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1 道试题
1 . 法布雷病(FD)是一种溶酶体贮积症,是由于编码α-半乳糖苷酶的GLA基因突变导致患者体内该酶的底物三已糖基神经酰胺(GL3)无法被代谢,逐渐堆积于溶酶体内而发病。图1是某FD患者的系谱图。图2是先证者的GLA基因检测结果,箭头所指的是该基因编码链上的第119位碱基。

(1)GLA基因突变导致其所编码的肽链的第______位氨基酸发生改变。
(2)GLA基因突变对FD患者的α-半乳糖苷酶的影响可能是______。
A.活性中心结构更加稳定B.与底物的结合能力降低
C.水解能力降低D.酶量增加

(3)结合图1和图2分析,该FD家系中突变的GLA基因是______(显性/隐性)基因,位于______(X/常)染色体上。
(4)推测该家系中先证者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相关基因用G、g表示)
(5)Ⅱ-2体内可能含有两个GLA突变基因的细胞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神经干细胞②神经细胞③初级卵母细胞④次级卵母细胞⑤第一极体⑥卵细胞
(6)下列能降低Ⅲ-2后代FD患病率的措施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禁止近亲结婚②适龄生育③建议生男孩
(7)人为干预可以延缓FD的病程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请从下列①-③中找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和一个不可行的方案,分别说明理由______
①补充α-半乳糖苷酶
②通过RNA干扰使突变基因表达下降
③使用药物抑制GL3的合成
2 . FBN1基因突变引起的马凡综合征(MFS)临床表现为身材高大、二尖瓣反流、心血管系统疾病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3)基因突变引起的软骨发育不全(HCH)临床表现为软骨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等。研究发现MFS和HCH的遗传方式相同。现发现MFS和HCH罕见共病的家系,系谱图如图。

(1)MFS和HCH的致病基因均在_____(编号选填:① 常 /② X / ③Y )染色体上。
(2)进一步研究发现先证者的致病基因仅来自其母亲,由此推测Ⅲ-6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FBN1基因用A、a表示,FGFR3基因用B、b表示),若Ⅲ-6再生育一个后代,该后代至少患一种疾病的概率是_________
(3)对该家系中先证者母亲的FGFR3基因和正常FGFR3基因进行测序,结果如图所示,由此推测,先证者母亲FGFR3基因发生了碱基______(编号选填:①替换/②插入/③缺失)。

(4)在先证者正常减数分裂形成的某个精子中可能同时检测到_______。(编号选填)
①正常FBN1基因   ②突变FBN1基因   ③正常FGFR3基因   ④突变FGFR3基因
(5)发生突变的FGFR3可能存在于        表面。
A.红细胞B.上皮细胞C.软骨细胞D.神经细胞

(6)先证者及其母亲有心力衰竭症状,而先证者姐姐心血管系统正常,可能的原因有       
A.先证者姐姐的FBN1基因可能再次突变,导致该基因不完全表达
B.先证者姐姐的FBN1基因发生了甲基化修饰
C.先证者姐姐的FBN1基因未发生突变
D.先证者姐姐的体细胞中其他基因发生突变,影响FBN1的表达

(7)FBN1基因发生致病突变时,使转化生长因子活性改变进而导致长骨生长速率过快,身高较高。请从理论角度分析阐述先证者母亲和姐姐骨骼系统临床表型与先证者身高是否有明显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
3 .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s)是一种人体运动能力、协调能力障碍的单基因遗传病,图1为某SCAs6患者(SCAs中一种亚型之一)的家系图,图2为该病致病CACNA基因和正常基因编码链的部分碱基序列,其编码的蛋白为钙离子通道蛋白。

   

(1)研究人员对家系中正常个体进行相关基因检测,CAG都为重复22次一种类型, 由此判断致病CACNA基因为位于_______(常/X/Y)染色体上的_______(显性/隐性)致病基因。
(2)根据图2判断SCAs6的变异类型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

(3)致病CACNA基因所表达的钙离子通道蛋白的功能异常,根据图2推测可能的原因是该蛋白质的       
A.氨基酸种类增加B.氨基酸种类减少
C.氨基酸数量增加D.氨基酸数量减少

图3表示SCAs6患者神经—肌肉接头模式图,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

   

(4)图3所示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称为_____ ,该方式与细胞膜具有_______的特性相关。
(5)下列关于图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中含有神经递质
B.②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兴奋时,轴突末梢处的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D.兴奋的传递方向为②→③→④

(6)SCAs6患者运动障碍的原因是可能在神经冲动传导时     
A.体内缺钙B.钙离子内流减少
C.神经递质含量减少D.钠离子通道减少
4 . 材料一:血液中含有各种细胞、蛋白质、离子,其中血红蛋白(Hb)是一种含铁的氧转运金属蛋白,在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O2和CO2,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与很多因素有关。已有研究显示,一方面,人体血压持续升高促使血管弹力纤维和内膜纤维组织增生;血管管腔变窄后,出现缺氧,低氧会刺激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使红细胞生成和Hb增多。另一方面,高Hb含量使血液黏稠,进一步使血压升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因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寒,导致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也会影响其Hb含量。
材料二:成人的血红蛋白HbA是由两个α珠蛋白链和两个β珠蛋白链组成的四聚体(α2β2)。人体中每条16号染色体上有两个串联的α珠蛋白基因(HBα1和HBα1),每个基因表达α珠蛋白链的结构和量均相同,每条11号染色体上有1个β珠蛋白基因。如果人体α珠蛋白链的合成不足,会导致其与β珠蛋白链的比例失衡,引起溶血性贫血,这种贫血称为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地贫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轻度对健康影响较小,而中重度对患者健康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α地贫的严重程度与缺失α基因的个数相关,下表显示了α珠蛋白链基因缺少的个数与α地贫表型之间的关系,表中α0表示缺基因,α2+表示正常基因。

家族成员

表型

基因型

α链的合成比例

重症(早期死亡)

α1⁰α2⁰/α1⁰α2

0%

父亲

中度贫血(致残)

α1⁺α2⁰/α1⁰α2

未知

女儿

中度贫血(致残)

α1⁰α2⁺/α1⁰α2

未知

儿子1

轻度贫血(标准型)

α1⁺α2⁺/α1⁰α2

未知

儿子2

静止型(无贫血症状)

α1⁺α2⁺/α1⁺α2

75%

(1)根据题中所描述的Hb含量增高的调节过程,可导致人体Hb含量升高的因素有____;(编号选填)其中对Hb含量变化构成正反馈的因素是____。(编号选填)
①血压升高 ②血液O2含量过高 ③动脉管腔变窄 ④血液粘度下降 ⑤血液粘稠度升高
(2)阅读上述材料,推测在OSAHS患者体内会发生现象____(至少2点)
(3)如果在减数分裂的DNA复制过程中,β珠蛋白基因上的一条DNA单链发生了碱基改变而未修复,在形成配子时,带有突变基因配子的比例是____
(4)从A-D中选出导致α珠蛋白链含量减少或为0的原因____。
A.带有α珠蛋白链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B.基因的碱基替换导致α珠蛋白链稳定性降低
C.因异常重组导致α珠蛋白基因片段拷贝数减少
D.因异常重组导致α珠蛋白基因片段拷贝数增加
(5)根据表中父亲和子女的表型,判断母亲的基因型为____,母亲α链合成的比例为____
(6)若轻度贫血的女性(若a基因的缺失发生在不同染色体上)与基因型为α1+a2+1+a2+男性婚配,则后代患贫血的程度为____
A.重症B.中度贫血C.轻度贫血D.静止型
(7)若轻度贫血的女性(若a基因的缺失发生在同一染色体上)与基因型为α1+a2+1+a2+男性婚配,则后代患轻度贫血的概率为____
2024-04-04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高三“新高考”最终质量调研生物试题
5 . 贫血症的发生与影响
血液中含有各种细胞、蛋白质、离子,其中血红蛋白(Hb)是一种含铁的氧转运金属蛋白,在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O2和CO2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与很多因素有关。已有研究显示,一方面,人体血压持续升高促使血管弹力纤维和内膜纤维组织增生;血管管腔变窄后,出现缺氧,低氧会刺激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使红细胞生成和Hb增多。另一方面,高Hb含量使血液黏稠,进一步使血压升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因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寒,导致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也会影响其Hb含量。
(1)根据题中所描述的Hb含量增高的调节过程,可导致人体Hb含量升高的因素有_____;(不定向选择)其中对Hb含量变化构成正反馈的因素是_____。(不定向选择)
A.血压升高B.血液O2含量过高C.动脉管腔变窄D.血液粘度下降E.血液粘稠度升高
(2)推测在OSAHS患者体内会发生现象是_____。(不定项选择)
A.EPO合成增强B.红细胞密度升高C.EPO分泌减少D.Hb含量升高

成人的血红蛋白HbA是由两个α珠蛋白链和两个β珠蛋白链组成的四聚体(α2β2)。人体中每条16号染色体上有两个串联的α珠蛋白基因(HBα1和HBα1),每个基因表达α珠蛋白链的结构和量均相同,每条11号染色体上有1个β珠蛋白基因。如果人体α珠蛋白链的合成不足,会导致其与β珠蛋白链的比例失衡,引起溶血性贫血,这种贫血称为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地贫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轻度对健康影响较小,而中重度对患者健康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α地贫的严重程度与缺失α基因的个数相关,下表显示了α珠蛋白链基因缺少的个数与α地贫表型之间的关系,表中α0表示缺基因,α2+表示正常基因。
家族成员表型基因型α链的合成比例

重症(早期死亡)α1⁰α2⁰/α1⁰α20%
父亲中度贫血(致残)α1⁺α2⁰/α1⁰α2未知
女儿中度贫血(致残)α1⁰α2⁺/α1⁰α2未知
儿子1轻度贫血(标准型)α1⁺α2⁺/α1⁰α2未知
儿子2静止型(无贫血症状)α1⁺α2⁺/α1⁺α275%

(3)如果在减数分裂的DNA复制过程中,β珠蛋白基因上的一条DNA单链发生了碱基改变而未修复,在形成配子时,带有突变基因配子的比例是_____
(4)从A-D中选出导致α珠蛋白链含量减少或为0的原因_____。(多选)
A.带有α珠蛋白链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B.基因的碱基替换导致α珠蛋白链稳定性降低
C.因异常重组导致α珠蛋白基因片段拷贝数减少
D.因异常重组导致α珠蛋白基因片段拷贝数增加

(5)根据表中父亲和子女的表型,判断母亲的基因型为_____,母亲α链合成的比例为_____
(6)若轻度贫血的女性(若a基因的缺失发生在不同染色体上)与基因型为α1+a2+1+a2+男性婚配,则后代患贫血的程度为(       
A.重症B.中度贫血C.轻度贫血D.静止型

(7)若轻度贫血的女性(若a基因的缺失发生在同一染色体上)与基因型为α1+a2+1+a2+男性婚配,则后代患轻度贫血的概率为_____
2024-04-03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三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阶段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6 . 某果蝇精原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五对等位基因,其中一条染色体b、c、d基因所在的片段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倒位。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联会时,倒位片段会扭曲与同源片段形成倒位环,且联会后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在基因B、C(b、c)之间或基因C、D(c、d)之间发生了一次交换,交换后形成了无着丝粒片段和双着丝粒桥,无着丝粒片段会因水解而丢失,双着丝粒桥会发生随机断裂,假设断裂处发生在相邻两基因之间。最终该精原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形成四个配子,整个过程如图所示。

(1)若一缺失配子基因型为 ad,则另一缺失配子可能为____(编号选填),其交换位点应该发生于____之间。
①Abc   ②bce   ③Abc   ④bCe
(2)若该精原细胞无穷多,且均按图示过程完成减数分裂,可形成多少种配子,并写出你的判断依据____
2024-03-28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高三“新高考”最终质量调研生物试题
7 . 色觉
人类视网膜上有分辨红、绿色的视锥细胞,若红、绿色觉基因表达异常会分别出现红、绿色盲。通常,X染色体上有一个红色觉基因和一个或多个绿色觉基因,只有完整的红色觉基因和距离红色觉基因最近的绿色觉基因才能在视网膜中表达,形成正常色觉,但因二者高度同源,易发生片段交换形成嵌合基因,影响色觉,机理如图所示。

1.下列关于色觉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单选)
A.红色觉基因和绿色觉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B.红、绿色觉基因在视锥细胞的细胞核中表达
C.红、绿色觉基因的交换常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可通过显微镜区分正常色觉基因和异常色觉基因
2.图所示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编号选填)
①基因突变                    ②易位                    ③倒位
8 . 研究显示,PRMT7基因(位于16号染色体)突变导致的主要症状为身材矮小、短指等;而PRPF8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突变则表现为色素性视网膜炎。携带PRMT7突变基因的甲家族中,一位男性患者的父母健康,其弟弟健康,妹妹患病。
(1)据题干信息判断,PRMT7基因突变所致的遗传病类型为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若仅考虑PRMT7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病,甲家族中的弟弟与一表型正常的女性婚配,欲生育一健康的孩子,以下措施合理的是___。
A.弟弟进行基因检测
B.怀孕后进行性别筛查
C.胎儿进行基因检测
D.弟弟配偶进行基因检测
(3)据资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某一携带PRMT7基因的染色体与另一条携带PRPF8基因的染色体在亲子代传递过程中,可能会__________。
A.易位B.到同一子细胞C.交叉互换D.到不同子细胞

已知PRMT7基因的转录产物加工为PRMT7₁mRNA,该基因的另一突变形式转录出的产物会被PRPF8基因编码出的PRPF8蛋白(具有广泛功能)重新加工为PRMT72mRNA(如图1所示),后者的翻译产物会使该基因所处区域的组蛋白局部甲基化,提高人类结直肠癌患病率。

(4)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癌细胞通常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在癌细胞增殖过程中会发生的染色体行为包括__。
A.B.C.D.
(5)据图1写出突变PRMT7mRNA中标注区域所对应的完整编码链序列_______________
(6)据图2及所学知识判断,PRMT7基因突变时发生改变的部位为_________。(编号选填)

(7)已知由PRMT72mRNA翻译出的突变蛋白(PRMT72蛋白)可催化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从而导致结肠癌。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不属于表观遗传现象的过程是__________。
A.PRMT72蛋白催化组蛋白甲基化
B.PRMT7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变化
C.PRMT72mRNA指导PRMT72蛋白合成
D.PRPF8蛋白重新加工生成PRMT72mRNA

为证实PRMT7基因的突变会诱发PRMT7mRNA重新加工生成PRMT72mRNA,研究人员选择未突变和突变的组织样本,分别抽取细胞中PRMT7基因的mRNA,并将之转换为相应DNA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如图3所示。

(8)从组织样品中抽取的RNA量通常种类较多且含量较低,要达到足够的量并用于琼脂糖凝胶电泳,从而完成分析和鉴定,需涉及的过程是____。
A.PCRB.逆转录C.细胞分化D.细胞增殖
(9)图3中条带①产生的可能原因包括______。
A.初始点样样品的浓度不同
B.上样缓冲液的染料浓度过低
C.各样本所在点样孔大小不同
D.突变组织存在未发生突变的细胞
(10)据题干可知,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的关键在于防止该区域组蛋白的局部甲基化。开发PRMT72蛋白的抑制剂或移除PRPF8基因均能达到该目的,但研究人员倾向于前者,理由是_______
9 . 哈佛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C-G碱基对转变为T-A碱基对的单碱基编辑工具(简称CBE系统),近年来成为关注的热点。该系统由三个元件构成,其中“dCas9蛋白+脱氨酶”在sgRNA的引导下,对结合区域第4-8位点的碱基C脱氨反应变成U,最终实现C→T的不可逆编辑,不需要DNA链断裂(如图1)。(限制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XbaI:T^TCGAG   SmaI:CCC^GGG   EcoRI:G^AATTC   SacI:C^TCGAG   HindI:A^AGCTT)

CBE系统的编辑过程
(1)下列关于CBE系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发生了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B.过程②中发生了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
C.过程③中以B链为模板进行DNA复制形成碱基编辑DNA
D.该系统中单碱基编辑属于基因突变

(2)图中CBE系统与靶DNA结合区域可能存在的碱基互补配对有_______。(序号选填)
①A-T             ②C-T             ③C-U             ④A-U             ⑤U-T             ⑥C-G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CBE系统不可以___
A.提供更多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改变基因库
C.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
D.改变基因频率

某研究发现在二倍体野生草莓和八倍体栽培草莓中,花青素合成过程的关键转录因子之一MYB10基因自然变异导致草莓果实成白色,严重影响营养价值。科学家利用单碱基编辑系统对二倍体野生草莓果实中MYB10基因定点突变,为培育优良草莓品种提供了有价值的候选基因。
(4)已知二倍体野生草莓中MYB10基因编码链第468-488位碱基序列为5’-ACAGGACATGGGACGGATAA-3’为实现该区域编码多肽链中的组氨酸定点突变为酪氨酸,应设计的sgRNA序列是      (组氨酸:CAU、CAC酪氨酸:UAU、UAC)
A.5’-UGUCCUGUACCCUGCCUAUU-3’
B.3’-UGUCCUGUACCCUGCCUAUU-5’
C.5’-ACAGGACAUGGGACGGAUAA-3’
D.3’-ACAGGACAUGGGACGGAUAA-5’

(5)利用图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CBE系统,为高效连接和筛选,结合pHSE401质粒上限制酶识别位点,推测目的基因上游和下游含有的限制酶识别位点组合可以为_________。(序号选填)

图质粒(左)和目的基因(右)
①XbaI和SacI②EcoRI和SacI③XbaI和HindⅢ④SmaI和SacI⑤HindⅢ和EcoRI⑥XbaI和EcoRI
(6)除上述单碱基编辑技术获得定点突变目的基因,还可以采用PCR技术获得单碱基突变基因。你倾向于选择哪种技术获得定点突变基因,并阐述理由_______
10 . 某科研团队利用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将携带R(抗倒伏基因)和A(抗虫基因)的红豆染色质片段直接导入高粱体细胞,两种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高粱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将杂交细胞筛选分化培育成既抗虫又抗倒伏性状的可育植株(F1),过程如图2-1。

   

(1)杂交细胞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属于____。
A.染色体变异B.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D.碱基对的增添

(2)杂交细胞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__________(编号选填)个A基因(不考虑变异)。
①1                    ②2                    ③4                    ④6
(3)若杂交植物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则杂交植物在______________(F1/F2)代首次出现性状分离,其中既抗虫又抗倒伏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
单唾液四已糖神经节苷脂沉积病是一种单基因(GLB1基因)遗传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随着病情的发展,临床症状多样,常见的有智力发育迟缓、失明、癫痫、肺部感染、跌伤等情况。图2-2为该病患者的家系图。请回答问题:

   

(4)仅依据图中的系谱图,推测此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_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显性遗传D.伴X隐性遗传

(5)按上题的推测,基因用A、a表示,则Ⅱ-4中可能存在的细胞有____。
A.       B.   C.   D.   

经调查家族病史,发现Ⅱ-3和Ⅱ-4家族均无该致病基因。现对II-3、II-4及II-6的GLB1基因的两个关键片段检测碱基序列,结果如图2-3(显示部分)。(可能用到的密码子:GAA谷氨酸、CAC天冬氨酸、CUU亮氨酸、CUG亮氨酸、ACU酸酸、AUU异亮氨酸、UCA丝氨酸、UCC丝氨酸)

   

(6)根据图信息,推测此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_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显性遗传D.伴X隐性遗传

(7)如果Ⅱ-4再次怀孕,预测其生一个健康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8)通常孕妇血浆中存在游离的胎儿DNA。为实现优生优育,能否用Ⅱ-4的血液检测胎儿是否含有单唾液四已糖神经节苷脂沉积病致病基因?___________(“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