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9 道试题
1 . 如图1所示,质量的木板B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的小物块A静止在B的左端,B右方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的光滑半圆形轨道CD,直径CD竖直,最低点CB的上表面等高。时对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推力时撤去力F,运动一段时间后A恰好不从B的右端滑落,又过一段时间,A从C处进入半圆形轨道,且恰好通过D点。已知0~2 s内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取。求(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力F的大小;
(2)木板B的长度L以及半圆形道的半径R
2 . 如图所示,一个劲度系数非常大的弹簧(弹簧长度和弹开物块时弹簧作用时间均可以忽略不计)一端固定在倾角为的斜面底端。若将一质量为的滑块P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滑块与弹簧相互作用后,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滑块反弹后能沿斜面运动到的最高点为B(未在图中画出)。现锁定弹簧,使其弹性势能仍为(已知A点距弹簧自由端距离为8m,滑块P与粗糙斜面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滑块可视为质点)求:
(1)滑块P在斜面上反弹到的最高点B与初始位置A的距离x1
(2)现将一光滑滑块Q和滑块P并排紧挨着置于斜面底端弹簧处,PQ质量相等,Q在下,P在上,然后解除弹簧锁定,PQ沿斜面上滑的距离x2
(3)若在问题(2)中的条件下,若PQ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中发生弹性碰撞,则第一次碰撞后PQ的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少;
(4)若在问题(2)中的条件下,若PQ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中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碰后两滑块成为一个整体,求滑块P在斜面上运动的总路程。
3 . 如图,足够大光滑水平桌面上静置质量、长的长木板A,距离木板A左端处有一与木板等高的表面光滑平台B,平台B固定在桌面上,质量,轻弹簧连接质量的滑块C、D并静置于平台B上,用细线拴连两滑块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另一质量的滑块E在桌子右侧斜下方某点获得竖直向上的初速度,上升过程中除重力外还受到一个水平恒力F作用,使滑块E恰好从木板右端水平滑上A,同时撤去F,滑块E滑上木板时的速度。一段时间后木板与平台碰撞并粘在一起,滑块E继续向左运动并滑上平台。木板与平台碰撞的瞬间,连接C、D的细线断开,C、D两滑块在平台上振动。以向右为正方向,滑块C的v-t图像如图乙。滑块E与木板A间动摩擦因数,忽略所有滑块大小及空气阻力,C、D始终在平台B上,重力加速度。求:
(1)水平恒力F的大小;
(2)滑块E滑上平台B时的速度大小;
(3)滑块E滑上平台B后,与C发生碰撞,并立即结合在一起,考虑所有可能的碰撞情形,求碰后的运动过程中,E、C、D系统动能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4)若平台B不固定,其他条件不变,A与B碰撞后仍粘在一起,请判定E能否滑上B;若能滑上B,求E滑上B时的速度大小;若不能滑上B,求E最终离A右端的距离。
2023-05-06更新 | 115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检测(二模)物理试题
4 . 如图,劲度系数为的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处于原长时右端恰到点,与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的物块接触(未连接)。用水平力缓慢推动物体到位置,撤去后,物体开始向右运动,最远到达位置。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物块从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滑块的机械能、滑块与弹簧的总机械能随位移变化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 . 物流公司装卸货物时常因抛掷而造成物品损坏。为解决这个问题,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缓冲转运装置,其中,质量为紧靠货车的A装置是由光滑曲面和粗糙水平面两部分组成,其水平粗糙部分长度为。质量也为的转运车B紧靠A且与A的水平部分等高,包裹C沿A的光滑曲面由静止滑下,经A的水平部分后滑上转运车并最终停在转运车上被运走,B的右端有一固定挡板。已知C与A、B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缓冲装置A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不计转运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包裹C可视为质点且无其他包裹影响,C与B的右挡板碰撞时间极短,碰撞损失的机械能可忽略,重力加速度g
(1)若包裹C在缓冲装置A上运动时A静止不动,求包裹C的最大质量;
(2)若某包裹的质量为,从距A水平部分高度为处由自由释放,为使该包裹能停在转运车B上,求转运车B的最小长度L
(3)转运车B的长度为(2)问中所求的最小长度,质量为的包裹从距A水平部分高度为处自由释放,求包裹最终距B车右侧挡板的距离。

6 . 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游戏装置,该装置由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且滑动摩擦因数为的倾斜轨道、接触面光滑的螺旋圆形轨道、以及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长木板组成。木板左端紧靠轨道右端且与轨道F点等高但不粘连,所有接触处均平滑连接,螺旋圆形轨道与轨道相切于处,切点到水平地面的高度为。从B的左上方A点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一质量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恰好能从B点无碰撞进入倾斜轨道,并通过螺旋圆形轨道最低点D后,经倾斜轨道滑上长木板。已知长木板的质量,空气阻力不计,g。求:
(1)的大小;
(2)物块经过螺旋圆形轨道低点D时,轨道对物块的弹力大小;
(3)若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且恰好不滑出长木板,求此过程中物块与长木板系统产生的热量;
(4)若长木板固定不动,在木板上表面贴上某种特殊材料,物块在木板上运动受到的水平阻力(与摩擦力类似)大小与物块速度大小成正比,即k为常数,要使物块不滑出长木板,k至少为多大。
   
7 . 如图所示,固定光滑斜面AC长为LB为斜面中点。一物块在恒定拉力F作用下,从最低点A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拉到B点撤去拉力F,物块继续上滑经过最高点C,设物块由A运动到C的时间为,下列描述该过程中物块的速度v随时间t、物块的动能随位移x、机械能E随位移x、加速度a随位移x变化规律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B.
C.D.
8 . 某同学将一带传感器的木箱从倾角为的斜坡顶端由静止释放,木箱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刚好为0,木箱与斜坡上下两部分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通过分析处理传感器的数据得到木箱的动能和机械能与木箱下滑位移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中ab所示,已知木箱动能最大时,机械能与动能大小之比为,已知木箱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以斜坡底端为重力势能零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动能最大时,木箱的机械能为
D.木箱在上、下两段斜坡上滑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9 . 如图所示,有一足够长的传送带以的速率逆时针匀速转动,倾角,传送带在M点与光滑水平地面平滑连接,有一半径竖直光滑半圆轨道在N点与地面平滑连接,其中MN间距足够大,一压缩的轻质弹簧被细线锁住,可视为质点的AB两滑块分别紧靠左右两侧并处静止状态,某一时刻烧断细线,与轻质弹簧分离后A滑上传送带,B恰好能通过半圆轨道最高点PAB的质量分别为A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g。求:
(1)被压缩的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
(2)滑块A在传送带上滑行最大距离;
(3)在保证能通过半圆轨道最高点情形下,半圆轨道的半径取不同值时B落在水平面上与N之间距离的最大值。

2023-04-27更新 | 56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演练物理试题
10 . 如图所示为某商家为了吸引顾客设计的抽奖活动。4块尺寸相同的木板A、B、C、D随机排序并紧挨着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板长度均为,质量均为;下表面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A、B、C、D的上表面各有不同的涂层,滑块与涂层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顾客以某一水平速度(未知),从左侧第一块木板的左端推出一质量的滑块(视作质点)。从左向右数,若滑块最终停在第一、二、三、四块木板上就会分别获得四、三、二、一等奖,滑离所有木板则不获奖。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g。(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1)若木板全部固定,要想获奖,求的取值范围;
(2)若木板不固定,从左向右按照A、B、C、D的方式放置,要获得最高奖项,求的最小值。
2023-04-25更新 | 4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甘肃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