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净光合与呼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为了筛选耐旱植物,某科研小组以1年生栀子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轻度和重度的干旱胁迫处理进行盆栽试验,测定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栀子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参数,以判断栀子幼苗的耐旱程度,具体参数如下图所示(CK为对照,D1为轻度胁迫,D2为重度胁迫),请据图分析回答:表1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处理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
CK1.020.451.47
D11.170.471.64
D21.750.762.51


(1)为了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需要先对叶绿素进行提取。提取时需要加入___________以溶解色素,为了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可以加入___________。由表1可知,干旱胁迫下,栀子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___________,因此在用纸层析法对光合色素进行分离时,从上到下第___________条带有明显变化。
(2)叶片净光合速率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由图1可知,干旱胁迫下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且重度胁迫比轻度胁迫下降更多,推测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从而导致CO2供应不足,进而导致还原出的____________含量下降,有机物合成减少。
(3)干旱胁迫基本不影响栀子幼苗叶片的呼吸速率,据图1分析,D1组的光饱和点大约为___________lx,此时叶片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μmol·m-2s-1(填整数)。此时增大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这主要是受光合作用过程___________反应的限制。
2021-11-18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实验探究4:细胞的代谢之四大实验综合练-2021-2022学年上海市高一生物沪科版(2020)期末总复习(必修一)
2 . 某研究小组发现生长在热带雨林的植物气孔都较大,对某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四个季节的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雾凉季

干热季

雨季前期

雨季后期

净光合速率(mg·m-2·s-1

0.850

0.702

0.863

0.874

呼吸速率(mg·m-2·s-1

0.198

0.211

0.270

0.228

(1)光反应阶段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有__________________和吸收光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表可知该生态系统四季的呼吸速率几乎相等,由此猜测该生态系统不同季节的温度、________、二氧化碳浓度等基本保持不变。据研究,温度对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表可知该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速率在四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小,光合作用速率最大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mg·m-2·s-1
(4)由上表可知该生态系统在四季中________有机物积累量最多,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3 . 如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能代表叶肉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AP段(不包括A、P两点)相符的一项是(       
A.B.
C.D.
4 . 气孔有利于二氧化碳流入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但同时也是蒸腾作用丧失水分的门户。科研人员在拟南芥气孔周围的保卫细胞中表达了一种K+通道(BLINK1),如图1所示。该通道能调控气孔快速开启与关闭,而野生株气孔关闭较慢。图2表示拟南芥在一天中连续光照和间隔光照(强光和弱光交替光照)下的实验结果。

1.据图1判定K+进入保卫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
2.如果检测到该植物通过气孔摄入的氧气大于释放的氧气,则该植物所处的生理状态是________。
A.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D.仅进行呼吸作用
3.据图1分析,由转基因技术构建的含BLINKI植株在光照下气孔快速开启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A.ATP消耗,胞内渗透压下降,保卫细胞吸水
B.ATP消耗,胞内渗透压下降,保卫细胞放水
C. K+进入保卫细胞,提高了胞内渗透压,保卫细胞放水
D. K+进入保卫细胞,提高了胞内渗透压,保卫细胞吸水
4.根据题干和图2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比较连续光照和间隔光照下野生株和含BLINKI植株每升水产植物茎干重(克)的差异,并解释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________
5.这项研究结果有望推广至大田农业生产实践中,因为通常大田环境存在________现象,这些现象均可能影响农作物干物质增量(或粮食产量)。
A.潮湿闷热B.乱云飞渡C.风吹草动D.昼夜交替
2020-02-11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5 . 图表示一个番茄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过程。其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

1.图中①③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当环境条件适合且G=I、D=K时该番茄叶肉细胞的代谢特点是_________
已知海藻糖能提高植物抗盐、抗旱能力。为了解高温环境下,海藻糖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将番茄植株分为等量的4组。向其中3组喷施不同浓度(T0.50.5%;T1.01.0%;T1.51.5%)的海藻糖。第4组设置为对照组(CK)。对各组番茄叶进行处理,9天后测得番茄叶片胞间CO2浓度及净光合作用速率分别如左图和右图。

3.对照组实验条件是                 
A.高温、无海藻糖喷施B.正常温度、无海藻糖喷施
C.高温、0.5%海藻糖喷施D.正常温、0.5%海藻糖喷施
4.本实验中还可通过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总光合速率的变化。
5.根据图数据,能否得出“喷施海藻糖能提高番茄植株净光合作用速率,且是通过提高胞间CO2浓度来实现的”这一结论?作出你的判断,尽可能多地写出判断的依据_________
6 . 下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某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与光合作用相比,与呼吸作用有关酶的适宜温度更高
B.在40℃之前,总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C.温度在30℃时总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D.40℃时,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7 . 植物代谢
图1表示水稻光合作用的过程,图2表示水稻突变体(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与野生型水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释放氧气的情况(其他培养条件相同),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物质b是 _____
(2)图1中结构A是 
A.叶绿体外膜B.叶绿体内膜C.叶绿体基质D.类囊体膜
(3)图1所示生理过程的实质是 _____
(4)结合已有知识,据图2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突变体水稻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野生型水稻的呼吸作用强度
B.光强度为n点时,突变体水稻的氧气产生速率大于野生型水稻
C.光强度为m点时,突变体水稻比野生型水稻气孔开放程度要小
D.光强度为m点时,要提高野生型水稻光合作用强度,可考虑提高CO2浓度
(5)如果水稻出现叶绿素a完全缺失的突变,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其原因是 _____
(6)有同学在学习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后,作出了“二氧化碳浓度升高,b的含量也会增加”的判断,请分析该该同学判断的合理和不足:_____
2023-04-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大附属天山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等级考)
8 . 选用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某植物,置于不同光照强度且其他条件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所得相关数据平均值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光照强度( Lux)

呼吸速率(μmolCO2 m -2 s-1)

净光合速率(μmolCO2 m -2 s-1)

叶绿素含量(mg.g-1)

第1组

200

14

20

1.6

第2组

400

14

29

1.3

第3组

600

14

35

1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净光合速率的检测指标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强光照下相比,弱光照下叶绿素a含量________(填“较多”或“较少”或“基本一样”),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在实验时段内,第________组的植物有机物积累量最大。将第3组的植物置于第1组的条件下,经过相同实验时间,测得的净光合速率小于20(μmolCO2 m -2 s-1),对此结果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光能利用率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这块土地接受的太阳能之比。以下措施能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是_____
A.大棚种植时,白天适当通风
B.棉花适时摘除顶芽,解除顶端优势
C.在桉树林里栽培草本菠萝,取得桉树、菠萝两旺
D.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
9 . 南美蟛蜞菊是一种外来植物。在入侵地,主要通过在茎上长出不定根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南美蟛蜞菊光合作用基本过程如图1。

(1)图1中,E所表示的物质和反应Ⅱ的场所分别是
A.NADPH和细胞质基质B.NADPH和叶绿体基质
C.ATP和细胞质基质D.ATP和叶绿体基质
(2)类囊体腔中积累H+的生理意义是
A.为水的光解提供能量
B.形成膜内外两侧的H+浓度差
C.为 ATP合成提供能量
D.防止叶绿体色素被破坏
(3)根据题意,南美蟛蜞菊在入侵地主要繁殖方式为
A.出芽生殖B.孢子生殖C.营养繁殖D.有性生殖
(4)为比较外来植物的生物入侵能力,研究三种外来植物南美蟛蜞菊、裂叶牵牛和五爪金龙的光合作用特征。三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即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减去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速率)日变化如图2、气孔导度(即气孔开放程度)日变化如图3、呼吸速率日变化如图4。

研究三种植物净光合速率时,实际测定的是____吸收量或____释放量。
(5)据图2分析,净光合速率最高的植物是____。根据本研究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种植物净光合速率最高的原因:____
(6)根据题意,本研究的结论是:____
2022-09-1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控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如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示意图,1、2、3、4、5、6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化学物质。请回答:


(1)图中代表光合作用暗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代表有氧呼吸中释放能量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A、B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图所示代谢过程中,可以发生于高等动物细胞内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 (填写标号)。
在可以调节温度的温室里栽培番茄,以研究昼夜温差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曲线A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日温为26℃、夜温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曲线B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昼夜恒温的情况下,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
(3)①在夜间温度为5℃时,曲线A反映出的茎的生长速率比曲线B反映出的茎的生长速率要快,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否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的生长就越有利?_______________能够证明你的观点的曲线是哪条?_______
科研人员为研究氧气浓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测定了某植物叶片在25℃时,不同氧气浓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以CO2的吸收速率为指标),部分数据如下表。
氧气浓度2%20%
CO2的吸收速率(mg/h·cm2239

为了探究O2浓度对光合作用是否构成影响,在上表所获得数据的基础上,还需测定黑暗条件下对应的呼吸速率。假设在温度为25℃,氧浓度为2%时,呼吸速率为X(mg/h·cm2);氧浓度为20%时,呼吸速率为Y(mg/h·cm2)。
(4)如果23+X=9+Y,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23+X>9+Y,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24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