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斐波那契数列由十三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发现.数列中的一系列数字常被人们称之为神奇数.具体数列为1,1,2,3,5,8,即从该数列的第三项数字开始,每个数字等于前两个相邻数字之和.已知数列斐波那契数列,为数列的前项和,若__________.(M表示)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广东深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4月)调研考试数学理试题)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数学家秦九韶在其著作《数书九章》中独立提出了一种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三斜求积术,即的面积,其中分别为内角的对边.,且,则的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3 . 《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不善织,日减功迟,初日织五尺,末日织一尺,今三十织迄,问织几何.”其意思为:有个女子不善于织布,每天比前一天少织同样多的布,第一天织五尺,最后一天织一尺,三十天织完,问三十天共织布
A.30尺B.150尺C.90尺D.180尺
4 . 如图所示:正方形上连接着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腰上再连接正方形,…,如此继续下去得到一个树形图形,称为“勾股树”.若某勾股树含有个正方形,且其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则其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
2018-04-02更新 | 1057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荆门市高三上学期元月调考数学(文)试题
5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一部数学专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增等尺,七日织 28 尺,第二日,第五日,第八日所织之和为 15 尺,则第九日所织尺数为
A.8B.9C.10D.11
6 . 《数书九章》三斜求积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一,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秦九韶把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称为小斜、中斜和大斜,“术”即方法.以分别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大斜,中斜,小斜;分别为对应的大斜,中斜,小斜上的高;则.若在,根据上述公式,可以推出该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为__________
2018-03-16更新 | 222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七市(州)教研协作体2018年3月高三联考考试理科数学试卷
7 . 《九章算术》中研究盈不足问题时,有一道题是“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也日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何日相逢?”题意即为“有厚墙五尺,两只老鼠从墙的两边分别打洞穿墙,大老鼠第一天进一尺,以后每天加倍;小老鼠第一天也进一尺,以后每天减半,问几天后两鼠相遇?” 荆州古城墙某处厚33尺,两硕鼠按上述方式打洞,相遇时是第____天.(用整数作答)
8 .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簪,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意思是:“现有一根金杖,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端截下1尺,重4斤,在细的一端截下1尺,重2斤;问依次每一尺各重多少斤?”根据上题的已知条件,若金杖由粗到细是均匀变化的,则中间3尺重量为(       
A.B.C.D.
9 . “斐波那契数列”由十三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发现,因为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该数列为“兔子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满足:,记其前项和为,设为常数),则__________.(用表示)
10 . 《九章算术》第三章“衰分”介绍比例分配问题:“衰分”是按比例递减分配的意思,通常称递减的比例(即百分比)为“衰分比”.如:甲、乙、丙、丁分别分得递减的比例为,那     么“衰分比”就等于,今共有粮石,按甲、乙、丙、丁的顺序进行“衰分”,已知丙分得石,乙、丁所得之和为石,则“衰分比”与的值分别是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