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光照过强会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强光下,光反应过程会产生活性氧(ROS),ROS会攻击光系统Ⅱ(即PSII,主要由D1蛋白和色素分子组成的复合体)的D1蛋白,从而损伤光合作用相关结构。科研人员以棉花植株为材料探究强光下植物的自我保护机制。
(1)叶绿体中色素分子的作用是_____,PSⅡ将水光解形成O2_____
(2)研究显示,CLH基因编码降解叶绿素的C酶。科研人员检测强光处理不同时长下野生型(WT)和CLH基因缺失突变型(clh)叶片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分析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有无CLH基因的植物类型、_____。科研人员根据上述结果得出“CLH基因在强光条件下被激活,进而缓解强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且主要在幼叶中发挥作用”的推论,这一推论的依据是_____。若需进一步验证上述推论,可检测_____,可为上述推论提供证据。

(3)研究显示,FH酶是直接降解D1的酶。科研人员推测,强光时C酶通过降解结合在D1上的叶绿素,进而促进FH酶对D1的降解,再以新合成的D1替代原有D1,从而恢复PSⅡ的活性。为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分别测定了野生型(甲)、clh突变型(乙)、CLH基因高表达突变型(丙)在强光条件下幼苗的存活率,预期存活率由大到小依次顺序为_____
2 . “基因组印记”是指基因表达与否取决于它们所在染色体的来源(父系或母系)或等位基因的差异性表达。某研究团队利用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和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小鼠生殖细胞的“基因组印记”,然后将一个极体注入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最终创造出孤雌小鼠(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进行胚胎移植前,无需对代孕母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B.“基因组印记”的遗传现象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C.移植后的囊胚进一步扩大,会导致透明带和滋养层破裂
D.“孤雌小鼠”基因型与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不一定相同
3 . 榕树生长期间枝叶繁茂,能够形成一个天然的遮阳伞,因此在重庆大街小巷种植普遍。科研人员就榕树及其树上昆虫进行了系列研究,蓟马是榕属植物的一种害虫,目前发现榕小蜂是榕树唯一的传粉昆虫,并以花序为其幼体专一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1)蓟马集群分布于叶片长成的瘤状物里,吸食幼芽的汁液生存,蓟马同化量去向有_____,根据蓟马的分布特点,现用样方法统计其种群密度,应如何改进相关操作可以尽量减小实验误差?_____
(2)榕小蜂和榕树的种间关系是_____。关于榕树和榕小蜂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榕树可以向榕小蜂传递化学信息,促进种群繁衍
B.榕树与榕小蜂协同进化,使两者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高低错落的榕树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依据能量传递规律,榕小蜂可获得榕树同化量的10%~20%
(3)为研究蓟马对盆栽榕树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研究人员使用下图甲所示Y形嗅觉仪开展实验。

①选取生理状态相似且健康的三种盆栽榕树,用保鲜膜将盆栽密封,分别放置于玻璃集气罐中,以收集三种榕树的挥发物。
②将上述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下,且正上方均放置40W日光灯,以避免光照不一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③分别在Y形嗅觉仪AB两侧的样品瓶中放入收集到的待测气体,并将饥饿处理12h的蓟马释放入Y形管基部管入口,统计爬向不同管的蓟马数量。每组处理观察60只蓟马,每只蓟马在实验中只使用1次,每测试10只更换Y型管并调换味源方位一次,目的是_____
④图乙为实验结果,由此可知,蓟马对三种盆栽榕树挥发物的趋向性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
4 . 科学家研究发现分布在不同区域的A、B鼠挖的洞不一样:A鼠挖的洞一端有一条长长的入口通道,洞的另一端有一条几乎通到地面的逃生通道;B鼠的洞入口很短,没有逃生通道。现将A、B鼠杂交获得F1,再与B鼠回交,得到的F2有136只,挖的洞共有4种,其中有34只挖的洞是长入口,有68只挖的洞有逃生通道,上述过程如图4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挖掘逃生信道的基因对缺少逃生通道的基因为显性
B.推测A鼠最可能生活在森林草原地区,B鼠生活在沙丘地带
C.控制入口通道长度的基因可能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自由交配,则F3中会挖逃生通道的鼠占比为7/16
5 . 高等动物的饥饿感和饱腹感分别受到胃饥饿素和瘦素调控。近期科研人员发现发生细菌感染的伤口在愈合时也受到这两种激素调控,调控机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伤口处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属于第_____道防线。
(2)胃饥饿素和瘦素的功能存在_____关系,可通过抽血检测这两种激素的含量,其依据是_____
(3)正常小鼠体内,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而胃饥饿素对该过程有抑制作用。为探究该抑制作用是通过抑制脂肪细胞还是通过抑制血管上皮细胞来实现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培养血管上皮细胞,均分为两组,编号A、B,A组添加瘦素,B组添加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血管上皮细胞的数量。
②培养脂肪细胞,均分为两组,编号C、D,C组添加胃饥饿素,D组添加等量的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_____
6 . 慢病毒载体可有效感染肝细胞、肿瘤细胞等多种细胞,目前已成为基因治疗领域最有前景的载体之一、如图为慢病毒包装及侵染过程,已知转移质粒携带目的基因,包装质粒携带慢病毒的结构基因和逆转录酶基因,包膜质粒携带糖蛋白基因。

(1)由于人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尚未全部研究清楚,因此在使用合成培养基培养慢病毒宿主细胞时通常需要加入_____;为防止有害代谢物的积累,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2)图中共转染肝细胞属于基因工程步骤中的_____
(3)电泳结果的差异主要_____(填“是”或“不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的。
(4)包膜质粒上的糖蛋白基因不能作为标记基因,其原因是_____
(5)线粒体受损会引起肝细胞死亡和肝衰竭,主要与缺乏能量供应有关。科研人员将线粒体与人工合成的蛋白质A混合并纯化形成复合物,将复合物通过静脉注射,靶向递送至活体大鼠的肝脏。关于上述研究,下列推测合理的有_____。
A.蛋白质A可能与肝细胞特异性识别有关
B.该复合物可提高肝细胞内丙酮酸氧化分解的速率
C.口服该复合物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D.该复合物进入肝细胞依赖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7 . 为研究桃树矮化的机理,研究人员对矮化品种F和正常株高品种Q分别施加赤霉素(GA3)后,测定枝条生长情况,并检测与生长相关蛋白Della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有资料显示,GA3与受体蛋白GID1结合后,GID1与Della形成复合物,进而通过特定途径影响Della的含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内源性GA3在植物的幼芽、幼根中均有合成B.相较于品种Q,品种F对GA3不敏感
C.蛋白Della具有促进枝条生长的作用D.可通过降低GID1基因的表达得到矮化品种
8 . 用高强度的X射线照射小鼠,制备出免疫完全缺陷的模型鼠。将正常小鼠体内的不同种类的细胞群分别输入模型鼠体内,然后用胸腺依赖性抗原(指需T细胞参与,才能刺激B细胞分化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如绵羊红细胞)致敏该小鼠,两周后观察抗体产生情况,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1234
注射的细胞胸腺细胞骨髓细胞胸腺细胞和骨髓细胞
给模型鼠注射绵羊红细胞
抗体产生情况--+++
注:“-”表示不产生抗体,“+”表示产生抗体。
A.注射的绵羊红细胞应与模型鼠的组织兼容性抗原几乎相同
B.第3组模型鼠能检测到一定量的抗体,只是比第四组量少
C.绵羊红细胞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细胞毒性T细胞参与
D.若给模型鼠输入脾脏细胞,注射绵羊红细胞后能产生抗体
9-10高二下·安徽·期末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 A 是生产者, B、D、E 是消费者,C 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A→D→E→B
C.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E 每增加 1 kg 的体重,至少需要 25 kg 的 A
2023-09-11更新 | 299次组卷 | 34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抽测生物试题
10 . 土壤中的有些细菌可以利用石油中的多环芳烃,据此研究人员通过实验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了能降解石油的细菌菌株M和N,实验所用的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

成分

培养基1

K2HPO4、MgSO4、NH4NO3、石油

培养基Ⅱ

K2HPO4、MgSO4、石油

(1)实验时,培养基通常采用_________的方法进行灭菌。培养基中提供碳源的是_______
(2)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菌株M计数时,每毫升菌液中细菌细胞数为2×107 个,每个平板上涂布0.1mL,且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约200个,则至少应将菌株M的菌液稀释____________倍。
(3)为进一步探究并比较M和N两个菌株在不同条件下降解石油的能力,科研人员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将M、N两个菌株分别接种在两液体培养基Ⅰ中,得到M、N菌液。步骤二:另取培养基Ⅰ、Ⅱ,添加琼脂分别制成平板Ⅰ、Ⅱ,在平板Ⅰ上制作两个直径相等的孔标号ⅠA、ⅠB,平板Ⅱ重复以上的操作,两个孔分别标号ⅡA、ⅡB。
步骤三:将等量等浓度的M菌液和N菌液分别接种到平板Ⅰ的ⅠA和ⅠB,平板Ⅱ也进行同样的操作。
步骤四: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记录平板Ⅰ、Ⅱ的透明圈大小如下表所示:

菌株

平板Ⅰ

平板Ⅱ

ⅠA

IB

ⅡA

ⅡB

透明圈大小

+++

++

++

注:“+”表示有透明圈,“+”越多表示透明圈越大,“-”表示无透明圈。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平板上透明圈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③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