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51 道试题
1 . 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有3条性染色体的血友病男孩(已知血友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且该对夫妇只有一方在形成配子时发生异常。结合下图分析该男孩的病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男孩的病因与图甲有关且双亲未发生基因突变,其性染色体组成可能为XXY
B.若男孩的病因与图乙有关且双亲未发生基因突变,其性染色体组成可能是XYY
C.若男孩的病因与图丙有关,其母亲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XY
D.若男孩的病因与图丁有关且双亲未发生基因突变,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XY
2 . 下图1是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是某单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频率为1/10,图2表示家系中部分成员关于甲病基因DNA酶切片段的电泳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病最可能是发生了基因内部碱基对的替换
B.可通过用放射性物质或溴酚蓝对DNA染色后进行电泳观察结果
C.I-2与Ⅱ-1关于甲病基因DNA酶切片段的电泳结果相同的概率约为1/2
D.若Ⅲ-1是女孩,其与患乙病的男性结婚生育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49/76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卷
3 .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造成早期胚胎流产的常见因素,例如某哺乳动物(2n=42)部分胚胎细胞增殖过程中一条10号染色体与一条11号染色体在端粒处连接构成一条10/11平衡易位染色体,经检测该过程并未丢失基因和染色体片段,MI前期出现联会,遵循正常的染色体行为规律(不考虑交叉互换)如下图,携带该平衡易位染色体的个体当代表型基本正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0/11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联会复合物模式图
A.雌性携带者的卵细胞最多含有20种形态的染色体
B.胚胎时期染色体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单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病
C.可在妊娠阶段进行羊膜腔穿刺诊断胚胎是否存在10/11平衡易位染色体
D.由本题推测人群中表型正常的个体染色体可能存在异常,人类婚前检查有其必要性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卷
4 . 小麦单倍体常通过远缘花粉刺激卵细胞的方法获得。研究人员将玉米(二倍体)和普通小麦(六倍体)进行杂交,受精卵排除玉米花粉的染色体得到小麦单倍体胚。经过人工诱导和筛选培育抗赤霉病小麦品种,育种流程如图所示,数字表示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培育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利用了基因重组的遗传学原理
B.过程①表示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小麦的种子或幼苗
C.过程②可通过接种适量的赤霉菌筛选抗赤霉病小麦品种
D.筛选获得的抗赤霉病小麦品种与普通小麦将产生生殖隔离
7日内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4年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5 . 可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位点的核酸序列称为转座子,果蝇的P转座子可引起子代败育。已知细胞质中的p+基因编码的转座抑制蛋白可抑制P转座子进行转座,果蝇的P品系含P转座子,M品系不含P转座子。用M品系和P品系进行杂交,其子代表现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M

P

M

子代正常

子代正常

P

子代败育

子代正常

A.♀Mx♂M的子代正常与转座抑制蛋白无关
B.p基因与P转座子相互作用,使P品系具有繁殖能力
C.♀Mx♂P的子代败育,原因是精子不含p+基因
D.♀Px♂M的子代含有P转座子和p+基因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4年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6 . 天冬氨酸激酶(AK)和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DHDPS)是玉米赖氨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野生型玉米赖氨酸含量很低,科学家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将天冬氨酸激酶第352位苏氨酸替换为异亮氨酸,将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第104位天冬酰胺替换为异亮氨酸,显著提高两种酶的活性,使玉米中赖氨酸含量提高数倍。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天冬氨酸激酶基因模板链中的单个碱基___替换为___,可得到改造后的基因(苏氨酸的密码子为ACU、ACC、ACA、ACG,异亮氨酸的密码子为AUU、AUC、AUA)。将改造后的基因导入玉米细胞中,使玉米获得高活性天冬氨酸激酶。用___(写出1点即可)等物理或化学因素处理玉米种子也可能得到类似结果,但该育种方式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为基因突变具有___的特点。
(2)将改造后的AK基因(记为基因A)和改造后的DHDPS基因(记为基因D)导入玉米细胞,经组培获得高赖氨酸含量的植株甲、乙、丙,已知三个植株中的每个细胞中仅导入一个基因A和1个基因D。让植株甲、乙、丙分别自交,所得子代表型及比例如下:
亲本子代表型及比例
高赖氨酸含量:低赖氨酸含量=9:7
高赖氨酸含量:低赖氨酸含量=3:1
高赖氨酸含量:低赖氨酸含量=1:1
(注:不考虑基突变和交叉互换)
①植株甲的子代中,低赖氨酸含量植株基因型有___种,高赖氨酸含量植株中纯合子占___
②为快速获得稳定遗传的高赖氨酸含量玉米,应取植株___(“乙”或“丙”)的___置于适宜培养基上培养,对全部幼苗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最终所得纯合植株中高赖氨酸含量个体占___
③若植株乙和植株丙进行杂交,所得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
(3)分别提取野生型玉米和第(2)小题中植株甲的DNA,用下图所示引物1和引物2进行PCR扩增,用限制酶A充分切割扩增产物,之后进行凝胶电泳,已知图乙泳道1对应野生型玉米,请在图乙泳道2中画出植株甲对应的结果___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4年5月份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7 . 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I、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b中碱基对替换,导致b中嘌呤碱基的比例改变
C.若c中碱基对发生变化,个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
7日内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4年5月份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8 . 作物在成熟期叶片枯黄,若延长绿色状态将有助于提高产量。某小麦野生型在成熟期叶片正常枯黄(熟黄),其单基因突变纯合子ml在成熟期叶片保持绿色的时间延长(持绿)。回答下列问题。
(1)将ml与野生型杂交得到F1,表型为______(填“熟黄”或“持绿”),则此突变为隐性突变(A1基因突变为al基因)。推测A1基因控制小麦熟黄,将A1基因转入______个体中表达,观察获得的植株表型可验证此推测。
(2)突变体m2与ml表型相同,是A2基因突变为a2基因的隐性纯合子,A2基因与A1基因是非等位的同源基因,序列相同。A1、A2、a1和a2基因转录的模板链简要信息如图1。据图1可知,与野生型基因相比,a1基因发生了______,a2基因发生了______,使合成的mRNA都提前出现了______,翻译出的多肽链长度变______,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活性丧失。A1(A2)基因编码A酶,图2为检测野生型和两个突变体叶片中A酶的酶活性结果,其中______号株系为野生型的数据。

     
(3)A1和A2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ml的基因型为______,m2的基因型为______。若将ml与m2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个体的比例为______
9 . 图1是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图2是两家庭部分成员相关基因电泳检测结果,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病均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导致
B.利用Ⅱ-4个体相关基因进行电泳可能会出现条带1、3、4
C.Ⅱ-2、Ⅱ-3、Ⅱ-6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b、aaXbY、AAXBXB
D.Ⅱ-2与Ⅱ-4婚配后代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72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10 . 普通小麦是两性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条锈病由条锈菌引起,严重危害小麦生产,Yr5和Yr15基因都是有效的显性抗条锈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Yr5基因和Yr15基因分别在斯卑尔脱小麦和野生二粒小麦中被发现,两种基因的根本区别是______不同。将Yr5基因或Yr15基因导入普通小麦中,实现了物种间的______(填变异类型),提高了小麦的抗逆性。
(2)研究者将Yr15基因整合到普通小麦1B染色体的短臂上(如图甲),获得抗条锈病小麦品系F。提取抗条锈病小麦的______作为PCR的模板扩增Yr15基因,用凝胶电泳技术分离、鉴定扩增产物。利用上述方法不能区分纯合和杂合的抗条锈病小麦,因为______,两者电泳后DNA条带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3)研究者培育了不抗条锈病小麦品系T,其1B染色体的短臂(1BS)被黑麦 1R染色体的短臂(1RS)取代,形成了B.R染色体(如图乙),B.R染色体形成的原因是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品系T的其他染色体形态、功能与正常小麦相同。为检测小麦细胞中的B.R染色,研究者根据该染色体______中DNA片段的特殊核苷酸序列,设计了荧光标记的探针1RNOR,将该探针导入小麦的体细胞,根据观察到荧光点的数目可判断细胞中 B.R染色体数目。

注:B.R染色体可与IB染色体联会并正常分离,但IRS与IBS不能发生重组。
(4)以纯合的不抗条锈病小麦品系T、条锈菌、探针 1RNOR 及抗条锈病小麦品系F(含杂合子和纯合子)为材料,可快速获得大量纯合的抗条锈病小麦,方法如下:让纯合小麦品系T与小麦品系F杂交得到F₁代,______
(5)研究者将Yr5基因导入小麦品系T中,得到图丙所示植株,将该植株与杂合的小麦品系F杂交,让所有F₁植株进行自交,用探针 1RNOR 对F₂植株进行检测,若各种基因型的植株结籽率相同,F₂植株中抗条锈病且含荧光点的植株占_____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