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45 道试题
1 . 人体每日需要摄入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础。
(1)人体细胞中大部分的化学反应在水环境中进行。从分子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A.细胞中的无机盐和大部分有机分子都无极性
B.细胞中的无机盐和大部分有机分子都有极性
C.水分子表面电荷在O和H之间分布均匀,使水分子具有极性
D.水分子表面电荷在O和H之间分布不均匀,使水分子具有极性
(2)糖类中的能量转化为大量 ATP 的过程发生在(       
A.电子传递链中 NADH的氧化
B.糖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
C.三羧酸循环释放 NADH和CO
D.丙酮酸生成乙酰辅酶A
(3)人体每日摄入的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以下说法可体现其功能的是(       
A.细胞内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
B.细胞质膜上大部分的受体是蛋白质
C.蛋白质是细胞重要的储能物质
D.机体具有免疫功能的抗体是蛋白质
(4)人体内分解蛋白质的胰蛋白酶所作用的化学键是下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5)小贾同学认为,含乳饮料的营养价值与牛奶等同。为验证他的观点,选出下列正确的实验步骤,并排序________________。(编号排序)
①利用含乳饮料制作标准曲线;②利用牛血清白蛋白制作标准曲线;③取2 支试管,分别加入1mL 待测液,重复3组;④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 1mL 待测液;⑤将待测样品过滤后待用;⑥将待测样品过滤、稀释后待用;⑦分别加入4mL 双缩脲试剂,混匀后静置一段时间;⑧测定待测液于 540nm处的吸光度值。
(6)实施上述实验所获得的相关数据(平均值),分别如图和表所示。据图信息,应填入表中的实验数据为________________(A.“15.99”或B.“0.799”或C.“7.99”), 并据此对小贾同学的观点做出评价________________

检测样本

实验数据

含乳饮料

牛奶

吸光度值

0.09

0.26

蛋白质含量 mg/mL

71.03

A.观点正确。因为含乳饮料与牛奶的蛋白质含量相同
B.观点正确。因为含乳饮料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含量相同
C.观点不正确。因为含乳饮料与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不同
D.观点不正确。因为含乳饮料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含量不同
(7)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转换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 是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脱去一个 CO2形成乙酰辅酶A
B.三大营养物质均能通过e循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过程f、g、h中形成ATP 最多的是g
D.过程c可以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为糖和脂肪
2024-05-1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敬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珊瑚虫是一种体型微小的腔肠动物,因体内有虫黄藻而色彩斑斓(图1),能捕食海洋里细小的浮游生物,生长过程中分泌的钙质“骨骼”能形成珊瑚礁。许多珊瑚虫聚集一起形成珊瑚,高温胁迫会引起珊瑚“白化”现象的出现(图2)。

(1)根据题意,珊瑚是一个______(个体/种群/群落)。
(2)结合图1,下列有关珊瑚与虫黄藻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A.虫黄藻寄生在珊瑚虫的内胚层中
B.虫黄藻能为珊瑚虫提供有机物
C.珊瑚虫能为虫黄藻提供无机物和栖息场所
D.虫黄藻对环境的需求会影响珊瑚的分布

(3)结合图2推测,高温胁迫导致珊瑚白化的原因可能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虫黄藻死亡②珊瑚虫繁殖过快③虫黄藻的色素被分解④虫黄藻光合速率提升⑤虫黄藻从珊瑚虫体内排出
(4)厄尔尼诺是一种海水温度周期性升高的现象。图3表示了1979年-1999年间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大范围珊瑚白化情况,其中箭头指向表示强厄尔尼诺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海水温度升高导致珊瑚虫的环境容纳量增加
B.环境适宜时,白化的珊瑚可一定程度地恢复
C.海洋生物多样性可能会随之发生周期性改变
D.图示强厄尔尼诺年中,1982-1983年珊瑚虫死亡率最低

除珊瑚外,珊瑚礁生态系统还有许多其它生物。如棘冠海星等食珊瑚类动物喜食新移居的珊瑚,能覆盖珊瑚的大型海藻会在水流中与珊瑚发生摩擦……
(5)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存在从浮游植物开始的食物网,其营养级效率如表1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能量输入

至第二营养级

至第三营养级

至第四营养级

至第五营养级

营养级效率

8.90%

10.34%

17.8%

19.57%

A.从生产者流向初级消费者的营养级效率为8.90%
B.从表中可以看出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C.有机氯农药在第五营养级中的浓度最高
D.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倒置情况

(6)科学家对某珊瑚礁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生物量进行研究,得到表2数据。请将表2中功能群①-⑤匹配至图4生物量金字塔中合适的等级:Ⅰ__________;Ⅱ__________;Ⅲ__________。(编号选填)

功能群


珊瑚

大型海藻

食珊瑚鱼类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生物量

——

2.37

0.75

5.69

11.44

(7)下列措施①-⑥单独运用时,可减缓或恢复珊瑚白化情况的措施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控制碳排放②投放虫黄藻③减少人类对海洋污染④投放食珊瑚鱼类⑤种植大型海藻⑥培育耐高温的虫黄藻
3 .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获得201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奖励他在阐明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和生理功能上的开拓性研究。自噬是一种真核细胞降解受损细胞器、错误折叠蛋白质和病原体的正常代谢机制,自噬的简要过程如图所示。

(1)细胞识别病原体依赖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___,该结构可以识别外界信息。
(2)关于溶酶体的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
A.溶酶体是由单层生物膜包被的小泡
B.溶酶体具有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的作用
C.没有溶酶体的细胞不发生吞噬衰老损伤细胞器的代谢活动
D.残余体中的物质被释放至细胞外后,短时间内细胞质膜面积增大
(3)如图所示,自噬过程中,线粒体等细胞器被一种双层膜的结构包裹,然后形成自噬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自噬体膜含有2层磷脂分子
B.自噬体膜与溶酶体膜融合的过程可能受到温度影响
C.溶酶体中合成的水解酶活性与其所处环境有关
D.细胞通过调控自噬过程,以确保自身生命活动在相对稳定环境中进行
(4)由图可知,溶酶体直接来源于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小分子营养物质可通过溶酶体膜运输到细胞质基质,溶酶体内部的水解酶及残渣则不能通过其膜结构,这说明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_
(5)图中被消化的细胞器为线粒体,部分线粒体蛋白由其自身合成,推测原因在于线粒体内部含有少量的________________
(6)已知低糖培养可使细胞的自噬水平升高,有机化合物氯喹可抑制自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但对自噬体的产生无明显影响。

A组

B组

C组

培养条件

正常糖

低糖

低糖

是否加入氯喹

科研团队对三组细胞(A组、B组、C组)进行了如表中的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细胞内自噬体含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最多的是__________;通过细胞自噬回收物质和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
2024-01-1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4 .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患者产生的自身抗体会结合到肌肉质膜的关键蛋白上,抑制兴奋的传递,引起肌肉收缩无力。图显示了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和兴奋传递的过程,过程I与MG发病的机制有关。

(1)图所示的肌肉质膜类似于突触中的______结构。
(2)与健康者相比,MG异常的结构属于反射弧五个环节中的______
(3)根据图,以下有关MG发病时细胞a-d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物质甲是AchR抗原肽
B.细胞b是抗原呈递细胞
C.结构乙是AchR抗原受体
D.细胞d是浆细胞

(4)图过程⑥中,细胞c发生了______。(多选)
A.细胞凋亡B.有丝分裂C.细胞分化D.细胞生长

(5)关于图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______。(单选)
A.图中抗体能阻止Ach与其受体的结合
B.Ach调控AchR离子通道对阴离子的通透性
C.MG患者肌肉质膜上的AchR离子通道数量较少
D.MuSK促进AchR离子通道聚集

(6)下列①-④措施中,可能缓解或治疗MG的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增加乙酰胆碱酯酶②增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③提供AchR抗体的抗体④选择性杀死细胞d
5 . 图1中X、Y、Z是细胞中的三种化合物,图2是细胞膜结构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X、Y、Z是组成图2细胞膜的化合物,则Z是______。X与Y结合形成的物质位于细胞膜的________侧,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在图2中表示为_____
A a       B. b       C. c       D. 以上均错误
(2)图2中,b可以特异性地将某些小分子物质转运至细胞内,这一事实说明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________。a可以通过膜的形变将大分子物质分泌至细胞外,这种分泌方式称为__________,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有关。
蓝藻和黑藻均可进行光合作用,但两者细胞结构相差较大。图3为蓝藻的结构模式图,图4为黑藻细胞核的电镜照片。

(3)观察图3和图4,蓝藻属于__________(选填“原核”、“真核”、“非细胞结构”)生物,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蓝细菌的①区域不具有_______________
(4)图4中结构③核膜上有核孔,核孔的结构复杂,至少由50种蛋白质构成,称为核孔复合体,是核内外物质转运的通道,结构如下图5所示。大分子物质与核孔复合体中的中央运输蛋白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实现“主动转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
A.有丝分裂过程中,图5中所示的结构会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B.核孔能让大分子物质通过,实现了核、质间的信息交流
C.若中央运输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可能会影响mRNA运出细胞核
D.核外膜和内膜各有一层磷脂分子,组成了核膜的基本骨架

(5)图是黑藻叶肉细胞内的两种细胞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
A.甲、乙均含有DNA,可合成自身所需全部蛋白质
B.甲、乙均能产生ATP用于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C.甲、乙增大内部膜面积的方式相同
D.甲、乙具有一定的类似于细胞核的信息存储能力

(6)某同学要制作黑藻叶肉细胞模型,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模拟细胞的各结构,用直线将下列材料与最可能模拟的细胞结构恰当地连接起来。____
水蜜桃核                液泡
大米或绿豆               叶绿体
小鞋盒                 细胞核
装有水的保鲜袋             核糖体
6片夹心饼干,放在绿色塑料球内     细胞壁
2023-12-11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合格考试题
6 . 蛋白质工程,在现代分子免疫学研究和药物研发和改进领域被科学技术人员坚持应用和发展,在对于目标蛋白筛选和鉴定环节,也衍生出了如噬菌体展示技术等方式:跟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
B.蛋白质工程可以创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类型蛋白质
C.蛋白质工程的操作,摆脱了自然界关于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上传递的规律
D.蛋白质工程产生的蛋白质类药物比基因工程药物更安全,可直接用于治疗患者
2.下图为蛋白质工程操作的基本思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代表蛋白质工程操作思路的过程是①④⑤
B.可以运用重组DNA技术来实现的环节是①②
C.①代表DNA复制,②③代表转录和翻译,④代表分子设计,⑤代表DNA合成
D.蛋白质工程是对基因的组合类型进行定向设计,并通过实验室条件下的基因重组来实现
3.干扰素是动物细胞受到病毒侵染后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可用于对抗病毒的感染和癌症,但体外保存相当困难。下图是利用蛋白质工程设计生产干扰素的流程图,错误的是(  )
A.图中构建新的干扰素模型的主要依据是蛋白质的预期功能
B.图中新的干扰素基因必须插入质粒上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之间才能表达
C.图中改造干扰素结构的实质是改造干扰素基因的结构
D.图中各项技术环节中,有些需要通过基因工程实现
4.噬菌体展示技术(如下图)可将某些蛋白质呈递至噬菌体表面,便于对目标蛋白进行筛选、鉴定。以下对该技术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建立噬菌体展示库需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耐高温DNA聚合酶
B.可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筛选目标蛋白
C.可用细菌细胞作宿主培养噬菌体
D.该技术可用于获得与抗原亲和力更强的抗体及其基因
2023-12-03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中国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生物质量检测试题
7 . 酵母的蛋白质含量可达自身干重的一半,可作为饲料蛋白的来源,有些酵母可以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进行培养,这样即可减少污染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该类酵母,并进行大量培养。图为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置培养基时,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量各组分,将其溶解,定容后分装前,需要____,分装后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__灭菌。
(2)取步骤②中不同梯度的稀释液加入标记好的无菌培养皿中,在步骤③中将温度约_________(选填“25°C” “50°C”或“80°C”)的培养基导入培养皿混匀,冷凝后________培养。
(3)挑选平板中长出的单菌落,按步骤④进行划线,下列叙述合理的有_________(多选)
A.为保证无菌操作,接种环使用前必须灭菌
B.划线时应避免划破培养基表面,以免不能形成正常菌落。
C.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甲醇的浓度,获得甲醇高耐受株
D.挑选菌落时,应挑选多个菌落,分别测定酵母细胞中甲醇的含量

传统发酵技术大大丰富了食物的品种,充分体现了劳动人们的智慧。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等都是传统发酵技术中重要的菌种。
(4)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时_____
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B.利用酵母菌发酵制造果酒时应将发酵瓶装满发酵液,可以产生更多果酒
C.果酒发酵时要不断通气氧气
D.制造果醋时应将发酵瓶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均打开,保证充足氧气

(5)微生物参与发酵过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多选)
A.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B.在糖源不充足时,醋酸菌可以利用乙醇在氧气充足条件下生产醋酸
C.制作果酒,果醋和酸奶所需时间基本相同
D.果酒发酵瓶内留有一定空间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

(6)某高校采用如图所示的发酵罐进行葡萄酒主发酵过程的研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罐中的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
B.发酵罐在发酵前要进行灭菌,避免杂菌污染
C.正常发酵过程中需要调控发酵罐内的温度,PH,营养物质浓度等指标
D.发酵过程中要控制搅拌速度,不断增加溶解氧浓度,提高发酵效率,获得更多产物
2023-12-01更新 | 2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下图为DNA分子的某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核糖、碱基、磷酸
B.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C.脱氧核糖、碱基、氨基酸
D.五碳糖、碱基、磷酸

(2)有一对脱氧核苷酸,已查明碱基对之间有3个氢键,则它的组成应是        
A.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2个鸟嘌呤、2个胞嘧啶
B.2个磷酸、2个核糖、1个鸟嘌呤、1个胞嘧啶
C.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2个腺嘌呤、2个胸腺嘧啶
D.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1个鸟嘌呤、1个胞嘧啶

(3)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分别位于        
A.DNA   mRNA   tRNA
B.DNA   tRNA   mRNA
C.tRNA   DNA   mRNA
D.RNA   DNA   tRNA

(4)沃森和克里克于1953年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项研究被认为是20世纪生物学的一大成就,其重要性可以和19世纪达尔文和孟德尔的成就相媲美,其重要意义在于         (多选)
A.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C.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
D.为阐明DNA的复制奠定基础

(5)如图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基本流程,1~2h内即可得到检测结果。其基本原理是在DNA的复制过程中加入与特定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这样每新合成一条DNA单链,就会产生一个荧光分子,通过检测荧光信号即可确定是否为阳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需要分别加入四种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
B.①为转录过程,②为DNA复制
C.①产生的1个DNA,在②复制了n次后,可以产生20个荧光分子
D.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繁殖过程中合成衣壳蛋白所需的核糖体由宿主细胞提供

据图回答(6)(7)小题

(6)图1中腺病毒DNA能够与狗核DNA整合在一起,原因不包括        
A.腺病毒与狗的DNA基本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B.腺病毒与狗的DNA都是双螺旋结构
C.腺病毒与狗的DNA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D.腺病毒与狗的DNA碱基序列相同

(7)下列关于图2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多选)
A.该图是图1中的过程①
B.该过程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往右
C.一条mRNA上能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提高蛋白质的合成效率
D.图中3个核糖体合成的3条肽链相同

(8)下列生物的遗传信息流向包括逆转录过程的是        
A.艾滋病病毒B.大肠杆菌C.豌豆D.T2噬菌体

(9)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中,能与腺嘌呤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多选)
A.鸟嘌呤B.胞嘧啶C.胸腺嘧啶D.尿嘧啶

(10)将32P和35S分别标记在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上,然后进行侵染细菌(含31P和32S)实验,则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中分别含有        
A.31P、32P和32SB.31P、32P和35S
C.31P、32P和32S、35SD.32P和32S、35S

(11)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
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只有32P
2023-11-17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回答下列有关人类健康与进化的问题
在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是第三大常见的癌症,也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图12所示结直肠癌的多步发展过程中,涉及一些变异所诱发的基因激活(如K-ras)或失活(如APC)。
   
(1)检测发现多个结直肠癌患者体细胞的K-ras基因的第12号氨基酸改变,这种突变是因为碱基对发生__________________
(2)在结直肠癌发生的过程中,涉及到了部分基因缺失的情况,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
(3)结直肠癌的多步骤发展模式一般需要超过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对此,下列事实可以解释“结直肠癌发展缓慢”的是(       )(多选)
A.基因突变多发生于DNA复制时
B.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概率低
C.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
D.细胞癌变过程伴随着多个突变基因的积累

多种癌症都与遗传物种的变异有关,如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人白细胞中常出现“费城染色体”(如图2),其上的BCR-Abl融合基因表达BCR-Abl融合蛋白,使酪氨酸激酶一直保持活性,抑制了细胞凋亡。
   
(4)根据上述材料和已有知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的费城染色体不可以遗传给子代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属于人类遗传病
C.费城染色体的出现是同源染色体易位的结果
D.抑制细胞中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药物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有研究表明,现代人类的多种疾病基因,比如抑郁症、肥胖、色素沉淀、尼古丁上瘾、红斑狼疮等等,可能来自尼安德特人。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他从化石中提取、测序并绘制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分析了现代人类和已灭绝古代人类的基因差异,并发现尼安德特人是当今人类的近亲,在人类进化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图表示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黑猩猩之间线粒体DNA(mtDNA)特定序列的碱基对差异。

图3


(5)请依据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黑猩猩之间线粒体DNA(mtDNA)特定序列的碱基对差异,补充完整下图,方框内填写现代人/黑猩猩/尼安德特人。 __________
   
(6)1974年,古人类学家在埃塞俄比亚阿法(Afar)地区发现了距今300万年至360万年的人亚科化石。对其骨骼进行分析表明,她既能直立行走,又仍是一个树木攀缘者。这为人类进化提供了(       
A.胚胎学证据B.比较解剖学证据C.生物化学证据D.古生物化石证据

(7)下列关于人类进化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变异为人类进化提供原材料
B.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就越强
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原始灵长类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其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D.人们现在都生活在各种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
2023-11-10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试题
10 . 近年来,由于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的日渐增重等诸多问题,导致野生动物郊狼的物种数量不断减少、濒临灭绝,采集精子或卵子开展常规辅助生殖较为困难,甚至无法完成。科研人员利用种间体细胞核移植技术(iSCNT)在野生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流程如下:

(1)一般来说,郊狼的耳廓组织在培养时除营养外,还需提供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pH和渗透压、________
(2)待郊狼数量增多以后,还可以采用体外受精技术或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郊狼胚胎,并进行胚胎移植,进一步恢复濒危郊狼的种群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
①动物细胞核移植属于动物细胞工程技术
②体外受精前需要对郊狼的精子进行获能处理
③体外受精前常需要对雌性郊狼进行超数排卵处理
④胚胎早期发育时,桑葚胚内部开始出现含液体的腔
⑤胚胎移植时,受体常会对来自供体的胚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3)与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相比,iSCNT技术难度更____,原因是____
(4)采用机械方法将郊狼早期胚胎切割后移植,可以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胚胎分割时,应选取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囊胚或原肠胚
B.不考虑基因突变,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两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胚胎
C.胚胎分割时,需将囊胚的滋养层进行均等分割
D.胚胎移植充分发挥雌性优良受体的繁殖潜能

(5)从生态的角度分析,iSCNT技术的优点是____
(6)生物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带来安全与伦理问题,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等问题的观点错误的是____
A.生殖性克隆人理论上增加了人类基因的多样性
B.生殖性克隆需要核移植技术,而治疗性克隆不需要
C.鉴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不确定性,应该禁止转基因食品上市
D.我国禁止克隆人的实验,对治疗性克隆实验也进行严格审查
2023-11-09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