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19 道试题
1 . 为研究Atu5117启动子能否独立启动下游基因的表达,研究人员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获得“Atu5117启动子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嵌合序列”,再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仅使用1种限制酶),以获得含有“嵌合序列”的重组DNA分子。相关过程、基础质粒及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重叠延伸PCR反应缓冲溶液中一般要添加Mg2+,以激活______,PCR中预变性时间比循环过程中变性时间长,其原因是______
(2)由阶段2“变性后杂交”的原理可知,引物2和引物3在碱基序列上的要求是_____
(3)阶段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的酶有______,它们作用的化学键是______
(4)本实验中,在阶段3需破坏基础质粒上T7启动子的结构,从而使得GFP的表达仅受Atu5117启动子的调控,因此,在设计阶段1和2的引物时,需确保______(填引物名称)上含有______(填限制酶的名称)的识别序列。
(5)提取受体细胞的相应DNA,利用与阶段3相同的限制酶酶切,进行DNA电泳检测,结果如图2。已知Atu5117启动子、GFP基因、基础质粒的序列大小分别约为490bp、750bp、2750bp(bp代表碱基对),据图判断受体细胞______中成功导入了重组DNA分子。

2 . 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处于弱光等逆境中可能造成产量降低。研究表明,前期经过“荫蔽锻炼”,可以使植物产生“抗逆境记忆”,提高后期的耐受能力。如图所示为大豆叶肉细胞中部分结构及反应,其中①②③代表物质,PSI是光系统Ⅰ、PSⅡ是光系统Ⅱ。在光合链中,质子醌PQ既可传递电子,又可传递质子。研究人员用大豆做了三组实验,A组持续光照,B组照光后进行弱光逆境处理,C组进行照光—荫蔽锻炼—照光—弱光逆境,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叶绿素a含量

(mg·g-1

叶绿素b含量

(mg·g-1

叶绿素a/叶绿素b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A组

1.754

0.408

4.303

4.62

B组

1.577

0.466

3.387

9.78

C组

1.763

0.543

3.222

10.81


(1)图中物质②代表_____
(2)图中的膜结构为_____,能完成水光解的结构是_____(填“PSⅠ”或“PSⅡ”)。电子由水释放出来后,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体形成电子流,电子流的最终受体是_____
(3)图中H+从B侧流向A侧的过程中合成了_____,H+浓度梯度的建立依赖于_____(至少答出2点)。
(4)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说明荫蔽锻炼使植物产生“抗逆性记忆”的机理是_____
3 . 下面为“番茄—马铃薯”的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运用传统有性杂交(即用番茄、马铃薯杂交)能否得到可育的杂种植株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
(3)过程①要用到酶为__________________,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为_________过程④相当于_________,过程⑤相当于_________,其涉及的细胞分裂方式为_________
2024-06-12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4 .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等)易引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作为体内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其分泌及作用机理分别如图1、2所示。统计发现,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黎明现象”(黎明时血糖异常升高的现象),这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难点。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细胞为___细胞。图2中的“?”处应为___
(2)请由图1分析得出胰岛素的分泌机理: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在转化成丙酮酸的过程中产生了ATP,___
(3)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按时注射胰岛素,其血糖水平也偏高,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___。研究发现,“黎明现象”的发生与多种激素的昼夜节律有关,为探究其具体发生机制,研究人员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有“黎明现象”(DP+)组和无“黎明现象”(DP-)组,测定体内3种相关激素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判断,“黎明现象”最可能与___(填图中激素名称)节律性分泌异常有关。人体昼夜节律由下丘脑SCN区细胞中的REV-ERB基因控制,为证明“黎明现象”与人昼夜节律紊乱相关,研究人员通过测定、比较___的量来收集证据。

5 . 玉米和小麦都是重要粮食作物,研究小组对两者的光合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图1为胞间CO2浓度对玉米和小麦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图2为晴朗的夏季白天测得的玉米和小麦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叶片中色素的原理是______
(2)据题图推测,图2中甲、乙曲线可分别表示______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理由是______
(3)在密闭的玻璃钟罩内放置等量的玉米和小麦植株,在适宜的光照和温度下培养,定时检测容器中的CO2浓度,预期结果是______,且存活时间较长的是______植株。
6 . 果蝇的眼色受两对等基因A/a、B/b的控制。野生型果蝇眼色是暗红色,暗红色源自棕色素与朱红色素的叠加。棕色素与朱红色素的合成分别受A和B基因控制。现有果蝇品系甲为棕色素与朱红色素合成均受抑制的白眼纯合突变体。利用该品系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父本母本F2的表型及比例
IF1品系甲暗红眼: 白眼=1:1
品系甲F1暗红眼:棕色眼:朱红眼:白眼=43:7:7:43

(1)根据杂交结果推测,A/a、B/b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均不考虑 X、Y染色体同源区段),品系甲与野生型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
(2)根据F2的表型及比例,推测 A/a、B/b这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_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表中数据,推测杂交组合Ⅱ的F2表型出现棕眼与朱红眼的原因是_________
(3)实验一:多次重复上述杂交组合Ⅰ的实验时,发现极少数实验组合中所得 F2全为暗红眼,实验二:而重复杂交组合Ⅱ的实验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不变,这种 F1雄果蝇被称为雄蝇T。已知野生型果蝇及品系甲均为SD+基因纯合子,研究人员发现雄蝇T的一个SD+基因突变为SD基因,SD基因在体细胞编码G蛋白,G 蛋白可以与特定的DNA 序列结合,导致精子不育。
①根据实验一、二推测,实验一极少数实验组合中所得 F2全为暗红眼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SD基因是______(填“显”或“隐”)性突变产生的。
②某人将雄蝇T与品系甲杂交,子代的表型是暗红眼。将子代中雄果蝇与品系甲的雌果蝇杂交,后代全为暗红眼,由此推出SD基因与A、B基因位于_________(填“同一条”或“两条”)染色体上。
③进一步用射线照射雄蝇T,得到一只变异雄蝇X,两者体内部分染色体及等位基因(SD,SD⁻)如下图所示。将雄蝇X与品系甲的雌果蝇杂交,所得子代全为雌果蝇,且暗红眼与白眼的比例约为1:1.据此推测,精子不育现象与染色体上一段DNA 序列r(其在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对应的序列记为R)有关,请在雄蝇X的图中标注序列r   和R最可能的位置。雄蝇X与品系甲的雌果蝇杂交,子代全为雌果蝇的原因是_______

7 . 透析袋通常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现将3%的淀粉溶液装入透析袋,再放于清水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30min后,会发现(       

A.透析袋胀大
B.透析袋外部液体浓度减小
C.透析袋缩小
D.透析袋内部液体浓度增大
7日内更新 | 129次组卷 | 44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为提高作物产量,种植业往往使用大量的氮素化肥,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易造成环境污染。自生固氮菌营独立生活,为改变这种现状带来了希望。科研人员进行了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和固氮能力测定的研究,部分实验流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该培养基能为微生物的提供的营养物质分别是_____
(2)下表为两种培养基的配方,步骤④应选其中的培养基_____
培养基类型培养基组分
培养基甲甘露醇、、NaCl、、蒸馏水
培养基乙甘露醇、、NaCl、、蒸馏水、琼脂

(3)纯化培养时,需同时进行未接种培养基的培养,目的是_____
(4)④的平板上统计结果数一般用菌落数表示,一般选择数目 30-300在范围的平板上计数。若甲研究员做这个实验,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32、136、128,则每克土壤中含有的固氮菌为_____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_____。原因是_____。除此之外还可以用_____,但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偏大。
(5)图3是某同学利用不同于图1方法从稀释液中分离菌株的示意图。下列对其操作及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有_____(填字母)。

   

a.操作前用无水乙醇对双手进行消毒处理
b.划线时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插入培养基
c.只有在5这一区域中才能得到所需菌落
d.整个过程需要对接种环进行6次灼烧
9 . 油菜素内酯(BL)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植物激素。为研究其跨膜运输机制,我国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ABCB19过去被认为是运输生长素的转运蛋白,但对ABCB19蛋白突变体植株进行培育,发现其表型与其他的生长素运输蛋白突变体表现出明显差异。
实验二:为探究ABCB19的底物特异性,用纯化的ABCB19分别与生长素(IAA)、赤霉素(GA)、BL在适宜条件下混合,加入足量ATP后,测定各组ATP酶活性,结果见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L在细胞内合成,含有多个亲水基团,可能难以通过______的方式运出细胞。
(2)ABCB19蛋白具有ATP酶活性,与底物结合时会被激活,ATP酶活性可以反映ABCB19的活性。据此分析,图1结果表明______
(3)结合实验一和二的结果,提出关于转运蛋白ABCB19的假说:______。为验证上述假说,科研人员利用3H标记的BL、脂质体WT和EQ、ATP、ATP酶抑制剂等进行转运实验。请根据图2的结果,补全实验设计表格。

分组

脂质体

3H-BL

ATP

ATP酶抑制剂

_____

+

+

_____

WT

+

+

_____

EQ

+

+

-

_____

+

+

+

注:WT为含ABCB19蛋白的脂质体,EQ为含突变型ABCB19蛋白的脂质体,突变型ABCB19蛋白不具有ATP酶活性;+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
(4)图2中曲线甲后期趋于平缓的原因是_____
10 . 铁对心脏功能维持正常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心肌细胞中SLC40A1过度表达会导致心肌细胞中明显铁缺乏,进而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进而导致心脏衰竭的发生,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心肌细胞中Fe2+缺乏会导致心脏衰竭,可见无机盐具有_________的重要作用。
(2)铁缺乏,会导致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消失,从而影响_________,导致能量供应异常。
(3)SLC40A1是一种Fe2+载体蛋白,SLC40A1在发挥作用时,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其特点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4)据图可知铁缺乏导致心脏衰竭的原因是:①铁缺乏会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心肌细胞凋亡;②______。并且两者会相互促进心脏衰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