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1 道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PHA是嗜盐单胞菌H的一种代谢产物,也是一种新型高附加值可降解材料,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以糖蜜(甘蔗榨糖后的废弃液,含较多蔗糖)为原料,发酵生产PHA可提高甘蔗的整体利用价值,工艺流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啤酒酵母是啤酒发酵的常用菌种,菌种选育是发酵工程的首要环节,部分菌种使用基因工程进行改造,使用基因工程改造的啤酒酵母,可以____,选育的菌种通常要进行扩大培养,原因是____
(2)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要严格控制温度、pH和____等发酵条件。
(3)评估发酵过程发酵罐内菌株增殖状况应采取的操作为____(答出1点即可)。
(4)发酵结束之后,采取适当的____措施来获得产品PHA。
2024-05-2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紫杉醇是从红豆杉中提取的一种高效抗癌的药物,虽然能造福人类,但却为濒危的红豆杉带来灭顶之灾。为取代从天然植株中提取紫杉醇的方式,可进行细胞产物工厂化生产,其过程为:获取红豆杉外植体→消毒→诱导愈伤组织→细胞培养→提取紫杉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紫杉醇是存在于红豆杉属植物体内的一种次生代谢物
B.研究发现用红豆杉幼嫩茎段比成年老枝更易产生愈伤组织诱导率高,原因是幼嫩茎段细胞分化程度低
C.用少量果胶酶处理红豆杉愈伤组织获取单细胞,在半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可有效提高紫杉醇的产量
D.红豆杉愈伤组织细胞(2n)经诱导处理后,观察到染色体数为8n的细胞,原因是经加倍到4n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2024-05-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3 . 下图是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对特定单克隆抗体(单抗)进行检测筛选原理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检测涉及到的主要原理是抗体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B.图中“抗原”应是免疫小鼠时注射的物质
C.图中“二抗”必须结合到待测单抗的可变区(具特定氨基酸序列的片段)
D.可根据反应体系中颜色的深浅来判断待测单抗的含量
2024-05-2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一次性口罩的主要成分为聚丙烯纤维(PP),某科研团队准备从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的细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所用培养基是以PP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B.图示所用接种方法分别为稀释涂布平板法,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C.在三个平板滴加0.1ml的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平板上菌落数分别是75、76、77,则1g土壤中活菌数约为7.6×108
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微生物数量统计一般比实际值偏低
2024-05-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5 . 下列关于食品制作过程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缺氧、呈酸性的环境适合乳酸菌繁殖,但酸奶制作时仍需消毒
B.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C.在食品工业上可利用发酵工程生产食品添加剂和酶制剂等
D.若出现面包长霉、酸奶胀袋、腐乳表面出现“皮”等情况,则不能再食用
2024-05-2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6 . 土壤中线虫的种类与数量非常丰富,按营养类群可划分为食细菌类线虫(Ba)、食真菌类线虫(Fu)、捕食/腐食类线虫(Op)和植物寄生类线虫(Pp),在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稳定及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研究营养物质添加对土壤线虫的影响,科研人员开展了氮、磷添加对黄土旱塬农田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的线虫属于生态系统中成分中的____;研究线虫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食物、____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2)图1为能量流经植物寄生类线虫的示意图,图中小写字母表示能量的大小,X代表____。同化效率是指被动物同化的能量占其摄食能量的比率,植物寄生类线虫(Pp)同化效率约为0.25,则其b与c的比值为____;植物寄生类线虫同化效率显著低于其他线虫营养类群,原因可能是____

(3)实验部分结果如图2、3所示。据图2可知,添加____(选填“氮肥”或“磷肥”)能显著提高土壤线虫丰度。据图3可知,土壤线虫营养类群结构中,____类线虫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群,其可能原因是____。与CK相比,氮、磷添加均提升了____类线虫的比例,可能的原因是____

注:CK:不施肥;N:氮肥;P:磷肥;下标12,24:施肥量分别为60和120g⋅m-2⋅a-1
(4)结合上述分析,为提高土壤线虫群落的健康发展,提出的施肥建议是____
7 .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是指利用射线破坏供体细胞的染色质,与未经射线照射的受体细胞融合,所得融合细胞含受体全部遗传物质及供体部分遗传物质。红豆杉的次生产物紫杉醇是一种高效抗癌药物,但由于红豆杉野生资源匮乏,且红豆杉植株紫杉醇含量极低,导致了紫杉醇的供应严重不足。因此,研究人员尝试运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将红豆杉(2n=24)与柴胡(2n=12)进行了融合,培育能产生紫杉醇的柴胡,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X射线处理能随机破坏染色体结构,使其发生断裂、易位、染色体消除等,使细胞不再持续分裂;碘乙酰胺处理使细胞质中的某些酶失活,抑制细胞分裂。
(1)过程①中需将植物组织经____后接种于MS培养基上诱导____过程,产生愈伤组织。
(2)过程②中将愈伤组织加入____酶液去壁,离心后弃去上清液,加入洗液多次洗涤后获得原生质体。多次洗涤的目的是____。对红豆杉和柴胡原生质体进行的A、B处理分别为____
(3)采用二乙酸荧光素(FDA)法可测定原生质体活力。已知FDA本身无荧光,当其进入细胞后可被酯酶分解为无毒、具有荧光的物质,该荧光物质不能透过活细胞质膜,会留在细胞内发出荧光。据此应选择____的原生质体用于融合。
(4)过程③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经诱导融合后,只有异源融合的原生质体可持续分裂形成再生细胞团,原因是____
(5)科研人员对获得的部分植株细胞进行染色体观察、计数和DNA分子标记鉴定,结果如下:

后代植株类型

染色体数目、形态

DNA分子标记鉴定

12,形态与柴胡染色体相似

含双亲DNA片段

12,形态与柴胡染色体相似

无红豆杉DNA片段

12,形态与柴胡染色体相似

含双亲DNA片段和新的DNA片段

由表可知,后代植株中____类型一定不是所需植株。科研人员推测杂种植株的染色体主要来源亲本____的染色体,另一方亲本的遗传物质可能不是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杂种植株细胞中,而是以DNA片段的方式整合进柴胡的基因组,作出以上推测的依据是____
8 . 用拟南芥C株系与野生型杂交,可使受精卵发育过程中来自一方亲本的染色体消失,可获得单倍体子代。受精后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统计杂交子代染色体组成,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方法与获得单倍体的传统途径原理不同
B.此方法获得的子代大部分为单倍体,少部分为非整倍体
C.所有子代体细胞的染色体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D.25℃比22℃更利于获得单倍体,并可直接用于杂交实验
9 . 在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瘤胃中生活着多种微生物,其中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某科研团队按照如图所示的流程分离瘤胃中的纤维素分解菌,实验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并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选到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基表面均加入一层无菌的石蜡主要是为防止杂菌的污染
B.甲培养基中唯一的碳源是纤维素,则该培养基是选择培养基
C.制备乙培养基时,待灭菌的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再倒平板
D.图中降解圈的大小与纤维素酶活性有关,菌落a降解能力最强
10 .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尿素分解菌可合成脲酶,利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可从土壤中分离尿素分解菌并进行计数。科研人员取0.1g土壤分别稀释103~107倍,将0.1mL不同稀释倍数的土壤稀释液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得到如表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稀释倍数103104105106107
菌落数/个1号平板478367270265
2号平板496354268208
3号平板509332272293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将稀释液中的菌体完全分离,一个菌落对应一个菌体
B.该实验中稀释倍数为105的平板最适合用来统计活菌数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均为尿素分解菌
D.若在显微镜下利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则统计结果一般比实际活菌数目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