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常见的函数模型(2)——指数、对数、幂函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已知指数函数的底数分别为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函数无极值点
B.在指数衰减模型中,设原有量为,经过次衰减,该量衰减到,则每次衰减率为
C.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则,使得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D.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且所对的内角是该三角形的最大内角,则
2024-06-1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数学试题
2 . 氚,亦称超重氢,是氢的同位素之一,它的原子核由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并带有放射性,会发生衰变,其半衰期是12.43年.样本中氚的质量随时间(单位:年)的衰变规律满足,其中表示氚原有的质量,则(       )(参考数据:)
A.
B.经过年后,样本中的氚元素会全部消失
C.经过年后,样本中的氚元素变为原来的
D.若年后,样本中氚元素的含量为,则
2024-06-02更新 | 64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考试(三)数学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半导体的摩尔定律认为,集成电路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的倍增期是两年,用表示从开始,晶体管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若,则下面选项中,符合摩尔定律公式的是(       
A.若是以月为单位,则
B.若是以年为单位,则
C.若是以月为单位,则
D.若是以年为单位,则
2024-05-22更新 | 821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二)数学试题
4 . 土壤是自然界中最大的生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绿色化学药剂来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是改善土壤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若在使用绿色化学药剂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过程中,重金属含量(单位:与时间(单位:)满足关系式,已知处理后,重金属含量减少,则(       )
A.表示未经处理时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B.的值为
C.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减少一半需要处理约D.函数为减函数
2024-05-06更新 | 2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满足,其中为经过的时间,时的人口总数(单位:万),为经过年后的人口总数(单位:万).下表为三市2022年人口总数及预计年平均增长率情况:

2022年人口总数

年平均增长率

A

0.02~0.03

B

0.04~0.05

C

0.03

利用上表数据,设ABC三市在2032年底人口总数的估计值分别为,则(       
A.B.
C.D.
2024-04-1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仿真模拟(一)(3月)数学试卷
6 . 放射性物质在衰变中产生辐射污染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已知放射性物质数量随时间的衰变公式表示物质的初始数量,是一个具有时间量纲的数,研究放射性物质常用到半衰期,半衰期指的是放射性物质数量从初始数量到衰变成一半所需的时间,已知,右表给出了铀的三种同位素τ的取值:若铀234、铀235和铀238的半衰期分别为,则(       
物质τ的量纲单位τ的值
铀234万年35.58
铀235亿年10.2
铀238亿年64.75
A.B.成正比例关系
C.D.
2024-04-13更新 | 42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康德卷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三)数学试题
7 . 某位养鱼爱好者定期给鱼缸的水质进行过滤,水中的杂质残留量与过滤时间(单位:小时)的关系满足,(其中:是初始残留量,为常数).过滤1个小时后,水中的杂质残留量为原来的,过滤3个小时后,水中的杂质残留量为原来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参考数据:)(     
A.
B.过滤5个小时后,水中的杂质残留量为原来的
C.过滤7个小时后,水中的杂质残留量为原来的
D.若水中的杂质残留量不超过原来的,则至少需要过滤11.84小时
2024-03-09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十四次调研考试数学试题
8 . 科学研究表明,物体在空气中冷却的温度变化是有规律的.如果物体的初始温度为,空气温度保持不变,则t分钟后物体的温度(单位:)满足:.若空气温度为,该物体温度从)下降到,大约所需的时间为,若该物体温度从下降到,大约所需的时间分别为,则(       )(参考数据:
A.B.C.D.
2024-03-06更新 | 30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数学试题
9 . 在声学中,音量被定义为,其中是音量(单位为),是基准声压,为p是实际声音压强.人耳能听到的最小音量称为听觉下限阈值.经过研究表明,人耳对于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听觉下限阈值,如图所示,其中对应的听觉下限阈值为对应的听觉下限阈值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音量同为20dB的声音,1000~10000Hz的高频比30~100Hz的低频更容易被人们听到
B.听觉下限阈值随声音频率的增大而减小
C.240Hz的听觉下限阈值的实际声压为0.002Pa
D.240Hz的听觉下限阈值的实际声压为1000Hz的听觉下限阈值实际声压的10倍
2024-02-21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月调研考试数学试题
10 . 计算机病毒就是一个程序,对计算机的正常使用进行破坏,它有独特的复制能力,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现有一种专门占据内存的计算机病毒,该病毒占据内存y(单位:KB)与计算机开机后使用的时间t(单位:min)的关系式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计算机开机后使用5分钟时,该计算机病毒占据内存会超过90KB
B.计算机开机后,该计算机病毒每分钟增加的内存都相等
C.计算机开机后,该计算机病毒每分钟的增长率为1
D.计算机开机后,该计算机病毒占据内存到6KB,9KB,18KB所经过的时间分别是,则
2024-02-1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