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 道试题
1 . 如图1表示将玉米苗尖端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相同的琼脂块上,并做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并分别用a~f表示;图2所示为黄化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相对含量的分布情况;图3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
   


(1)若图1向光侧的生长素会被分解,则a>b、c<d
(2)若图1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背光侧,则c+d=e+f,且e<f
(3)图1甲中的玉米苗尖端向上直立生长,而图丁中的玉米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
(4)图1乙中的玉米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其原因是背光侧的细胞分裂较快
(5)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其在细胞水平上起促进细胞伸长、诱导细胞分化等作用
(6)图2中b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比a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大,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7)图2中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可能会抑制d点所对应的细胞的生长
(8)图2中该幼苗在太空中水平生长的原因是极性运输受到抑制
(9)图3中在单侧光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c,则背光侧为d
(10)图3中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b,则远地侧为a
(11)图3中若曲线I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II表示对根的作用
(12)图3中若曲线I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单子叶作物的作用
(13)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
(14)达尔文提出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引起向光弯曲
(15)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云母片传递到尖端下部
(16)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并证明了它的化学本质
(17)喷施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选择性去除杂草
(18)棉花栽培过程中去除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提高棉花产量
(19)用适宜浓度的IAA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可得到大量正常的番茄种子
(20)带有芽和幼叶的柳条扦插时容易生根,是因为芽和幼叶均能产生IAA
2023-11-20更新 | 40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1讲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2 . 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①②③代表芽),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曲线体现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从高到低分别为__________
(2)乙图g点浓度可表示甲图②处生长素浓度,此时②处的生长状况与①处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如果去掉①,______(填“②”或“③”)会优先发育。
(3)若想以发芽的玉米粒为材料证明植物根向地性的感受部位在根冠,应对实验组的发芽玉米粒进行________处理,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培养发芽玉米粒的温度和光照环境最好是__________
(4)为探究生长素对根的生理作用特点,实验室提供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单位:mol/L):1010、108、106、104、102,其他材料用具齐全,则最好选用哪三种浓度的溶液?______
2023-09-12更新 | 386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通关卷30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3 . 研究人员尝试采用“间作”模式种植玉米和大豆,如图1所示。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混合种植过密会导致玉米和大豆产量下降,经查阅资料发现可能与植物“避阴反应”有关。“避阴反应”指与自然光相比,在透过叶片的光中红光/远红光值降低,植物对红光/远红光值降低产生应答反应,表现为植物茎节和叶柄伸长的速度加快,分支减少,易引发倒伏和减产,调控机理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光合作用中吸收红光的色素是____。光能被捕获后完成光反应,该过程将光能转化为____中的化学能。
(2)光敏色素是一种____复合体,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____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3)间作模式下相邻植物遮挡时,导致出现了图2中的条件①____,光敏色素B感知变化后,促进控制激素②____、赤霉素(GA3)合成的相关基因的表达,细胞发生一定的变化使细胞伸长,从而使茎伸长,以获得更多的阳光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这一变化通常会导致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到抑制,这一现象称为____
(4)研究发现,有些植物不能间作,甲、乙两种植物混合种植会导致单株平均干重均下降。科研人员为探究两种植物根部竞争、茎叶竞争对单株平均干重的影响强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a.实验分为A、B两组,每组均包含生长状况相似、数量相同的甲、乙植株若干。
b.A组种植在____,以形成根部竞争;B组种植在隔离的土壤中但茎叶交织,以形成茎叶竞争。
c.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测定各组植株的单株平均干重。预期实验结果:
____,说明根部竞争的影响大;
____,说明茎叶竞争的影响大;
若A、B组单株平均干重相当,说明根部竞争与茎叶竞争的影响强度相当。
2024-04-11更新 | 36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3 细胞的代谢-【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生物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通用)
4 . 歙县三潭枇杷素有“天上王母蟠桃,人间三潭枇杷”的美誉。图甲、乙、丙分别为枇杷幼树的照片以及对枇杷幼苗的不同处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枇杷细胞内的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图甲中①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大于④部位的生长素浓度
C.图乙中的现象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图丙中单侧光既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又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LAZY蛋白“唤醒”植物对重力的感应
根的向地性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包括重力信号的感应、信号传导、生长素的不对称分布和根的弯曲生长。经典的“淀粉-平衡石”假说认为,位于根冠柱细胞的淀粉体在重力感应中起“平衡石”的作用。植物垂直生长时,淀粉体沉降在柱细胞的底部;水平培养一段时间后,淀粉体沿重力方向沉降,导致根的两侧生长素分布不均,表现出根向地生长。该假说尚未解释淀粉体沉降导致生长素不均匀分布的分子机制。
科学家发现一种LAZY基因缺失的拟南芥突变体,其表现为根失去明显的向地性。水平培养后,观察到突变体中淀粉体的沉降情况与野生型类似。以LAZY-GFP转基因拟南芥为材料,发现淀粉体和细胞膜上都有LAZY蛋白。水平放置时,LAZY蛋白可以重新定位(见图)。另有研究发现,淀粉体表面的TOC蛋白与LAZY蛋白的定位有密切的联系。将拟南芥幼苗水平放置后,其细胞中蛋白磷酸激酶M的水平迅速升高,导致LAZY蛋白迅速磷酸化(磷酸化的LAZY蛋白用pLAZY表示)。
另有研究表明,拟南芥LAZY蛋白能够促进生长素转运体PIN3的再定位,从而调节生长素运输。上述研究揭示了“淀粉-平衡石”假说的分子机制,是植物重力感应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

   

(1)水平放置植物时,重力可导致根向地侧生长素含量____背地侧,向地侧生长速度____背地侧,进而造成根向地生长。
(2)请结合文中图示,描述水平放置幼苗时,LAZY蛋白分布发生的变化____
(3)研究者对pLAZY与TOC之间的关系开展研究,所应用技术的原理见下图(其中AD与BD只有充分接近时才可激活LacZ转录)。分别构建AD-pLAZY和BD-TOC的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导入酵母菌中,将上述酵母菌接种到特定的培养基上,观察到蓝色菌落,说明____

(4)综合上述信息,解释水平放置植物一段时间后,根向地生长的机制____
6 . 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植物激素,为研究其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油菜素内酯的类似物24-eBL进行了相关研究。
实验一:用不同浓度的类似物24-eBL处理拟南芥幼苗,一段时间后测量幼根长度,结果如图1;
实验二:将含有放射性标记的生长素的固体培养基(在将要凝固时),滴在用24-eBL处理过的拟南芥幼根切段上(在图2箭头所示的位置),一段时间后取方框内的部分进行检测,结果如图3.

(1)24—eBL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从分子结构上看,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两大类,它们是:____。实验一的结果表明:____,24—eBL的生理作用与高浓度的生长素的生理作用____(填“相同”“相反”)。
(2)实验二中,对照组的处理应为:____,根据检测结果可知:____
(3)若要得出“24—eBL是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来影响幼根生长”的结论,实验二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
7 . 下图是猕猴桃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体内激素动态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猕猴桃果实内的生长素含量在开花后14天左右达到峰值,约为140ng/g鲜重
B.果实发育过程中,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
C.图中实验结果显示,在猕猴桃发育成熟的各个时期,各种激素相互促进共同调节
D.开花后种子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输导组织运输到子房,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
8 . 油菜素内酯(BR)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激素。为探究油菜素内酯的生理作用,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1:表中所示是相关研究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123456
油菜素内酯浓度/(mg·L-100.100.200.300.400.50
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cm162038514220
实验2:用放射性碳标记的IAA处理主根,检测油菜素内酯对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实验方法及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3:PIN蛋白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研究人员检测BR处理的根部组织中PIN蛋白基因表达的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PIN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相对值)
对照组7.3
一定浓度BR处理组16.7

(1)据表可知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BR浓度在______mg·L-1之间。在芹菜幼苗生长的过程中,与BR作用类似的激素可能是________(答出两种即可)。
(2)图示表明标记的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方向为_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BR可以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生长素的运输,且对_______(填“尖端向中部”或“中部向尖端”)的作用更显著。
(3)实验2、3表明,油菜素内酯作为一种信息分子,其作用机制为_______,进而影响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9 . 科研小组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某品种棉花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对棉花植株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主要是生长素
B.赤霉素可解除生长素对棉花植株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C.赤霉素比细胞分裂素促进棉花植株侧芽生长的效果更显著
D.可采取去顶芽、喷施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措施提高棉花产量
10 . 有两类豌豆矮生突变体,分别为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为研究某种矮生豌豆属于哪种类型,研究者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该实验都体现了赤霉素和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该实验豌豆矮生突变体可能是激素合成缺陷型
C.该实验需要测量豌豆茎在激素处理前后的长度
D.正常豌豆茎伸长对赤霉素的作用比生长素更敏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