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5 道试题
1 . 噬菌体展示技术(如下图所示)可将某些目标蛋白(如抗体、受体等)呈递至噬菌体表面,便于对目标蛋白进行筛选、鉴定。以下对该技术的分析错误的是(       

A.外源目的基因都能在噬菌体中获得有效的表达和展示
B.构建噬菌体展示库需要用到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等工具
C.构建噬菌体展示库需将目标蛋白基因与噬菌体DNA进行重组并转染细菌
D.通过诱变处理及多轮筛选有可能获得与抗原亲和力更强的抗体及其基因
2024-06-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五月段考)生物试题
2 . 下图是对某生物B基因进行基因编辑的过程,该过程中sgRNA(向导RNA)可指引核酸内切酶Cas9结合到特定的靶位点。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sgRNA能与靶基因上特定碱基序列互补起到指引作用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而基因编辑能定向改变基因结构
C.核酸内切酶Cas9可特异性识别核苷酸序列并断裂磷酸二酯键
D.使用该项基因编辑技术来预防人的某些遗传病时需经严格审查
2024-06-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五月段考)生物试题
3 . CD47是一种在多种细胞中广泛表达的跨膜糖蛋白,研究发现CD47在多种肿瘤细胞高表达,通过与巨噬细胞表面SIRPα互作,抑制其吞噬作用,使肿瘤细胞逃避吞噬清除。研究者将CD47鼠源单克隆抗体与表达CD47的肿瘤细胞共孵育后,加入荧光标记的SIRPα,检测细胞表面的荧光强度,结果如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CD47通过与SIRPα互作降低了机体免疫监视能力
B.编码CD47的基因不是原癌基因
C.制备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过程中可利用CD47筛选出目标杂交瘤细胞
D.CD47鼠源单克隆抗体可通过与SIRPα特异性结合来避免肿瘤细胞逃避
2024-06-1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4 . 为了研究大肠杆菌抗链霉素性状产生的原因,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首先把没有链霉素抗性的敏感菌种涂布到1号培养基上,待其长出菌落后影印到2号和3号培养基上,然后根据3号培养基上菌落的位置把2号培养基上相同位置的菌落转移到4号培养液中进行扩大培养,然后再涂布到5号培养基上,依次重复上述过程(图中只有3号和7号培养基含有链霉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影印法指用无菌绒布轻盖在已长好菌落的原培养基上,然后不转动任何角度,“复印”至新的培养基上进行接种。
(1)在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3号培养基从功能上来看,属于_____培养基。培养基一般都含有______等营养物质。
(2)如果将4号培养液稀释104倍后取0.1ml涂布到5号培养基上,重复三次统计菌落数目分别为125、126、133个,则4号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的密度约为___________;与此方法相比,使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的结果应该___________(填“偏多”、“偏少”或“相等”)。
(3)3号培养基上菌落数目较1号和2号培养基少很多,能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___________。该实验结果能证明基因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而不是环境因素诱导的结果,请简要分析原因________
2024-06-1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河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5 . 小鼠是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根据基因型为DD的雄性睾丸中染色体数量不同,图甲把细胞分为a、b、c3组,图乙是该鼠睾丸中某细胞分裂示意图(仅表示部分染色体,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图丙表示该鼠睾丸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的数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图甲中b组的细胞名称是____。图乙细胞产生的变异类型为____
(2)图丙的细胞所处Ⅰ时期是____,其对应图甲中的____组的细胞。
(3)若对小鼠(DD)体内的D基因用红色荧光标记,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甲中c组有一个细胞含有3个荧光点,产生的可能原因是____
2024-06-12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北中、河中、清中、惠中、阳中、茂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质量监测生物试卷
6 . 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除了遗传因素外,很多病因都与生活习惯有关。图1和图2分别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线粒体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失去接触抑制而无限增殖
B.在正常人的体细胞中不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C.原癌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D.由图1和图2推测,正常细胞癌变后无氧呼吸作用会增强
7 . 马铃薯是重要的块茎类粮食作物。二倍体马铃薯普遍存在自交不亲和的现象,可以形成正常雌、雄配子,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导致无法使用种子种植马铃薯。二倍体马铃薯的自交不亲和是由核糖核酸酶基因(S-RNase)控制的,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了马铃薯的S-RNase基因,获得自交亲和的二倍体马铃薯,为马铃薯杂交育种提供了全新的技术体系。下图是科研人员用CRISPR/Cas9(主要由Cas9和向导RNA组成)基因编辑技术定点敲除S-RNase基因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编辑不同基因的CRISPR/Cas9复合物中向导RNA碱基序列不同,因此首先要确定马铃薯S-RNase基因中的待编辑序列,可以通过PCR技术扩增S-RNase基因,作为编码特定向导RNA的模板。扩增时需要根据__________设计引物,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CRISPR/Cas9系统能精准识别相关基因,若马铃薯S-RNase基因序列为5'-AGGA……ACCT-3',则设计的向导RNA中相应的序列应为____________;Cas9蛋白可催化______(填化学键名称)水解,剪切特定DNA片段。
(3)欲检测经上述基因编辑技术得到的植株是否已具有自交亲和性状,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
(4)实验发现,CRISRP/Cas9基因编辑技术有时存在脱靶效应,即基因编辑时,不仅对目标基因进行了修改,还对其他无关基因进行了不必要的编辑,造成非目标基因突变。造成“脱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2024-06-1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素养提升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
8 . 家蚕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虎斑纹(E)对非虎斑纹(e)为显性性状,基因E/e位于3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研究人员用X射线处理虎斑纹雌蚕蛹,可能使带有基因E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W染色体上。通过与非虎斑纹雄蚕杂交得到F1,用F1的雌蚕分别与非虎斑纹雄蚕杂交,得到两组F2,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X射线处理没有导致虎斑纹雌蚕变异,则F2的性状及比例是__________
(2)若X射线处理使虎斑纹雌蚕发生了上述变异,则该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第二组F1的雌蚕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___________
(3)雄蚕的食量少且产丝量大,在生产上更具有经济价值。在第二组的F2中根据表型挑选出雌蚕,这些雌蚕与非虎斑纹雄蚕杂交,后代均能持续分离出雄蚕,原因是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发现,某基因突变后导致家蚕产生了新的性状。检测该基因不同突变类型的mRNA相关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以及正常基因mRNA对应的位点,结果如表所示。

密码子序号

1

4

19

309

540

突变①mRNA

AUG

AAA

ACU

UUA

UAG

突变②mRNA

AUG

AAC

ACC

UUA

UAG

突变③mRNA

AUG

AAC

ACU

UGA

UAG

正常基因mRNA序列

AUG

AAC

ACU

UUA

UAG

部分密码子表

AUG:甲硫氨酸,起始密码子   AAC:天冬酰胺   AAA:赖

氨酸   ACU、ACC:苏氨酸   UUA:亮氨酸   UAG、UGA:终止密码子

该基因的突变类型可能是突变____________(填“①”、“②”、“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9 . 雌性哺乳动物细胞的两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随机发生失活,因此仅随机表达来自父本或母本的基因,这些被抑制未能表达的基因称为印记基因,这种现象也属于表观遗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印记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A或RNA片段
B.印记基因在X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X染色体随机失活的现象是偶然出现且不可遗传的
D.印记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10 . 酒精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试剂。下列有关不同实验中酒精作用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酒精用来洗去浮色
B.“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中无水乙醇用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C.“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酒精直接用来固定细胞形态
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酒精用来杀死并保存小动物
2024-06-1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综合测试(三)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