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泡菜的腌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多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红酸汤是苗族人民的传统食品,它颜色鲜红、气味清香、味道酸爽。以番茄和辣椒为原料的红酸汤制作流程如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红酸汤制作过程中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
B.装坛时加入成品红酸汤是为了增加发酵菌种的数量
C.装坛时不装满的原因是为了促进微生物繁殖
D.红酸汤的制作中发酵时间越长,口味越纯正
2021-08-12更新 | 291次组卷 | 19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应氧气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____________;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左右。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硫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__色染料。
2021-06-2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3 . 利用卷心菜发酵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乳酸菌、酵母菌细胞数量和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和乳酸菌均有成形的细胞核
B.发酵初期乳酸菌建立了明显的菌种优势
C.前6天pH下降主要由乳酸菌代谢引起
D.发酵中期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为细胞增殖提供能量
4 . 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过程中,发酵液最终都呈酸性,下列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初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
B.制作果酒后期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
C.制作泡菜时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D.制作果醋时醋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醋酸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5 . 泡菜是许多中国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佐餐佳品。下列有关泡菜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泡菜风味形成直接有关的主要微生物乳酸菌为厌氧型,不会分布在植物的体表和空气中
B.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的过程,只在其细胞质基质内完成
C.在坛沿水已干涸的泡菜坛内,液体表面出现“生花”、“长膜”,这主要是厌氧的原核微生物形成的
D.在配置泡菜水时,应将清水煮沸冷却后,按照水:盐=4:1 的比例,将盐与水混匀
6 . 泡菜制作简单,易于储存,开胃提神,醒酒去腻,老少皆宜,是家喻户晓的一种佐餐菜肴。以下是有关泡菜制作的一些问题,请分析作答:
(1)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_________,盐水需__________________后才可使用。
(2)在泡菜腌制过程中经常向坛口边缘的水槽中补充水分,目的是创造____________环境。在发酵初期会有气泡从坛沿水槽内的水中间歇性溢出,这些气泡可能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其在特定条件下会转变成致癌物__________。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在检测实验中,必须先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__________________,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其进行比对,即可大致估算出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4)发酵后期,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当达到1.2%以上时,发酵速率渐渐变缓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5-13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019高二下·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7 . 下列有关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到的主要微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兼性厌氧型、需氧型、厌氧型、厌氧型
B.从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来看,用到的主要微生物包括三种真核生物、一种原核生物
C.用到的主要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毛霉和乳酸菌
D.用到的主要微生物的生殖方式都为分裂生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