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06 道试题
1 . 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
小车P左端装有弹片,右端接有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小车Q右端装有弹片,车上装有挡光片,其宽度为d。平衡摩擦力后,接通打点计时器,推动小车P,使之与Q相碰,碰后P继续向前运动。

(1)测得挡光时间为,则小车Q碰后速度为________
(2)实验打出的纸带如图乙,应用________段来计算P碰前速度(选填“AB”、“BC”、“CD”或“DE”)。
(3)已知P、Q两小车质量分别为,打点计时器每隔时间T打一次点,该实验要验证的表达式是________(用题中和纸带上的物理量表示)
2024-05-30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五县联合质检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小球1的质量为,它从斜槽上某点滚下,离开斜槽末端时的速度记为(称为第一次操作);小球2的量为,小球1第二次从斜槽上原位置滚下,跟小球2碰撞后离开斜槽末端的速度分别记为(称为第二次操作)。

(1)该实验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第二次操作时,小球1从斜槽上开始滚下时位置比原先低一些,实验将会得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第二次操作时,发现在第一次操作中,槽的末端是不水平的,有些向上倾斜,于是把它调水平,调整后的斜槽末端离地面高度跟原来相同。然后让小球在斜槽上原标记位置滚下进行第二次操作,分析时仍然和第一次操作的数据进行比较,其他实验操作都正确,且调节斜槽引起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间的变化可忽略不计。实验将会得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2024-05-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3 . 如图甲,长木板的一端垫有小木块,可以微调木板的倾斜程度,以平衡摩擦力,使小车能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用该装置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小车A前端贴有橡皮泥,后端连一打点计时器纸带,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让小车A以某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与置于木板上静止的小车B相碰并粘在一起,碰后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得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已将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标在图上。
由纸带上的数据计算小车A碰撞前的速度,应该选取哪一段?答________(选填“AB”、“BC”、“CD”或“DE”);由纸带上的数据计算得到两车碰撞后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24-05-28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北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4 . 两小球对心碰撞后相对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对速度大小的比值被称为此情形下的“恢复系数”,用表示。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响“恢复系数”的因素。实验所用的小球为三个相同大小的钢球、玻璃球、橡胶球,钢球质量大于另外两球质量。

(1)先用钢球和玻璃球来进行实验探究,具体步骤如下:
(a)安装实验装置,调整斜槽末端水平,在适当位置铺放好白纸和复写纸,复写纸在上,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
(b)先不放被撞的玻璃球,让入射的钢球从斜槽上某位置处自由释放,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c)再把被撞玻璃球放在斜槽末端,让入射钢球仍从斜槽上同一位置自由释放,使它们发生对心正碰,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b)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钢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和被碰玻璃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如图乙所示,分别测量的距离;
(d)多次改变钢球释放点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分别测量到落点的距离。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的表格如表1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0.2841

0.3044

0.3365

0.3723

0.4234

0.4859

0.3952

0.4223

0.4665

0.5181

0.5882

0.6741

0.719


0.721

0.719

0.720

0.721

表1

表1中第2次实验的恢复系数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把被撞小球更换为橡胶球,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的表格如表2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0.3729

0.4184

0.4561

0.5287

0.6107

0.6588

0.4052

0.4553

0.4965

0.5742

0.6631

0.7165

0.920

0.919

0.919

0.921

0.921

0.920

表2

根据以上两组实验数据可得,恢复系数与碰前速度____(选填“有关”或者“无关”),与小球的材料___(选填“有关”或者“无关”)。
2024-05-27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5月针对性训练(三模)物理试题
5 . 某学习小组采用以下实验方案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如图甲,长木板上的小车M左端贴有橡皮泥,右端连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小车N置于M的左侧。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过程如下:

①微调长木板右端的小木片,使小车能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让小车M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与静置于木板上的小车N相碰
③小车M与N粘在一起,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在图上标记各计数点,并测量出ABBCCDDE四段长度
(1)计算小车M碰撞前的速度大小应选______段(选填“AB”、“BC”、“CD”、“DE”),速度大小为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若小车M的质量为0.4kg,小车N的质量为0.2kg,根据纸带数据,可算出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_kg∙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和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_kg∙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进而可以验证,在误差范围内两小车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3)请你说明步骤①对该实验的作用。____
2024-05-26更新 | 29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
6 .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小球1和2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使小球1从斜槽顶端固定挡板处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重复上述操作10次。再把小球2放在水平槽末端位置,让小球1仍从斜槽顶端固定挡板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1、2碰撞后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用最小的圆圈把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即为落点的平均位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三个落点QPRO点为斜槽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

(1)落点RO点的距离为___________cm;
(2)由图乙信息可知,小球1的质量约为小球2质量的___________倍;
(3)由图乙信息可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小球1和2碰撞___________弹性碰撞。(填“是”或“不是”)
2024-05-23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
7 . 研究碰撞中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长木板的一端垫有小木块,可以微调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能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A前端贴有橡皮泥、后端连接纸带,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让小车A以某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与置于木板上静止的小车B相碰并粘在一起,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得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已标在图上。

(1)微调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能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
A.消除摩擦力的影响B.为了便于实验的操作

(2)若小车A连同橡皮泥的总质量为0.41kg,小车B的质量为0.19kg,根据纸带数据,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是__________,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是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1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
8 . 王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下列有关本实验操作与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装置中的铅垂线的主要作用是确保斜槽末端水平
B.数据处理时可以不测量速度的具体数值
C.两碰撞小球的直径必须相等
D.如果在第二次操作时,发现在第一次操作中,槽的末端有些向上倾斜,于是把它调为水平,调整后的斜槽末端离地面高度跟原来相同,其他实验操作都正确,数据处理时可能引起碰撞后动量矢量合大于碰撞前动量矢量合
2024-05-2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师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物理试卷
9 . 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可研究斜槽末端两小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1)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A.安装轨道时,必须选择光滑的斜槽
B.铅垂线的作用是确定小球抛出点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位置
C.实验中必须测量小球下落的高度
D.同一组实验中入射小球必须从同一高度释放

(2)实验中需选择合适的两小球发生碰撞,现提供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球,则入射小球应选择__________,被撞小球应选择__________(填图乙中的序号)。
(3)如图丙,白纸上记录了的多次重复实验的数据,其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则B处对应小球的落地点与O点的距离为__________cm;若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撞小球的质量为m2ABC三处落点与O点的距离记作OAOBOC,则实验需要验证的等式为__________
2024-05-16更新 | 4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人大附中高三下学期二模模拟物理试题
10 . 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 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O是小球抛出时球心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实验时,先让入射小球A(质量为)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由静止释放,找到其落地点的平均位置P,测量平抛水平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B(质量为)静置于水平轨道的末端,再将入射小球从斜轨上S位置由静止释放,与被碰小球相撞,多次重复实验,找到两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N

(1)实验中,通过测量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来代替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有________;
A.斜槽轨道尽量光滑以减小误差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C.入射球A每次必须从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
D.两球的质量必须相等

(2)在某次实验中,测出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与O点的距离分别为OMOPON。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______,即验证了碰撞前后两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如果再满足关系式______,则说明两球的碰撞为弹性碰撞。(以上两空用给出的物理量表示)
(3)在上述实验中换用不同材质的小球,其它条件不变,可以改变小球的落点位置。下面三幅图中,可能正确的落点分布是_______
A.B.C.
2024-05-16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与学诊断物理Ⅱ试卷(A)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