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数列的发展史,折射出许多有价值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时代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比如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拉契以兔子繁殖为例,引入“兔子数列”:即···也即
,若此数列被整除后的余数构成一个新的数列,则       
A.B.C.D.
2 . 《周髀算经》是我国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其书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晷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为所测影子的长度),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是连续的九个节气,其晷长依次成等差数列,经记录测算,这九个节气的所有晷长之和为49.5尺,夏至、大暑、处暑三个节气晷长之和为10.5尺,则立秋的晷长为(       
A.1.5尺B.2.5尺C.3.5尺D.4.5尺
2020-06-16更新 | 2131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襄阳荆门宜昌四地六校考试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联考数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周髀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其记载的“日月历法”曰:“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部,部七十六岁,二十部为一遂,遂千百五二十岁,….生数皆终,万物复苏,天以更元作纪历”,某老年公寓住有20位老人,他们的年龄(都为正整数)之和恰好为一遂,其中年长者已是奔百之龄(年龄介于90至100),其余19人的年龄依次相差一岁,则年长者的年龄为
A.94B.95C.96D.98
2020-06-05更新 | 1963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二)数学(理)试题
4 . 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晷(gui)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为所测量影子的长度).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是连续十二个节气,其日影子长依次成等差数列.经记录测算,夏至、处暑、霜降三个节气日影子长之和为尺,这十二节气的所有日影子长之和为84尺,则夏至的日影子长为(       
A.B.1尺C.D.2尺
2020-05-27更新 | 32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调研考试理科数学试题
5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到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1到2030这2030个自然数中,能被3除余1且被4除余1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此数列共有(       
A.168项B.169项C.170项D.171项
2020-05-2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襄州一中,宜城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6 . 刘徽(约公元225年—295年),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割圆术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圆的内接正边形等分成个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当变得很大时,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近似等于圆的面积,运用割圆术的思想得到的近似值为(       
   
A.B.C.D.
2020-05-18更新 | 536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9+N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7 .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意思是:“现有一根金杖,长5尺,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端截下1尺,重4斤,在细的一端截下1尺,重2斤.问依次每一尺各重多少斤?”假定该金杖被截成长度相等的若干段时,其重量从粗到细构成等差数列.若将该金杖截成长度相等的20段,则中间两段的重量和为(       
A.B.C.D.
单选题 | 较易(0.85) |
8 . 中国历法推测遵循以测为辅、以算为主的原则.例如《周髀算经》和《易经》里对二十四节气的晷(guǐ)影长的记录中,冬至和夏至的晷影长是实测得到的,其它节气的晷影长则是按照等差数列的规律计算得出的.下表为《周髀算经》对二十四节气晷影长的记录,其中寸表示115寸分(1寸=10分).

节气

冬至

小寒

(大雪)

大寒

(小雪)

立春

(立冬)

雨水

(霜降)

惊蛰

(寒露)

春分

(秋分)

清明

(白露)

谷雨

(处暑)

立夏

(立秋)

小满

(大暑)

芒种

(小暑)

夏至

晷影长

(寸

135

75.5

16.0


已知《易经》中记录某年的冬至晷影长为130.0寸,夏至晷影长为14.8寸,按照上述规律那么《易经》中所记录的春分的晷影长应为
A.91.6寸B.82.0寸C.81.4寸D.72.4寸
9 . 《九章算术》第三章“衰分”介绍了比例分配问题,“衰分”是按比例递减分配的意思,通常称递减的比例为“衰分比”.如:已知三人分配奖金的衰分比为,若分得奖金1000元,则所分得奖金分别为900元和810元.某科研所四位技术人员甲、乙、丙、丁攻关成功,共获得奖金59040元,若甲、乙、丙、丁按照一定的“衰分比”分配奖金,且甲与丙共获得奖金32800元,则“衰分比”与丙所获得的奖金分别为(       
A.,12800元B.,12800元
C.,10240元D.,10240元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我国南北朝时的数学著作《张邱建算经》有一道题为:“今有十等人,每等一人,宫赐金以等次差降之,上三人先入,得金四斤,持出,下三人后入得金三斤,持出,中间四人未到者,亦依次更给,问各得金几何?“则在该问题中,等级较高的一等人所得黄金比等级较低的九等人所得黄金
A.多B.少C.多D.少
2020-04-30更新 | 28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荆门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