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5 道试题
1 .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来自先秦时期的名言,阐述了做事情不一点一点积累,就永远无法达成目标的哲理.由此可得,“至千里”是“积跬步”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 欧阳修《卖油翁》中写到:(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卖油翁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设铜钱是直径为的圆,中间有边长为的正方形孔,若你随机向铜钱上滴一滴油,则油(油滴的大小忽略不计)正好落入孔中的概率(       
A.B.C.D.
3 .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常用函数的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性质,也常用函数的解析式来琢磨函数的特征,如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A.   B.   
C.   D.   
4 .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步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其大意为:“有一个人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则该人第一天走的路程为(       
A.228里B.192里C.126里D.63里
2023-10-12更新 | 1514次组卷 | 17卷引用:天津市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5 . 我国古代某数学著作中记载:“今有宛田,下周四步,径四步,问为田几何?”译成现代汉语其意思为:有一块扇形的田,弧长4步,其所在圆的直径是4步,则这块田的面积是(       
A.8平方步B.6平方步C.4平方步D.16平方步
2023-09-28更新 | 4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6 . 画法几何创始人蒙日发现:椭圆上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的交点必在一个与椭圆同心的圆上,且圆半径的平方等于长半轴、短半轴的平方和,此圆被命名为该椭圆的蒙日圆.若椭圆的蒙日圆为,则________________.
   
2023-09-17更新 | 674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7 . 《九章算术》第三章“衰分”介绍比例分配问题:“衰分”是按比例递减分配的意思,通常称递减的比例(百分比)为“衰分比”.如:甲、乙、丙、丁衰分得个单位,递减的比例为.若某项比赛设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等奖各一名,奖金共有)万元,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等奖的顺序进行“衰分”,已知三等奖奖金万元,二等奖、四等奖衰分所得的奖金和为万元,则“衰分比”与的值分别是(       
A.       B.       C.       D.       
8 . 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叫“圭表”,最早装置圭表的观测台是西周初年在阳城建立的周公测景(影)台.“圭”就是放在地面上的土堆,“表”就是直立于圭的杆子,太阳光照射在“表”上,便在“圭”上成影.到了周代,使用圭表有了规范,杆子(表)规定为八尺长.用圭表测量太阳照射在竹竿上的影长,可以判断季节的变化,也能用于丈量土地.同一日子内,南北两地的日影长短倘使差一寸,它们的距离就相差一千里,所谓“影差一寸,地差一尺”(1尺=10寸).记“表”的顶部为A,太阳光线通过顶部A投影到“圭”上的点为B.同一日子内,甲地日影长是乙地日影子长的两倍,记甲地中直线AB与地面所成的角为,且.则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约为(       
A.15千里B.14千里C.13千里D.12千里
9 . 圭表(如图1)是我国古代一种通过测量正午日影长度来推定节气的天文仪器,它包括一根直立的标竿(称为“表”)和一把呈南北方向水平固定摆放的与标竿垂直的长尺(称为“圭”).当正午太阳照射在表上时,日影便会投影在圭面上,圭面上日影长度最长的那一天定为冬至,日影长度最短的那一天定为夏至.图2是一个根据北京的地理位置设计的圭表的示意图,已知北京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即∠ABC)为29.5°,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即∠ADC)为76.5°,圭面上冬至线与夏至线之间的距离(即DB的长)为a,则表高(即AC的长)为(  )

A.B.
C.D.
2023-01-22更新 | 819次组卷 | 9卷引用:宁夏银川市景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文)试题
10 . 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牛顿曾提出:物体在空气中冷却,如果物体的初始温度为℃,空气温度为℃,则分钟后物体的温度(单位:℃,满足:)若常数,空气温度为℃,某物体的温度从℃下降到℃,大约需要的时间为(       )(参考数据:
A.39分钟B.41分钟C.43分钟D.45分钟
2023-06-08更新 | 70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