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2019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消亡或流失,就无法恢复或再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上但凡伟大的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英国人有莎士比亚戏剧,俄国人有芭蕾,而中国毫无例外的是昆曲。昆曲是最能表现中国传统美学抒情、写意、象征、诗化的一种艺术,能够把歌、舞、诗、戏糅合在一起的一种表演形式。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其中就包括昆曲。

——摘编自《中国五大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

材料二   近年来,各地“申遗”呈现出哄抢态势。曾经,一个“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六个省去争;一个“梁祝故里”,有十几个城市虎视眈眈……很少有人搭理的文化遗产,仿佛一夜之间就成了香饽饽。一方面,是削尖脑袋拼命想挤进国家级“遗产名录”,另一方面,是对一些文化遗产的不断过度开发。比如,原生态或特定时期的某些生活形式,如“裸体拉纤”、“抢亲”等仪式或风俗在一些地方被滥用,为了迎合游客口味,甚至加入了许多不健康内容。破坏性建设、掠夺性开发、企业式经营等现象已成为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新难点。

——据杨海波等《浅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昆曲被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就上述问题谈谈你的建议。

2019-05-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5月2019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
2 . 有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对的原汁原味既无必要也不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昆曲,早已不是明代的昆曲,……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活态的,这就意味着它必然要发生变化。”这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
A.可不具备真实性完整性B.没有加以保护的必要性
C.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D.变化无常具有不可知性
2019-05-13更新 | 718次组卷 | 21卷引用:【县级联考】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德清县、安吉县三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3 .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细腻地塑造了一个在梦中得到爱情,因对爱情的渴望而死,又因为爱情的追求而复生的少女杜丽娘的形象。其中扮演杜丽娘的演员按昆曲的脚色划分应是
A.生
B.旦
C.净
D.末
2019-05-11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4 . 下列对昆曲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魏良辅始创昆曲,为昆曲塑造出灵魂
②昆曲是现存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最古老的戏剧形态
③“娴雅整肃,清俊温润”是昆曲的突出特点
④片面地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是昆曲的致命弱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05-07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戏曲理论家张庚提出戏曲的“剧诗说”,认为“剧诗说”是其戏曲美学思想的核心。所谓剧诗,既指戏剧文学,包括戏剧的结构、人物塑造、语言等各个方面,也指从剧作到演出、从作家到演员,乃至整个舞台艺术,都要按照诗歌的意蕴和韵律进行整体的创造。从“剧诗”这一概念来审视昆曲,下列选项中能说明“昆曲是典型剧诗”的有
①精致、细腻,旋律缓慢、悠扬婉转的腔调
②与中国古典诗词一脉相承,古雅、华丽的曲词内容
③脚色体制的演员分工和相对多变的剧本结构
④程式化的表演手法与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 下面这种昆曲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它被称为中国“近代百戏之祖”
B.它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C.它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
D.它是中国戏曲的“常青树”
2019-04-03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求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传承、创新、超越

——新中国发展之路。

2006年黄梅戏入选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阶段发展状况
1949年以前自发组织,活跃在农村,忙则农、闲则艺,演出内容主要反映农村生活,社会地位低下
1949-20世纪70年代末政府安排进入城市,成立剧团,配合土改新婚姻法排演大批新戏,并赴朝鲜战场演出。由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小戏成长为全国的大剧种。
20世纪80年代代初至今形成市、县级剧团和民间剧团相结合的体制,开发城市与乡村市场,走向国外。

——据李峰《从“场”的变迁管窥黄梅戏运营机制的嬗变》等


依据材料,概括黄梅戏的发展趋势,任选一个阶段,分析发展原因。
2019-03-3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脚色制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演员分工,称“脚色”,脚色各有名目,在戏曲中扮演男主人公的称为
A.生
B.旦
C.净
D.丑
9 . “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在昆曲的发展过程中,对昆曲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有
①魏良辅
②梁辰鱼
③柳永
④关汉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9-03-2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10 . 【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喜欢看戏。乾隆皇帝还化妆上台,并将徽戏引入宫廷。道光皇帝自称“唱戏人的儿子”,还奖励汉戏艺人。慈禧虽然治国无能,但于京剧则可谓行家。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慈禧花巨资修建德和园大戏楼就不难理解了,这里见证了晚清京剧的发展,被喻为“中国京剧艺术的摇篮”。

——据李长建《颐和园戏楼探秘》整理


(1)观察材料一中的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智慧海和圣彼得大教堂在承顶部之重方面的设计方法,并揭示两者在文化精神内涵上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京剧艺术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京剧形成的社会条件。
2019-03-23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十校联盟2019届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