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9 道试题
1 . 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可调节水质和小气候,滞留沉积物、有毒物等,被称为“地球之肾”。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图1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代表湿地生态系统的三种成分;图2是表示该人工湿地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流动值(单位为:kJ⋅m-2⋅a-1)。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成分甲指的是__________,碳元素以__________的形式从丙进入甲。
(2)图2中的A代表的是__________,从图中数据可知,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__________kJ⋅m-2⋅a-1
(3)为减缓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选择了2种植物a、b分别种植于实验池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情况,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总氮去除率(%)

总磷去除率(%)

对照

42.6

38.8

植物a

92.8

73.3

植物b

78.7

94.3

①对照组与实验组在设置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对照组也能去除一些氮和磷,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
②结合表中数据,为进一步探究植物a、b的综合作用,应如何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
2024-04-2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研究人员对某牧场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中发现该牧场生长着冷蒿、披碱草、针茅、黑麦等多种牧草,所有这些牧草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该牧场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_____演替。
(2)调查长爪沙鼠的种群密度: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其种群密度是____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长爪沙鼠种群密度的估算值比实际值________
(3)如图是研究过程中构建的捕食者一猎物模型,图中最可能代表捕食者种群K值的数据为____。猎物种群数量为______时,猎物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该图也说明了______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具备_______的基础。
2022-10-2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第一外国语学校(漳州八中)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下图表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自我净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流经该河流的总能量应是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B.在 AB 段溶解氧大量减少与好氧型细菌分解有机物有关
C.有机物分解后等逐渐增加使藻类在 BC段大量繁殖
D.图中的自我净化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4 . 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称为群落交错区,如图1所示。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在群落交错区的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物种的密度的增大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在庄稼——草地交错区生存了许多天性警觉的啮齿类动物,如大足鼠。图2中的圆圈处为放养鹌鹑的群落交错区,养殖人员通过增加边缘的长度、交错区面积的方法来提高鹌鹑的产量和质量。回答下列问题:

(1)为调查大足鼠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记重捕法对其进行调查,但调查的结果可能会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根据以上信息分析,理由是____________。大足鼠等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治理沙漠的过程中会出现群落交错区,该交错区具有较高的_______________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_____。若要研究群落交错区的特殊性,往往需要研究_______________(写出2个即可)等群落层面的问题。
(3)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指出,鹌鹑的肉、蛋有补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热结之功效。利用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养殖人员采用图2中的鹌鹑放养模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17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林荫校区)高三下学期三诊热身考试理综试题(5月6日)-高中生物
5 . 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仍残留某些难以降解的含氮、磷的物质,直接排放尚未达标的尾水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研究者设计了一条生态水处理通道(图1)。图2为微生物去除水体中含氮无机盐的反应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受到轻微污染时,生态系统能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能力,其基础是_____机制。
(2)曝气塘利用太阳能电机系统使底层水体与表层水体的交换,提高水体溶解氧,塘中加入的微生物是图2中的_____。由于曝气塘未能彻底清除含氮物质,为了提高总氮去除率,据图2分析图1中①号塘设置的最佳方案是_____选择的理由是_____
A.曝气塘+氨氧化细菌
B.厌氧塘+反硝化细菌
C.兼性塘+氨氧化细菌+反硝化细菌
(3)为进一步进化污水,在曝气塘和①塘之后设置多个人工湿地的作用是_____。表面流湿地和稳定塘中混种不同植物,也需要根据植物的_____差异,合理布设高度不同、对光能需求不同的植物,
(4)反硝化细菌对污水总氮去除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分离筛选反硝化细菌,先使用_____培养基(“液体”或“固体”)进行富集。利用含溴麝香草酚蓝(酸性显黄色,中性显绿色,碱性显蓝色)的培养基平板筛选反硝化细菌,挑选_____色菌落,原理是_____
6 . 红树林湿地是大陆和海洋间的生态过渡带。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干扰下,部分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的核心是红树林群落修复,修复模式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树林群落修复首先应退塘还湿,修复过程中往往需要筛选乡土树种进行种植,这些植物的根系应具有______等特点,该种选择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原理。
(2)配置群落结构时应稀疏种植红树,为后期红树林的自然修复提供_____;在浅水区域的红树林间隙还可种植多种本地挺水植物,营造多样化水生生境,其目的是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
(3)红树林湿地所处地理位置独特,湿地沉积物中有机氮含量较高,氮循环主要过程如图2所示。

①螃蟹等底栖动物的穴居活动可加速有机氮矿化,其原因可能有____
②土壤中的硝化细菌与氮循环密切相关,可利用_____释放出的化学能将CO2和H2O合成糖类。
③红树主要吸收土壤中的___等含氮无机盐;若湿地中氮元素过量会造成富营养化,而图中的___作用可使湿地“脱氮”。
④湿地土壤是产生温室气体N2O 的主要场所,人类的______等活动会增加N2O的排放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7 . 水体污染是最为常见的环境污染之一,为探究菖蒲(一种湿地植物)对某湿地不同种类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生物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从4个不同的地点采集生活污水(1号)、工业污水(2号)、混合污水(3号)、未受染的池塘水(4号),分别测定4种水样的BOD(即水中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要的氧量,单位:mg/L)和总氮含量(单位:mg/L)。再取等量的上述4种水样,经菖蒲分别处理后,再次测定其BOD和总氮含量,数据整理后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对照等原则
B.因变量检测指标是水样中的BOD和总氮含量
C.4种水样中,有机物污染浓度最高的是2号
D.实验结果说明菖蒲对不同的污水均具有净化作用
2024-05-0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8 . 如图所示,图1为某地人工生态养殖水域(湖A)能量流动模式图,其中字母代表能量数值;图2为该地人工管理天然放养水域(湖B)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据图回答:

(1)图1中,湖A中青虾的同化量为_______字母表示)。
(2)图2中,湖B的A代表的含义是_____。其中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图3显示湖A和湖B中的生产者光合作用速率随着水深的变化曲线。其中的一个湖受到从附近农田流出来的化肥的污染。据图判断,_______(填“湖A”或“湖B”)受到化肥的污染。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4)若湖泊轻微污染后,该生态系统也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能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
2024-05-0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9 . 为解决农村三料(饲料、燃料、肥料)缺乏的问题,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科研工作者们设计出了粮桑渔畜新型农业生态体系。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体系中的农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有物质循环、________________。农田生态系统容易遭受虫害,而森林生态系统抵抗虫害的能力较强,具体原因是________
(2)由图分析可知,构建该农业生态体系的意义是:不仅实现了对物质的循环利用,还实现了________
(3)经调查,该农业体系中池塘生态系统第一、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如下表所示:(净同化量是指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单位:J/cm2/a)

项目

净同化量

呼吸消耗量

流向分解者

未利用

人工输入

第一营养级

216

92

24

158

0

第二营养级

42

18

5

15

26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是________J/cm2/a;第一、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2024-04-0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10 . 生态学家对某池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情况进行调查,得到了图甲所示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功能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该池塘生态系统除了图甲所示的成分外,还包括___。分析图甲中浮游动物的生态位是___
(2)鲈鱼体重增加1kg,则最多需要消耗___kg的浮游植物。太阳鱼的价格一般要低于鲈鱼价格,从图中的营养结构及能量流动情况分析,原因是___
(3)污水排放是破坏池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但轻微排放对该池塘生态系统影响甚微.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其基础是___
(4)图乙中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有两个变量:x和y,其中能衡量恢复力稳定性的是___一般情况下,该变量越大,说明恢复力稳定性越___(填“高”或“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