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484 道试题
1 . 沣峪湿地位于西安市,它不仅很大程度维护了秦岭的生物多样性,还能存储洪水、防止干旱,降解污染,对调节气候和控制水土流失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区域内物种资源丰富,孕育着湿地松、芦苇、藻类等多种生物,某大学科研团队对该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沣峪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________
(2)芦苇能分泌某种化学物质抑制藻类的生长,两类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调查发现湿地内某些植物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处理才能萌发生长,这说明________
(3)如图是能量流经该湿地初级消费者的示意图,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单位:]:图中的C代表________,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

(4)湿地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蓄洪防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2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某种群的性别比例,可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相同环境因素对不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可能不同
C.当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就会稳定不变
D.芦苇在湿地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
3 . 果蝇体细胞中核DNA的部分遗传信息流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酶A催化合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酶A和酶C催化合成子链所需的原料不同
C.酶A、酶B和酶C作用的化学键都是氢键
D.图中两个生理过程均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
4 . 黄酒是中国特产,我国江浙地区酿造黄酒的历史悠久,按照“黍米必齐、曲孽必时,水泉必香、陶器必良、湛炽必洁、火剂必得”的古代造酒六法(古遗六法)进行酿制。传统黄酒发酵的基本流程为:浸米、蒸煮→拌曲→入缸发酵→过滤、装瓶。回答下列问题:
(1)每年腊月时节,选用上好的小米或糯米用优质泉水浸泡24小时,捞出小米沥干水分,置于干净的铁锅内蒸煮约40分钟,待小米松软后停止蒸煮。蒸煮小米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2点)。
(2)将蒸煮好的小米铲到簸箕上,冷却后加入适量的酒曲并搅拌均匀,酒曲中含有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等多种微生物,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在细胞结构方面与醋酸菌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搅拌均匀的小米和酒曲装入缸内、密封,装填时不能装满整个缸内空间,需预留出1/3的空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酒发酵通常选择在较寒冷的冬天进行,实践证明,若选在夏天酿制黄酒,即便严格密封也会出现黄酒变酸的现象,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优质的黄酒不仅含有适量的酒精,还含有较多的小分子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表明酒曲中的微生物除产生淀粉酶外,还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等酶类。
5 . 我国存在着多种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热带雨林。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生活的生物存在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过程参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2)水鹿是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中常见野生林栖动物,主要以各种野草、树叶为食。水鹿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时,能量从第_________营养级流向分解者。调查显示2012年长白山约水鹿445头,2023年约1636头,且母子鹿遇见率和幼鹿占比都显著增加。由此推测,目前长白山水鹿种群的年龄结构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
(3)在食物链“植物→雪兔→猞猁”中,与猞猁相比,雪兔的同化量和摄入量的比值明显较低,从食物成分角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发现,猞猁种群摄入的能量为8.0×102J.hm-2.a-1,同化量为5.5×102J.hm-2.a-1,若猞猁种群同化的能量中约20%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则其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约为______________ J.hm-2.a-1
(4)热带雨林是陆地上非常高大、茂密的生态系统。雨林中动物种类丰富,但每种动物的个体数不多,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现象存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海洋红冬孢酵母是抗逆性很强的一种真菌,能通过合成分泌蛋白CAZymes抑制病原微生物在果实伤口处的繁殖,保持果蔬的健康状态。下列关于CAZymes合成和运输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用3H标记的原料氨基酸能追踪CAZymes运输的过程
B.核糖体、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联系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C.运输过程形成的囊泡发生定向转移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D.海洋红冬孢酵母细胞的核仁受损,CAZymes的合成将受影响
7 . 苹果汁是人们喜欢的饮料,但未经处理的苹果汁在放置过程中会产生褐色物质,某果汁生产企业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生产流程,所生产的苹果汁无色透明,回答下列问题。
苹果→破碎→灭菌→脱胶→过滤→吸附→浓缩→灭菌→灌装
(1)苹果汁生产过程中,在“脱胶”时加入了适量的果胶酶,果胶酶能够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果汁生产中,除了酶和苹果的用量,影响果汁产量的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将完成脱胶、过滤后得到的果汁,输入“吸附树脂柱”中,以一定的流速通过树脂柱后,果汁颜色变浅甚至消失,据此推测,树脂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间常利用酵母菌发酵甘薯汁酿酒,从而提高其经济价值。为了提高酵母菌的利用率,研究人员对酵母菌进行了固定化,过程:酵母细胞活化→________→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海藻酸钠溶化时,最好采用________的方法。上述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方法称为________法。
(4)普通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现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种。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一段时间后,接种________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
2024-05-2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考理综试卷-高中生物
8 . 某昆虫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其腹部颜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等位基因的位置未知。研究人员利用若干该昆虫纯合亲本进行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别

P

F1表现型及比例

F1雌雄相互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1

黑色(♂)×灰色(♀)

黑色

黑色(♂)∶黑色(♀)∶灰色(♀)∶白色(♀)=8∶4∶3∶1

实验2

黑色(♀)×灰色(♂)

黑色∶灰色=1∶1

雌雄均为黑色∶灰色∶白色=4∶3∶1

(1)根据实验1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
(2)实验1亲本基因型为______,F2中B基因频率是______
(3)若让实验1的F2中黑色个体相互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考理综试卷-高中生物
9 . NF-κB信号通路是神经、激素和免疫调节的枢纽(如图所示),在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NF-κB信号转导通路长期激活会极大诱发淋巴因子的生成,从而诱发炎症反应。   

(1)据图分析,淋巴因子和受体结合,经NF-κB促进淋巴因子基因表达,这一途径中存在___________(协同作用、拮抗作用、正反馈、负反馈调节)调节。
(2)机体内大部分淋巴因子来自________细胞,其在机体内主要执行___________免疫。
(3)NF-kB信号转导通路还参与激素调节,同时该信号转导通路又受到GABA(y-氨基丁酸)的调控(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更难兴奋)。GABA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A.释放神经递质B.氯离子大量内流
C.膜电位发生改变D.钠离子大量内流

(4)据图分析,IKK抑制剂,SIRT抑制剂,γ-氨基丁酸,图中的淋巴因子等有可能起降血糖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考理综试卷-高中生物
10 . 2024年2月至今,我国境内发生多起森林火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且导致一定的经济损失。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作为“地球的肺”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CO2。这些固定的含碳有机物既是生产者生长发育所需的,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的物质来源。
(2)所谓“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CO2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图1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若要实现“碳中和”,图中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应该__________(填“>”“=”或“<”)Y1、Y2、Y3和Z4过程释放的CO2总量,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而发生森林火灾______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碳中和”的实现。
(3)山火有地下火、地表火和树冠火,这是由森林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决定的。强度较弱的地表火对森林反而是有利的,请结合图2,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考理综试卷-高中生物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