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02 道试题
1 . 土壤盐渍化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将水稻耐盐碱基因OsMYB56导入不耐盐碱水稻品种吉粳88中,培育耐盐碱水稻新品种。操作流程及可能用到的限制酶如图,其中bar为抗除草剂基因,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CaMV35S为启动子,①~⑦表示操作过程。

限制酶

BamHI

BclI

SmaI

Sau3AI

识别位点及切割位点


(1)过程②在OsMYB56基因的末端加上CTAG核苷酸序列的目的是产生______
(2)过程③应选用限制酶______切割质粒,切割后需要用______(写具体名称)进行连接才能获得重组质粒。
(3)为筛选含有重组质粒的根瘤农杆菌,④过程应在添加______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培养后获得的菌落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是否含有重组质粒,原因是______
(4)基因表达载体中,CaMV35S与______结合,驱动基因转录。OsMYB56基因的编码链和bar基因的编码链的方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卷
2 . 重组PCR 技术是一项新的PCR技术,可将原来两个不相关的DNA 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新的分子。实验小组从猪源大肠杆菌中扩增得到LTB基因和ST1 基因片段,用重组PCR 技术构建了LTB-ST1 融合基因,融合基因的制备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PCR 实验中,离心管、缓冲液和蒸馏水使用前要进行消毒
B.在设计引物时,P1、P2和P3的部分碱基都能互补配对
C.得到的多个杂交链都能作为模板用来延伸子链,以扩增融合基因
D.由杂交链延伸生成融合基因的过程中,不需要再另外添加引物
3 .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下列两个生物概念模型的理解或者分析正确的组合是(  )

①若图1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C表示重组质粒,D是受体细胞;
②若图1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则A、B在融合前必须经过胰蛋白酶处理--制备原生质体,形成的C称为杂种细胞,从C到D需要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③若图2中B是核移植技术,C是胚胎移植技术,则形成d的过程体现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
④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胰岛的影响比对甲状腺、肾上腺的影响更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6-1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人心肌细胞中的肌钙蛋白由三种结构不同的亚基组成,即肌钙蛋白T(cTnT)、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C(cTnC),其中cTnI在血液中含量上升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为制备抗cTnI的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完成了以下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培养中,培养液常用___方法灭菌。每隔2周用cTnI作为抗原注射小鼠1次,共注射3次,其目的是___,最后一次免疫后第3天,取脾脏内部分组织制成细胞悬液与骨髓瘤细胞诱导融合,常用的化学诱导因素是___
(2)甲、乙、丙中,只含杂交瘤细胞的是___,②过程表示将乙细胞接种到多孔培养板上,进行抗体阳性检测,之后稀释、培养、再检测,并多次重复上述操作,其目的是筛选获得___
(3)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是医学上常用的定量检测抗原的方法,具体原理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均能与抗原结合,这是由于不同抗体能与同一抗原表面的不同部位结合。该检测方法中,酶标抗体的作用是___,可通过测定产物量来判断待测抗原量。
5 . 油菜的绿叶对黄化叶为显性。与绿叶基因相比,黄化叶基因有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从而出现一个限制酶B的酶切位点。为鉴定某绿叶油菜的基因型,提取其DNA进行了PCR和电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需设计能与目的基因结合的双链DNA作为PCR引物
B.应在PCR扩增体系中添加Mg2,以激活DNA聚合酶
C.可适当降低复性的温度,以减少PCR中非特异性条带的产生
D.用酶B作用后进行电泳,若有2条电泳条带可判断为杂合子
6 . 青霉素发酵是高耗氧过程,发酵过程中给微生物持续高效地供氧是保证青霉素持续高产的关键。血红蛋白具有很强的携带O₂的能力,将其引入青霉菌是提高青霉素产能的思路之一、血红蛋白不仅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红细胞中,某些细菌(如透明颤菌)细胞中也存在。研究人员为了将透明颤菌的血红蛋白引入青霉菌,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注:某氨基酸缺陷型菌株是指该菌株在缺少该种氨基酸的培养基上会暂停生长
(1)上图步骤②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步骤③往培养基中添加的某种物质是__________。得到的平板中菌落较__________(填“大”或“小”)的菌株即为甲硫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
(2)溶菌酶属于免疫系统组成中的__________,蜗牛酶是从以植物和真菌为食的蜗牛消化道中提取的酶。处理⑤、⑥所用的酶分别是上述两种酶中的__________
(3)简述图甲步骤⑧从融合细胞中筛选目的菌株的基本思路:__________
(4)除了上述方案,请再提出一种将透明颤菌的血红蛋白引入青霉菌的技术手段__________
7 . 下图示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改造目的基因的原理。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操作中至少需要用2种限制酶对目的基因进行处理
B.操作中引物2和引物3序列应含有拟突变位点,且可以互补
C.应选用引物1和引物4进行PCR3,以获得大量目的基因序列
D.此过程实现的基因序列改变属于基因突变,未发生基因重组
8 . 某多年生观赏花卉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为培育更多不同品种花卉,工作者对纯合紫花品系用射线处理后,成功筛选出一株白花雄株甲,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该植物花色的遗传受_________对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
(2)F2紫花雌株中纯合子的比例是__________,请对白花雄株甲产生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_____
(3)为了快速培育较多的白花雌株,父本选择白花雄株,母本从F1、F2中最好选择的是_____________,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
2024-05-0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9 . 水稻籽粒灌浆是否充实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研究发现D基因在水稻叶片、茎和颖果中都有表达,其编码的转运蛋白D可参与运输脱落酸(ABA)。D基因功能丧失的突变体籽粒灌浆缺陷,导致种子饱满程度降低,科研人员对其机制进行了研究。
(1)ABA能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其主要作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图1为水稻植株的器官示意图,科研人员检测了野生型和D基因突变体水稻授粉5天后不同器官中ABA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有同学推测,叶片合成的ABA通过D蛋白转运到颖果中,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利用3H标记的ABA验证了上述推测,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高温下,D基因突变体灌浆缺陷较野生型更为显著。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将24℃生长的野生型水稻转入35℃(水稻灌浆结实的最高温度)培养2小时,分别检测不同温度下颖果中D基因的转录量,结果如图3。已知ABA可以激活颖果中淀粉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水稻籽粒灌浆充实。综合上述信息,请解释高温下野生型水稻确保正常灌浆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研人员对某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时期的光合特性指标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表中数值代表相关性,数值越大,表明该指标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越大。(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

时期

抽穗期

开花期

灌浆前期

灌浆中期

灌浆后期

灌浆末期

气孔导度

0.30

0.37

0.70

0.63

0.35

0.11

胞间CO2浓度

0.33

0.33

0.60

0.57

0.30

0.22

叶绿素含量

0.22

0.27

0.33

0.34

0.48

0.45

①研究发现夏季晴天,中午时叶片胞间CO2浓度有所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②为了避免叶绿素含量不足对灌浆后期和末期籽粒产量的影响,试提出一种有效的保产增产措施_____
2024-05-09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10 . 回答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相关问题。

(1)上图甲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局部,图乙中A表示鼠的摄入量,请问C表示____________。从短期来看,鼠的能量去向,除了图中所示,还应该有____________。在图甲中,猫头鹰从鼠和蛇获取的能量从比例关系由1∶1调整为1∶3,如果能量传递效率是10%,猫头鹰每增重1kg,所需庄稼的能量约是改变前的______倍(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下表为该农田生态系统中其中几个营养级一年间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5kJ⋅a-1)。

营养级

同化总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消耗

传递给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的能量

第一营养级



68.5

7.0

17.0

45.5

第二营养级

17.0

7.0


1.0


4.5

第三营养级

3.5

1.0

2.5

微量不计



据表分析,第一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kJ⋅a-1。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2)上图所示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碳循环,甲在碳循环中的名称是______,甲在生态系统中代表______(填组成成分)。图中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回到非生物环境的过程有______(填序号),这些过程中碳元素以______形式进行。
(3)有一种新型的生物防治手段叫作“载体植物系统”,由载体植物、天敌昆虫和替代猎物构成,该系统是一种天敌饲养和释放系统。替代猎物在载体植物上繁衍,可作为天敌昆虫的食物,以维持天敌昆虫的数量。载体植物系统可有效弥补传统天敌防治方法的不足。为研究茶园中载体植物系统对茶蚜等害虫的防治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选取茶树植株健康、长势一致的茶园,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茶园内种植适量蚕豆苗,然后在每株蚕豆苗上接入5头蚕豆蚜成虫,3天后按2.5头/m2的比例在甲、乙两个茶园中释放南方小花蝽,丙组茶园不做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____________是该茶园载体植物系统中的天敌昆虫。
②3周后调查各组茶园内茶蚜等目标害虫的种群数量并作出比较,正常情况下甲、乙、丙三组中,目标害虫的种群数量关系大小应该为____________
③同样是生物防治,实验中乙组属于传统天敌防治,甲组的载体植物系统防治效果比乙组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08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