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与雌蚕相比,雄蚕在生命力、桑叶利用率和吐丝结茧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科学家利用诱变和杂交的方法构建了一种家蚕品系,实现了专养雄蚕的目的。该家蚕品系雌雄个体基因型组成如下图所示。A/a为控制卵色的基因,显性基因A决定黑色,隐性基因a决定白色,b、e是纯合时引起胚胎死亡的突变基因(注:ZbW、ZeW为纯合子),“+”代表野生型基因。研究发现,在该家蚕品系的性染色体上存在交换抑制因子,能避免四分体中染色体片段互换,从而保留该品系用于育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构建该品系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该品系产生的黑色受精卵为雌蚕,白色受精卵为雄蚕
C.由上图可知该品系不可能产生的基因型配子是Za++、Zabe、Zab+、WAb、Wa+
D.该品系能产生四种受精卵,其中胚胎致死的基因型为Zab+Zab+、Za+eWA+
2 . 草甘膦是一种除草剂,但会影响水稻产量。水稻产量与高产基因有关,研究人员拟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对水稻高产基因进行定位,并进一步培育能稳定遗传的抗草甘膦高产水稻新品种。回答下列问题:
Ⅰ.水稻高产基因定位水稻穗粒数可影响水稻产量。农杆菌 Ti质粒的 T-DNA 可以转移并随机插入野生型水稻基因组中(可在基因组单一位点插入也可以同时插入多个位点),导致被插入的基因功能丧失,从而得到一系列水稻突变体。研究者从中筛选得到一株穗粒数异常突变体,并进行下列研究。
(1)提取 DNA。采集适量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的幼嫩叶片,分别冷冻后研磨成粉末状,依次加入SDS、RNA酶等试剂,去除蛋白质和____ 等大分子杂质。提取过程中需加入____酶抑制剂并保持轻柔操作,以避免____,从而提高总 DNA提取率。
(2)PCR扩增。对提取获得的两组总DNA分别进行PCR 扩增。为避免外源DNA等因素的污染,微量离心管、枪头和蒸馏水等在 PCR 前需进行____处理。可以通过在紫外灯下直接观察电泳结果中DNA条带的____及粗细程度来评价扩增是否成功。
(3)结果鉴定。分别用EcoRI、Hind Ⅲ、BamHI三种限制酶处理突变体总DNA 扩增产物,处理后进行电泳,并与野生型 DNA 和 Ti质粒对照。电泳后的 DNA 与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 DNA 探针(T-DNA的一条单链) 进行杂交,得到突变体总 DNA 不同酶切处理后的放射性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

①不同酶切结果的杂交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不同酶切后含____的片段长度不同,因此各组 DNA片段在凝胶中电泳时的____不同,最终导致分布于不同位置。
②若杂交结果显示突变体在不同限制酶处理时均出现杂交带,野生型组____(填“有”或“无”) 杂交带, Ti质粒组____(填“有”或“无”) 杂交带,则表明T-DNA 成功插入水稻染色体基因组中,且可判断突变体为T-DNA____位点插入,依据是____ 。(注:T-DNA 上没有 EcoRI、HindⅢ、BamHI三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4)用某种限制酶处理突变体的DNA(如图2所示),断开DNA 分子中的____个磷酸二酯键,再用____将两端的黏性末端连接成环,以此为模板,利用下表中的引物①②进行 PCR,扩增出____序列,扩增产物____(填“不含”或“含”)T-DNA 完整序列。经过与野生型水稻基因组序列比对,确定T-DNA 插入2号染色体上的B基因中。

T-DNA序列引物序列
5ˊ-AACTATGCGC…….CGTAGCCTAT-3ˊ①5ˊ-GCGCATAGTT-3ˊ
3ˊ-TTGATACGCG…….GCATCGGATA-5ˊ②5ˊ-CGTAGCCTAT-3ˊ

(5)研究发现,该突变体产量明显低于野生型,据此推测 B基因可____(填“促进”或“抑制”) 水稻穗粒的形成,可控制高产性状。
Ⅱ.抗草甘膦高产水稻培育,研究者构建如图3所示的Ti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抗草甘膦基因R 和基因B转入野生型水稻中,培育稳定遗传的抗草甘膦高产水稻新品种。

(6)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有:T-DNA 和水稻 DNA 均为____结构、生物界共用一套____等。
(7)根据基因表达载体的结构组成分析,Ti质粒中的CaMV35S 是____,其功能是____酶的识别和结合部位。Ti 表达载体中,B基因和R基因转录的模板链的方向____(填“相同”或“相反”)。
(8)现需选出单一位点插入R基因和B基因且稳定遗传的水稻新品种,筛选方案如下:
①转基因后的水稻植株自交,收获种子(F₁) 并播种在含____的选择培养基上,若能够萌发并生长的个体即为____的个体;
②F₁存活个体自交所得种子(F₂) 按单株收种并播种于选择培养基上,选择存活率约____的培养基中的幼苗继续培养获得F₂植株;
③将F₂植株自交所得种子(F₃)按单株收种并播种于选择培养基上,选择种子全部存活的培养基中的幼苗即为单一位点插入且____的抗草甘膦植株。
④为实现最终育种目标,研究人员还需检测____
2024-05-16更新 | 50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3 基因工程-【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生物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3 . 通过对纯合野生型品系水稻(野生型1)诱变得到纯合野生型品系子代水稻(野生型2)和一株白纹叶的突变体,经鉴定发现白纹叶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为准确定位突变基因在6号染色体上的位置,用野生型1与突变体水稻杂交并连续自交,得到多株野生型和突变型水稻,该过程没有发生基因突变。检测不同植株6号染色体上多个相同位点的碱基,按位点在染色体上的顺序排列结果如下表所示,两位点间的片段可能发生交换。

植株\位点

野生型亲本

C/C

C/C

C/C

C/C

C/C

突变型亲本

T/T

T/T

T/T

T/T

T/T

野生型子代Ⅰ

T/T

T/T

C/C

C/C

C/C

野生型子代Ⅱ

C/T

C/T

C/T

C/T

T/T

突变型子代

C/T

T/T

T/T

T/T

C/C

(示例:C/T表示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一条DNA上为G-C碱基对,另一条为A-T碱基对)
(1)白纹叶表型由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该基因应位于6号染色体位点__________之间。
(2)为检测该基因产生的原因,现分别提取突变型水稻、野生型1和野生型2的DNA用限制酶切割,电泳后用特异性核酸探针检测相关基因,结果如图所示。对相关基因进行测序对比,发现750bp和100bp的序列为6号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A,a),850bp和200bp的片段为5号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B,b),且750bp的片段和850bp的片段有650bp的序列相同。将野生型1和突变体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F2中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为15:1。

①突变基因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若让野生型2和突变体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F2中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为__________,F2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②若让野生型1和野生型2杂交产生F1,F1自交后代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突变体出现,原因是__________。野生型2发生了突变,表型仍然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
4 . 果蝇的圆眼和棒眼、长翅和短翅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纯合个体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

杂交组合

P

F₁

棒眼长翅♀

圆眼短翅♂

棒眼长翅♀

棒眼长翅♂

圆眼短翅♀

棒眼长翅♂

棒眼长翅♀

棒眼短翅♂

现将一个纯合群体中的圆眼长翅果蝇和棒眼短翅果蝇随机交配,产生的200只F1个体中圆眼长翅雌果蝇24只,棒眼长翅雄果蝇6只,亲本雌果蝇中圆眼长翅的比例为(       
A.3/10B.1/5C.7/10D.4/5
5 . 某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控制雌蕊发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Y染色体上存在雄蕊发育基因和雌蕊发育抑制基因。现利用转基因技术将一个抗病基因D和一个抗除草剂基因E同时转入雄株(XY),获得抗病抗除草剂的雄株Ⅰ、雌株Ⅱ和雌雄同株Ⅲ。已知YY个体具有发育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和E导入到一条染色体上的个体可能有Ⅰ、Ⅱ、Ⅲ
B.若D和E导入Ⅰ的一条染色体上,Ⅰ和Ⅱ杂交,F1中抗病抗除草剂个体占3/4
C.若D导入Ⅲ的一条常染色体上,Ⅲ自交,F1中抗病抗除草剂个体占9/16
D.若D和E导入Ⅰ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Ⅰ和Ⅱ杂交,F1中无论雌雄抗病抗除草剂个体均占5/8
6 . 某卵原细胞正常染色体和倒位染色体由于同源区段的配对及交换,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倒位环,产生一条含双着丝粒桥的染色体,如图所示,“×”表示交换位点。无着丝粒片段会因水解而丢失,双着丝粒桥在两着丝粒之间随机发生断裂。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次级卵母细胞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可能是ebcAB
B.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最多有10种可能
C.若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Dcbe,则第二极体可能是ABCDE、adcbe和E
D.若卵细胞基因组成是EDc,则双着丝粒桥断裂位点一定发生在c、d之间
7 . 糖尿病是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糖为主要表现的代谢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血糖浓度偏高,严重者会出现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回答下列问题:
(1)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和胰岛素相关的代谢异常导致的,该激素由人体的__________细胞分泌,其降低血糖的机制是: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__________,进入肝、肌肉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抑制__________和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
(2)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两种。2型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特征是出现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功效降低,进而导致血糖水平居高不下。据此推测,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较正常人偏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图1是胰岛素作用机理的部分内容,据图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因可能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胰岛素的受体数量减少②胰岛素的受体受损等原因导致功能异常③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的信号转导过程出现障碍④高尔基体合成的GLUT4减少⑤含有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出现障碍

   

(3)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血糖调节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并利用胰岛素抵抗模型鼠和正常鼠开展了相关研究。图2中FGF1的浓度均为1单位,图3为健康鼠和注射不同浓度FGF1模型鼠体内胰岛素含量的测定结果。

   

①图2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
②图3中随FGF1浓度的增加,胰岛素抵抗模型鼠的胰岛素含量逐渐降低,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8 . 人类7号和9号染色体之间可以发生易位(如图1,易位的染色体用7、9表示),若易位后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不变,则相应个体属于染色体易位携带者,表型正常。若细胞中有三份R片段,则表现为痴呆;有一份R片段,则导致早期胚胎流产。图2表示某家族因易位而导致的流产、痴呆病的遗传系谱图,已知Ⅱ-1为染色体正常个体,Ⅲ-4为新生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图2中个体Ⅱ-2为易位携带者,可产生4种配子
A.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测Ⅱ-3的染色体组成是否异常
B.Ⅲ-2为痴呆患者可能是由含有2个R片段的精子与正常卵细胞受精导致
C.Ⅲ-3染色体组成正常的概率为1/2,Ⅲ-4为易位携带者的概率为1/4
9 . 在叶肉细胞中,固定 CO₂形成C3的植物称为C3植物;而玉米等植物的叶肉细胞中,PEP在PEP羧化酶的作用下固定 CO2进行C4循环,这样的植物称为C4植物。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含无基粒的叶绿体,光反应发生在叶肉细胞,暗反应发生在维管束鞘细胞。在C4循环中PEP羧化酶对CO2的高亲和力,可将周围梭低浓度的 CO2高效运往维管束箱细胞形成高浓度CO2,如下图所示. 暗反应中 RuBP 羧化酶(对CO2的亲和力约为PEP羧化酶的1/60)在CO2浓度高时催化 RuBP固定CO2合成有机物;在CO2浓度低时催化 RuBP 与O2进行光呼吸,分解有机物,回答下列问题:

(1)C₄植物中固定CO2的酶是_________,最初固定CO2的物质是________.
(2)C3植物与C4植物相比较,CO₂补偿点较高的是_________;干旱时,对光合速率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
(3)C4循环中,苹果酸和丙酮酸能穿过在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之间形成的特殊结构,该结构使两细胞原生质相通,还能进行信息交流,该结构是_________。据题意分析,C4植物叶肉细胞不发生暗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
(4)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测量单位时间内 C3植物和 C4植物干物质的积累量,发现C4植物干物质积累量近乎是C3植物的两倍,据题意推测原因是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不考虑呼吸作用的影响)
2024-04-17更新 | 5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年3月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10 . 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红眼是显性性状,由位于 X染色体上的 W 基因控制。选用若干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作为亲代杂交,每代果蝇再随机交配,统计各代雌、雄果蝇中 w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若每代能繁殖出足够数量的个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 XWXw和 XwY
B.每一代果蝇群体中w 基因频率均为 2/3
C.每代雌性与雄性中 W 基因频率之和的1/2与下一代雌性个体中 W的基因频率相等
D.子三代雌性中 w 基因频率为 11/16,雄性中 w基因的频率为5/8
2024-04-15更新 | 4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年3月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