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明朝早期,郑和七下西洋过程中,将中国古代天体测量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创造性地应用于航海,形成了一套先进的航海技术——“过洋牵星术”,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观测不同季节、时辰的日月星辰在天空运行的位置和测量星辰在海面以上的高度来判断水位其采用的主要工具是牵星板,其由12块正方形模板组成,最小的一块边长约2厘米(称一指),每块木板依次比上一块木板长2厘米,最大的边长约24厘米(称十二指)观测时,将木板立起,一手拿着木板,手臂伸直,眼睛到木板的距离大约为72厘米,使牵星板与海平面垂直,让板的下缘与海平面重合,上边缘对着所观测的星辰依高低不同替换、调整木板,当被测星辰落在木板上边缘时所用的是几指板,观测的星辰离海平面的高度就是几指,然后就可以推算出船在海中的地理纬度.如图所示,若在一次观测中,所用的牵星板为六指板,则约为(       
A.B.C.D.
2 . 如图是隋唐天坛,古叫圜丘,它位于唐长安城明德门遗址东约950米,即今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范大学以南.天坛初建于隋而废弃于唐末,比北京明清天坛早1000多年,是隋唐王朝近三百年里的皇家祭天之处.某数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得天坛的直径,在天坛外围测得米,米,米,,据此可以估计天坛的最下面一层的直径大约为(       ).(结果精确到1米)
(参考数据:
A.39米B.43米C.49米D.53米
2020-12-20更新 | 997次组卷 | 14卷引用:重庆市第七中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3 . 秦九韶,字道古,汉族,鲁郡(今河南范县)人,南宋著名数学家,精研星象、音律、算术、诗词、弓、剑、营造之学.1208年出生于普州安岳(今四川安岳),咸淳四年(1268)二月,在梅州辞世. 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他在著作《数书九章》中创用了“三斜求积术”,即是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其求法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若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即为,若满足,且a<b<c,则用“三斜求积”公式求得的面积为(       
A.B.
C.1D.
2020-12-15更新 | 1639次组卷 | 14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文科试题
4 . 《九章算术》中《方田》章有弧田面积计算问题,术曰:以弦乘矢,矢又自乘,并之,二而一.其大意是弧田面积计算公式为:弧田面积(弦×矢+矢×矢).弧田是由圆弧(弧田弧)和以圆弧的端点为端点的线段(弧田弦)围成的平面图形,公式中的“弦”指的是弧田弦的长,“矢”指的是弧田所在圆的半径与圆心到弧田弦的距离之差,现有一弧田,其弧田弦等于6米,其弧田弧所在圆为圆O,若用上述弧田面积计算公式算得该弧田的面积为平方米,则       

A.B.C.D.
2020-12-08更新 | 3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届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数学(B)试题
5 . 刘徽是中国魏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他提出“割圆求周”方法:当很大时,用圆内接正边形的周长近似等于圆周长,并计算出精确度很高的圆周率.在《九章算术注》中总结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的极限思想,可以说他是中国古代极限思想的杰出代表.运用此思想,当取3.1416时可得的近似值为(       
A.0.00873B.0.01745C.0.02618D.0.03491
2020-12-02更新 | 37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6 . 在古希腊数学家海伦的著作《测地术》中记载了著名的海伦公式,利用三角形的三边长求三角形的面积,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则其面积,其中,现有一个三角形边长满足,则此三角形面积最大值为(       
A.B.C.D.
7 . 克罗狄斯·托勒密(Ptolemy)所著的《天文集》中讲述了制作弦表的原理,其中涉及如下定理:任意凸四边形中,两条对角线的乘积小于或等于两组对边乘积之和,当且仅当对角互补时取等号,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题:如图,半圆的直径为2,为直径延长线上的一点,为半圆上一点,以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则当线段的长取最大值时,( )
A.30°B.45°C.60°D.90°
2020-11-30更新 | 2047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数学试题
8 . 《海岛算经》是中国学者刘徽编撰的一部测量数学著作,现有取自其中的一个问题:今有望海岛,立两表齐,高三丈,前后相去千步,令后表与前表参相直,从前表却行一百二十三步,人目着地,取望岛峰,与表末参合,从后表却行一百二十七步,人目着地,取望岛峰,亦与表末参合,问岛高几何?用现代语言来解释,其意思为:立两个3丈高的标杆,之间距离为1000步,两标杆与海岛的底端在同一直线上.从第一个标杆M处后退123步,人眼贴地面,从地上A处仰望岛峰,人眼,标杆顶部和山顶三点共线;从后面的一个标杆N处后退127步,从地上B处仰望岛峰,人眼,标杆顶部和山顶三点也共线,则海岛的高为(3丈=5步)(       
A.1200步B.1300步C.1155步D.1255步
2020-11-26更新 | 482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9 . 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了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思想的佳作.割圆术可以视为将一个圆内接正n边形等分成n个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当n变得很大时,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近似等于圆的面积.运用割圆术的思想,可得到sin 的近似值为(       
A.0.035B.0.026C.0.018D.0.033
10 . 《周髀算经》中给出了弦图,所谓弦图(如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中间一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若图中直角三角形两锐角分别为,且小正方形与大正方形面积之比为,则的值为(       
A.B.
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