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9 道试题
1 . 盐碱地是荒漠化沙化土地的重要类型之一,开展盐碱地的综合利用十分重要。科研人员培育出一种耐盐小麦,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aCl培养该种小麦的根尖成熟区细胞,测定细胞液中两种物质浓度变化如图1。耐盐小麦提高耐盐能力机制如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耐盐小麦通过提高细胞内可溶性糖的浓度来适应高盐胁迫环境
B.耐盐小麦通过增加Na+排出,降低细胞内Na+浓度抵抗盐胁迫
C.若使用呼吸抑制剂处理根尖细胞,则Na+的排出量不会减少
D.若促进Na+/H+交换蛋白基因高表达,则有利于提高小表的耐盐能力
7日内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新学术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百校联考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2 . 中国传统白酒多以泥窖为发酵基础,素有“千年老窖万年糟”“以窖养糟,以糟养泥”之说。多年反复利用的老窖池内壁窖泥中含有大量与酿酒相关的微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传统白酒的酿造是在以酿酒酵母为主的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B.窖池内各种微生物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系,使酿造过程不易污染杂菌
C.从窖泥中分离的酿酒酵母扩大培养时,需在环境中进行
D.从谷物原料发酵形成的酒糟中,可分离出产淀粉酶的微生物
7日内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河北生物试卷
3 . 每年5月至9月期间,中华鲟能在长江口聚集索饵育肥完成淡海水转换,并逐渐进入海洋环境。由于其独特的生活史特征和洄游习性,使得全面覆盖标记追踪变得困难。eDNA(环境DNA)技术,通过检测生物体粪便、黏液、血液、皮肤、尿液等释放出的游离在环境中的DNA分子,来确定该生物体是否在调查区域出现,是一种非侵入性和灵敏度高的珍稀濒危生物检测调查方法。研究人员在5月和8月对长江口水域6个站点的水样进行了eDNA分析,通过PCR方法,推断中华鲟的空间分布范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8月eDNA检出率明显低于5月可能是因为中华鲟逐渐迁移到海洋深处生活
B.eDNA条带出现拖带可能是因为样品里含有中华鲟近亲或其他物种的DNA片段
C.应用eDNA技术可在外来入侵物种还未大量繁殖时实施有效管控
D.在珍稀濒危物种监测方面,传统的标记重捕法也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4 . 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植物内部的水分运动是由水势梯度驱动的。低渗胁迫,如洪水,导致细胞肿胀;高渗胁迫,如干旱和盐分,导致植物萎蔫。植物已经进化出渗透胁迫适应机制,植物暴露在缺水环境约2.5-6小时后,为响应根部缺水,水势信号有助于快速产生根到茎缺水信号,从而触发植物叶片中ABA的生物合成和气孔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A是在植物体内大量存在的植物激素
B.ABA通过抑制细胞分化实现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C.ABA需要从根部极性运输至叶片才能作用于保卫细胞
D.逆境中植物器官过早脱落可能是体内ABA合成量增大导致的
5 . 喹啉是一种典型的含氨杂环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焦化废水中,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易通过水体污染环境。为高效处理喹啉污染,科研人员通过对焦化废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进行逐级驯化,筛选出高效喹啉降解复合菌群,实现含喹啉废水的高效工业化处理。图1为构建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富集培养基的成分有胰蛋白胨10g、NaCl10g、酵母粉5g、蒸馏水1000mL,其中属于氮源的有___。将富集培养基的pH调整到7.0,应在___操作前。过程①将污泥样品接种至富集培养基中30℃、200r·min-1摇床振荡培养7d,摇床振荡培养有利于___,进而促进菌群的生长。
(2)过程②中,逐级提高无机盐培养基中喹啉浓度的目的是___。从用途角度分析,无氮无机盐培养基属于___培养基。
(3)过程④的接种工具为___。在统计甲上的菌落时,需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以免___
(4)过程⑤接种的方法为___。与③中培养基相比,乙平板的培养基需添加的物质为___
(5)图2为复合菌群对不同浓度喹啉降解曲线。据图分析,该复合菌群降解喹啉的最高水平浓度为___。喹啉的代谢涉及一系列的代谢过程,单菌降解喹啉最高水平为700mg·L-1(48h),复合菌群具有更佳降解效果的原因可能有___;不同菌种的培养条件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提高复合菌群的降解效率,后续实验可探究___等对菌群降解效率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6 . 晚上,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在金鱼藻上倒扣一个漏斗,再在漏斗上倒扣一个装满水的试管,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他们将烧杯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始终保持水中有一定的二氧化碳),观察产生的气泡数目,得到的实验数据见表。

烧杯与灯的距离/厘米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10

60

20

25

30

10

40

5

(1)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让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重新燃烧,说明该气体是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分析实验数据,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
(3)在该实验中,如果想要更快收集到足够的气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答一条即可)__________
(4)如果将该装置放在黑暗中,则看不到气泡冒出,为什么?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7 . HAMA效应是指人体针对鼠源单克隆抗体所产生的反应,该反应可使鼠源抗体加速被清除,有时可引起过敏性反应,科学家通过基因改造完成了下图的改造,鼠源抗体诱发免疫反应的强度就会降低很多。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鼠—人嵌合抗体的过程属于蛋白质工程
B.改造过程涉及到鼠的基因和人的基因的拼接
C.把来自不同抗体的可变区和恒定区直接拼接
D.改造过程没有利用基因定点诱变技术改造基因
8 . 我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调查及查阅资料的方法,记录到多种生物, 如酵母菌、乳酸菌、肾蕨、水绵、流感病毒、根瘤菌、油松、蘑菇、向日葵、家兔、蝗虫、喜雀等,他们尝试按照生物的某些特征进行分类,建立了如下图所示的生物分类表解,表解中的A、B、C、D、E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类群,a表示生物的某一结构特征。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该小组记录的多种生物中,属于A类的生物有_______,其中B类生物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
(2)家兔属于____类(用分类表中的字母作答),其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
(3)他们把水绵、肾蕨、油松和向日葵归为图中的E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类,把水绵、肾蕨归为一类,油松、向日葵归为另一类,分类的依据是有无___(植物体的一种器官) 。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9 . 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将绿萝放入特定容器,置于光照培养架上培养并开展探究。
组别培养架上的光源数量初始CO2含量相对值20min后CO2含量相对值
1组0盏灯(完全遮光)24002658
2组1盏灯2190
3组2盏灯1910
4组3盏灯1730
(1)该兴趣小组探究的课题名称应为:探究___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的___,产物是O2、ATP和___,暗反应阶段的能量变化为___转化为糖类中稳定的化学能。
(3)结果显示,1组CO2含量明显升高,这是由于此时绿萝没有光照,___。2~4组CO2含量均降低,这是由于光照充足,绿萝叶片___
(4)某同学将初始CO2含量与20min后CO2含量的差值记录为“CO2的固定量”,请评价该同学的记录并说明理由:___
(5)若本实验进一步增加若干组,光源数量分别设置为4~10盏灯,发现有以下①②③三种实验结果。请从a~c中选择与①②③对应的解释,填入横线。
①绿萝死亡。
②CO2相对含量随光源数目增加依次降低。
③CO2相对含量随光源数目增加依次降低,当光源数目增加到一定程度后,CO2相对含量无显著变化。
a.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强,且10盏灯前已达到光饱和点。
b.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强,且10盏灯时未达到光饱和点。
c.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导致绿萝细胞失水。
_________
10 . 买回家的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经常有菜青虫咬过的痕迹,而芹菜等有特殊气味的蔬菜却基本没有。李明同学对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否是先天性行为进行了探究,在一个硬纸盒的一端放置一些芹菜叶,另一端放置等量的白菜叶,将菜青虫放在硬纸盒的中央,观察菜青虫趋向哪一端取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过程中最好只用一只菜青虫
B.本探究中的实验变量是不同种类的菜叶
C.实验中所用菜青虫要从受精卵开始隔离饲养
D.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