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图1表示某油料植物的种子成熟过程中脂肪、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可知,种子成熟过程中有机物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观察种子中的脂肪,常用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3)图2中在7d之前,导致萌发种子初期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填“C”“N”或“O”)。
Ⅱ.植物的种子都有一定的寿命,种子要安全储存,首先要晒干,在低温、低湿、低氧的环境下可适当延长种子的贮藏时间.植物种子需要浸润在水中或者潮湿的土壤中,以及提供一定浓度的氧气才能够萌发.研究发现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内贮存的淀粉开始大量消耗,提供能量促使种子萌发;若土壤中镁的含量低,萌发的幼苗叶片变黄,当严重缺镁时幼苗坏死.请回答下列问题:
(4)萌发过程中种子吸水主要是增加______(填“自由水”或“结合水”)的含量。
(5)淀粉的消耗过程需要水的参与,说明水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廊坊卓越艺术职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核酸作为遗传物质对生物学至关重要,回答下列关于确定核酸为遗传物质的相关问题:
Ⅰ.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然后开展下列五组实验。

(1)本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是采用“________原理”。
(2)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Ⅱ.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下图为其所做实验中的一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图1中,噬菌体的核酸位于________(用图1中字母表示),噬菌体利用来自于________的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外壳。
(4)在图2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离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5)图2实验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由实验结果可知,此次实验的标记元素是________,根据该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________进入了细菌。上述实验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¹⁵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6)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024-05-05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微生物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烟草在采收、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尼古丁的废弃物。利用细菌降低尼古丁浓度具有成本低、污染小等优点。图甲表示分离尼古丁降解菌的部分过程,所用培养基的配方见表。

成分

含量

K2HPO4·3H2O

13.3g

KH2PO4

4g

MgSO4·7H2O

0.2g

尼古丁

0.8g

1000mL


(1)按表所示配方配制的培养基属于______。(编号选填)
①天然培养基②合成培养基③液体培养基④固体培养基⑤通用培养基⑥选择培养基
(2)图甲中过程Ⅰ的操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过程Ⅱ得到的平板上菌落密集、无法分辨出单菌落,可在接种前先将菌液进行____________,一般选菌落数为______的平板计数。
(二)每年有超过800万吨的塑料垃圾流进海洋,开展微生物介导的塑料降解体系研究,对海洋生态保护意义重大。为获得能有效降解聚乙烯塑料的海洋真菌,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4)样品中的聚乙烯降解菌可能是______(填“好氧菌”或“厌氧菌”)。对划线纯化后的平板培养一段时间后,若第一划线区域有菌落,第二区域无菌落,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等。
(5)为得到能高效降解聚乙烯的真菌,该科研小组利用筛选获得的真菌A、B继续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分析真菌A、B中,更适宜用于降解聚乙烯的是____________。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I.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叶肉细胞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块茎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1所示,其中①-⑤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育种工作者还利用番茄进行了三组实验如图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②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____存在,这一特征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若杂种细胞培育成为“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六倍体,则此杂种植株是否可育?____(可育/不可育)。(已知番茄为二倍体、马铃薯为四倍体)
(2)如果形成c的a、b原生质体都来自番茄细胞,那么更简单地得到多倍体番茄植株的处理方法是____
(3)细胞的全能性是指____
II.请根据下列两个资料回答相关问题:资料1:用化学方法激活小鼠成熟的卵母细胞得到phESC(孤雌单倍体干细胞),然后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使phESC中的3个基因沉默,phESC的细胞核状态便可接近精子细胞核的状态,如图1。资料2:用化学方法激活小鼠的精子得到ahESC(孤雄单倍体干细胞),然后对ahESC中的8个基因进行编辑,ahESC的细胞核便具有卵细胞核的特点,如图2。

   

(4)体内受精时,在精子触及卵细胞膜的瞬间,____会迅速产生生理反应阻止后来的精子进入。
(5)用促性腺激素对雌性小鼠进行____处理可得到大量卵母细胞,这些卵母细胞转化为phESC的过程相当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____过程。
(6)ahESC与精子和去核卵母细胞融合后,得到的融合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可能是____
(7)据图分析只依赖雄性小鼠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孤雄小鼠,请写出两个理由支持你的判断。理由1____。理由2____
5 . 根据遗传学史填空:
(1)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他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总是高茎,将F2自交,F2不仅有高茎,还有矮茎。隐性性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F2中,同时出现两种性状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___。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了一个新名字,叫做___________
(2)摩尔根实验过程:让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交配,结果F1全是红眼果蝇,这表明红眼是_______性状;接着让F1中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结果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1,这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基因___________定律。摩尔根在________代发现了果蝇眼色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3)F2中红眼果蝇中有雌雄个体,而白眼果蝇全是雄性,可推测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现有纯种的红眼雌、雄果蝇和白眼的雌、雄果蝇,从中选择亲本,只做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果蝇的眼色基因与X、Y染色体的关系。
杂交实验:选择(纯种的)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
结果预期:
若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说明在X、Y染色体上都存在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
若子代中____________,说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
(4)请写出上述题(3)中只在X染色体上的情况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要求写出配子)
2024-04-0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I.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

       

(1)甲、乙过程发酵选用的菌种分别是________,二者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经过10~12d,样液中是否含有酒精,可以用____来检验。
(2)若利用图2所示装置制作果醋,制作过程中充气口应____,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
(3)利用苹果酒制作苹果醋的反应简式是____
Ⅱ.某兴趣小组试图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相关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4)某同学配置以下的培养基成分:葡萄糖10.0g、蛋白胨5.0g、KH2PO41.4g、Na2HPO42.1g、尿素1.0g、琼脂15.0g、H2O(定容至1L)。分析培养基的成分可知,上述培养基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理由是____
(5)将配置好的培养基灭菌,待培养基冷却至____℃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培养基冷却凝固后,将培养皿倒过来放置的原因是____(答出1点)。
(6)据图分析,该兴趣小组设置了三个培养皿进行接种,所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选择菌落数为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统计结果比实际活菌数____(“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
7 . Ⅰ.如图表示某种植物 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④表示物质或结构。 Ⅰ、Ⅱ、Ⅲ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UAC——酪氨酸)

(1)过程Ⅰ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Ⅲ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④结构中______(填序号)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2)①~④结构中________(填序号)中含有核糖结构,另外上图__________中也含有核糖结构。
(3)由图可知,④所携带的氨基酸为________________
Ⅱ.囊性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下图表示 CFTR 蛋白在Cl⁻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4)图中所示的是目前被普遍接受的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型。图中 Cl⁻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的。
(5)在正常细胞内,Cl⁻在CFTR 蛋白的协助下通过__________ 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Cl⁻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_____ ,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6)研究表明,大约70%的囊性纤维化患者,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进而使CFTR蛋白转运 Cl⁻的功能出现异常,这表明了基因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8 . Ⅰ、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类_______________(呼吸类型)微生物。
(2)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葡萄酒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发酵过程中,定期排气的方法是________
(3)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实验表明,当缺少糖源时,醋酸发酵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作泡菜是利用植物体表的_____________进行发酵,发酵期间,酸性物质不断积累,当它的质量分数达到_____________时,泡菜口味、品质最佳。
Ⅱ、在调查和分离湖水中耐盐细菌的实验中,先将10升湖水水样浓缩至10毫升,然后各取浓缩水样1毫升,涂布到多个培养皿中培养。请回答。
(5)可以通过提高培养基中盐的浓度来筛选被调查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________培养基。
(6)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培养时需倒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培养皿上菌落的平均数可以计算湖水中该种细菌的密度,但计算的数据要比实际活菌的数目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
9 .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一)“端稳中国碗,装好中国粮”请回答下列与我国民生有关的生物学问题:
(1)储存小麦种子前,如果暴晒的时间不够长,在粮仓中储存时小麦会产热导致霉烂。通过上述事实可以看出,细胞的代谢强弱与细胞的 _____ 有密切联系。
(2)当把种子晒干后放在试管中点燃。直至燃成灰烬,此灰烬主要是 _____
(二)“小鸡蛋托起大民生,共建和谐健康品味生活”请回答下列生物学问题:
(3)鸡蛋的蛋黄中卵磷脂比较丰富,有辅助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胆固醇可以在人体细胞中合成,是构成动物_____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 _____运输。
(4)鸡蛋清中蛋白质含量较多,营养价值很高。通常吃熟鸡蛋较容易消化吸收,原因是_____
(5)生的或者未熟透的鸡蛋可能带有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杆菌,其遗传信息储存在_____ (填物质名称)。
(6)将构成沙门氏菌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是该杆菌膜面积的两倍,原因是_____
10 . 某学校生物社团小组为了探究不同温度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设置了5组实验,每天定时取样检测并计数统计,连续观察7天。
(1)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b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___形,种群数量为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
(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20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20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____
(3)小组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取样液后,并稀释10倍,用图1所示的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1mm,25×16)计数。若用图2的计数结果作为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点代表酵母菌)则此样液中酵母菌的密度是____个/mL
   
Ⅱ.在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受破坏后,当地采取了相关措施进行治理。陡坡在封山育林后的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三个阶段,如图表示其典型物种①②③的种群密度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4)欲统计山脚下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对于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的土壤动物,常用____法进行采集。
(5)b时期时,物种①②③呈垂直分布,该现象的主要意义是____
2023-10-30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