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0402 道试题
1 . 青藏高原上广泛分布的高寒草甸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前几十年过度放牧、旅游等人为活动剧增,致使高寒草甸严重退化,目前我国已经采用多种措施进行恢复。土壤中的氮可以分为无机氮和有机氮,由于高寒草甸中只有少数固氮植物可以主动固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寒草甸群落演替的方向总是朝着物种丰富度增加的方向进行
B.高寒草甸土壤中的氮都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用以合成核酸、磷脂等分子
C.高寒草甸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决定其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D.在高寒草甸群落内部,氮元素一般以有机氮的形式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进行传递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五中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2 . 生物体内的酶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酶也可以被科学家改造,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乳糖不耐受”儿童体内缺少乳糖酶从而不能分解乳糖,常出现腹泻、腹胀
B.胰蛋白酶可用于促进伤口愈合和溶解血凝块,还可以用于去除坏死组织,抑制污染微生物的繁殖
C.高烧不退患者因消化道内蛋白酶、脂肪酶等催化效率低,会出现食欲不振等现象
D.利用脂肪酶处理废油脂,制造生物柴油,既保护了环境又使其得到合理利用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考生物适应性试卷(二)
3 . 番茄果实成熟涉及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导致果实颜色及硬度等发生变化。果实颜色由果皮和果肉颜色决定。为探究番茄果实成熟的机制,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
(1)野生型番茄成熟时果肉为红色。现有两种单基因纯合突变体,甲(基因A突变为a)果肉黄色,乙(基因B突变为b)果肉橙色。用甲、乙进行杂交实验,写出F2中黄色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F2代黄色个体随机交配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橙色=________

(2)深入研究发现,成熟番茄的果肉由于番茄红素的积累而呈红色,当番茄红素量较少时,而前体物质2积累会使果肉呈橙色,如图2。上述基因AB以及另一基因H均编码与果肉颜色相关的酶,aabb中前体物质2积累、果肉呈橙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果实不能成熟的变异株M,果肉颜色与甲相同,但A并未突变,敲除野生型中的C基因,其表型与M相同。进一步研究发现MC基因的序列未发生改变,由此推测果实成熟与C基因甲基化水平改变有关。现研究人员欲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为此推测提供证据,请利用变异株M和野生型为材料(提示:调控甲基化相关的酶分别为甲基化酶和去甲基化酶) 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考生物适应性试卷(二)
4 . 乳酸菌是乳酸的传统生产菌,但耐酸能力较差,影响产量。酿酒酵母耐酸能力较强(LDH)插入酿酒酵母表达载体pAUR123(图1)中,经过转化、筛选、鉴定和培养
(1)研究者将LDH基因编码序列中的同义密码子(一种氨基酸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遗传密码子)替换为酿酒酵母偏好的密码子,替换的目的是 ___________。再通过 _________法将核苷酸按照顺序一个一个连接起来,由此获得少量的LDH。
(2)图2所示LDH的部分序列和相应限制酶识别序列,AUG为真核生物偏好的起始密码子,利用E.coliDNA连接酶将LDH正确插入pAUR123载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目的基因和载体进行酶切处理。

   

(3)将得到的重组pAUR123表达载体,转入经 _________处理的大肠杆菌,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再将重组表达载体和不能合成尿嘧啶的酿酒酵母细胞悬液混合,转化后的细胞稀释涂布于不含尿嘧啶的培养基中进行筛选,据此推测_____________
(4)通过 ____________技术检测酿酒酵母菌株中是否转录出LDH的mRNA。欲对转LDH基因酿酒酵母发酵产乳酸能力进行检测,其实验思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高考生物第三次适应性试卷
5 . 种子成熟和萌发与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的平衡有关。在种子成熟过程中,与ABA调节相关的多种转录因子诱导ABA合成基因的表达,同时抑制GA合成基因的表达。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环境信号(冷和光等)通过将平衡转向促进GA合成、抑制ABA合成来打破种子休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GA和ABA在种子萌发这一生理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B.流水浸种有利于种子萌发的原因是提高了种子中脱落酸的含量
C.接受光信号刺激的光敏色素只分布于植物的地上部分
D.人为控制环境条件能够调控基因表达过程,改变激素的相对含量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高考生物第三次适应性试卷
6 . 长时程增强作用(LTP)是发生在两个神经元信号传输中的一种持久的增强现象,能够同步刺激两个神经元+通道。N受体与谷氨酸结合,在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后才打开偶联的Ca2+通道。

(1)突触后膜由静息状态转为兴奋状态时,N受体通道的______发生了改变,Ca2+通过_____方式内流。
(2)高频刺激下,大量Ca2+内流并与钙调蛋白结合,激活钙调蛋白激酶、NO合成酶和PCK。钙调蛋白激酶可以使A受体通道磷酸化,提高对Na+的通透性;NO合成酶可以_____;PCK______。最终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较长时间。
(3)若阻断N受体作用,再高频刺激突触前膜,未诱发LTP,据图推断,该电现象与_____内流有关。
(4)单次高频刺激导致早期LTP(E﹣LTP),多次间隔高频刺激可产生E﹣LTP和晚期LTP(L﹣LTP),从下图所示结果上看,L-LTP与E-LTP的主要区别是____;从记忆形成角度考虑,L﹣LTP的形成可能还涉及到________的建立。
(注: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电位变化。)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五中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7 . 科学家根据化石复原了九尾狐甲鱼,九尾狐甲鱼长约10厘米,身体除了有甲壳和典型的下歪尾外,形成一排羽状的鳍,像9条尾巴,使其能够成为一个灵活的“游泳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九尾狐甲鱼发生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九尾狐甲鱼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C.控制尾鳍形状的基因构成了九尾狐甲鱼种群的基因库
D.九尾狐甲鱼羽状尾鳍的形成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楚雄州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8 . 某同学将一种高等植物幼苗分为4组(a、b、c、d),分别置于密闭装置中照光培养,a、b、c、d组的光照强度依次增大,实验过程中温度保持恒定。一段时间(t)后测定装置内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其中M为初始O2浓度,c、d组O2浓度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光中的可见光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其中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光主要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光照t时间时,a组CO2浓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组。
(3)若延长光照时间c、d组O2浓度不再增加,则光照t时间时a、b、c中光合速率最大的是________组,判断依据是________
(4)光照t时间后,将d组密闭装置打开,并以c组光照强度继续照光,其幼苗光合速率会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7日内更新 | 122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完全解读(新课标卷)
9 . 某种物质S(一种含有C、H、N的有机物)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甲的组分为无机盐、水和S,乙的组分为无机盐、水、S和Y。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盛有水或培养基的摇瓶通常采用_____的方法进行灭菌。乙培养基中的Y物质是_____。甲、乙培养基均属于_____培养基。
(2)实验中初步估测摇瓶M中细菌细胞数为2×107个/mL,若要在每个平板上涂布100μL稀释后的菌液,且保证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不超过200个________倍。
(3)在步骤⑤的筛选过程中,发现当培养基中的S超过某一浓度时,某菌株对S的降解量反而下降___(答出1点即可)。
(4)若要测定淤泥中能降解S的细菌细胞数,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_______
(5)上述实验中,甲、乙两种培养基所含有的组分虽然不同,但都能为细菌的生长提供4类营养物质,即____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五中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10 . 光抑制是指植物吸收的光能超过其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量时引起光合速率降低的现象。依照光照条件的改变,植物体内的叶黄素V和叶黄素Z可以经过叶黄素A发生相互转化(叶黄素循环)。如图为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Pn表示净光合速率,Fv/Fm表示光合色素对光能的转化效率。请回答问题:
(1)强光下,叶片内的叶黄素总量基本保持不变。在12~14点间,A+Z/V+A+Z的比值上升______最终转变成了______,该转化过程表明了植物体内这三种叶黄素中,_____在植物叶黄素循环耗散光能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根据Fv/Fm比值变化推测____转变为热能散失,引起光反应生成____的效率下降,进而影响暗反应。
(2)紫黄质脱环氧化酶(VDE)是催化上述叶黄素转化的关键酶,该酶定位于类囊体膜内侧,较强的光照通过促进______(填过程)产生H+,H+借助类囊体膜蛋白从______转运至类囊体腔,从而提高类囊体腔内的H+浓度,维持VDE高活性。
(3)进一步研究发现,部分叶黄素是脱落酸合成的前体,光抑制发生时叶黄素的转化会影响叶片内脱落酸的含量,植物生命活动的调控是由_____共同完成的。
(4)在强光下,下列因素能加剧光抑制的有_______。a、低温b、高温c、干旱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五中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