贸易范围之广,南及楚、越,北达辽东,西逾晋陕。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说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

——摘编自侯同江韩立样《商圣范蠡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范蠡务农经商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范蠡发展经济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析。
2018-05-09更新 | 316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考前冲刺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