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差数列的简单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甲、乙、丙、丁四人玩报数游戏:第一轮,甲报数字1,乙报数字2,3,丙报数字4,5,6,丁报数字7,8,9,10;第二轮,甲报数字11,12,13,14,15,依次循环,直到报出数字10000,游戏结束,则(       
A.甲在第10轮报了33个数字
B.数字2023是丁报的
C.甲共报了37轮
D.甲在前四轮所报数字之和为1540
2023-10-29更新 | 731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2 . 2022年4月26日下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京完成开舱.据科学计算,运载“神十三”的“长征二号”遥十三运载火箭,在点火第一秒钟通过的路程为2千米,以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增加2千米,在达到离地面380千米的高度时,火箭与飞船分离,则这一过程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A.10秒B.13秒C.15秒D.19秒
2022-05-28更新 | 1911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华侨中学2022届高三考前最后一卷数学试题
3 . “跺积术”是由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首创,南宋数学家杨辉、元代数学家朱世杰丰富和发展的一类数列求和方法,有茭草垛、方垛、三角垛等.现有100根相同的圆柱形铅笔,某同学要将它们堆放成横截面为正三角形的垛,要求第一层为1根且从第二层起每一层比上一层多1根,并使得剩余的圆形铅笔根数最少,则剩余的铅笔的根数是(       
A.9B.10C.12D.13
4 . 数列中的项按顺序可以排列成如图的形式,第一行1项,排;第二行2项,从左到右分别排;第三行3项……以此类推,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则满足的最小正整数的值为(   
A.22B.21C.20D.19
2020-09-01更新 | 983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数学11月阶段检测(期中)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1-12高一下·福建泉州·期末
5 . 《莱茵德纸草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把个面包分给个人,使每个人所得成等差数列,且使较大的三份之和的是较小的两份之和,则最小的一份为(       
A.B.C.D.
2020-03-25更新 | 3757次组卷 | 70卷引用:福建省闽侯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6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最早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叫做“物不知数”,原文如下: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现有这样一个相关的问题:将1到2020这2020个自然数中被5除余3且被7除余2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一个数列,则该数列各项之和为(       
A.56383B.57171C.59189D.61242
2020-03-04更新 | 1740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届福建连城县第一中学高三4月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
7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1至2019中能被3除余1且被5除余1的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此数列的项数为
A.134B.135C.136D.137
8 . 《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意思是:“现在有一根金箠, 长五尺在粗的一端截下一尺,重斤;在细的一端截下一尺,重斤,问各尺依次重多少?”按这一问题的假设,假设金箠由粗到细各尺重量依次成等差数列,则从粗端开始的第二尺的重量是
A.B.C.D.
9 . 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第一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出售产品收入40万元,预计以后每年的投入资金是上一年的一半,出售产品所得收入比上一年多80万元,同时,当预计投入的资金低于20万元时,就按20万元投入,且当年出售产品收入与上一年相等.
(1)求第年的预计投入资金与出售产品的收入;
(2)预计从哪一年起该公司开始盈利?(注:盈利是指总收入大于总投入)
2017-04-11更新 | 989次组卷 | 5卷引用:2017届福建省高三4月单科质量检测数学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