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培养液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
解析
| 共计 311 道试题
1 .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锥形瓶中酵母菌进行计数,得到如图所示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上先滴加培养液再加盖玻片会使统计结果偏低
B.计数前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的目的是使酵母菌均匀分布
C.培养到第3天时,锥形瓶中酵母菌的种内竞争最激烈
D.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酵母菌种群数量最终在K值上下波动
2024-05-1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高三下学期二模生物试题
2 . 某校兴趣小组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用葡萄糖溶液培养酵母菌,适宜条件下在培养瓶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连续测定 7 天,得出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 1 使用的血球计数板有 2 个计数室,每个计数室有 16 个中方格
B.为了较真实地估算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密度,计数时应摇匀后取样
C.滴加培养液后从一侧盖盖玻片,若观察视野如图 2,则需要增加稀释倍数
D.图 3 视野内一个小格酵母,该小格酵母菌数目为 5 个
2024-05-1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蚌埠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3 . “立规之地”湖北宜昌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正在加快建设“山水辉映、蓝绿交织、人城相融”的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近年来,保护区内水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鱼类资源快速恢复,江豚数量日益增多,中华秋沙鸭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水鸟纷纷来到这里“度假”。
(1)通过全域修复,协同治理,筑牢生态屏障,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这些举措对于长江宜昌段的水生动物来说,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水生动物的_________,进而提高该区域内部分生物的种群密度。
(2)12月3日,在宜昌城区胭脂坝水域,发现12只中华秋沙鸭(4雄8雌)在此觅食、嬉戏。中华秋沙鸭是中国的特有的野鸭种类,繁殖在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吉林等地,大多数越冬于中国中部和南部地区。这段话描述了中华秋沙鸭的种群数量特征有:__________(至少3个)。在此之前,中华秋沙鸭的栖息繁殖地呈孤岛状,破碎化严重,这对种群数量有什么不利的影响?_______________(答2点)
(3)自从2020年长江实施“十年禁渔”政策以来,湖北宜昌段的渔民就开始在池塘人工饲养四大家鱼。

图1甲、乙分别表示鲢鱼、草鱼两种生物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渔民要想持续获得较大捕获量,应在捕捞草鱼后使种群增长速率处在_______点左右。鲢鱼又叫白鲢,在水域的上层活动,吃绿藻等浮游植物。食物和天敌属于影响其数量变化的___________(填“密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研究人员对其食物之一绿藻进行了研究。

图3是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中一个小方格的绿藻分布示意图(图中O代表绿藻),计数室的边长为1mm×1mm,深0.1mm,绿藻溶液稀释了100倍,则1ml水体中绿藻数量约为_______个。
2024-05-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4 . 甲、乙两兴趣小组利用等量的相同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培养,定期取样计数,结果如下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甲组t3时酵母菌的增长速率大于乙组t1
B.两组实验结果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甲组比乙组接种的酵母菌数量多
C.两组培养过程中均适时通入氧气并及时更新培养液
D.若两组均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则曲线中的a值比实际K值低
2024-05-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二模生物试题
5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将培养至第5天的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00倍后,与台盼蓝染液等体积混合均匀,规范操作置入血细胞计数板中进行计数,结果观察到视野中①至⑤五个区域的细胞总数为80,其中被台盼蓝着色的细胞占20%,则1mL酵母菌培养液中活菌数约为(       

A.6.4×109B.3.2×109
C.1.6×109D.8×108
2024-05-1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中学、南京二十九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6 . 下列关于生态学实验和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作生态缸应密闭,放于室内通风、阳光不能直射的地方
B.可通过构建概念模型研究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C.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实验组土壤应不做处理,保持自然状态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先滴加样液后盖盖玻片可能会造成实验数据偏大
7 . 图1是草原中的鼠数量变化曲线图,图2是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并测得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草原上的鼠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最好在_________(填“b”“d”)时刻前进行防治。若图1中曲线Ⅱ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___。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为了绘制得到图2的曲线图,可采取_________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
(3)若制备装片时,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先在计数室上滴一滴酵母菌液,静置5min再盖上盖玻片,测量的结果会_________。如果用台盼蓝染液对酵母菌液进行染色,在计数时应只统计_________色的酵母细胞。
(4)分析图2实验数据得知,在0~7d之间酵母菌的数量呈_________增长:超过7d之后,由于_________原因,酵母菌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2024-05-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铁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8 . 某同学进行了“探究无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下图1~4分别为相关工具和各检测结果。图4中两次培养的培养液完全相同。(设抽样检测培养液的稀释倍数为100倍)。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       

       

①使用图1计数板时,先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计数室中,再将盖玻片盖于计数室上②若实验中多次出现图2中c的现象,一定是稀释倍数不够所致③假设抽样检测时,各中格的活菌数平均值如图3结果所计,则100mL原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为6.0×1010个④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可借助细胞染液增加计数结果的有效性⑤图4两次培养的K值相同,培养液所剩有机物含量不同
A.①③④B.②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⑤
2024-05-0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9 . 为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某小组将100mL酵母菌菌液放在适宜温度、固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在不同时间取样,用台盼蓝染色后对活菌进行计数并得出数量变化曲线,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计数时应将被台盼蓝染成蓝色的酵母菌计算在内
B.图中de段下降的原因可能与细胞代谢产物的积累有关
C.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c时间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若酵母菌菌液增加为200mL,其他条件不变,则K值加倍
10 . I、随着天气变冷,甲、乙两地爆发了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为研制相应的疫苗,某药物研究所从甲、乙两地分别提取病毒样本(甲地:m型病毒;乙地:n型病毒),在某种哺乳动物体内进行注射实验,观察到机体内的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II、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在500mL已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培养液中接种一定量的活性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以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机体内首次产生抗体,首先需要_______个信号激活B细胞,并在由________产生的细胞因子的促进作用下,最终由浆细胞产生和分泌。
(2)流感病毒侵入机体细胞后,首先需要靶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使______细胞活化,该细胞使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最终由抗体或其他免疫细胞消灭。
(3)研究人员在实验中第二次注射的是______;第三次注射后机体内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主要是_________。实验中第三次注射后,曲线的差异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机体对哪种流感病毒的免疫反应更加强烈。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内发生了________(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从而实现了人体对流感病毒的免疫预防。
(4)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是非常困难的,可用光学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25×16,)等仪器进行抽样检测。每块血球计数板上有________个计数室。
(5)本实验中,不需要另外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在培养后期对培养液稀释100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显微观察到某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如图3.若最终几个样方中平均数与其相同,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约为________个/毫升。

   

2024-05-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