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49 道试题
1 . 科学家根据化石复原了九尾狐甲鱼,九尾狐甲鱼长约10厘米,身体除了有甲壳和典型的下歪尾外,形成一排羽状的鳍,像9条尾巴,使其能够成为一个灵活的“游泳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九尾狐甲鱼发生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九尾狐甲鱼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C.控制尾鳍形状的基因构成了九尾狐甲鱼种群的基因库
D.九尾狐甲鱼羽状尾鳍的形成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楚雄州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2 . 科学家根据化石复原了九尾狐甲鱼,九尾狐甲鱼长约10厘米,身体除了有甲壳和典型的下歪尾外,尾鳍还具有9个手指状的分叉,形成一排羽状的鳍,像9条尾巴,使其能够成为一个灵活的“游泳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九尾狐甲鱼发生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九尾狐甲鱼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C.控制尾鳍形状的基因构成了九尾狐甲鱼种群的基因库
D.九尾狐甲鱼羽状尾鳍的形成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 . 野生型果蝇为灰体,常见的隐性突变体有黄体(aa)、黑体(bb)和黑檀体(ee),其中基因e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黄体、黑体及黑檀体四种纯合果蝇品系进行杂交实验。
实验一:野生型果蝇(♂)与黄体果蝇(♀)杂交,F1中黄体(♂):野生型(♀)=1:1;
实验二:野生型果蝇与黑体果蝇杂交得F1,F1自由交配,F2中野生型:黑体=3:1;
实验三:黑檀体果蝇与黑体果蝇杂交,F1全为野生型,F1相互交配,F2雌雄个体中均为野生型:黑体:黑檀体=3:1:1。
不考虑变异及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F1黄体雄果蝇和野生型雌果蝇杂交,F2中黄体果蝇占___
(2)由实验二可知,基因b位于___染色体上。由实验三可知,基因b和基因e位于___对同源染色体上,F2只出现三种表型的原因是___
(3)已知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这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长刚毛与短刚毛(M、m)、长翅与截翅(N、n)各由一对基因控制。科研人员利用纯合红眼短刚毛长翅雌果蝇与白眼长刚毛截翅雄果蝇作亲本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F2中刚毛长度与翅型的表型及比例为长刚毛长翅:长刚毛截翅:短刚毛长翅:短刚毛截翅=9:3:3:1。
①科研人员认为M、m基因不位于X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
②若仅考虑翅型和眼色,亲本基因型为___,F2中白眼截翅果蝇所占的比例是___
2024-04-01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4 . 如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甲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Ⅱ5不携带致病基因。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625。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及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Ⅲ1、Ⅲ2、Ⅲ4、Ⅲ5的乙病基因可能来自Ⅰ1
B.Ⅱ2减数分裂可以产生4种基因型的卵细胞
C.图中的甲病患者全都是纯合子,乙病患者全都是杂合子
D.Ⅲ6与正常女性结婚生一个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1/416
2024-04-01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5 .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模式图,其中字母A~E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②代表途径,其他数字代表能量的数值[单位:J/(cm²a)]。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填字母)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2)草原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畜产品,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价值。
(3)在食物链A→B→C中,能量在B、C之间的传递效率是___。若C同化的能量一半来源于途径①,一半来源于途径②,则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J/(cm2a)。若食物链中每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均为20%,C的食物来源一半来自途径①,一半来自途径②;消耗等量的A,为使C获得更多的能量,调整C的食物来源比例,由原来的1:1调整为1:2,则调整后C获得的能量约是调整前的___倍(保留2位小数)。
6 .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因免疫炎症反应过强引起的关节受损而导致的一种疾病。与免疫炎症有关的TNF—α等细胞因子有甲、乙两大类,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应答的稳态。研究人员为研究RA的发生与上述两类细胞因子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据图可知,细胞因子___分泌增多会导致RA。图中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是___
(2)研究人员欲利用RA病模型大鼠检测药物M(可溶于生理盐水)对RA的治疗效果。他们将生理状态相同的RA病模型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方案分别为______。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给以同样的饲料进行喂养15天,提取并检测___,若___,则证明药物M对RA有一定治疗效果。
2024-04-01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7 . 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两种主要终产物,马铃薯下侧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茎贮藏,红薯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根储存,下图1是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运输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中①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图1叶肉细胞中有蔗糖合成,说明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单糖是___
(2)研究小组对马铃薯部分不同叶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进行了观测,结果如图2所示(注:d是单位“天”)。
①据图2可知,马铃薯不同叶龄叶片的总光合速率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速率。
②研究小组从马铃薯茎顶端的叶片开始向下依次编号为1~7位,对不同位置的叶片含水量进行了测定后发现,第1~6位的叶片含水量均大于第7位叶。这可能与细胞生命历程中的___有关。第1位叶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大于第3位叶,其原因是___
2024-04-01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8 . 二十碳五烯酸(EPA)能促进体内饱和脂肪酸代谢,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了EPA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pfaB,并将其导入酵母菌内,通过酵母菌发酵生产EPA。图1和图2分别是转基因过程中使用的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质粒。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保目的基因导入酵母菌后能稳定复制和表达,需要在图2质粒中加入___(答出三点)等结构才行。若要将pfaB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可采用___(填一种)法。
(2)据图可知,为了使目的基因和质粒定向连接,构建重组质粒时应选择限制酶___对基因pfaB和质粒进行切割。用PCR技术对基因pfaB进行扩增时,要向仪器中加入足量的引物___(填图1中数字),以保证扩增的正常进行。PCR缓冲液中要添加适量的Mg2+,其目的是___。PCR结束后可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扩增产物进行鉴定,一定pH下,在电场中,DNA分子会向着___的电极移动,DNA分子在凝胶中的迁移速率与___(填两种)等因素有关。
(3)有人认为将基因pfaB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无法得到具有相应生理功能的表达产物,其理由是___
2024-04-01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9 . 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是人和动物肠道菌群的重要组成成员,它们能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B.拟核是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遗传控制中心
C.乳酸菌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调节肠道的pH
D.乳酸菌和双歧杆菌都是寄生在人体的异养菌
2024-04-01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10 . 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一种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的致命性疾病,患者体内热量过度积蓄,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从而引发器官功能障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温度过高使所有酶变性失活,温度降低后即可恢复
B.环境温度超过40°C时,皮肤主要以汗液蒸发的方式散热
C.重症中暑会引起位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
D.人体大量出汗后,机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将会减少
2024-04-01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