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酶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1 . 鱼宰杀后鱼肉中的ATP会分步降解成肌苷酸(IMP),IMP在酸性磷酸酶(ACP)作用下形成肌苷,在其他酶的作用下肌苷会继续降解为次黄嘌呤和核糖,IMP具有鲜味特性而次黄嘌呤无鲜味。下图为研究者探究鱼肉鲜味下降原因的部分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ACP活性可通过测定____表示。
(2)据图可知,草鱼ACP的最适温度为____左右,在该温度下鳝鱼的ACP活性____。鳝鱼ACP活性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
(3)pH=6.0,温度为40℃条件____(填“有利”或“不利”)于宰杀后鱼的保鲜,理由是____
(4)据图可知,要保持宰杀后鱼肉的鲜味,三种鱼中____对保存环境的温度和pH要求最低,判断的依据是____
2024-03-25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福建人对于茶情有独钟,在福建闽南一带更有着“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的传统。茶叶细胞中存在多种酚类物质,多酚氧化酶可以将无色的酚类物质氧化成褐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的特性,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
(2)绿茶的品质特点是“绿叶、绿汤”,在制作过程中用高温炒制,防止其褐变。其原理是____________
(3)为减少绿茶制作过程中发生褐变,科研人员探究褐变抑制剂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其中褐变抑制剂用磷酸盐缓冲液配制而成,结果如下图。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对照组中应加入__________、等量的底物溶液和酶溶液,在适宜的条件下测出最大酶活性。据图分析,___________处理方式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抑制效果最佳。
(4)酶抑制剂有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两种类型。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相似,与底物竞争酶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不与酶活性位点结合,而与酶活性位点以外的位点结合,进而改变酶结构,使底物不能与酶结合。欲探究柠檬酸是哪种抑制剂,某研究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测定

甲组

足量的茶多酚+适量多酚氧化酶

茶多酚的分解速率

乙组

足量的茶多酚+适量多酚氧化酶+柠檬酸试剂

___________,则柠檬酸试剂为非竞争性抑制剂。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NAGase是催化几丁质降解过程中的一种关键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研究发现一些糖类物质对NAGase催化活力有影响,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果糖、蔗糖、半乳糖和葡萄糖作为效应物,这四种糖对NAGase的催化活力均有_____(填“抑制”或“促进”)作用,其中影响该酶作用最强的是_____
(2)某小组开展实验探讨这四种糖影响该酶催化活力的机制,图2是效应物影响酶催化活力的两种理论:模型A表示抑制剂与底物存在竞争关系,可以结合到酶的活性部位,并表现为可逆,但该结合不改变酶的空间结构;模型B表示抑制剂与底物没有竞争关系,而是结合到酶的其他部位,导致酶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变化。

图3是依据这两种理论判断这四种糖降低NAGase活力类型的曲线图,其中曲线a表示不添加效应物时的正常反应速度。请根据图3简要写出探究实验的实验思路,并根据可能的实验结果推断相应的结论。
实验思路:_____
实验预期:若实验结果如曲线b,则为模型_____
若实验结果如曲线c,则为模型_____
(3)该小组还探究了温度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作用机理,其作用机理可用右图坐标曲线表示。其中a表示不同温度下底物分子具有的能量,b表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据图分析,处于曲线c中1、2位点酶分子活性是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酶促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4 .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O2的消耗
②叶绿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O2的产生
③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多
④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越快,细胞代谢耗能越多
⑤夜间,叶绿体中C3的还原所需的ATP可以来自线粒体
⑥所有活细胞都具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但不一定都分布在线粒体中
⑦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为化学反应提供的活化能更多使之具有高效性
⑧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A.3项B.4项C.5项D.6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发现玉米子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逐渐减少,由此提出假说:玉米子粒在发芽过程中产生了淀粉酶。为了验证上述假说,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40℃温育30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原理是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产生还原性糖,还原性糖可用斐林试剂检验
B.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排除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C.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高温处理过并冷却的发芽玉米提取液
D.预测试管1~4中的颜色依次为蓝色、蓝色、砖红色、砖红色
6 . 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结构简单、取材方便,是研究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最好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将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细胞吸水涨破,当涨破的红细胞将内容物释放之后,其细胞膜又会重新封闭起来,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血影。涨破的细胞又能重新封闭起来说明_____
(2)科学家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血影,去除部分膜蛋白,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如下:(“+”表示有,“-”表示无)
实验处理膜蛋白类处理后红细胞形态
血型糖蛋白带3蛋白带4.1蛋白锚蛋白血影蛋白肌动蛋白
试剂甲++++--变得不规则
试剂乙--++++还能保持
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形态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是_____
(3)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如镶在表面、部分或全部嵌入、贯穿。为了检测膜蛋白在膜上的分布位置,科学家设计了以下实验。(如图1所示)将细胞分为三组:
甲组:不作处理;
乙组: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的细胞,此时胰蛋白酶不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丙组:先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再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细胞,此时胰蛋白酶能进入细胞。
分别提取、分离三组的膜蛋白,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
(注:控制消化处理的时间,使胰蛋白酶不能消化位于磷脂内部的蛋白质部分;电泳能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蛋白质越小,迁移越快,反之则慢)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1-5号蛋白质中,如果有跨膜的水通道蛋白,最可能是_____,镶在膜内侧表面的蛋白质是_____(填编号)
(4)研究发现,细胞膜中各种成分的分布都是不均匀的,体现了膜结构的不对称性。这种结构的不对称性导致了膜功能的不对称性和方向性,是生命活动高度有序的保障。例如细胞运动、跨膜运输及_____等都具有方向性,这些方向性的维持依赖于膜蛋白、膜脂及膜糖分布的不对称性。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7 . 最适温度下,将一定量蛋白质I与蛋白质Ⅱ在a时混合,随后发现蛋白质Ⅱ的浓度几乎不变,而蛋白质I的浓度不断降低,到b时浓度不再变化(a、b表示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时若提高该反应体系温度,b值会减小
B.蛋白质II是蛋白酶,能降低蛋白质I水解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C.蛋白质I的浓度在b时不再变化,表明蛋白质Ⅱ活性下降
D.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可准确检测蛋白质I的剩余量
2021-07-10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酵母菌液泡中有多种酸性水解酶,能与细胞的自噬体融合并将其分解。在营养物质缺乏时,酵母菌可通过加强自噬作用降解非必需物质以维持基本生存。野生型酵母菌与液泡缺陷型酵母菌在营养物质缺乏时的区别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野生型酵母菌细胞内的自噬体数目比缺陷型少
B.酵母菌中液泡的作用与人体内的溶酶体作用相似
C.酵母菌可以利用酸性水解酶分解物质进行再利用
D.在饥饿状态下,缺陷型酵母菌将存活更长时间
9 . 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红粒管

白粒管

对照管

加样

0.5mL提取液

0.5mL提取液

C

加缓冲液(mL)

1

1

1

加淀粉溶液(mL)

1

1

1

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显色结果

+++

+

++++

(1)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________,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_。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__________;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___________。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_________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的作用是使________。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____白粒管(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2021-02-24更新 | 234次组卷 | 27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检测生物试题
10 . 无活性的酶原在一定条件下,会去掉几个氨基酸或小肽而成为有活性的酶,由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酶是不可逆的过程。如图是某种酶原在消化道内的激活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激活酶原形成有活性的酶需要水分子参与
B.酶原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并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C.上述过程会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会让酶失活
D.催化该反应的肠激酶在该过程中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