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菌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田间常施用的草铵膦(含碳有机物)农药,在环境中难以降解。科学家通过图1所示方法筛选出了可降解草铵膦的植物乳杆菌(ST-3),并研究了固定态(固定在多孔载体上)和培养液中游离态的ST-3的降解效果,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

A.图1中②过程可使用无菌水,③④⑤过程应用以草铵膦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B.图1中配制好的培养基可放入干热灭菌箱内进行灭菌处理
C.由图2可知,固定态ST-3对土壤中草铵膦的降解效果优于游离态ST-3
D.固定态ST-3降解率高可能是因为载体避免ST-3直接接触高浓度草铵膦
2 . 双层平板法是对噬菌体进行计数的常用方法。具体做法是:在无菌培养皿中倒入琼脂含量为2%的培养基凝固成底层平板后,将琼脂含量为1%的培养基熔化并冷却至 45~48℃,然后加入敏感指示菌和待测噬菌体稀释悬液的混合液,充分混匀后立即倒入底层平板上形成双层平板(见下图)。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双层培养基的上层会出现透亮的无菌圆形空斑——噬菌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用到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常用干热法进行灭菌
B.若利用双层平板法对 T2噬菌体进行计数,可选用农杆菌作敏感指示菌
C.上层平板上出现的透亮无菌圆形空斑是噬菌体单独在培养基上繁殖形成的噬菌斑
D.倒上层平板时需将培养基冷却至45~48℃时进行接种,目的是防止培养基温度过高引起敏感指示菌和待测噬菌体死亡
3 . 在尝试自己制作果酒的实践活动中,甲、乙两同学分别用山楂果和山楂泥作原材料,按照所学步骤制作,十天后甲同学的发酵瓶中酒精量很少,乙同学的发酵瓶中出现了白色物质覆盖现象,乙同学猜测发酵瓶中长出了毛霉,为了帮助他们解决相关疑惑,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酒精的含量,弥补自然接种量少的缺陷,在发酵瓶中加入清洗过的山楂果后还需要加入_________,发酵瓶发酵产酒精的主要反应式为_________
(2)排除操作过程的影响,甲同学的发酵瓶里产酒精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从发酵瓶中取出丝状物,借助显微镜观察到了右图所示微生物的形态和生殖方式,此微生物是_________核生物。该结果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他的推测。
(4)乙同学继续用_________法对发酵瓶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计数,该方法统计得到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实际数目_________。接种时接种工具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目的是_________,整个操作需要在_________附近进行。
   
2024-04-0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4 . 医院常用试纸来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特定的抗原。检测试纸组成如下图,试纸条上依次有三种单抗,其中抗体1、抗体2是能与抗原结合的抗体,但与抗原的结合位点不同,抗体1上连一个显色分子,当显色分子聚集于某一处时,可观察到红色;抗体3是抗体1的抗体。抗体1可随样品液体一起在试纸条上扩散,抗体2、3在试纸条上的位置固定不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滴加的样品是蒸馏水,则抗体2、3处不会出现红色条带
B.若滴加的样品含有抗原,则试纸条上会出现两条红色条带
C.设置抗体3的目的是结合多余的抗体1,阻止样品继续扩散
D.为防止空气中抗原干扰检测结果,可将试纸高温灭菌后使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含有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科研小组利用图所示过程从瘤胃中分离培养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培养基时,培养基的灭菌应该在分装到各试管______(填“之前”或“之后”),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尿素作为氮源,不选择NH4NO3作为氮源的原因是____
(2)将I得到的菌液接种到充满N2的密闭试管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在试管壁的薄层培养基上获得单菌落。与I相比,Ⅱ所用培养基中还需要添加的物质是____。按照对O2的需求划分,所培养的微生物属于_____型。
(3)Ⅲ过程中,科研小组从______(填“细胞”“种群”或“群落”)水平对微生物的种类进行了鉴定,可根据菌落特征来初步区分不同种的微生物,原因是_______
2023-10-07更新 | 37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8讲 传统发酵技术和发酵工程的应用(练习)-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6 . 为探究辣椒素和辣椒水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择标准辣椒素溶液(SC组)和含等量辣椒素的辣椒水(PE组)进行实验,部分结果如下图所示。
不同时间段各组培养液辣椒素含量变化(mg/L)

组别

0h

6h

12 h

24 h

PE组

1.12

1.00

0.32

0

SC组

1.12

1.00

0

0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配制含辣椒素的培养基时应先调PH,再用高压蒸汽灭菌
B.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不同时间段各组肠道微生物的数量
C.据图推测,培养过程中肠道微生物可利用辣椒素进行细胞代谢
D.据图推测,辣椒水和辣椒素对肠道微生物的繁殖均具有促进作用
7 . 《太平圣惠方》是宋王朝组织编纂的第一部大型药膳方书。该书记载的米酒淮山药具有健脾益肾等功效。如图是利用淮山药深加工酿造米酒的生产工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所示糯米及淮山药中的淀粉在_______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从而使米酒具有甜味。
(2)酒曲需浸水活化,活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发酵过程中需将温度控制在18~30℃,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在底物充足的条件下,米酒酒精度数一般也不会很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随发酵时间的延长,米酒pH逐渐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品米酒可转移到灭菌玻璃瓶中并密封保存,密封之前应对瓶口进行灼烧灭菌,密封过程应在________旁进行。
2023-05-20更新 | 1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生物真题变式题10-12
8 . 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使用公筷对餐后菜品细菌数量的影响”,将每道菜分为3盘,一盘取样冷藏、一盘使用公筷,一盘不用公筷,实验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准确判断细菌的种类
B.固体培养基X对菜品中的细菌有选择性
C.配制的培养基X需在121℃、100kPa条件下处理15~30分钟
D.在固体培养基X上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细菌
9 . 手机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离不开的通讯和娱乐工具,但手机表面分布较多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由于人体密切接触可能导致人患肠胃炎等疾病。某同学对正常使用的手机屏幕上的细菌进行初步培养和数量测定,部分操作过程见下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该同学配置的培养基除了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之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_____以及氧气的需求;在将灭菌好的培养基倒平板时,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倒置的目的是_____
(2)由于预测手机屏幕上细菌数量多,该同学对上图中10mL菌悬液进行梯度为10倍的稀释,具体操作是:将10mL菌悬液充分摇匀,从中取1mL菌悬液加入盛有_____的试管中,然后依次等比稀释。当样品的稀释倍数足够高时,固体培养基表面会生长由一个活菌繁殖而来的_____
(3)该同学在进行细菌数量测定时,为了保证结果准确,选择菌落数为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对3个平板进行计数然后求出平均值。该同学根据相同培养条件下同种细菌通常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对手机屏幕上的细菌种类进行初步鉴定。
(4)为了减少手机上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我们需对手机进行消毒,常用方法是_____
10 . 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单细胞)产生的脂肪酶的作用下,从地沟油中提取的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柴油。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应用_______培养基,可以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
(2)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____法。
(3)下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M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过程一的接种方法是______法,此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来计数;过程二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法,此方法计数的微生物M的数目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活菌数。接种后应将培养皿______
2023-04-13更新 | 193次组卷 | 2卷引用:角度3 垃圾处理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