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891 道试题
1 . 如图表示胰岛B细胞在较高的血糖浓度下分泌胰岛素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K+进入细胞后除了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还具有促进包含胰岛素的囊泡的形成
B.葡萄糖通过易化扩散的方式进入胰岛B细胞,氧化分解后产生ATP,此时的ATP不仅可以作为能源物质,还可以作为信息分子
C.某药物可以关闭K+通道,则该药物可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D.胰岛素释放后,会持续使血糖水平降低
2 . 水稻(二倍体,2n=24)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现全球气温升高使水稻减产,研究人员预通过诱变育种获得耐高温水稻。
(1)将基因型为aa的耐高温隐性突变体水稻甲与染色体缺失一个A基因的不耐高温的野生型(WT)水稻杂交得F1,已知不含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的受精卵不能发育,若将上述F1进行随机杂交,F2中出现的耐高温水稻概率是___________
(2)为确定突变体甲突变基因的突变位点,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如下图所示。

图1中F1产生配子时,3号染色体会某种变化进而产生多种花粉,经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获得F2纯合重组植株R1~R5,对WT、突变体甲和R1~R5进行分子标记及耐高温性检测,结果如图2、图3所示。经过分析可知,耐高温突变基因位于___________(填分子标记)之间。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推测形成图2中R1~R5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当该植物体细胞同源染色体中缺失一条染色体时,称为单体(染色体数为2n=1),可用于基因定位。现有一耐高温单基因隐性突变体乙,为定位其耐高温基因的位置,以纯合野生型水稻为材料,需人工构建的___________种单体水稻,用一代杂交实验定位突变体乙的耐高温基因位置,具体杂交方案:(请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
2024·辽宁葫芦岛·一模
3 . 下列关于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口味,但不能增加食品的营养
B.一些极端微生物已应用于生产实践,例如嗜热菌有助于提高热敏性产品的产量
C.发酵过程中环境条件不仅会影响激生物的生长繁殖,还会影响微生物代谢物的形成
D.若发酵产品是代谢物,可在发酵结束后,采取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分离和干燥
2024-03-22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3-2024学年普通高中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4 . 传统抗体一般是从动物血清中分离,不仅产量低、纯度低,而且特异性差。单克隆抗体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可以大量制备。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需提供无菌无毒、95%空气和5%CO2的气体等环境
B.杂交瘤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一般无接触抑制现象,不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
C.抗体一药物偶联物(ADC)实现了单克隆抗体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
D.单克隆抗体能准确地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病原体鉴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5 . 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并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经接种后,若微生物能分解纤维素,则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科研人员从土壤中分离了五种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菌株,培养基中出现了因分解纤维素而产生的透明圈,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该实验过程中制备培养基时应先调pH再灭菌
B.分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是E菌株,应对其扩大培养
C.药品称量、溶化和倒平板等操作都必须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D.若平板中平均菌落数为120个,则1g土壤中含有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1.2×108
9-10高一下·江西九江·期中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对生命系统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命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2024-03-21更新 | 241次组卷 | 146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如图是有关于某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分析回答:

   

(1)由图甲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 ___性,细胞②的名称是 ___________;图甲中,③含有 ___对同源染色体。
(2)如果图乙中①→②完成了图丙中 ____(用字母表示)段的变化,则图乙a、b、c中表示DNA的是___。图甲中细胞①产生的子细胞内的a、b、c数量分别为 __________
(3)图丙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____
(4)若某生物的卵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最多有 ____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 ___个四分体。
8 . 枣有“百果之王”的美称,成熟时枣出现裂果会影响枣的品质和产量。为研究枣裂果出现的原因,某兴趣小组测定了枣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细胞的细胞壁结构物质含量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1)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_____。据图推断,在成熟期,出现裂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
(2)有研究表明,在枣果实迅速增长期,Ca元素与果胶结合形成钙盐,能够增强细胞壁的弹性,使果皮有较强的抗裂能力,从而有效降低裂果率。该实例说明无机盐的作用是_____
(3)防素是生产上常用的叶面肥,主要成分为有机钙和无机钙,能有效降低裂果率。设计实验验证防素具有降低枣裂果率的作用,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
2023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真题 名校
9 . 为探究酶的催化效率,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甲中溶液
(2mL)
乙中溶液
(2mL)
不同时间测定的相对压强(kpa)
0s50s100s150s200s250s
I肝脏研磨液H2O2溶液09.09.69.810.010.0
IIFeCl3H2O2溶液000.10.30.50.9
III蒸馏水H2O2溶液00000.10.1
A.H2O2分解生成O2导致压强改变
B.从甲中溶液与乙中溶液混合时开始计时
C.250s时I组和III组反应已结束而II组仍在进行
D.实验结果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2024-03-19更新 | 596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某细菌DNA分子上有4个Sau3A Ⅰ的酶切位点,经Sau3AⅠ处理后会形成4个大小不同的DNA片段。若是用BamHⅠ处理,则只会形成2个大小不同的DNA片段。Sau3AⅠ和BamH Ⅰ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限制酶名称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BamH ⅠG↓GATCC
Sau3A Ⅰ↓GATC
A.上述两种限制酶切割后可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
B.该DNA分子上有两个BamHⅠ的酶切位点
C.黏性末端能通过T4DNA连接酶连接
D.若用两种酶共同处理,会形成6个大小不同的DNA片段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