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258 道试题
1 . 下表为某同学设计的关于酶活性的实验方案,根据方案完成下面小题:
实验分组1号2号3号4号5号
底物与试剂H2O2 溶液/mL0.50.50.50.50.5
肝脏研磨液/滴11111
实验pH56789
条件其他条件37℃水浴
气体产生量为5ml时的所用时间/min1538335836
1.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酶的专一性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温度
C.上述实验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D.该实验的因变量也可用单位时间产生的气体量表示
2.下列关于H2O2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实验中酶的最适PH为8
B.H2O2酶应在最适温度下储存
C.H2O2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合成H2O2酶的场所是核糖体
2024-05-3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矿山开发常导致当地生态环境破坏,生境斑块面积减小,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当地政府开展了矿区治理和生态恢复的系列工程。
1.对矿区生态的调查及生态恢复前后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矿区生态调查可采用无人机调查所有生物的分布情况
B.矿区生态恢复过程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C.矿区生态恢复后群落的结构与开采前相同
D.矿区生态恢复过程说明人能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2.随着矿区生态逐渐恢复,生境斑块面积逐渐扩大,不同斑块间的生态廊道恢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境斑块面积扩大会使生境斑块内生物多样性增加
B.生境斑块面积扩大会使生境斑块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C.生态廊道恢复会使生境斑块间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减少
D.生态廊道恢复将导致生境斑块内种群的基因突变频率增加
2024-05-2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联考生物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核酸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包括DNA疫苗和mRNA疫苗,其原理是将某种抗原的DNA或mRNA序列注入体内,在细胞中表达产生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效应,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某冠状病毒的核酸疫苗制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1.冠状病毒与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核酸。下列有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单用TMV的RNA就可以使烟草叶片出现感染病毒的症状
B.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相同
C.活体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均采用了DNA和蛋白质的分离技术
D.双螺旋模型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释了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
2.无论接种新型疫苗还是传统疫苗,都是一种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下列关于疫苗叙述正确的是(       
A.疫苗必须注射,不能口服
B.核酸疫苗可直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C.患免疫缺陷病的儿童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相关疾病
D.与传统疫苗相比,mRNA疫苗能够更持久地维持特异性免疫
3.疫苗的制备和起效过程,都遵循中心法则。下列关于中心法则及相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⑤过程中RNA聚合酶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停止转录
B.②过程中用到的逆转录酶由核酸编码并在核糖体上合成
C.③和⑤过程均可在体外进行
D.②和⑤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形成氢键
2024-05-1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荧光蛋白的发现可以说是革新了生物学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荧光蛋白中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
B.荧光蛋白可作为标记蛋白,用于研究癌细胞的转移
C.利用PCR技术准确扩增出荧光蛋白基因的关键是引物的正确设计
D.为了确保荧光蛋白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应在荧光蛋白基因的下游添加启动子
2024-04-3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的最后一天,宁波马拉松在宁波奥体中心鸣枪开跑,万人队伍激情迎接2024年。赛程中运动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脱水、面色发红和呼吸加深加快等现象。
1.下列有关运动员体内物质出入细胞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H₂O 以不消耗能量的方式进出细胞
B.载体蛋白发挥作用时不改变自身构象
C.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维持血糖稳定
D.运动员体内细胞均以胞吐方式释放激素调节生命活动
2.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脑干的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加深加快,调控肺部通气量
B.细胞产热增加,机体需通过排汗提高散热,从而维持体温
C.副交感神经兴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导致面色发红
D.脱水导致运动员血浆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6 . 科研人员用工业污水培养洋葱(2n=16),取其根尖制成临时装片并观察到由染色体断裂后错误连接形成的两种异常结构如下图:①无着丝粒片段在分裂末期未能及时进入细胞核而成为微核;②有着丝粒片段的姐妹染色单体在断口处黏合形成染色体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漂洗可以用清水处理也可以用50%酒精处理
B.可观察到两图细胞中的染色体正在以相同速率移向两极
C.进一步放大,可以清楚看到图2 箭头处细胞中的纺锤体、赤道板
D.通过统计视野中染色体异常细胞的比例可以判断工业污水的污染程度
7 . 乳酸菌在乳中生长发酵乳糖产生乳酸.其产酸力是乳酸菌的重要特性。研究表明产酸力与菌株的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相关,该酶基因位于质粒上,乳糖代谢由质粒控制。通过诱变可以获得乳糖代谢障碍突变体。突变的部位和数量影响对乳糖的利用能力。研究人员以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B-3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或亚硝基胍进行诱变选育获得高产酸的乳酸菌。
乳酸菌乳糖发酵能力的检测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脱脂乳液体培养基),通过凝乳速度快慢来判断,凝乳速度越快,发酵乳糖能力越强;二、接种于含ONPG(邻-硝基酚-β-半乳糖苷)的平面培养基上,培养基中出现β-半乳糖苷酶,会显黄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诱变育种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灭菌后调整培养基pH至中性偏碱
B.对菌种产酸能力的测定还可利用添加了CaCO3的固体平面培养基
C.含ONPG的培养基从功能上分属于选择培养基
D.对培养基的灭菌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有条件的可采用干热灭菌法效果更佳
2.对所获得的高产酸菌株进行遗传稳定性检测,是菌株应用于发酵工程前的必须过程。下列关于菌株遗传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含突变基因的质粒拷贝数改变是引起产酸能力改变的原因之一
B.实验过程需要对菌种进行多次传代培养
C.含ONPG的培养基上菌落直径与黄色圈直径比值小说明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强或数量多
D.培养时需在摇床上进行振荡培养,以确保培养液中有较高的溶解氧
2024-04-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期中模拟卷01(含参考答案)-【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马铃薯,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富含淀粉和蛋白质等物质,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其块茎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其活性受温度、pH和重金属的影响。
1.为了检测马铃薯块茎中的营养物质,将马铃薯块茎研磨、过滤后获得上清液,均分为3组。分别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双缩脲试剂和本尼迪特试剂并振荡,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碘—碘化钾试剂是为了检测过氧化氢酶
B.双缩脲试剂A和B等体积混合后加入上清液
C.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未出现红黄色沉淀,说明上清液中不含还原糖
D.3组的实验结果需要与淀粉、蛋白质和还原糖标准样液的反应结果进行比对
2.在“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活动中,加入实验装置的试剂和物质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吸附有马铃薯匀浆的滤纸(片)

3

3

3

3

缓冲液pH

5.0

6.0

7.0

8.0

3%的H2O2溶液(ml)

2.0

2.0

2.0

2.0

0.5分钟收集气体(ml)





1.0分钟收集气体(ml)





A.滤纸片上吸附的马铃薯匀浆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B.酶具有高效性,滤纸片吸附的匀浆量不影响实验结果
C.为减小实验误差,可用1套实验装置重复进行4组实验
D.若加入的3%H2O2溶液的量过少,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3.某科研小组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酶,然后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实验得到下图所示曲线。与a比较,对b、c曲线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b可能是酶增加,底物量不变
B.b可能是底物增加,酶量不变
C.c可能是酶量增加,底物量不变
D.c可能改变了反应温度
2024-03-2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野生型水稻籽粒糊粉层细胞内,高尔基体出芽的囊泡在其膜上G蛋白作用下定位至液泡膜并融合,从而将谷蛋白靶向运输至细胞液中;某突变体因G蛋白异常,囊泡发生错误运输后与细胞膜融合。正常细胞中谷蛋白运输过程如图。
1.关于水稻细胞中谷蛋白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囊泡①、②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完全相同
B.囊泡运输过程不需要ATP 提供能量
C.囊泡的定向运输依赖信号分子和细胞骨架
D.突变体中谷蛋白被运输至细胞膜上
2.研究者发现突变体籽粒糊粉层细胞内液泡形态改变、淀粉合成减少,造成胚乳萎缩、粒重减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是水稻中的储能多糖,元素组成为C、H、O
B.谷蛋白运输异常可能造成糊粉层细胞光合作用减弱
C.该突变体可用于探究谷蛋白与淀粉合成的关系
D.淀粉含量下降会造成籽粒萌发率下降
今日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研究发现番茄果实内乙烯含量随果实成熟而上升,在果实成熟前某一阶段,会出现乙烯合成和细胞呼吸急剧增强现象,称之为呼吸跃变。且果实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与呼吸速率上升的时间进程一致,此时果实产生的乙烯量远高于外源乙烯。
1.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乙烯合成酶缺陷型番茄(番茄a)和乙烯受体缺陷型番茄(番茄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和b的果实正常存放时都会出现呼吸跃变现象
B.施用外源乙烯后,普通番茄果实不能合成乙烯
C.为便于运输、储存和销售,应推广种植番茄a
D.施用外源乙烯后,能促进番茄b的果实成熟
2.研究人员在某温度条件下探究不同浓度的乙烯对果实呼吸作用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无法确定乙烯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是否具有双重性
B.适当提高实验环境的温度,果实呼吸峰值将增大
C.乙烯浓度会影响果实达到呼吸峰所需的时间
D.在特定范围内,乙烯浓度不影响呼吸峰的强度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