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循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我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为人类共同的命运承担起大国责任。碳达峰是指碳排放达到峰值,之后一直稳定在峰值以下水平或逐年递减的情形;碳中和是指通过自然的植物光合作用、人工的营造林活动等方式固碳,抵消人为活动产生的碳排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往复循环的过程
B.生态系统中CO2的释放来自于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碳中和的结果是实现CO2的排放速率和吸收速率达到平衡
D.植树种草、秸秆还田等都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
2023-02-19更新 | 667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题
2 . 塞罕坝曾经由于森林被砍伐殆尽,由“美丽的高岭”沦至风沙肆虐的沙丘。经过几代林场人艰苦努力,把风沙蔽日的坝上荒原改造成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如今去坝上旅游,随处可见写有“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实现碳中和”的宣传语(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塞罕坝从“美丽的高岭”沦至风沙肆虐的沙丘,说明人类的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而如今塞罕坝茫茫的林海和成片的草场组成一道阻沙、防风、涵水绿色屏障,成为有名的旅游点,这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价值。
(2)塞罕坝地区平均海拔高度1500米以上,年均气温-1.4℃。若你是林场建设者,人工造林时在树种选择方面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恢复被破坏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是植被恢复,这是因为植物是生产者,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塞罕坝的自由放牧区,兔子、牛、羊和平共处,狼与狐正常出没。如图为能量流经兔子这一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G表示流入狐所在营养级的能量,A表示兔摄入的能量,则兔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由图中_________表示。

(4)植树造林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这体现出物质循环具有_______的特点。要实现“碳中和”,除继续植树造林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022-09-2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生物试题(山东卷)
3 . 如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C中的饼状图表示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图三表示两种生物数量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阳光、土壤、水分等统称为______。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______
(2)图一的食物网中,猫头鹰处于第______营养级,它与食虫鸟的关系可用图三中______表示。图二中的①表示的是图一中______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______能力就越强。
(4)图二中无机环境中的碳进入生物体内的途径是______(填数字)。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造成了______现象的发生,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趋势。
2022-09-07更新 | 23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入学学情检测生物试题
4 .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甲表示生产者B.图中的食物链是乙→丙→甲
C.图中⑥表示光合作用储存能量D.图中⑨是指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2022-09-0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入学学情检测生物试题
5 . 在我国农村70%的农户缺少燃料、饲料、肥料,由于上述“三料”都依赖作物的秸秆、骨骼、麦麸等农副产品和薪、柴等生物质(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的有机物),迫使农民不断地对林灌草地进行滥采滥伐,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2020年中国碳中和国际峰会提出,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如图为农村沼气池结构简图,进料口添加的物质为人畜粪便、秸秆,出料口的沼渣可以作为家禽的饲料及食用菌的培养基,沼液通入养鱼池用于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增加鱼的饲料;沼气可以做燃料。沼气工程充分利用了_____________原理,实现了能量的___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2)保护林冠草地改善水土流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价值。
(3)生态环境改善后,吸引了很多鸟类和小动物迁入、定居,使林灌草地生机盎然,人类对林灌草地滥采滥伐到保护的过程,体现了人类在该地生物群落演替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如图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⑧表示过程:甲表示___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___。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____________形式进行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获取碳元素的方式分别是生产者_____________,消费者通过食物网取食利用,分解者_____________

(5)为尽早实现“碳中和”,我们一方面要通过_____________增加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对CO2吸收,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022-09-03更新 | 3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学情空间”区域教研共同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6 . 我国古诗词博大精深,许多诗歌里面蕴含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以及物质的循环再生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子表达的是行为信息
D.“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雀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体现的是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7 . 假设某棉田生态系统只存在“棉花→棉铃虫→食虫鸟”一条食物链。其能量流动关系如下图所示(字母表示能量数值)。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食虫鸟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中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B.用于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等于
C.若食虫鸟能量增加1KJ,则需要消耗棉花的能量为a/gKJ
D.棉花、棉铃虫和食虫鸟之间能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022-06-05更新 | 1605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生物试题
2010·江苏·一模
名校
8 . 如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O2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
B.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C.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2022-06-04更新 | 73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德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12-13高三·河北衡水·阶段练习
9 . 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由生产者、II、III和IV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B.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C.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于⑥过程
2022-04-21更新 | 866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测试生物试题
10 . 《说文》云:鹬知天将雨则鸣,故知天文者冠鹬。春雨过后,白沙河入海口的长趾滨鹬回归。作为一种中小型涉禽,长趾滨鹬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或混群活动于湿地、沼泽、稻田与海滩等地,性较胆小而机警,以甲壳动物、昆虫和植物等为食,加强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能提高长趾滨鹬种群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长趾滨鹬相对集中的区域,采用标记重捕法以估算其数量
B.长趾滨鹬种群数量增加说明该湿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增加
C.长趾滨鹬体内的碳元素能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传递给绿色植物
D.长趾滨鹬同化的能量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和生长、发育、繁殖
2022-02-2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