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食物链和食物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9 道试题
1 . 图甲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性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共有_______条食物链。
(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来自雷鸟,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一定时期内,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 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植物的能量是_______kJ。
(3)图2中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它的作用是_______
(4)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在一年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同化总量/×106J现存个体中的能量/×106J呼吸消耗量/×106J
A900200700
B1002575
C15213
D18612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
(5)对于湖泊生态系统,为有效地防止该淡水湖出现水华现象,生态学家建议在湖边浅水区适量种植挺水植物(如荷花等),请分析此建议的生态学依据。_______
2023-03-02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十五中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甲虫属于生态系统的次级消费者
B.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C.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最底部
D.这种甲虫对物质循环有促进的作用
2023-02-21更新 | 175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二十五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鹰占第三、第四营养级
B.鹰和蛇的生态位没有正叠
C.植物的“绿色”为兔提供了化学信息
D.若鹰增加2g生物量,至少要消耗植物的生物量是50g
4 . 某小组欲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分解作用的最适温度,以碘液为显色剂观察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需设置一组加入等量蒸馏水的空白对照组
B.土壤中的微生物都是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
C.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利用的落叶中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未利用的能量
D.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土壤pH、淀粉浓度、土壤浸出液的用量等属于无关变量
5 . 科研人员为研究江苏近海食物网的季节性变化,采用测量生物不同组织中稳定性同位素13C、15N的含,按公式计算获得了部分生物的平均营养级,结果如下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生生物的分层与阳光、溶氧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B.图中所有生物不能组成生物群落,也不能组成完整食物网
C.春季三梭蟹的营养级高于夏季,说明其拥有的能量比夏季少
D.不同季节小黄鱼的营养级差异较大,可能与其食物来源改变有关

6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有几项(       

①食物网中某生物的位置不能被其他生物取代

②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这一事例属于 恢复力稳定性

③组成生物体的 C、H、O、N、P、S 等元素,不断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的 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④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⑤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⑥信息传递对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都有重要作用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7 . 自然界的生物与周围的非生物环境之间,与群落中的其他生物种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者制造有机物,是该动态平衡体系的首要成分
B.消费者对生产者没有任何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可有可无
C.俗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包含一条食物链
D.水体中沉降植物的分泌物可抑制藻类生长,说明生产者间也存在信息联系
2023-01-14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某地海边湖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贝、帽贝、石鳖等动物,海星可以捕食该群落中的其他四种生物,其他生物之间不存在捕食关系。在一个实验样地中,人为去除所有的海星,几个月后,藤壶在该样地中占有优势,数量最多:再过一段时间,贻贝成为最终的优势物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为去除样地中的海星可导致样地内发生群落的演替
B.藤壶与贻贝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且贻贝更适合在样地生存
C.藤壶和贻贝都可以被海星捕食,所以属于同一营养级
D.实验说明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
9 . 在南美洲热带丛林中生活着一种奇怪的蚂蚁,名叫切叶蚁。切叶蚁中体型较大的蚂蚁将叶片咬下运回巢穴,交给体型较小的蚂蚁咬成小片,后者再交给体型更小的蚂蚁咬成更小的片,以此类推直至叶片被咀嚼为糊状,然后切叶蚁将叶糊平铺在巢穴中“养殖”真菌。真菌可以分解叶片中坚韧的组织,切叶蚁则以真菌为食,切叶蚁体表覆盖一层链霉菌,该菌可抑制本巢穴真菌寄生物的大量繁殖。根据上述现象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间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
B.“植物→真菌→切叶蚁”构成一条食物链
C.蚂蚁和真菌的这种种间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D.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组分之间完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0 . 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B.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还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C.因为动物都是靠捕食获取食物,所以都是消费者
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