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菌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平板接种常用在微生物培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含氮源的平板不能用于微生物培养
B.平板涂布时涂布器使用前必须进行消毒
C.接种后未长出菌落的培养基可以直接丢弃
D.利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平板能分离出合成脲酶的微生物
2023-06-21更新 | 7953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2 . 高中生物学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所述目标的是(  )
A.用高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成熟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
B.向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形成内部无菌环境
C.在目标个体集中分布的区域划定样方调查种群密度
D.对外植体进行消毒以杜绝接种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
2023-06-28更新 | 6823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3 . 某种物质S(一种含有C、H、N的有机物)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细菌能降解S。研究人员按照下图所示流程从淤泥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S的细菌菌株。实验过程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甲的组分为无机盐、水和S,乙的组分为无机盐、水、S和Y。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盛有水或培养基的摇瓶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灭菌。乙培养基中的Y物质是_______________。甲、乙培养基均属于______________培养基。
(2)实验中初步估测摇瓶M中细菌细胞数为2×107 个/mL,若要在每个平板上涂布100μL稀释后的菌液,且保证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不超过200个,则至少应将摇瓶M中的菌液稀释________________倍。
(3)在步骤⑤的筛选过程中,发现当培养基中的S超过某一浓度时,某菌株对S的降解量反而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4)若要测定淤泥中能降解S的细菌细胞数,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中,甲、乙两种培养基所含有的组分虽然不同,但都能为细菌的生长提供4类营养物质,即________________
2020-07-08更新 | 17565次组卷 | 61卷引用:2021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9月调考生物试题
4 . 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下列关于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固体培养基时可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B.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C.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至碱性D.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可以采用湿热灭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木质纤维素可被酶水解为葡萄糖和木糖。汉逊酵母是一种耐高温的微生物,可利用木糖合成乙醇等物质,但葡萄糖会抑制野生型汉逊酵母利用木糖,进而限制了该酵母利用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的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水解液可作为汉逊酵母培养基中的碳源和氮源
B.汉逊酵母耐高温的特性使其发酵过程的温控成本增加
C.由于乙醇可杀菌,故利用汉逊酵母生产乙醇时无需严格灭菌
D.改造汉逊酵母使之能利用葡萄糖,可提高纤维素水解液的利用率
6 . L-天冬酰胺酶由细菌和真菌合成,可分解天冬酰胺释放出氨,然后与奈斯勒试剂反应呈棕色。为筛选获得L-天冬酰胺酶高产菌株,设计了如下培养基。培养基主要成分有:牛肉膏、蛋白胨、水、NaCl、琼脂、奈斯勒试剂。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要获得高产L-天冬酰胺酶纯培养物的关键是在富含天冬酰胺的环境中取样
B.该培养基从功能来看属于选择培养基,其中充当氮源的成分是牛肉膏
C.应选择菌落C作为高产L-天冬酰胺酶菌株进行大量培养
D.从实验结果可知,接种时采用的是平板划线法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其工业化生产流程包括发芽→焙烤→碾磨→糖化→蒸煮→发酵→消毒→终止等基本环节,其中发酵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提高焙烤温度可使后期发酵效果更佳
B.糖化的目的是使淀粉分解形成糖浆
C.蒸煮的目的是终止糖化过程并灭菌
D.后发酵阶段是在低温、密闭的环境中进行的
8 . 被誉为“岭南佳果”的荔枝,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其鲜果是酿酒的良好材料。下列关于制作荔枝果酒叙述错误的是(  )
A.工业发酵前需蒸煮荔枝汁,可除去荔枝中的杂菌,利于酵母菌繁殖
B.在荔枝汁发酵液中添加适量蔗糖,有利于酵母菌繁殖和代谢
C.为增加荔枝果酒的产量,将发酵液装入发酵瓶时应尽可能装满
D.对荔枝果酒产品进行装罐前需要杀菌,应在62~65℃消毒30min
9 . 对厨余垃圾正确分类是减少细菌滋生污染环境的重要保障。某研究小组从一餐厨垃圾处理厂分离了能高效降解淀粉、脂肪等的细菌菌株并进行扩大培养和筛选,部分操作流程如下,请分析回答:

(1)该研究小组从餐厨垃圾处理厂分离出目的菌种说明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配置好的培养基通常采取___________方式进行灭菌;倒平板时,防止杂菌污染的操作有___________(写出两点)。
(3)若以上流程图是筛选降解淀粉的微生物的培养基,则应___________(加入/不加入)葡萄糖为微生物提供能源物质。鉴别降解脂肪的微生物的培养基中可以加入___________作为指示剂。
(4)进行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与培养皿中的培养基,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
(5)经过步骤③,培养皿中出现了3种形态、颜色不一的菌落,这些菌落可以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___________,这些菌落之间存在___________的种间关系。
(6)菌落甲与乙周围都产生了透明圈(白色表示无蓝色,深色表示蓝色),产生透明圈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0 .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利用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小型实验,实验流程如图所示(清水淋洗时菌T不会流失)。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在粉碎的秸秆中接种菌T是为了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大量分解
B.淋洗液主要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碳源、能源等
C.采用湿热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需控制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00℃
D.与以粮食为原料发酵生产乙醇相比,图中方式能节约粮食和提高能量利用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