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腐乳制作的原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在传统发酵的产物中,如果酒、果醋放置时间长了,表面会出现白膜现象,这些白膜主要是一些微生物和它们的代谢产物。下列关于对白膜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自酿果酒的表面出现一层白膜,主要是酵母菌及其产物
B.自酿果醋的表面出现一层白膜,主要是醋酸菌及其产物
C.泡菜制作过程中出现白膜是由于产膜乳酸菌的繁殖形成的
D.腐乳表面长满“白毛”主要是酵母、曲霍和毛霉产生的
2024-05-3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押题卷生物试卷(三)
2 . 甜瓣子是豆瓣酱的重要成分,其风味既受蚕豆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的影响,也受发酵过程中不同微生物的多种代谢产物的影响,其生产工艺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蚕豆中富含蛋白质,经曲霉发酵后,更易于消化吸收
B.制曲的过程有利于曲霉产生蛋白酶
C.蚕豆和面粉可以为微生物的发酵提供碳源和氮源
D.获得豆瓣曲后要进行灭菌处理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2024-05-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前适应性演练生物试卷
3 . 《诗经》有云:“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记录了古人用新鲜稻米酿酒,以求延年益寿的习俗。米酒酿造主要包括蒸米、拌酒曲、发酵三步,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和酵母菌,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酿造米酒的过程中,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类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蒸米后通常需要进行冷却,其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杀死酒曲中的微生物
C.米酒发酵初期,霉菌可以通过糖化作用,为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提供底物
D.腐乳发酵过程中,也是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糖化作用
2024-05-2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押题点07 生物工程与技术-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4 . 发酵作为一种古老的食物加工技术,不仅是一种工艺,更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酒、醋、泡菜及腐乳等在我国都有悠久的制作历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传统发酵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
B.制作酒、醋、泡菜及腐乳时,菌种繁殖阶段需要的气体条件相同
C.有些发酵产物可以作为另一种发酵过程的原料
D.菌种、原料及产物不同,控制的温度、pH等条件会有差异
2024-05-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火锅、串串香等美食深受全国人民喜爱。酸笋(与泡菜的制作方法类似)、腐乳是食用火锅时常用的一种小菜调味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制作酸笋时坛口要密封,主要是为了避免外界杂菌的污染
B.酸笋的腌制方法、时间长短和温度高低等对亚硝酸盐含量有影响
C.腐乳的制作过程中,毛霉能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D.若酸笋“咸而不酸”,是盐水浓度过高抑制乳酸菌发酵所致
6 . 民间的各种美食制作离不开传统的发酵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菜腌制时间越长,口感越好,营养价值越高
B.苹果醋的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通气,并保持无氧和低温
C.苗族红酸汤以番茄和辣椒为原料密封发酵,该过程用到的是醋酸菌
D.长沙的“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其在发酵时少不了霉菌的参与
7 . (1)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排出,只有在适宜的pH、温度和一定的______作用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____________。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常采用________法,因为亚硝酸盐与_____________的反应产物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偶联成______色化合物
(2)大规模生产优质泡菜时,需先获得优质的乳酸菌种,若要从陈泡菜水中分离、纯化乳酸菌单菌落需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______(填物质名称)。
(3)毛霉的异化作用类型是______,豆腐相当于为毛霉生长提供营养的______
(4)在腐乳制作时,要加盐腌制,主要目的之一是浸提毛霉中的____________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盐的用量,盐含量不宜过低,其原因是盐含量过低____________。要制作出色香味俱全的腐乳,关键在于卤汤的配制,卤汤是由____________配制而成,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____________%左右。
8 . 工业上所说的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通过分解与合成代谢将某些原料物质转化为特定产品的过程。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某企业通过发酵制作酱油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米曲霉发酵过程中,加入大豆、小麦和麦麸可以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大豆中的___________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氮源,小麦中的淀粉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_
(2)米曲霉发酵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米曲霉充分生长繁殖,大量分泌制作酱油过程所需的酶类,这些酶中的___________能分别将发酵池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易于吸收、风味独特的成分,如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__________。米曲霉发酵过程需要提供营养物质、通入空气并搅拌,由此可以判断米曲霉属于___________(填“自养厌氧”“异养厌氧”或“异养好氧”)微生物。
(3)在发酵池发酵阶段添加的乳酸菌属于___________(填“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添加的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产物是___________。在该阶段抑制杂菌污染和繁殖是保证酱油质量的重要因素,据图分析该阶段中可以抑制杂菌生长的物质是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021-06-08更新 | 17108次组卷 | 38卷引用:押第25题 生物技术与工程模块-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9 . 酱油作为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距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酱油的风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对各类风味活性物质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对酱油发酵过程的研究表明发酵前期曲霉占主导地位, 后期则以酵母菌群为主。现有一实验小组想从酱油的酱渣中筛选细菌并确定其种类, 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2.5 g酱渣到无菌采样袋中, 加入22.5 mL无菌水振荡15min,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稀释至102、103、104、105、106倍。
②取稀释106倍后的菌悬液0.1mL, 涂布到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上, 一组在37℃下培养48 h,另一组在培养基表面覆盖液体石蜡并在相同条件下培养。
③待长出菌落后选取典型菌落进行划线分离和纯化镜检, 并进行保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步骤①②中培养并分离酱油中的细菌采用的接种方法为__________
(2)在步骤②中,另一组培养基表面覆盖液体石蜡是为了__________。培养48 h再观察的原因是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__________
(3)待长出菌落后,可以通过观察菌落的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等方面的特征来进行细菌的区分和鉴定。结果表明在酱油中能检出的细菌有芽孢杆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等,其中芽孢杆菌能够产生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__________,为酱油增加独特的口感。葡萄球菌可以产生有机酸, 降低酱油pH, 在发酵后期主要为__________的后续生长与发酵提供适宜的环境。
(4)为了临时保藏分离出来的菌种,我们可以将它接种到__________培养基上,但是此方法保存的时间不长, 菌种容易__________
2021-05-02更新 | 39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理综生物试题
10 . 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传统发酵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
B.利用微生物不同的代谢能力,获取代谢产物
C.果酒和果醋的传统制作过程中都是利用好氧的酵母菌完成的
D.传统发酵技术一般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
2021-01-04更新 | 642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