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培养液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来探究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该实验中酵母菌数量估算值如表所示。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4个酵母菌,其中4个被染成蓝色(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时间(天)

1

2

3

4

5

6

7

酵母菌数量(万个/mL)

32

762

824

819

821

820

A.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非常困难,可以采用抽样检测法
B.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前需要轻轻振荡试管几次,否则计数结果可能偏大
C.表中第2天酵母菌的数量约为136万个/mL
D.本实验不需要另设对照实验但需要重复实验
2024-05-2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泰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中,使用甲基绿可使人口腔上皮的线粒体呈绿色
②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必须使用层析液提取色素
③调查人群中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应选择有该遗传病的家族
④用H218O浇灌植物一段时间后,在H2O、CO2、(CH2O)、O2等物质中可检测到放射性
⑤用15N标记某精原细胞的全部DNA,放入14N的培养液中让其完成一次减数分裂,则形成的精细胞中有100%被标记
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⑦将用3H标记的尿苷引入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其中最可能表现有放射性的结构是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⑧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操作中,如果培养液中酵母菌初始值不同,酵母菌种群的K值也不同,就可能得出不同的实验结论.
A.①②③⑦B.④⑤⑥⑧
C.③④⑤⑦D.②③④⑧
2024-05-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3 .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将培养至第6天的酵母菌培养液,取5mL加入20mL无菌水中,后将稀释后的培养液与台盼蓝染液9:1混合均匀,用某规格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统计视野中四个中方格内的细胞总数为30个,其中被着色的细胞占40%,则1mL酵母菌培养液中活菌数约为(  )
A.4×106B.2.67×106C.3.6×107D.3.2×106
2024-05-28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三)生物试题
4 . 下图为果酒发酵中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及酒精浓度变化,发酵过程中定期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由16中×25个小格组成)计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点时酵母菌种群密度最大,此时限制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为非生物因素
B.P点后酒精浓度基本不变,酵母菌种群数量可能比N点时低
C.若吸取样液1mL并稀释100倍,计数的中方格平均数为15,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为2.4×108
D.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大小
2024-05-27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联考试题
5 . 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方法,下列生物学实验与科学方法的配对错误的是(       

A

探究新型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对比实验

B

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

假说—演绎法和同位素标记法

C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显微镜间接计数法

D

公鸡睾丸的摘除和移植实验研究雄激素的作用

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A.AB.BC.CD.D
2024-05-2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一中学校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6 .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需要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由于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数学模型。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图甲所示的a点后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该生态系统中引入了该种群的天敌
B.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抽样检测法
C.若图丙为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则c点后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由培养液PH的改变引起
D.若吸取藻细胞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计数的中方格藻细胞平均数为15,则1mL培养液中藻细胞的总数为2.4×107
2024-05-2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7 . 某研究小组从葡萄皮上成功分离出某品种的酵母菌后,取等量菌液分别接种于3个盛有等量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并分别置于转速为150r/min、200r/min、250r/min的摇床上培养,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要轻轻震荡试管几次,否则计数结果将偏小
B.一定时间内,随转速提高,酵母菌的种群密度增大,可能与培养液中溶解氧有关
C.转速为 250r/min, 培养8h后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与营养物质减少、培养液 pH 改变有关
D.转速为150r/min时,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酵母菌种群的种内斗争的程度加大
2024-05-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州一中、泉港一中、厦外石狮分校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某同学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培养液稀释10倍后取培养液加入台盼蓝染色后,用一个大方格中有16个中方格(计数室体积)的计数板计数,显微镜下可能观察到的细胞分散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是先滴加培养液后,再盖上专用的盖玻片
B.为防止观察细胞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影响计数,加样后需立即在显微镜下观察
C.若实验中多次出现图中c的现象,可能是由于样液未充分摇匀
D.若4个中方格中无色酵母菌总数为55个,则培养液中酵母活菌数量为
2024-05-2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中区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9 . 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是生物学常用的实验材料。研究小组欲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探究不同浓度的除草剂对小球藻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处于生长状态一致的藻液分别添加到培养液中,并使小球藻的初始密度相同
B.小球藻的初始密度和除草剂的浓度均会导致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发生改变
C.每天定时摇动锥形瓶多次,目的主要是增大培养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D.随机调换锥形瓶在光照培养箱中的摆放位置,以避免光照引起的实验误差
2024-05-2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五校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10 .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进行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对所得实验数据的描述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统计样方内和在四条边线上的个体,所得数据会偏大
B.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地田鼠种群密度期间,被标记个体容易被猫头鹰捕食,所得数据会偏小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没有振荡试管就吸出试管底部的培养液计数,所得数据会偏大
D.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所得数据会偏小
2024-05-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