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①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②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节选自《反对党八股》)

③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节选自《拿来主义》)

1.请简要梳理毛泽东在分析第一条罪状时的论证思路。
2.文中三处划横线的句子分别使用了比喻、引用、反讽等表达技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4-03-0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测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指导中国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呢?这里试举出四点: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我认为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略说如下。

一、刚健有为

《周易大传》提出刚健的学说,《象传》说: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又云: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又云:大盲,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这些都是赞扬刚健的品德。《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故称为健。健含有主动注、能动性以及刚强不屈之义。君子法天,故应自强不息。《周易大传》强调刚健,主张自强不息,这是有深刻意义的精粹思想。

宋代周敦颐受道家影响,提出主静之说,在宋、明时代,影响很大。到明、清之际,王夫之重新肯定了《周易大传》的刚健学说。王夫之说:圣人尽人道而合天德。合天德者,健以存生之理;尽人道者,动以顺生之几。又说:惟君子积刚以固其德,而不懈于动。王夫之有力地宣扬了的学说。

《周易大传》关于刚健自强不息的思想,在历史上起了一定的推动中国文化向前发展的积极作用。而道家和宋儒的柔静学说,则是刚健思想的一种补充,两者相互对峙,相互引发,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面貌。

二、和与中

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有所谓和同之辨。是简单的同一,是众多不同事物之间的谐和。孔子对于和、同之辨未多讲,而提出了中庸的观念。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对于中庸的含义未加说明。《中庸》篇云:舜其大知也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里以时中”“用中来解说中庸,时中即随时处中,依条件随时选取适当的标准。用中即不陷于某一极端,随情况的不同而采取确当的方法。从汉至宋,经学家对于中庸有不同解释。郑玄诠释《中庸》篇的题义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这是认为中庸指中的运用。程颐诠释中庸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是把中庸看成固定的原则。郑玄的解释是比较符合原意的。

中庸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保证了民族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反对过度的破坏活动,使文化发展不致中断;第二,对于根本性的变革又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崇德利用

春秋时代有三事之说。《左传》文化七年记载晋国贵族郤缺的言化说: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正德,端正品德;利用,便利器用(用指工具器物之类);厚生,丰富生活。正德是提高精神生活,利用、厚生是提高物质生活。三事之说兼重物质生活和精神,是比较全面的观点。儒家特重正德”“崇德,而对利用”“厚生的问题则研究得不多。道家反对利用,也不赞成厚生,这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历代都有一些自然科学家,对利用厚生的实际问题进行过切实的研究,从而促进了文经的发展。

正德、利用、厚生崇德、利用的思想,虽然秦汉以后在理论上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但确实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四、天人协调

天、人关系问题,亦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文化方向的基本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三种学说。庄子主张因任自然: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荀子主张改造自然: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而最重要的是《周易大传》的辅相天地的学说。《象传》说: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所谓裁成、辅相,亦即加以调整辅助。在自然变化未萌之先加以引导,在自然变化既成之后注意适应,做到天不违人,人亦不违天,即天、人相互协调。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理想,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路。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直至今日,仍然是认真对待的问题。近代西方强调克服自己,战胜自然,确实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如果不注意生态平衡,也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改造自然是必要的,而破坏自然则必自食苦果。中国传统的天人协调的观点,确实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1.下列对选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一般主张“刚健”思想,而在“柔静”学说的补充下,“刚健”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面貌。
B.中庸思想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保证了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根本性的变革。
C.对于提高物质生活,其实际问题有历代自然科学家进行过切实的研究,而相关理论自秦汉以后没有太大的进展。
D.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辅相天地”学说与庄子、荀子的不同,它是指人对自然应适时引导,注意适应。
2.下列对所给名句的理解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体现了“天人协调”的思想。
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突出了“崇德利用”的思想。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印证了“刚健有为”的思想。
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符合中庸思想的内涵。
3.以“刚健有为”这节为例,用四个关键词概括作者论述的基本思路
2021-11-19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三11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20-21高二下·浙江·阶段练习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政府和老百姓共同关注的问题。语言的形态是非物质的,然而,语言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没有明确的结论,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未见收录。在我国已公布的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只能找到女书和水书这两种特殊文字,但它们被莫名其妙地称作“女书习俗”、“水书习俗”,并被归入“民俗”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指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a)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使用任何语言的群体都拥有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语言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语言系统作为一个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有机体,也无法分割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和“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因此,根据上述定义,实际上并不能从语言中区分出“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言”或“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言成分”。如果认为所谓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就应该承认“语言”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认为,语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是最典型、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个认识并非来自对上述定义的推导,而是因为语言本身的特性。语言与人类共生,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信息,语言中含有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心理以及对自然、社会的认知和表达。甚至一些已经消亡的文化现象,也会在语言中留下痕迹。例如笔者的母语浙江汤溪方言,把“画儿”叫做“老佛儿”,显示了以前佛像在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祭祀土神的习俗虽然已经荡然无存了,但汤溪方言仍把新型的物资交流大会叫做“社会”,映射出旧时的一种民俗活动。如果把语言排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外,势必大大削弱人类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同时也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和保护。

既然语言是一种文化资源,又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绝大多数语言和方言都处于弱势状态,有些甚至濒临灭绝,那么,对现有的语言开展全面的调查记录、收集和保存,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应当是毋庸置疑的。而对其中处于弱势和濒危状态的语言、方言进行抢救性调查和保存,则更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对于濒危语言的保存工作,《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指出:“已经无法保持、延续或恢复活力的语言,仍然值得对其做出尽可能完整的记录。这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蕴涵着独特的文化知识和生态知识,同时也因为各种语言不尽相同。对这类语言进行记录的重要性表现在几个方面:1)它丰富了人类的智力财富;2)它展现了一种于现有知识而言可能是全新的文化视野;3)记录过程常常能够帮助该语言使用者重新激活其语言和文化知识。”

(节选自曹志耘《论语言保存》)

1.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语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依据的一项是(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B.由于无法将“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和语言成分”从全部语言中分离出来,故应该承认语言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C.若语言被排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外,必将极大削弱人类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并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保存。
D.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语言积淀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包含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心理及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达。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除了女书和水书这两种语言外,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未收录任何语言;而这两种语言却被称为“女书习俗”“水书习俗”,被列入“民俗”类。
B.在浙江汤溪,祭祀土神的习俗已随时代变化消失了,但汤溪方言仍将新型的物资交流大会称作“社会”,这说明一些已经消亡的文化现象会在语言中留下痕迹。
C.语言在文化传承和保存中十分重要,因而对现有语言展开调查记录、收集和保存是必要的;尤其是方言已经处于弱势和濒危状态,更需要对其进行调查和保存。
D.语言因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和生态知识而各不相同;因此,即便是一些已经无法保持、延续或恢复活力的语言,仍然值得我们对其做出尽可能完整的记录。
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2021-05-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语文20210429—001【2020】【高二下】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一种外来的文学观念,悲剧真正进入中国,前后不过百年时间。百年间,中国现代悲剧观念便将西方源远流长的悲剧传统接受、演练了一遍。虽然其间颇多曲折与起伏,但终自成一格,形成了一个既区别于西方悲剧的“中国”文学观念,同时,又区别于中国传统悲情戏曲的“现代”文学观念。以一种动态、开放的视野审视、分析悲剧在中国的接受、成长状况,不难发现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发生、发展,虽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但其内里却是在持续推进,且隐然有迹可循。如果说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发展的阶段性与理论认知、创作实践、社会状况、时代语境等密切相关,那么其内在路向的发生则源自悲剧意识的觉醒。而且,路向与阶段,事实上是一里一表,二者互为生发。

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的研究,“悲剧是什么”“悲剧应当如何”是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研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言人人殊的论题,此处不打算展开论析,只想重申悲剧观念最核心的两个方面,因为这也正是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内在的发展路向所在。

朱光潜曾说,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是“出自哲学家笔下论悲剧的最好一部著作”。原因之一就在于尼采的悲剧观念既不是悲观主义的,也不是乐观主义的,而是二者矛盾的组合,将“酒神原始的苦难融入日神灿烂的光辉之中”。在朱光潜看来,这是尼采的一大功绩。理由是,悲剧给我们展现出来的,就是这样具有两面性的自然。因为悲剧是有感于生活的阴暗、命运的不公等不如意而产生的;与此同时,悲剧又总是有对苦难的反抗,对于悲剧人物而言,最不可原谅的就是怯懦和屈从。从观念的角度看,朱光潜的这一评论或者说尼采那看似矛盾的组合,正道出了悲剧的两个最基本层面:直击人类生存困境的悲剧意识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精神。

悲剧意识如同悲剧的内核,体现着悲剧的哲思性;悲剧精神则犹如这内核中的灵魂,展示出悲剧的人性深度。表现在具体的悲剧作品中,如果说悲剧冲突的必然性和不可解决性喻示着悲剧意识的反思深度与力度,那么悲剧人物对人性理想的合理要求,他们的执着追求、行动乃至毁灭,则彰显着悲剧的精神高度和人性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部经典的悲剧作品,都是一首哲学化的诗,深邃的思考和悲壮的情调是其基本风貌——从对人的生存的终极关怀出发,在形而上的思考与崇高的人性精神结合处绽放。所以,仅仅表现出深刻的悲剧意识还不足以称之为悲剧作品,是否体现出一种执着的悲剧精神同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二者之中,悲剧意识的觉醒显然是最基本的前提。

由此反观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百年进程,虽然真正堪称悲剧的戏剧作品不太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其现代悲剧意识却呈现出一种持续的、正向的发展态势,由外而内、由下而上、由社会到个体、由现实到精神,不断拓展、深入。至于其间的悲剧精神则因作者的诉求不同和作品的艺术表现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质感和情调。所以,在这两者之中,作为根基的现代悲剧意识的不断觉醒与发展,便成为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百年发展进程的最佳见证和似断实连的内在路向,贯穿于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发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

(摘编自章池《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百年流变》)

材料二:

我曾在一篇文章的结尾这样谈论汪曾祺:“我不再期待从他笔下读到直面人生的悲剧,我把他本身读作一个悲剧”。后来集中读过他1992年以来的小说,觉得此论未免片面。这些作品所表现的痛苦、挣扎与悲凉,正是我所期望的“直面人生的悲剧”。只有将这惨淡的辉光凸突出来并赋以相应的美学价值,一个完整而又真实的汪曾祺才能得以呈现。

汪曾祺小说中的悲剧意识表现为末世的败落景象。两个世纪以来中国处于急剧的变化和动荡之中,无论是社会政治现象还是文化精神现象都在这动荡中瞬息万变。旧的东西无力自持不断走向凋零衰败,新的东西无法自立迅速走向夭亡。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经历给这个民族染上了焦虑、绝望、悲怆、无奈的心理色彩。有的人一面挣扎,一边出自本能地发出沉重的悲叹,有的人则以其文化优势和精神优势,对这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心理色彩持有充分的清醒与自觉。这些清醒者自觉者如果怀有丰富的情感,必会产生深切而又浩大、灼痛而又寒凉的悲剧体验。近世以来许多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担当这一败落的世界,表现自己的悲剧体验。这样一场漫长而又剧烈的历史动荡中,最受颠簸、最受震撼的当然是士大夫阶层。

(摘编自摩罗《悲剧意识的压抑与觉醒——汪曾祺小说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阶段性发展源于悲剧意识的觉醒。
B.在章池看来,悲剧观念最核心的两个方面是“悲剧是什么”和“悲剧应当如何”。
C.悲剧意识的觉醒是悲剧作品最基本的前提,因而在悲剧作品中,它比悲剧精神更重要。
D.汪曾祺作品中所体现的身处末世的痛苦与挣扎正是其复杂的悲剧体验的表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中国现代悲剧观念虽然受到西方悲剧的影响,但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B.悲剧作品中的人物如果懦弱地屈从于命运的安排,那他是缺乏人性魅力的。
C.汪曾祺的小说表现出深刻的悲剧意识,却忽略了对悲剧精神的建构。
D.士大夫对中国近世以来的历史动荡感受深刻,其怀有的丰富情感使得这一阶层更容易萌发一种悲剧意识。
3.下列作品分析不符合将“酒神原始的苦难融入日神灿烂的光辉之中”这个特点的一项是(     
A.《窦娥冤》中窦娥身世凄惨,遭受毒刑拷打,为证清白指斥天地、痛发誓愿,拼死抗争。
B.《雷雨》中周朴园一生活在痛苦与折磨中,年轻时为了前途放弃了爱情,临到中年又失去了亲人。
C.《红楼梦》中林黛玉寄人篱下、孤苦伶仃,感受到贾宝玉的真情后,她表现出了对爱情的坚定追求。
D.《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面对人性堕落、良知泯灭的黑暗现实,重整乾坤,秉持崇高的人文主义社会理想。
4.请根据两则材料解释“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两个概念。
5.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至今仍充满蓬勃生机与旺盛生命力,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了不起的奇迹。本固根深、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是铸就这一奇迹的重要基础。

先秦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创生期,奠定了此后几千年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础。考古发现证实,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从满天星斗月明星稀再到多元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文化交流交融,中华民族最早的大家庭逐渐成形,国家由此诞生,大同社会理想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价值追求逐渐深入人心。在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我们的先人积累了初步的国家治理经验,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最终以典章、思想的形式进行总结和传承。流传至今的夏商西周国家治理经验、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是先秦时期历史文化的集中反映。

秦汉至宋元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发展期,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个时期走向成熟并迈向新的高峰。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度的推广、官僚制度的健全,推动中国传统社会形成国家治理的基本形态,为中国传统社会的长期延续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和文化支撑,贯穿其中的价值主线是对大一统的坚定追求。与此同时,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以文化人的文治主张、协和万邦的天下观等,也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完善。在追求大一统的历史中,民族精神世代相传,民族英雄史不绝书。

明清以降是中华文化的转型期,形成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丰厚遗产。这个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愈益深厚,大一统趋势愈益强化,新生社会因素愈益彰显。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全新历史变局的出现和中国人民的抉择。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面对新的时代变革,中华民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力,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甘沉沦、前赴后继、浴血奋斗,最终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积聚的爱国情怀、创造活力被激发出来并发扬光大,古老的中华文化从此获得历史性新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风风雨雨,特别是近代以后遭遇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了,而且不断浴火重生。今天,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中华民族为何能生生不息、长盛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具有独具特色、博大精深、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的有力支撑。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就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摘编自高翔《中国历史文化具有一脉相承的优秀传统》)

材料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是当前加强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包含着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双重创新,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历史性总结,也明确了推动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方向。

传播创新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常态,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文化发展高峰,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创新。这既是传统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被重新发现、重新认识的过程,也是传播渠道、形式、方法不断创新的结果。每当文化创新被广大民众广泛接受之时,就是文化繁荣兴盛之日,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充分拓展之际。每个文化发展高潮的来临,常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为理念引导,凭借传播形式、方法和渠道创新而彰显。

以元杂剧创作为例,它们既传承了儒、释、道的历史精髓,又融入多元文化,最终形成了集念唱作打以及故事、舞蹈、美术、服装于一体的全新的文艺样式。当时大都(今北京)聚集着最优秀的编剧、表演艺术家、演出经营者以及懂得欣赏艺术的广大市民观众,创作、演出、戏曲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给这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带来空前声誉,将这个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兼贸易之城提升为全国文化中心,实现了城市特质的历史性转变和跨越。元朝之后经过明、清,北京文化中心地位能够保持,与这个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具备传播能力的不断创新密不可分。其他堪称世界文化瑰宝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也是如此,它们既是文化繁荣的表现,更是传播方式创新的硕果。诗词曲皆应新音乐而起,戏剧小说曲艺,则迎合了市民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新变化。新时代文化的发展也必然遵循这一规律。在新技术、新媒体、新的生活方式共同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创新将成为历史必然。

在网络时代,方便快捷、影响广泛的各种信息平台,给文化传播创新提供了更多机会。担负起传播创新是历史责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文化艺术创作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过程中应肩负起更多的历史使命,而相应的制度建设也应适应新形势,为文化传播者利用网络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此外,还要建立科学的考评认证机制,建立培育、激励创新人才辈出的机制,调动学术力量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既有深厚传统文化功底又掌握现代传播手段的文化领军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尊重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品牌的品质,使之发挥更大作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可以使民众得到文化滋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的基石更加稳固。这是衡量创新是否成功的金标准,也是最终目的。

(摘编自傅秋爽《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是因为本固根深、一脉相承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础。
B.先秦时期流传至今的国家治理经验及诸子百家思想,是那一时期历史文化的集中反映。
C.传播创新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常态,文化繁荣兴盛之时一定是文化创新被广大民众接受之日。
D.唐诗与明清小说既是文化繁荣的表现,更是传播方式创新的结果,它们堪称世界文化瑰宝。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想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走向成熟并迈向新的高峰的情况,可以查阅秦至宋元时期的史料。
B.明清以后是中华文化的转型期,中国共产党使古老的中华文化获得新生,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
C.由元杂剧的繁荣可以看出,艺术的创新离不开优秀艺术家、经营者以及懂得欣赏艺术的广大市民观众的支持。
D.汉族的服饰图案由商周以前的抽象图案到明清时期的栩栩如生的花草虫鱼图案,充分显示了汉族人民的继承与创新。
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二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民歌大会》等电视节目,以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影响了大量观众。
B.内蒙古自治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鼓励开展敖包节、那达慕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丰富其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
C.贵州省举办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民族民间工艺品设计大赛等活动,利用文化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D.18世纪下半叶,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致信清朝乾隆皇帝,提出改善贸易、增进交流的建议,乾隆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予以拒绝。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我们今天应当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1-22高三上·浙江·期末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先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国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这里也想说明的是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放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息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上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

材料二:

费孝通平在70年前写的《乡土中国》一书,就提出中国的乡村“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乡亲交往,全凭相熟度、关系度。好比投石入水的涟漪,一圈圈扩展开,愈远愈疏,愈近愈密。最密的“小圈子”,非本家叔伯舅姨或外姓“铁哥”“铁妹”则莫入,属于“熟人社会”里的核心单位。

存在决定意识。不过意识有相对独立性,打下血缘宗族出身印记的“图子情结”会横向位移,从乡村走向各行各业各阶层。

现代社会则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于是应了美国学者弗里德曼的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陌生人保持日常互动,确定彼此的边界,必须依赖一系列契约规则,旗帜是教化的道德,底线是强制的法律。

诚然,看病找相熟的医生,求教知识难点找老同学……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则可。泛化开来,奉行“熟人是一宝,关系最重要”的庸俗哲学,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则不可。尤可畏者,是好些官员也盘桓在圈圈内,热衷私相授受。

①现代社会的管理亟待新型组织纽带,去“圈子”化,树契约化。②斯隆领导下的早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曾久盛不衰,要诀之一即平衡与部下的关系。③后人忆述:“要想和他成为真正意义的朋友,那前提就是你先离开通用。”④同事中难免有兴趣契合者,但他严格自律,跟所有部属等距离交往,其理由是:“假如我和某些同事有极深的交情,自然会有好恶之分,就会影响我决策的客观性。”

硬件变,软件也须变。在日益成长的契约社会、法治社会里,作为乡土社会、血缘社会遗迹的“圈子情结”还有什么立足之地?

(摘自《学习时报》2013年9月13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而言,他们平素多接触的人和环境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B.“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学出来的礼俗。
C.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B.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C.在日常社会中,我们要坚决抵制“圈子情结”,严禁奉行,“熟人是一宝,关系最重要”的庸俗哲学。
D.作为意识形态的“圈子情结”表现出它的相对独立性,在陌生人社会中虽难有立足之地却依然存在。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大同小异。
B.材料二运用比喻论证,将乡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比作涟漪,离圈子中心越近的关系越紧密,离圈子中心越远的关系越疏远。
C.存在决定意识,“圈子情结”是乡土社会、血缘社会的产物,带有血缘宗族的印记。
D.现代社会是个由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打下血缘宗族出身印记的“圈子情结”可能会成为现代社会的阻碍。
4.请分析材料二第五段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材料二作者为什么主张去圈子化?
2021-03-1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语文20210304-027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觉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

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据我看来,如果不纠正这类缺点,就无法使我们的工作更进一步,就无法使我们在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互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中更进一步。

首先来说研究现状。像我党这样一个大政党,虽则对于国内和国际的现状的研究有了某些成绩,但是对于国内和国际的各方面,对于国内和国际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任何一方面,我们所收集的材料还是零碎的,我们的研究工作还是没有系统的。二十年来,一般地说,我们并没有对于上述各方面作过系统的周密的收集材料加以研究的工作,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状况的浓厚空气。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先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认真地研究情况,从客观的真实的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主观的愿望出发:我们的许多同志却直接违反这一真理。

其次来说研究历史。虽则有少数党员和少数党的同情者曾经进行了这一工作,但是不曾有组织地进行过。不论是近百年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中还是漆黑一团。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认真地研究现状的空气是不浓厚的,认真地研究历史的空气也是不浓厚的。

其次说到学习国际的革命经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许多同志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所以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这种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特别是对于中级以上的于部,害处更大。

上面我说了三方面的情形: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这种作风传播出去,害了我们的许多同志

(摘编自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材料二:

无论是参加革命不久的共产党员,或者是参加革命很久的共产党员,要变成为很好的政治上成熟的革命家,都必须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锻炼,必须在广大群众的革命斗争中,在各种艰难困苦的境遇中,去锻炼自己,总结实践的经验,加紧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不要使自己失去对于新事物的知觉,这样才能使自己变成品质优良、政治坚强的革命家。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封建思想家在这里所说的是他自己修养的过程,他并不承认自己是天生的“圣人”。

另一个封建思想家孟子也说过,在历史上担当“大任”起过作用的人物,都经过一个艰苦的锻炼过程,这就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共产党员是要担负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改造世界的“大任”的,所以必须注意在革命斗争中的锻炼和修养。

我们共产党员的修养,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必需有的修养。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革命的实践,不能脱离广大劳动群众的、特别是无产阶级群众的实际革命运动。

毛泽东同志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我们的党员,不但要在艰苦的、困难的以至失败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而且要在顺利的、成功的、胜利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有些党员受不起成功和胜利的鼓励,在胜利中昏头昏脑,而放肆、骄傲、官僚化,以至动摇、腐化和堕落,完全失去他原有的革命性。这在我们共产党员中,是个别的常见的事。党内这种现象的存在,应该引起我们党员严重的警惕。

革命实践的锻炼和修养,无产阶级意识的锻炼和修养,对于每一个党员都是重要的,而在取得政权以后更为重要。我们共产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中国社会中产生的。每个党员都是从中国社会中来的,并且今天还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还经常和这个社会中一切不好的东西接触。不论是无产阶级或是非无产阶级出身的党员,不论是老党员或是新党员,他们会或多或少地带有旧社会的思想意识和习惯,这是不奇怪的。为了保持我们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的纯洁,提高我们的革命品质和工作能力,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

(摘编自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日益紧密,对于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的认识也日益深刻丰富。
B.只是单纯地学习国际革命经验,学习马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而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这种对待马列主义的态度,对革命危害最大。
C.共产党员之所以必须注意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和修养,是因为要向孔子孟子等圣人学习,且担负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改造世界的“大任”。
D.党员既要在艰苦困难乃至失败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我,加强修养;也要在顺利成功乃至胜利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我,加强修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只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会使中国革命的面目较原来而焕然一新。
B.只有纠正不注重研究现状、历史、马列主义的应用这些缺点,才会使我们的工作更进一步,使我们在伟大事业中更进一步。
C.只要经历各种艰难困苦,加强修养,总结经验,锤炼自我,则能使自己成长、成熟,成为政治坚强、品质优良的革命家。
D.如果我们的修养脱离革命实践,脱离广大劳动群众的和无产阶级群众的实际革命运动,就无法保持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纯洁。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属于“缺乏调查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A.满足于一知半解,粗枝大叶,夸夸其谈
B.“瞎子摸鱼”“闭门造车”
C.“闭塞眼睛捉麻雀”“盲人摸象”
D.随心所欲,固步自封,以邻为壑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请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19-20高二·浙江·期中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某种程度上,粉丝处于“信息同温层”,深陷“信息茧房”。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错误的认知和行动:只有偶像的好是真的,无法接受外界对于偶像的任何“差评”;若有“差评”一定是别有用心的攻讦,必须群起而攻之。作为一个“群体”,饭圈(粉丝群体)的理性指数不容乐观,此次肖战粉丝引发的风波,则是他们极端的一面。但肖战粉丝的疯狂举动为偶像带来了什么?在圈地自萌、自娱自乐的时候,“虐粉” 可以“提纯”,偶像适当“被黑”反倒能激发粉丝的保护欲;可一旦粉丝逾越边界,也可能会导致负面效果。因为对于一个流量明星来说,粉丝固然是基本盘,但决定流量生命力的,是我等路人。粉丝的疯狂越是缺乏边界,偶像的路人感败光,偶像的下场越有可能“凉凉”。一旦偶像在粉丝的助推下成为“全民公敌”,那么毁掉的不仅是别人热爱的东西,也可能亲手毁掉至爱的偶像。

(选自 《肖战粉丝引风波:粉圈文化不能走火入魔》)

材料二:

偶像通过自身的特性吸引受众,加之“粉丝行为,偶像负责”的实践总结,似乎在偶像和粉丝之间构成了一种双向的权利义务关系,艺人和粉丝互为权利义务客体。于是衍生出了“粉随正主”这一种偏向负面的观念。但粉随正主的判断是不成立的,艺人和粉丝作为独立个体,并不因彼此之间单向的情感联系而对彼此的性质产生实质影响。将“粉丝"和“饭圈”等同起来,同样存在逻辑瑕疵。粉丝是一个相当广义的概念,而饭圈则是粉丝的一种活动形态。粉丝文化的主要表征是个体借由所喜爱的客体进行自我表达,而饭圈则更倾向于一种功能性的存在。粉丝文化就像公园里的英语角,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谈论各自的话题,散去之后另可与他人组合再就新的话题展开交谈。饭圈则是典型的福柯式场景,封闭且充满规则,是权力自我彰显的场域,蕴藏着走向排除异已的必然趋势。

(选自《当流动的粉丝遭遇封闭的饭圈》)

材料三:

此前,有媒体报道肖战的“私生饭”冒用他的个人信息帮他更改了航班,如果是真的,这已经是比较严重的侵权行为。艺人们真要维权,就要坚决地对这样的“越界”行为说不,最好的办法就是报警。人们希望粉丝和明星之间,能够有更理性的关系,这是美好的期望,而现实则是“私生饭”越来越猖獗。把这些越界问题诉诸法律,艺人需要勇气,他们倒不是怕这些“私生饭”,而是担心如果自己态度太坚决,会伤了粉丝的心,也会影响自己的收益。他们有时候会许诺给粉丝一种“我们可以更近一点,直到心连心”的虚假希望。如果要捍卫自己的隐私和个人生活,他们自己必须先画出那个边界。

(选自《社交媒体时代,明星与粉丝的边界如何掌握?》)

材料四:

对于年轻人来说,“粉” 什么、怎么“粉”就成为关键。据媒体报道,2018年微博上的娱乐明星粉丝年度累计总人次达到167亿。面对如此庞大的文化消费群体,迫切需要积极向上的引导。需要看到,不少人对粉丝群体还有着相对负面的印象,将其等同于“缺乏理性”。在线下,也有少数粉丝因对明星的狂热爱好而做出不良行为,如漠视隐私、扰乱秩序等。这提示我们,对社会来说,要提高包容度,接纳和规范粉丝文化的发展,引导年轻人去追积极阳光、富有内涵的“星”。给粉丝文化以正面引导,需要在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基础上,放大其积极的一面。有人指出,相较以往,今天的粉丝群体是一种“参与式”“陪伴式”的追星。对这一热情加以正面引导,有利于鼓舞年轻人通过对标偶像,增添“变成更好的自己”的动力。同时,“让‘爱豆’,和我们一起变得更美好”,粉丝们的心声,也要求明星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真正成为年轻人在各方面的“偶像”。

(选自《粉丝文化,怎么“粉”是个关键》)


[注]①虐粉:是指一些明星通过各种途径表现自己比较弱势的样子的时候会让粉丝产生心疼情绪。②私生饭:追逐、打扰艺人私生活的粉丝,是粉丝中最极端的一群。③爱豆:粉丝对偶像的称呼。
1.对材料一画线句子所产生的危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形成错误的认知和行动,无法接受对自己的任何“差评”;极端地认为“差评”一定是别人的攻讦,必须群起而攻之。
B.形成一个非理性的粉丝群体,常常逾越自己与偶像的边界,决定了偶像的流量生命,常常可能给偶像带来负面的影响。
C.借由所喜爱的客体进行自我表达,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谈论各自的话题,散去之后也可另与其他人组合再就新的话题展开交谈。
D.这是粉丝的一种活动形态,变成一种更倾向于功能性的存在,封闭又充满规则,彰显权力自我,蕴藏着走向排除异己的必然趋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肖战粉丝的疯狂举动,逾越了粉丝与偶像的边界。不仅毁掉了别人热爱的东西,也可能亲手毁掉至爱的偶像。
B.将“粉丝”和“饭圈”等同起来,衍生出了娱乐圈“粉随正主”这一种偏向负面的观念,在偶像和粉丝之间构成了一种双向的权利义务关系,艺人和粉丝互为权利义务客体。
C.面对粉丝缺乏边界的侵权行为,明星偶像要有勇气捍卫自己的隐私和个人生活,要态度坚决地画出一个边界。
D.相较以往,今天的粉丝群体是一种“参与式”“陪伴式”的追星,我们需要了解这一群体,加以积极向上的引导,而不是只有相对负面的印象。
3.根据上述材料,从另外两个角度概括如何营造健康的“粉丝文化”。
(1)社会角度:提高包容度,接纳规范粉丝文化,引导追星
(2)偶像角度:
(3)粉丝角度:
2020-12-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语文130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美国《纽约时报》日前刊文认为,当人们挤进火车,拥挤在古老的庙宇中以及做其他许多国家人民仍然只能梦想的一切事情时,这是迄今为止表明中国从疫情中复苏最清晰的信号。英国BBC网站文章说,“中国假期:数百万计的中国人在黄金周旅行”,“来自中国的画面与今年早些时候处于封锁状态的国家有着天壤之别。”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假日经济的艳羡,也折射了美国和西方国家处于疫情重灾区的现实。

中国经济第二季度企稳回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年内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最近,世界银行又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1%调升至2%。

从清明节、端午节、五一节三个小长假的零售情况看,中国民间消费愿景越来越好。本次8天长假,各种消费人数都和去年基本持平,这也意味着本次长假真的成了“黄金8天”。由此带来的象征意义和实质内涵都很重要。就前者而言,中国社会消费恢复了信心,就后者而论,消费动能将为中国经济更好“转正”提供保障。随后,还有“双11”电商狂欢,更有“双11”借力,还有电影元旦档的“冲喜”,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注定给全球带来惊喜。

从现在看,疫情时代的中国治理已成为全球的典范,佩戴口罩已经成为当下全球共识,在西方也变成了公共防疫的标准。在欧洲各国,佩戴口罩和维持严格的社交隔离,也成为各国政府的共同选择。防疫要讲科学,公共隔离与个人防护才是最有效的手段。

(节选自《“双节”经济与中国治理的样本启示》)

材料二: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往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在安徽黄山,登山游客排起长龙;在湖北黄鹤楼景区,每日游览游客全部约满……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国庆中秋八天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人们熟悉的“人从众”模式又回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如此庞大的消费场景和巨大的游客流量情况下,国内没有发生聚集性疫情,我国未发生疫情反弹。从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来看,10月1日至8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这充分说明,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经受住了假期的“压力测试”,也充分证明,我国防控疫情的各项措施是有效的。

国庆中秋假期来临之前,文旅部就多次发文,强调要求完善防控机制,落实防控措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时召开发布会,介绍秋冬季传染病多病共防情况,并发出节假日出行、旅游、健康等提示;各大景区严格按照“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采取门票预约机制。多方携手严格落实各项防控举措,确保了疫情不反弹、旅游有安全。

当前,全球范围内疫情扩散蔓延的态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我国之所以能够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根源在于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国家层面的科学决策,有举国上下的众志成城,有从上到下的严格执行。假期旅游市场的火爆,说明我们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充分显示了中国的强大修复能力和旺盛生机活力。

中国消费者选择在国庆假期集中出行,愿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加入到“人从众”的队伍,并且自觉配合政府和管理部门提出的各项防控要求,是因为中国人民对中国政府是高度信赖的,对防控疫情的成果和举措是高度信任的。这样的信赖信任,帮助中国民众提振了假期消费的信心,也必将为巩固疫情防控的成果、推动各行各业加快复苏、顺利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注入强劲动力、提供坚实支撑。

——(节选自《长假检验战疫成效,中国答卷棒棒棒!》)

材料三: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国内消费强劲复苏,“夜经济”“宅经济”成为新亮点。长假经济效应凸显,表现出了别样的魅力与强劲活力。

数据最有说服力。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8天长假期间,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据中国银联公布,长假前7天的银联网络交易金额达到2.16万亿元……。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各行业加速复苏,为提振经济发展注入了信心。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依旧低迷。经受住疫情考验而后逐渐恢复元气的中国,在这个“黄金周”交出如此漂亮的成绩单,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复苏的前景和发展的潜力。对此,外国媒体称赞,“中国经济复苏是全球的成功案例”。

当然,成绩的取得是与中国竭尽所能控制住了疫情密不可分的,也是社会经济在疫情防控常态下实现平稳有序复苏的良好起步。众所周知,在疫情大背景下,开启“黄金周”的流动步伐本就不易,在此过程中无疫情新发更是难得。超过6亿人次流动的背后,正是全国上下持续不懈努力的结果。从更加连续的时间线上看,从抗击疫情到控制住疫情,从率先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到实现消费日渐回暖、经济逐步“回血”,没有国家的政策保障、没有人民的广泛参与是很难实现的。可以说,重新流动的中国生气勃勃,既是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展现,也为下一步自身更好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积累了经验、打开了机遇。

节假日期间,有一个数据颇有意味:在一家电商平台上,口罩的搜索人次同比去年增长271%,成交金额增长585%。这从一定意义上表明,人们外出不忘防护,各地防控没有松懈。

我们实现更好更稳的发展,一个重要前提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只要方法得当、措施得力、科学有效,如此好的发展势头势必能延续下去,明天也必将更美好。

(节选自《流动的中国,再次令世人瞩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黄金周,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出行旅游,是表明中国从疫情中复苏的信号,也折射了美国和西方国家疫情逐渐向好。
B.双节8天长假,各种消费人数都和去年基本持平,这也意味着本次长假真的成了“黄金8天”,因此,世界银行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调升至2%。
C.国家卫健委公布,10月1日至8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这充分说明,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经受住了假期的“压力测试”。
D.节假日期间,在一家电商平台上,口罩的搜索人次同比去年增长271%,成交金额增长585%。这意味着,这家电商平台防控宣传到位,销售到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疫情时代的中国治理将成为全球的典范,佩戴口罩已经成为当下全球共识,在世界各地也变成了公共防疫的标准。
B.假期旅游市场的火爆,说明我们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充分显示了中国的强大修复能力和旺盛生机活力。
C.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8天长假,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人民币;据中国银联公布,长假前7天的银联网络交易金额达到2.16万亿元。
D.从抗击疫情到控制住疫情,从率先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到实现消费日渐回暖、经济逐步“回血”,国家的政策保障、人民的广泛参与是关键。
3.在国庆中秋假期来临之前,各部门及各大景区采取了哪些防控举措?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2020-11-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紧抓粮食生产的同时,还要减少粮食损失浪费。

节粮减损需要“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发力打牢基础:在收获环节,着力解决降水、干燥等突出问题;在储粮环节,正确使用科学储粮装具,粮食损失可降低至2%以下;在运输环节,推广绿色、安全储粮技术;在加工环节,推广适度加工技术。

以前,每到丰收时节,人们会到割过稻谷的田里拾稻穗。如今,这一场景在很多地方已成为历史。“新农机不断升级,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抗风险能力。”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说,今年以来,在天气条件较差、病虫害偏重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仍实现粮食丰收,离不开农业基础装备的支撑。

科技储粮是粮企的命根子,减少损耗,延缓陈化,才能确保每颗粮食的安全。运输过程中的抛撒遗漏、储粮设施落后、过度加工都是造成损失的原因。比如运输阶段,粮食从收购到加工如果反复打包拆包,易造成抛撒遗漏。可见,节粮减损就是增产增收。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加速,为农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服务,可以补齐粮食产后服务短板,不仅能减少浪费,还能帮农民解决粮食销售问题。

(摘编自2020年10月人民日报《倾听粮食安全》)

材料二

有人把种子比喻成粮食的“芯片”,可以说,种质资源是种业原始创新的物质基础,良种培育从源头上为粮食安全提供了强大支撑。而推动种业发展,科技创新是“加速器”。就水稻增产而言,在肥料、农药、水和农机具投入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依靠科技改良品种的作用日益凸显。在过去,育种工作者需要在海量稻田里艰难收集种质资源,再进行杂交、选育、繁育、试种工作;如今,通过远缘杂交、航天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能对农作物进行定向改良,育种工作步伐不断加快。尤其在种业自主创新工程与国家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程的助力下,我国育种能力稳步提升,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添砖加瓦。

培育良种,一头丰富消费者的“米袋子”,一头鼓起农民的“钱袋子”。一段时间来,我国大米市场存在优质米、品牌米不足的问题,这对大米育种及良种推广提出更高要求。“决不让一颗种子因疫情落下!”在南繁进行杂交水稻育种的研究员李剑波说。疫情防控中,南繁基地的2800多名科研人员毅然从各地赶回田野,保障基地为全国提供科研用种。

(摘编自刘涓溪《良种培育为粮食安全提供强大支撑》)

材料三

2019年全球有近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受今年新冠疫情影响, 还有多达1.3亿人可能陷入长期饥饿。这个来自联合国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那么,全球粮食危机真的来了么?

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托雷罗·卡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各国农作物种植基本实现丰收,全球市场谷物供需形势并不紧张。

但若疫情继续蔓延,将给全球粮食供应链带来巨大的冲击,各国要对粮食安全抱有危机意识。

卡伦指出,疫情蔓延、封锁措施引发的物流中断,不仅将增加部分地区食品进出口的难度,还会推高粮食的价格。疫情下,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实,这早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并被写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到2030年要将零售和消费环节的全球人均粮食浪费减半,减少生产和供应环节的粮食损失,包括收获后的损失。

(摘自央广国际在线《警惕!全球粮食危机要来了么?》2020年8月26日)

材料四

联合国发布的《2019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冲突、气候变化与经济衰退仍是导致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其中,2018年共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400万人因冲突或安全局势动荡而陷入饥饿,占到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大约3300万人在非洲,另有超过2700万人在西亚和中东。同时,还有2900万人由于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而面临粮食不安全,其中绝大部分都居住在非洲。而经济衰退则在布隆迪、苏丹、津巴布韦等国造成1020万人食不果腹。

报告建议通过终止冲突、促进性别平等、为儿童提供营养和教育、改善乡村基础设施,以及加强社会保障,来建立坚实稳定且具有抵抗力的“零饥饿”世界。

报告认为,来自中国的农业援助和技术支持,正在助力非洲饥饿问题的缓解。2018年12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签署协议,双方将加强合作共同帮助索马里、南苏丹等非洲国家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根据协议,中国政府将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框架下向世界粮食计划署提供资金支持,援助的重点是那些遭受粮食严重短缺的流离失所者或难民,特别是其中的妇女和儿童等。

(摘编自《2019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丰收季节,到割过稻谷的田里拾稻穗,曾是人们为减少粮食损失浪费而采取的常见做法,如今这样的情况在不少地区已成为历史。
B.农业基础装备的不断升级,为我国克服天气、病虫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粮食丰收,提高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C.提倡“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发力是充分考虑了粮食在收获、储存、加工和运输等多个环节均存在损失与浪费现象后提出来的。
D.联合国的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全球处于饥饿状态的人数众多且在持续增长,这让相关官员开始担忧全球粮食危机即将到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育种工作者在海量稻田里收集种质资源后,再利用科技创新,加快了育种步伐。
B.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对部分地区食品进出口难度增加、粮食价格被推高有较大影响。
C.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是全球性问题,如果解决得当,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D.导致粮食不安全的原因较多,其中包含冲突或安全局势动荡、气候变化和经济衰退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节粮减损措施的一项是(     
A.收获期间,解决好降水、干燥等突出问题,后期推广适度加工技术。
B.储存时正确使用科学储粮装具,运输时推广绿色、安全的储粮技术。
C.从收购到加工不要反复打包拆包,注意补齐粮食生产产后服务短板。
D.提高大米育种及良种推广工作的要求,培养更多科研管理工作人员。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我国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做法有什么全球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