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循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1-12高三上·北京东城·期末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1 . 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
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甲所固定的太阳能就是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2022-06-25更新 | 306次组卷 | 48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2 . 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④表示生理过程,⑤表示营养关系);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的能量流向示意图(A-D表示能量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细胞呼吸的序号是__________;⑤中碳以_______________形式传递。
(2)鼠在图1中属于____(填“甲”、“乙”、“丙”);图2中不属于鼠同化量的字母是_____;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农田中灭田鼠、除杂草、去虫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蛇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蛇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该现象体现了信息能够调节________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气味属于_____信息。
(4)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造成温室效应,减缓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树造林等。
2022-03-0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2月)理综生物试题
3 . 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B.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C.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
D.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过程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4 . 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是丙,消费者是乙,两者间以CO2的形式传递碳
B.①②③分别是甲、丙、乙的呼吸作用,④是丙的光合作用
C.①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减少①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D.甲、丙是实现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关键因素
2022-02-24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联考生物试题
5 . 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生物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图2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某几个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值,数字标号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表示生产者的是________,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是以________形式进行的,碳元素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则是通过________生理过程实现的。
(2)写出图1中存在的食物网:________
(3)图2中过程①释放的能量=________(用图2中的字母和运算符号表示,下同);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_
(4)图2中c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h),原因是________
(5)若图2所示群落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营养结构逐渐复杂,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逐渐增强。
2022-02-2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联考生物试题
6 . 图1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1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主要是以____________形式流动的。
(2)在图2的食物链中③属于________(填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符号表示)。
(3)图2所在的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部分和流向分解者的部分之外,其他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所在生态系统在引入鹰之后,兔的数量在变化后,最终达到平衡,这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_____能力,该种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种能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
7 . 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间点,CO2的排放量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产生的CO2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CO2等所需的森林面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获取碳元素的方式分别是光合作用、捕食、分解作用
B.只要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就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将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C.碳中和是生产者固定的CO2的总量与消费者、分解者呼吸释放的CO2的总量达到动态平衡
D.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人类生活方式不同,碳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8 . 下图为某学生构建的模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内环境的组成,则b为组织液B.若该图表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b为垂体
C.若该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则b为生产者D.该图还可以用来表示动物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名校
9 . 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生产者、A、C构成了两条食物链B.
大力增强过程①可一定程度缓解温室效应
C.经过程③的碳全部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D.农业上的中耕松土可以加强过程⑦
2022-01-13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10 . 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CO2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的主要形式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多级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