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丑”作为一个美学概念,与“美”相对,指人与客观事物在社会实践中历史地形成的一种否定性判断。在诗歌、小说中,丑的意象比比皆是。在戏剧中,丑角更是不可或缺。例如豫剧名丑牛得草在《七品芝麻官》中精心塑造的知县唐成这个人物形象,在舞台上,他说话时声音尖细,走路时步履蹒跚,看状纸时得把状纸贴着鼻子尖(高度近视);高兴起来,跟手下衙役搂肩搭背;受惊吓时,脚一跳,身一颤,小眼睛瞪得溜圆;发倔脾气时,乌纱帽一摘,小猪尾巴辫翘得老高。这一有着“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为官理念的县令形象成为了该剧作的灵魂。这类丑的意象在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的审美价值,甚至其中的一些,本身就代表着另一种角度的审美观。

在传统中国,从庄子起就对丑进行过辩证的思考,像《庄子·人间世》中的支离疏,《庄子·德充符》里的兀者王骀、叔山无趾、申徒嘉,这些丑的人物形貌粗陋怪异,但是被庄子以“齐美丑”的思想赋予了独特的审美价值。的确,一方面,中国古代哲学以“道”“气”为核心的本体论视万物为一体,事物无论美丑皆“通天下一气耳”;另一方面,中国“天人合一”的诗性思维重视感性,多以直觉感悟的方式达到对宇宙人生的把握,对人的非理性精神要素有相当程度的重视。因而中国文化显现出美丑兼审的特点。所谓的美丑是主观的情意和想象力赋予的对象。

概括来说,在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中有这样两个重要观念或倾向:

第一,以美为主、以丑衬美的审美意识。如《宝玉挨打》,写宝玉会过贾雨村回来,得知金钏儿自尽,“五内摧伤”,“茫然不知何往”,以致和贾政撞了个满怀。这些叙述传达出金钏儿的死,给宝玉带来了多么巨大的精神痛苦。再看看金钏儿死后其他人的反应。宝钗到王夫人处道安慰,王夫人说道:“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几下,撵了他下去。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话中隐瞒了事实,虽提到自己的罪过,实际是为自己开脱。而宝钗为劝慰王夫人,把金钏儿说成了“糊涂人”,并道“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这种冷冰冰的话,正反映出宝钗灵魂深处的冷酷无情。宝玉的悲痛、内疚、震撼对照王夫人的推诿、薛宝钗的冷漠,辉映出了宝玉的心灵世界是多么美好而热烈。美的特征因丑的对照而更加显著。

第二,化丑为美,即把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这是中国美丑观的又一重要观念,通过对丑恶现象的艺术加工引起审美快感。因为艺术所展示的不是现实中原封不动的丑,而是被赋予了艺术想象的对象,从而给人以艺术享受,唤起审美快感。甚至很多人认为丑的形象比美的形象更具感染力和冲击力:“丑显示着生命力的旺盛,勃发着一种恶狠的、自虐性的快感。”丑陋的外表下展示出的,或是主人公的或是作者的非凡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使得丑形式成为呈现充沛高尚的人格精神的独特载体,“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

以一部《丑的美学》而被奉为现代丑学开创人的罗森克兰兹说:“吸收丑是为了美而不是为了丑。”丑只能代表人性的负面。作家应当具有“精神的明辨力”,要担负起义务与责任,以审美态度去审视、选择、提炼“丑”。笔者无意夸大或贬低“审丑”的价值,然而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时代,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丑的美学”,并倡导大众把握审丑与审美的内在关系,毕竞,从本性来说,人类崇尚真善美的特性不会改变,“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依然是文学世界的本质。

(摘编自刘卿莉、徐冉《浅谈“丑的美学”》)

材料二: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书坛出现了“以丑为美”的怪论,颇为极少数识书不深的青年书法爱好者所赏识。时至今日偶尔还能听到或看到这种论调影响下的低劣之作。其论调是:“书法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我们知道各种艺术门类,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都要服务于人们审美的需要。当然对书法艺术可以见仁见智,但美丑问题,却是一个原则性问题。书法艺术本来就是属于大美术范畴之内的观赏性造型艺术,在新的世纪里,亦应按照多种不同的审美标准去发展和创造。但总不能背离真善美的艺术本质,向着丑的方向去发展和追求吧!早在清代,刘熙载就曾说:“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这就对了。怪石有瘦、透、漏、皱四大特点,会给人以无比丰富的想象余地,可以说移步异形,变化多端。比如以奇松、怪石、温泉、云海著称的黄山,它的天都峰上,有一片怪石,从不同角度看去就会出现好像“五老上天都”,或“金鸡叫天门”,或“仙人晒绣鞋”等不同的景观。书法是以历代约定俗成的汉字为依托,是在二维平面空间上的展现,无论如何也不能与怪石相提并论。这种偷换概念、制造假古训的行为,是非常可卑的。

(摘编自李传周《以丑为美可以休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丑”广泛存在于生活和文艺作品中,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个美学概念,因为与“美”相对,受到人们的一致厌弃。
B.中国文化美丑兼审,这既与视万物为一体的中国古代本体论哲学有关,也与中国人把握宇宙人生的诗性思维习惯有关。
C.《宝玉挨打》中王夫人的虚伪、宝钗的冷漠,正好衬托了宝玉心灵世界的美好和热烈,可见文学作品总是以丑来衬托美。
D.清代刘熙载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虽然是说怪石的,但它几乎可以普遍用于各种艺术,只是不能用于评论书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中的丑角外形虽丑,但都极具人格魅力,如“七品芝麻官”唐成这个舞台形象虽然滑稽可笑,但却具有美好的德行。
B.有丑形式的东西固然丑,但如果经过了艺术的转化,它就可能呈现高尚人格精神、唤起审美快感,成为审美对象。
C.在多元文化时代,作家应该以审美态度去审视、选择、提炼“丑”,若过度夸大审丑的艺术价值,就可能以现实丑为美。
D.书坛出现的“书法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的论调,其实是套用刘熙载的名言而制造出来的假古训。
3.下列各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阿Q拥有精神胜利法,带有农民式的质朴、愚昧,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是鲁迅用高妙艺术手法创造的丑的形象。
B.雨果塑造的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外表道貌岸然,内心毒似蛇蝎,而敲钟人卡西莫多外表丑陋,但内心纯洁高尚。
C.有些作者在创作中丧失艺术底线,粗俗媚俗,热衷于描述生活中的丑事物,传播文化糟粕,受到了文艺界的批判。
D.俄国作家果戈理在小说《死魂灵》中描写了一个吝啬鬼形象泼留希金,此人衣着破烂、面容龌龊、贪婪而又狡诈。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有人认为,在对待“以丑为美”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的日常交谈总是活灵活现、绘声绘色的,书面语则主要用来满足我们对抽象思维的需要。长时间以来,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在网上我们也只能以书面语来交流。一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出于无奈才会用纯文字来交流,这种情况下就要做精简。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把符号分为表达指号。在他看来,所有的发声的言语都是表达,一说出来就能起到传递意义的作用。说话者要表达的意义当下对听话者呈现。当我们用书写来传达意义时,会失去语音表达所具有的当下性和直接性。言语(书写)使得人类的发现可以代代相传,并且可以对原初的发现不断改善和添加,但导致发现的意识状态和意识活动是很难通过书写保留下来的。现在各种图像使我们有望传达我们的意识状态。

               。加拿大语言学家格雷琴·麦卡洛克(Gretchen McColloch)在《因为互联网》一书中说:古典和中世纪的文本只会描述人物做了什么,不会描述他们的精神状态,近代的作品有了独白,人物表达他们的思考过程(如哈姆雷特和朱丽叶对死亡的思考)。随着小说的出现,无所不知的讲述者可以暗示角色自己也不能充分理解的意识状态,20世纪的现代派作家开始唤起读者对某种精神状态的真实体验。现在更进一步,表情符号等东西可以让我们不仅是精神状态的读者,也是它们的作者。我们可以用表情符号来表达发呆、奸笑、难过、抓狂等等。

麦卡洛克认为,表情符号并不是一种新的语言,但它是语言有益的补充。表情符号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它们是一种语言,而是因为它们不是一种语言。它们不是要在词语的主场跟它们展开竞争,增添的表情符号是为了表现另一层含义。字母表示声音,标点表示语调,表情符号和其他图像则填补了沟通的第三个重要的支柱:表达我们的手势和物理空间。表情符号介于文字和图像之间,是一种表达我们的意图、在线分享空间的灵活的方式。有人喜欢表情符号,有人喜欢老派的情感符号或者缩写。但人人都需要某种手段,不然会感觉网络不友好、不称心。

(节选自薛巍《网络互动为什么需要表情符号》,原载自《三联生活周刊》)

材料二 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你写了《占领世界的表情包》一书,认为表情符号有助于良好的沟通。5年过去了,你是否对表情符号在沟通上的作用有了新的看法?

马塞尔·达内西:如今,人们几乎下意识地使用这种轻松的方式,去表达悲伤、幸福、讽刺、怀疑等情绪。如果说表情符号自诞生以来有了任何变化的话,那就是它本身的使用更加频繁了,以增强其消息的情感基调。

三联生活周刊:表情符号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是减少歧义。然而,不同人对同一表情符号的看法越来越不同。例如,微笑在你的书中被认为是核心词之一,但它的意义在中国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的年轻人认为这是一种嘲弄、不友好的表情,而老年人认人认为这只是友好的微笑。你是如何看待表情符号的通用性下降这一现象的?

马塞尔·达内西:正如我在书中所写的那样,在任何符号系统中歧义实际上都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为什么表情符号发展出了不同的方言(Dialets)或地域性语言变体(RegionalVants),以反映不同使用群体的意义系统(Systems oif Meaning),任何试图将意义标准化或加以控制的尝试都是无用的。

三联生活周刊:表情符号最初是由于通用性的目的而减少了其个人特征,比如你提到为了减少种族问题选择了黄色圆形的简笔轮廓来概括人的面部。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平台都在追求表情符号的可定制化,这是否违背了初衷?

马塞尔·达内西:是的,这的确违背了初衷。可定制化实际上与发明表情符号的最初想法相反——最初想法即简化的图片比起文字更易于理解。但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因为人们对于表情符号的解释并不可能完全地精确化。我们是历史中的存在,并从成长过程中积累了认知,这些认知不断地与从新旧世界输入的信息相对照。除非将个体认知标准化,否则他们将保持个体化。

三联生活周刊:随着表情符号的兴起而被频繁讨论的是——表情符号的社交礼仪,你对此持何种看法?

马塞尔·达内西:这是意料之中的。正如我在书中讨论的那样,表情符号具有寒暄的交流功能,并反映了通常社会语言学中的语域(Register,指在特定语言使用的场合或领域所使用的语言变体风格)。这并不会因为从文本到图像的转变而消失,而是存在于所有的交流方式之中。

(摘自《我们正处于沟通和表达的过渡阶段——专访人类语言学家、符号学家马塞尔·达内西》,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塞尔认为,书写会失去语音表达的时效性与直接性,且难以传达并保留我们表达时的意识状态。
B.戏剧通过独白记录了哈姆雷特对死亡的思考,这说明文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角色的意识状态。
C.麦卡洛克认为人们沟通时既需要字母、标点这两个手段,也需要表达手势和物理空间的辅助手段。
D.马塞尔·达内西不认同表情符号通用性下降这一观点,他认为人们无法将其意义标准化或加以控制。
2.以下选项最适合填入材料一画横线处的是(     
A.作家对于笔下人物的意识状态的描写,各自有不同的手法。
B.文字要描写人物的意识状态,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尝试。
C.表情符号相对于文字而言,是表达人物精神状态的最佳方式。
D.文字恢复语句包含的意识状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3.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能作为材料二中记者所提到的“表情符号通用性下降”的例子(     
A.过年期间,某同学在亲戚群中抢到了数额很大的红包,于是他使用了略显夸张、表意为“恐怖”的表情符号,被爷爷奶误以为并不想收到红包。
B.很多拍照软件都推出了自制表情包,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甚至可以用自己或身边人的照片,赋予这些照片特定的意义,表达我们更个性化的情绪。
C.年轻人群体中流行一种“斗图” 的交流方式,交流者们通过相互发送表情包或图片来进行“斗争”,他们在交流中完全用图片和表情包取代了文字。
D.最近网友们评选了最易让长辈误解的表情包,许多网友提名意为“抓狂”的表情符号,很多家长将这一符号理解为“大笑”,闹出了很多笑话。
4.材料一、材料二的核心话题都是“表情符号”,但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5.作为采访稿,《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的提问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CRISPR-Cas9被称为本世纪最大的生物技术发现之一。这一基因编辑工具革新了实验室的生物技术,有助于疾病研究和加速药物研发进程。该技术还显著影响了基于微生物的工业生产和粮食作物开发。但是真正让它一举成名的却是将其应用于人类基因组的编辑。2016年,来自四川大学的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开展了人体临床试验,标志着CRISPR-Cas9技术从此开启了人类基因编辑的新纪元。

CRISPR这一叫法是20世纪90年代由西班牙科学家Francis Mojica首次提出的,他通过深入研究首先发现,细菌和古生菌DNA中一连串作为原始免疫系统基础的重复序列,能够帮助细菌“记录”病毒入侵者的DNACas9是一种蛋白质,可以识别在CRISPR中存储的特殊序列,并通过序列匹配剪切所有的DNA

虽然CRISPR-Cas920世纪90年代就被发现,但直到2012年,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位科学家磨妮弗·杜德纳和艾曼妞·卡朋特才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这篇文章介绍了当CRISPR-Cas9这一体系从细菌中取出,再引入那些组成更复杂动植物的真核细胞时发生了什么。“在真核生物中,当你剪切DNA时,你会激活一种修复机制,从而开启了重写DNA的可能”。

(摘编自《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材料二:

早在20世纪20年代,酸奶公司Danisco就开创了CRISPR的早期应用,当时科学家们使用早期版本的CRISPR来对抗牛奶和酸奶中的主要细菌,该细菌总是被病毒感染。那时候,CRISPR技术仍不成熟。

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我们急需使用CRISPR保护粮食和农产品免受新细菌的侵害。基因编辑可以使种植更加高效,可以缓解马铃薯和西红柿等主要作物的全球短缺状况,也可以创造出不受干旱和其他环境影响的作物。基因编辑会影响我们吃的食物,因为食物基因被编辑以后,食物有可能携带更多的营养物质或可以在杂货架上保存更长时间。

另外,运用CRISPR技术还可以进行遗传工程改造,生产更精瘦的家畜。

(摘编自《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争议和未来》)

材料三:

不久前,霍金在其遗作《对大问题的简明回答》中提到,未来将出现被改动基因的“超级人类”,他们对疾病的抵抗力会增强,甚至将提高智力和寿命。而霍金恐怕也没想到,他所想的未来竟然在其离世后不到一年就来了,11月26日,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宣布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健康诞生。对于这项基因编辑技术的成功,人们的反应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美好。

霍金在其遗作中说过,如果一部分人变成了“超人”,作为普通人将只有两条出路,一是随着基因改造技术的普及,“普通人类”将会逐渐消失,都变成经过基因改造的“超人”;二是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无法通过基因改造进行提升的普通人类将变得“可有可无”,普通人类将会被“奴役”或是面临清洗。

关于改变基因来避免某种疾病的做法,是否能够取得效果存在很大的争议,一旦基因编辑不完全,那么非但无法预防疾病,反而会带来很多副作用。像此次对CCR5基因进行编辑以预防艾滋病的做法,宾夕法尼亚大学基因编辑专家穆斯努鲁提出“没有正常的CCR5基因的人会面临感染其他病毒的高风险,比如西尼罗河病毒,死于流感的风险也会增加”。

而在其实际效果之外,还存在十分严重的伦理道德问题,有学者认为以任意手段暂时或永久增加人体机能是十分“可怕”的,不光有学者对其担忧,前年美国皮尤研究

中心也做过相应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受访民众也对基因编辑技术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摘编自《抵制基因编辑技术,人类到底在恐惧什么?》)

材料四:

基因编辑技术非常容易,所以很多人能够做,学生物的本科生就可以到县医院做。而选择改变什么性状、改变什么基因以及多少基因很难取得共识,由此会导致一片混乱。一旦允许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就很难阻止大规模地改变人类基因的问题,而且少数人决定的基因编辑后果将会扩散到整个人群,这样就会带来整个人类的灾难。突发事件已经表明,对于基因编辑这种技术的使用,仅仅依赖科研人员的自律是不够的,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否则基因编辑技术滥用的后果是科技工作者个人、国家乃至人类都难以承受的。

现在国内外讨论大多集中于基因编辑产出的婴儿个人安全问题,包括黑箱操作、质量低劣、缺乏基本的动物研究背景就极快速度用人做试验等,这些讨论其实漏洞百出。个人安全固然重要,但还有更大的问题;改变个体细胞的基因是个人和家庭的问题,而改变生殖细胞基因是群体和人类的问题,前者可以由个人和家庭决定,后者需要国家和国际进行规范。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中国应该以立法为目标进行严肃讨论,研究制定符合中国人民和人类利益、对科学界有约束力、对个人有威慑力以及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从而对生殖细胞基因编辑进行规范管理。目前,我们还没有进行人类生殖细胞编辑的迫切理由,可禁止其临床实践,直到有医学刚需并解决了伦理和法律问题之后。

(摘编自饶毅《基因编辑会带来什么危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Francis Mojica首先发现的CRISPR-Cas9技术,之所以被称为本世纪最大的生物技术发现之一,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应用于人类基因组的编辑。
B.当科学家从细菌中取出CRISPR-Cas9,再引入组成更复杂动植物的真核细胞时,剪切DNA便会激活一种修复机制,从而开启了重写DNA的可能。
C.早在20世纪20年代,酸奶公司Danisco就开始将CRISPR技术应用于人类食物生产这一领域,但早期应用阶段的CRISPR技术还不成熟。
D.霍金在遗作《对大问题的简明回答》中曾预言,基因技术的发展最终将造成普通人类要么全部变身“超级人类”,要么被奴役或面临清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从积极角度对基因编辑技术的价值和作用有所肯定,认为这一技术对粮食作物的生产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B.基因编辑技术不仅可以生产更精瘦的家畜,还能缓解马铃薯和西红柿等作物的全球短缺状况,且使食物携带更多的营养物质或保存更长时间。
C.专家穆斯努鲁对此次贺建奎基因编辑免疫艾滋病婴儿事件持怀疑态度,他认为没有正常CCR5基因的人会面临感染其他病毒的高风险。
D.对基因编辑技术以任意手段增加人体机能的做法,一些学者和部分受访民众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进行了思考,并表达出不同程度的担忧。
3.下列不属于我国目前禁止基因编辑临床实践的理由的一项是( )
A.目前基因编辑实践上选择改变什么性状、改变什么基因以及多少基因很难取得共识,由此会导致一片混乱。
B.一旦允许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就很难阻止大规模地改变人类基因的问题,而且少数人决定的基因编辑后果将会扩散到整个人群,这样就会带来整个人类的灾难。
C.目前,我国还没有进行人类生殖细胞编辑的迫切的医学刚需理由,并且一旦基因编辑不完全,那么非但无法预防疾病,反而会带来很多副作用。
D.基因编辑可以使种植更加高效,可以缓解马铃薯和西红柿等主要作物的全球短缺状况,也可以创造出不受干旱和其他环境影响的作物。
4.材料四是如何得出中国需要“对生殖细胞基因编辑进行规范管理”的结论的?请简要分析。
5.前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2021-04-2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博物馆的使命,是个厚重而又常新的话题。说它厚重,是因为它承载着人类文明,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人们叙述着过往;说它常新,是因为在不同时代,它总是带着不同的色彩并被赋予不同的功能和职责。在新时代,要让文物、遗产、古籍活起来,博物馆承担着重要使命。

②博物馆能以物教人。“物”是一切博物馆的基础存在,是博物馆的本质内容,也是历史、文化存在的载体。物的搜集、甄别、保存、陈列都有其基本的规范及内在逻辑,既是一项系统的专业工程,也是一项体现审美价值的艺术工程,还是一项需要敬业奉献的工程。近代实业家张謇当年为办博物苑,“謇家所有,具已纳入”。以物教人,就是要将物的形态真实、准确、合理地展现出来,让人们在观物、识物、赏物的过程中,既能观看其形态特征,也能感受其本质属性,还能体会其生命灵性。在此过程中,让观众由物及物,由物及理,由物及人,并从中获得知识,体会美感,陶冶性情。

③博物馆能以史有人。“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物的背后有着其特有的历史和故事。要将这些历史和故事尽可能真实地挖掘出来、准确清晰地描摹出来、形象生动地讲述出来,既需要知识水平,也需要智慧能力,还需要付出艰辛劳动。要尽可能还原历史真实,在不违背真实的前提下,将故事讲得生动形象。张謇当年呼吁国家办博物馆,认为博物馆功能之一就是存史以公诸天下,以物存证,以史服人。博物馆本身亦具有存史功能,除了书本外,博物馆的文物、遗存都是非常鲜活的史料,能够“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让人们在倾听历史故事中学史、懂史,提高鉴史能力和欣赏水平,又在触动和感动中汲取正能量。

④博物馆能以文化人。“文”指的是文化,文物背后有历史有故事,历史故事背后蕴含着文化。以文化人是指由“物”“史”所体现出的文化来引导人、熏陶人、感化人,使人们的心灵、思想得到浸润和滋养。文化既客观存在,又抽象无形。以文化人,博物馆的这个功能和职责在今天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蕴含于文物之中,人们在观物、品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感染,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既带给人精神的愉悦和享受,也能领略并感知文化遗产的精髓和力量。

⑤物、史、文三者处于不同的层面。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基础;史是能够领略、感知的,是物与文化的桥梁纽带;而文则是无影无形的,当然,它虽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是可意会的。史借助于物得以表达,而文又附着于物的形体、史的内涵之中。物所展陈的程度、史被挖掘的水平,这二者对文化的揭示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⑥要让文物动起来,让博物馆活起来,除了内容的实、形式的美,还要有手段的新、方法的活,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来获取并释放更多信息。内容、形式、手段、方法四者和谐统一,物、史、文三者融为一体,真正达到以物教人、以史有人、以文化人的目的和效果。

(摘编自王敦琴《新时代博物馆的重要使命》)

材料二

①当今博物馆的角色已不限于单纯的积累传承,其核心动能在于对社会创新的推动。作为文化生产单元的博物馆,必须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成为生产知识的动力源,培养人们创造性的思维,我们把这样的体系称为智识机制的建构。

②新技术带给艺术博物馆领域中首要、直接的变化来自受众“观看”模式的改变。传统的观众概念被新技术发散成为“受众”概念,即观看这一行为本身并不足以代表人们在艺术中所获得的全部。虚拟现实、大数据、智能穿戴等技术的发展,也拓展了受众对于作品可能的参与和干涉程度。同时,博物馆为了增加受众,不断积极拓展和电影、智能工业等其他领域的深度合作,受众和博物馆所提供的艺术生产之间建立了新的关系。

③建构智识机制不断启发创新思维模式从而梳理当代的人类认识规律与特征,正是艺术博物馆的当代意义所在。“智识”概念来源于人类认知传统和脑科学的研究结果,相对于通过经验和教育获得的事实、信息或信息集合的“知识”,“智识”更准确地指向人们判断事物和解决矛盾的逻辑与能カ,以思考、理智、判断为特征。“智识”强调的是认识发生的机制与过程,“知识”强调的是认知活动或能力达成的结果。艺术博物馆在当今的智识体系建构中,显示出以视听等感官体验为主的特征,同时与其他学科合作,传递、收集与归纳信息,为集体记忆提供支持,启发创新思维模式。

④数字技术革命使技术与文化高度融合,同时影响了包含艺术生产与博物馆运营在内的所有非物质生产领域,改变了人类的思维与行为。观众在“参与”作品的同时,其智识与艺术家的智识相互作用,可能形成新的智识结果,这成为艺术博物馆智识机制最基本的形式。博物馆可能不会直接解决21世纪困扰人类的许多问题,但是,通过让民众增进智识,可以在最终解决方案中发挥作用。如果探究“智识”,跨学科是其主要特征,整合多学科的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才能梳理其脉络。将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纳入到新时代的技术认知中来,参考一些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在内的研究方法,来重新观察艺术和生态秩序,是艺术博物馆面对信息时代所需要的智识精神。

⑤回应受众的变化,策展强调与观众的融合与平等,主要表现在策展内容、结构、过程、结果的开放。人与艺术在媒介的中介下形成一种“双重凝视”。展览呈现的作品需要观众的参与才完整,而策展人与艺术家在展览尚未成形时,创作出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是“未成形”作品。在展览展出的那一刻,作品被观众参与,被凝视,这样的状态又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作品因此才完整。

⑥当下的艺术场域不再提倡“权威”,策展人也由放弃权威、放弃诠释作品这一行为,得到了更纯粹的、基于“平等凝视”的策展实践。策展从单向的传递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观众不再是旁观凝视,而是成为主观艺术意涵的构造者之一。

⑦在新知识形态时代,我们认为艺术博物馆提供的不仅是艺术专业知识的直接生产,而且是生产知识的动力——一种创新思维模式,一个智识生长的空间,我们把这样的博物馆运营指导思想,称为智识机制的建构。

(摘编自张子康《用博物馆的“大脑”去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物馆的使命是厚重而常新的话题,承载着人类文明,也被赋予了不同功能与职责。
B.“物”承载着历史与文化,是博物馆的本质内容,其展陈直接决定了文化揭示的程度。
C.博物馆核心动能是推动社会创新,通过建构智识机制可以培养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D.新技术不仅改变了受众的观看模式,也拓展了受众对作品可能的参与和干涉程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要达到以史育人,就要通过博物馆获取真实准确的史料,引导人们学史、懂史、鉴史。
B.博物馆要实现使命、活起来,就要关注内容、形式,还要有新颖的手段与灵活的方法。
C.艺术博物馆追求视听等感官体验的特征,决定了其智识体系的建构要与其他学科合作。
D.平等凝视中主观艺术意涵的构造者就是观众,他们与放弃诠释作品的艺术家平等交流。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博物馆使命范畴的一项是( )
A.国家博物馆展出包括月球样品001号在内的探月工程相关科技实物40余件。
B.张謇说:“盖博物苑,以为学校之后盾,得以综合古今,搜讨而研论之耳。
C.广东博物馆设立发展基金,通过财政注资和公开募集方式定向支持各种活动。
D.敦煌石窟文化艺术展,涵盖敦煌石窟千年营造的厚重历史、艺术和人文积淀。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⑤段是如何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的。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博物馆如何通过智识机制的建构推进“以文化人”这一使命的落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一种外来的文学观念,悲剧真正进入中国,前后不过百年时间。百年间,中国现代悲剧观念便将西方源远流长的悲剧传统接受、演练了一遍。虽然其间颇多曲折与起伏,但终自成一格,形成了一个既区别于西方悲剧的“中国”文学观念,同时,又区别于中国传统悲情戏曲的“现代”文学观念。以一种动态、开放的视野审视、分析悲剧在中国的接受、成长状况,不难发现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发生、发展,虽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但其内里却是在持续推进,且隐然有迹可循。如果说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发展的阶段性与理论认知、创作实践、社会状况、时代语境等密切相关,那么其内在路向的发生则源自悲剧意识的觉醒。而且,路向与阶段,事实上是一里一表,二者互为生发。

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的研究,“悲剧是什么”“悲剧应当如何”是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研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言人人殊的论题,此处不打算展开论析,只想重申悲剧观念最核心的两个方面,因为这也正是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内在的发展路向所在。

朱光潜曾说,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是“出自哲学家笔下论悲剧的最好一部著作”。原因之一就在于尼采的悲剧观念既不是悲观主义的,也不是乐观主义的,而是二者矛盾的组合,将“酒神原始的苦难融入日神灿烂的光辉之中”。在朱光潜看来,这是尼采的一大功绩。理由是,悲剧给我们展现出来的,就是这样具有两面性的自然。因为悲剧是有感于生活的阴暗、命运的不公等不如意而产生的;与此同时,悲剧又总是有对苦难的反抗,对于悲剧人物而言,最不可原谅的就是怯懦和屈从。从观念的角度看,朱光潜的这一评论或者说尼采那看似矛盾的组合,正道出了悲剧的两个最基本层面:直击人类生存困境的悲剧意识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精神。

悲剧意识如同悲剧的内核,体现着悲剧的哲思性;悲剧精神则犹如这内核中的灵魂,展示出悲剧的人性深度。表现在具体的悲剧作品中,如果说悲剧冲突的必然性和不可解决性喻示着悲剧意识的反思深度与力度,那么悲剧人物对人性理想的合理要求,他们的执着追求、行动乃至毁灭,则彰显着悲剧的精神高度和人性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部经典的悲剧作品,都是一首哲学化的诗,深邃的思考和悲壮的情调是其基本风貌——从对人的生存的终极关怀出发,在形而上的思考与崇高的人性精神结合处绽放。所以,仅仅表现出深刻的悲剧意识还不足以称之为悲剧作品,是否体现出一种执着的悲剧精神同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二者之中,悲剧意识的觉醒显然是最基本的前提。

由此反观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百年进程,虽然真正堪称悲剧的戏剧作品不太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其现代悲剧意识却呈现出一种持续的、正向的发展态势,由外而内、由下而上、由社会到个体、由现实到精神,不断拓展、深入。至于其间的悲剧精神则因作者的诉求不同和作品的艺术表现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质感和情调。所以,在这两者之中,作为根基的现代悲剧意识的不断觉醒与发展,便成为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百年发展进程的最佳见证和似断实连的内在路向,贯穿于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发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

(摘编自章池《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百年流变》)

材料二:

我曾在一篇文章的结尾这样谈论汪曾祺:“我不再期待从他笔下读到直面人生的悲剧,我把他本身读作一个悲剧”。后来集中读过他1992年以来的小说,觉得此论未免片面。这些作品所表现的痛苦、挣扎与悲凉,正是我所期望的“直面人生的悲剧”。只有将这惨淡的辉光凸突出来并赋以相应的美学价值,一个完整而又真实的汪曾祺才能得以呈现。

汪曾祺小说中的悲剧意识表现为末世的败落景象。两个世纪以来中国处于急剧的变化和动荡之中,无论是社会政治现象还是文化精神现象都在这动荡中瞬息万变。旧的东西无力自持不断走向凋零衰败,新的东西无法自立迅速走向夭亡。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经历给这个民族染上了焦虑、绝望、悲怆、无奈的心理色彩。有的人一面挣扎,一边出自本能地发出沉重的悲叹,有的人则以其文化优势和精神优势,对这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心理色彩持有充分的清醒与自觉。这些清醒者自觉者如果怀有丰富的情感,必会产生深切而又浩大、灼痛而又寒凉的悲剧体验。近世以来许多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担当这一败落的世界,表现自己的悲剧体验。这样一场漫长而又剧烈的历史动荡中,最受颠簸、最受震撼的当然是士大夫阶层。

(摘编自摩罗《悲剧意识的压抑与觉醒——汪曾祺小说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阶段性发展源于悲剧意识的觉醒。
B.在章池看来,悲剧观念最核心的两个方面是“悲剧是什么”和“悲剧应当如何”。
C.悲剧意识的觉醒是悲剧作品最基本的前提,因而在悲剧作品中,它比悲剧精神更重要。
D.汪曾祺作品中所体现的身处末世的痛苦与挣扎正是其复杂的悲剧体验的表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中国现代悲剧观念虽然受到西方悲剧的影响,但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B.悲剧作品中的人物如果懦弱地屈从于命运的安排,那他是缺乏人性魅力的。
C.汪曾祺的小说表现出深刻的悲剧意识,却忽略了对悲剧精神的建构。
D.士大夫对中国近世以来的历史动荡感受深刻,其怀有的丰富情感使得这一阶层更容易萌发一种悲剧意识。
3.下列作品分析不符合将“酒神原始的苦难融入日神灿烂的光辉之中”这个特点的一项是(     
A.《窦娥冤》中窦娥身世凄惨,遭受毒刑拷打,为证清白指斥天地、痛发誓愿,拼死抗争。
B.《雷雨》中周朴园一生活在痛苦与折磨中,年轻时为了前途放弃了爱情,临到中年又失去了亲人。
C.《红楼梦》中林黛玉寄人篱下、孤苦伶仃,感受到贾宝玉的真情后,她表现出了对爱情的坚定追求。
D.《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面对人性堕落、良知泯灭的黑暗现实,重整乾坤,秉持崇高的人文主义社会理想。
4.请根据两则材料解释“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两个概念。
5.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6 . 材料一: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这是对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产生和发展中的科学定位。顾名思义,所谓根,就是说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文化;所谓魂,就是说中华文明的基本内核、价值观念和黄河文化一脉相承。

黄河文化之所以是中华民族的根,是因为中华文明产生于黄河流域,并留下了宏伟的物质标志。农业是文明之母,黄河流域农业的起源奠定了农耕文明的基础。建筑凝结了黄河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文明的物质标志。从夏朝都城依黄河及其支流建立并转移,到元朝定都北京,再到明清,黄河流域很多地方成为都城,留下的建筑成为文明的见证。

黄河文化之所以是中华民族的魂,是因为中华文明传承了黄河文化的精粹,并凝聚融合成大一统的国家。以黄河文化价值观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是我们民族和国家融合统一的灵魂。中国传统政治和伦理道德的理论基础是儒学,儒学是黄河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的一个学派。汉武帝为适应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的需要,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便由私学一跃而成为占据正统地位的官学。此后的历代王朝,均大力加以提倡,使之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的理论基础。经过漫长岁月的浸润,儒学渗透到中华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秦汉至南北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使黄河文化在地域上大大扩展。这时,黄河文化的覆盖面已远不止黄河流域,而达到了两汉的疆域,其文化的影响力远及西域、日本与南海。从隋、唐至元末,中国境内又再次掀起一个民族大融合新高潮,使黄河文化的覆盖面进一步得到扩展。至清朝建立,黄河文化与周边的诸种文化相融合,便进一步成长为中华民族文化。

(摘编自田学斌《黄河文化: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材料二:

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是黄河文化的核心民族精神,也是黄河文化中的原始民族精神,这是与原始社会黄土高原恶劣的生存环境相伴相生的。黄土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使黄河流域先民们的创造力、开拓精神、不屈不挠的斗志被激发到了极致。于是在缺少文字记载传承的远古,这种精神以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的形式流传在了中华民族成长的源头,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原始民族精神。

崇德向善重义的人文主义精神源于黄河流域的祖宗崇拜和家庭伦理社会结构。西周初年统治者实行了以礼乐德治为特点的宗法分封制,后又经春秋战国的进一步含蕴和“大一统”下儒家文化的“高高在上”,中华民族的主导民族精神得以确立。从此之后,以崇德、向善、重义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开始覆盖并构筑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它一方面追求社会秩序的“天下大同”,另一方面又强调“天下大同”的践行者在个人,于是产生了独具社会伦理特征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逐级序进。在这架联结个人和群体的逐级序进中产生了大量的人文主义精神,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患寡而患不均”等。

美美与共的和平理性精神来源于黄河流域艰苦的农耕生活。因艰苦求生,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养成了务实、勤劳和理性的性格。黄帝和炎帝涿鹿之战后的结盟,又使其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民族融凝方式:美美与共下的统而合或统而不合。费孝通曾把这种各安其位、联手发展的精神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家国一体的群体本位精神,是黄河流域以农耕为主的经济形态和黄土高原独特生态合力的产物。史前时代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先民是以血缘为纽带的部落联盟形式的宗主制政治,新石器时代晚期权力已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宗主手中。黄土高原上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态奠定了华夏族依赖土地、追求稳定、务实和不喜迁徙的民族心理。黄河流域时而发生的灾害,单靠个人的力量无法抵御。于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劳动成果出现了宗主带领民众集中权力推动大规模农事作业的举动,这种频繁出现的群体主义举措逐步养成了中国农耕经济社会的群体本位文化。

黄土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黄河流域人民勤劳、勇敢、坚毅的守道精神。先民们向土而生,在勤劳的努力下,把中原大地的农业变成了不同于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的精耕农业,含蕴了高度发达成熟的中华文明。

返本开新模式下的创新精神源于黄河流域的祖先崇拜和由此形成的寻根文化,表现在文化传统上,即“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因而中国文化史中多有注经之作。这种看似保守的文化传统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返本开新模式下的创新精神。因为“返本”是问题导向下的返本,追根溯源的过程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创新过程。因而返本开新,即:在时代精神的观照之下,对原典重新解读,接续鲜活的智慧,找到新的亮点,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会娟《黄河文化孕育的恢弘大气的民族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黄河流域历代都城留下的建筑凝结了黄河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文明的物质标志,成为中华文明产生于黄河流域的见证。
B.黄河文化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精粹,以黄河文化价值观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是民族和国家融合统一的灵魂。
C.黄河文化的覆盖面随着历史上民族大融合两次高潮的到来而不断扩展,至元代达到最大化,成长为中华民族文化。
D.黄河文化中的原始民族精神在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中生成,并在远古时代借助文字记载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流传下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学由私学跃为官学,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的需要,并逐步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的理论基础。
B.崇德向善重义的人文主义精神,既追求“天下大同”,又强调个人的践行,于是产生了个人到群体的逐级序进。
C.先争战后结盟的黄帝和炎帝,找到了美美与共的民族融凝方式,认为各安其位、联手发展是最适合民族发展的。
D.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具有勤劳、勇敢、坚毅的守道精神,创造了与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精耕农业不同的生产模式。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黄河文化所孕育的民族精神的一项是(       
A.自强不息,厚德载物B.和而不同,合作共赢
C.众志成城,家国情怀D.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4.关于黄河文化,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在表演方面,中国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包含着音乐、舞蹈、雕塑、美术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

材料二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拥有了他们,京剧艺术也就拥有了未来、拥有了希望。立足当下,戏曲要积极主动地拥抱年轻人。

面对众多的艺术门类,我们应当有充分的自信。对于传统剧目必须精排精演,提升文本的整体质量。对于新编剧目,一定要有深邃的内涵、明快的节奏、抓人的情节,服化道和音舞美等都需要全方位提升。我们既不能走西方大歌剧的路子,也要跳出一味重复过去个别成功剧目模式的路子,必须要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年轻人爱看昆曲、京剧、梨园戏等戏曲剧种,视之为时尚,究其原因,一来是这些戏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和剧种个性;二来,有别于西方许多艺术类型,它们都是集文学、表演、音乐、美术、武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这些特质符合时代的审美和个性追求,必然会受到年轻观众的欢迎与热爱。

近年来,戏曲艺术涌现了不少实验作品、跨界作品,引起了一些争议。以前,大师们也常有反串,常与其他艺术门类合作,比如谭鑫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这是才艺的展示,也是灵感的迸发,未尝不可。但跨界存在的前提,是作为主流的传统作品牢牢守住戏曲的根。京剧得姓“京”,昆曲得姓“昆”,戏曲的“底线”得经得住考验。这个“根”要是不在了,“跨”也就说不上了。

另一个现象是传统艺术与新兴技术的结合。如今,许多优秀的戏曲作品都被拍成了电影,很多网站、APP成为戏曲展示平台。许多戏曲院团和戏曲人都在上面开通账号,以短视频的形式普及推广戏曲。信息时代,戏曲人不应墨守成规,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小小的一方舞台。网络上短平快的传播手段,也的确能快速拉近与网友的距离、培养潜在的观众。我们不应排斥,但同时也要注意尺度和分寸,万不可恶搞,偏离戏曲传播的初衷。

培养观众是传统艺术的恒久之道。戏曲人不能做“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事,而应当主动出击,去赢得更多人的了解与热爱。

(摘编自《戏曲艺术与年轻观众》)

材料三

在信息时代,科技对戏剧艺术的影响表现得十分明显。从戏剧创作层面来看,传统戏剧更强调剧本的重要性,重视对故事的叙述和对人物形象的诠释,而现在,舞台实践的不断探索与拓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以一人一事贯穿的闭锁式戏剧结构,正逐渐让位于多视角、多线索交织的新结构样式;而以人物为主体、以行动为主线的戏剧叙事模式,正逐渐让位于人机互动、人偶配合、技术装置、声光造型等多元并存的新型艺术系统。科技对戏剧实践影响最直接也最明显的表现自然是舞台呈现。剧场科技、智能舞台、多媒体技术等的广泛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当代舞台的表现手段和艺术面貌,并且为人们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比如前些年出现的由著名科幻小说《三体》改编成的同名话剧,用上了全息投影、余光投影和裸眼3D等“黑科技”。另外,观众与剧场空间及演员的相处方式也不一样了,三者形成了新的关系。戏剧构作、景观剧、直面戏剧、浸没式戏剧等创作理念和剧场实践,都可以看作是观演关系变化调整的有效手段。科技还改变了戏剧的传播方式。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国家剧院的演出现场录像NTlive,借助现代拍摄技术和传播手段,这些录像才可以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

那么,科技的支撑对于戏剧艺术是否必要呢?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命题。人类的戏剧艺术源远流长,现代科技的出现则是晚近之事,既然古希腊的悲剧和神话至今仍是难以超越的经典范本,可见,艺术的价值似乎并不会由于科技的加入而增值。戏剧艺术家应当具备高尚的美学情操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如此才能将各种科技手段水乳交融地内化于创造中。

(摘编自《浅析科技对戏剧艺术的影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舞台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种虚拟空间可体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特点。
B.昆曲、京剧、梨园戏等戏曲剧种被年轻人视为时尚,原因在于它们是有别于西方许多艺术类型的综合性艺术。
C.为更好地普及推广戏曲,我们要守住网络传媒这块戏曲传播的主阵地,为优秀戏曲作品搭建更多的网络平台。
D.在现代科技的作用下,多元并存的新型艺术系统彻底取代了以人物为主体、以行动为主线的戏剧叙事模式。
2.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戏曲发展离不开年轻观众,一定要多方位、多形式、多角度地去传播戏曲文化。
B.中国戏曲的表演强调神似和写意,这说明舞台上呈现的生活是完全不同于现实生活的。
C.在信息时代,戏曲人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戏曲作品要考虑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D.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舞台实践的探索与拓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人关注戏剧文本。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武家坡》一剧中,薛平贵“一马离了西凉界”等十句唱腔,时间长度不过五分钟左右,却走过了从西凉到大唐千里之遥的路程。
B.《拾玉镯》一剧中,孙玉娇关门、赶鸡、喂鸡、穿针绣花等,都是无实物表演,剧情主要靠演员的做工、舞蹈、身段、表情来表现。
C.新编戏剧《梦》中,除了说书人叙述的四个梦等有吸引力的内容外,还运用了灯光变换等舞台艺术,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享受。
D.《秋江》陈妙常乘船追赶心上人一段,表演上采取了磋步、捻步等步法,再加上优美的动作、载歌载舞的表演,极具艺术的美感。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你认为,戏剧艺术是否需要科技的支撑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过去以“引进来”为主,到如今量质齐升、版权输出至众多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中国童书的创作和出版备受瞩目。这既依赖于高质量的创作和设计,也得益于多样化的国际出版合作。扬帆出海的中国童书,有信心让市场检验影响力和传播力,有信心赢得国外小读者的喜爱。

屡获大奖,中国童书受海外瞩目

不久前,一本中国原创童书被列入英国《金融时报》“2019最佳童书”。由陈佳同创作的《白狐迪拉与月亮石》是国际知名出版人巴里·坎宁安引进的第一本中国原创童书,他说:“这本书和作者陈佳同让我感受到一种全新的中国叙述故事的独特文化魅力。”目前“白狐迪拉”系列图书的版权已输出到英、美、法、德等国。

中国童书屡获大奖,受到外国出版商的青睐。在博洛尼亚书展、法兰克福书展等国际书展上,中国童书出版企业的展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外展商。英国著名童书出版社尤斯伯恩出版公司总经理皮特·尤斯伯恩曾对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说:“我把我们的员工都放到中国展台上,希望让他们了解中国童书市场。”这说明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更加受到关注,中国童书更加引起了国外出版公司的重视。

量质齐升,引进和输出逐渐平衡

从主要引进海外童书,到如今中国童书输出国外,“走出去”与“引进来”正逐渐走向平衡。

我国庞大的市场需要大量优质童书。 此前,引进版童书曾是中国童书出版行业的热点。如今,童书已成为我国出版业中发展快、效益好、竞争激烈的版块之一。全国580余家出版社中有520多家从事童书出版,每年印制童书近9亿册,品种多达2.3万余种。2019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中国儿童太空百科全书》与斯洛伐克的奥拉出版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后者曾拿着样书请资深科普出版人审阅,结论是:“这本中国百科全书内容扎实可信、质量上乘。”该出版社对外合作中心主任马丽娜说,近年来我国童书进步明显,外方之所以看好《中国儿童太空百科全书》,最主要的还是看重其品质,现在我们的图书走向国外完全按照国际版权交易规则来做,让图书接受市场的检验。

多种合作,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童书“走出去”呈现多种渠道、多种模式并存的新景象。除了版权输出,中外合作创作、开设海外分社等新形式也日渐兴起。

天天出版社目前正与挪威一家出版社合作开展“中挪图画书共创项目”,双方各派出3位作家和3位插画家,两两合作创作6本图画书,同时在各自国家出版。“之所以采用中外合作创作,一是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市场和读者需求,二是为了取经,看人家是怎么创作和运营的。”天天出版社社长张昀韬说。挪威出版人斯韦恩也表示,“图画书共创”的方式使中挪两家出版社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和文化合作。中外合作创作把双方优势集中起来,更有益于中国童书提升质量、开拓国际市场。《白狐迪拉与月亮石》的封面及插图,就由西班牙著名插画师绘制,将书中的奇幻世界生动地展现出来。

如何继续扩大中国童书影响力、加深中外合作?白冰认为,要让国外读者更多关注中国图书,中国出版界还应加强与对象国新闻媒体的联系,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每次国际书展都可以请使领馆帮助,约请当地媒体参加,利用媒体增加在当地读者中的知名度。张俊显建议,中外合作中要注意选择能进入当地图书发行主渠道的合作方。正是由于与日本一家有实力的出版机构合作,广西师大出版社的童书才得以顺利进入成熟稳定的发行渠道。

(摘编自张贺《中国童书,赢得国外小读者》,人民日报2020210日)

材料二:

数据显示,中国原创童书与引进版童书的比例基本保持在3:7。尽管我们一直追求让童书“引进来”与“走出去”达到平衡,但在竞争越发残酷的态势下,为快速抢占市场,很少有人愿意好好创作、打磨自己的精品,而是热衷于引进,经过简单“勾兑”就投向市场。此外,缺乏优质原创人才也是国内童书原创不足的掣肘因素。一些出版社表示,做原创童书就是赔钱买卖。各年度童书畅销排行榜中鲜有新书,基本都是出版两三年甚至更久的老书。新书入榜难也打击了优质原创人才的创作积极性,一般原创作者往往会因“耗不起”而流失到其他创作领域。多年来,我国童书还存在着选题重复、跟风模仿、同质化出版的问题。有报道称,在网络书店搜索《妈妈不是我的佣人》,会出现《爸妈不是我的佣人》《父母不是我的佣人》甚至同名图书等10个不同品种。

可以说,对进口依赖强、国内原创作品不足、结构单一等问题,是当前我国童书面临的老大难问题。中国童书出版要完成从“中国加工”到“中国制造”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从相关部门到出版社、创作者等,都要围绕种种问题,切实完善顶层设计,注重培养创作人才,为童书原创提供充足的发展后劲,这样才能更多地振兴原创,走向海外。

(摘编自何勇海《理性看待中国童书“走出去”》,中国作家网202031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凭借高质量的创作和设计,近年来中国童书扬帆出海,版权输出到众多国家和地区,受到了国外读者的喜爱。
B.在国际知名出版人巴里•坎宁安的推介之下,陈佳同创作的“白狐迪拉”系列图书的版权已输出到英、美等国。
C.天天出版社与挪威一家出版社合作开展“中挪图画书共创项目”,对中挪童书提升质量、开拓市场都很有益处。
D.中国的童书作家们总是热衷于引进国外童书,经过简单“勾兑”就投向市场,主要原因是竞争激烈,需抢占市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童书越来越引起国外出版公司的重视,从而使中国童书屡获大奖,也使之在国际书展上颇受欢迎。
B.我国童书需求量极大,绝大多数出版社从事童书出版,而这正是童书出版业竞争极为激烈的原因之一。
C.欲使中国童书更好地走出去,中国出版界在推介中国的童书时应该联系国外的新闻媒体,借助其宣传。
D.在网上搜索《妈妈不是我的佣人》,会发现同名或类似名字的图书多种,说明同质化出版现象很严重。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家长们渐渐意识到童书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品德培养有很大帮助,从而常为孩子购买。
B.《草房子》《青铜葵花》《凤鸽儿》等儿童文学作品在海外取得了巨大成功。
C.真正的原创作品必须经得起翻译,莫言获诺贝尔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作品经得起翻译。
D.原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于友先认为中国童书要走出去,必须解决原创作品少的问题。
4.材料一在论证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两则材料所持有的对中国童书的主要观点有何不同?对此应怎样理解?
2021-04-19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适应性训练(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大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保持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全人类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保持和延续生物的多样性,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开始采取有效措施。在我国,有着自己的植物诺亚方舟——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英国,有一个名叫千年种子库的保护中心,珍藏了来自各大洲的众多稀有物种;在挪威,有一个目前最安全的种子基因——“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其基因储备是全球粮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为确保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无限可能。

抢救和保存农作物的遗传资源如种子,可以维护农作物的多样性。现在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大多有了自己农作物的基因库。有的种子基因库搞得非常好,但有的因缺乏经费、位置不合适或管理不到位等,还不能确保粮食种子的安全。特别是遭遇大的天灾人祸,如地震或战争时,当地的基因库就可能被毁于一旦。

所以,为了做到永久安全地保护全世界农作物的多样性,就需在地球上最安全的地方备份人类所有的优良农作物种子,以防万一。即使当地种子库被毁了,也可再用这些异地储藏的种子重新启动当地的农业生产。“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是确保全球粮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被称为“末日种子库”。

当前世界农作物多样性保护形势并不乐观,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正在使农业失去良好的基础,也使人类面临着更加饥饿的严重威胁,首当其冲的就是穷人,所以为全世界提供优质廉价的粮食无比重要。

人类仍有大约80%的食物、住房和衣服来源于世界上现有的4万种植物,可它们正面临着严重的咸胁,特别是填饱人类肚子的粮食植物。这种威胁主要来自天灾人祸,如不可预测的世界气候改变等。据科学家研究,地球温度每升高1℃,世界粮食就要减产10%,升高3~4℃,粮食就会减产25%,全球农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还有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据联合国推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增加到90亿,这将对人类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资源形成巨大的压力。

运营管理“末日种子库”的全球农作物多样性信托基企资责人MariaHaga介绍:“从1950年至今、中国灭绝了90%的大米作物,美国灭绝了90%的果蔬作物。‘末日种子库’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保存更多的种子,利用已有的多样性种子来保护人类的现在和未来。”

种子是最有价值的生命遗产。人类要能在较少的土地保持收获较高产量的农作物,就一定要永久保护好现有的农作物多样性,这是保证不断提供足够粮食的关键办法之一。而要保护好农作物生物多样性,就要永久保存好那些更能适应气候变化,需要较少土壤、化肥和水还可以抗病和抗虫的优良粮食种子,它们是天地精华,是人类上万年传承的最有价值的生命遗产、是保持人类现在和未来不再挨饿的依靠和希望。

多样性对于粮食作物的安全十分重要。有多样作物的存在,未来可以挑选进行优势杂交;比如一个品种的小麦需要比较少的水就可存活但低产。而另外一个品种的小麦可能需要很多的水但高产,根据不同的特性可以杂交在一起,形成高产、需水量很少的新型的作物。

目前世界各地已有近百家基因库机构把将近上百万份种子样本送到“末日种子库”保存。这些种子源自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数将近6亿颗。储存在这里的82.5万个品种,代表了1.3万年农业历史。

大多数国家都有自己的关键作物品种储存,所以“末日种子库”就像“备胎”,是这些种子备份的备份。当洪水、战争等威胁了国家种子库,或者工业规模的农业极大减少了遗传变异以至于害虫泛滥成灾、作物死亡时、“末日种子库”存在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

(播编自徐峰《种子基因;延续生命的诺亚方舟》)

材料二:

虽然中国口粮亩产世界领先,但玉米、大豆等重要饲料类作物亩产远低于以转基因种子为主的美国、拉美地区,单产不足农业发达国家的60%。玉米、大豆提高亩产,还需要依靠生物育种技术。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粮食安全的前提是种业安全、但是,在产业发展、科研体系、技术攻关三个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存在较大差距。

其中,生物技术是当前中国种业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核心短板。中国种业科技整体仍处于以传统杂交育种为主的发展阶段,而美国的种业技术已经步入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化生物技术育种阶段,在全球种业竞争已经步入以“生物技术+信息化”为特征的大背景下,中国种业由于生物技术的原创性少、生物技术产业化方面落后于人,面临“卡脖子”的窘境。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的短板,也是未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突破口。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其中指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会议明确,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此前,生物育种作为前瞻性,战略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之一,已经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

(摘编自莫云《保障粮食安全从种子入手,攻关“卡脖子”技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英国千年种子库的保护中心和挪威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有着完全相同的功能定位。
B.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对当前的种子安全和粮食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气温升高、虫害侵袭、战争破坏、人口增长等。
C.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但是中国在杂交育种和生物育种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生物技术面临“卡脖子”的窘境。
D.认识到当前种业存在的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解决种子问题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指明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2.下列关于农作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要维护农作物的多样性,较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地球上最安全的地方备份人类所有的优良农作物种子,以防万一。
B.保持农作物的多样性,就给科学家利用不同品种的优点通过杂交等技术手段培育出更为优良的种子提供了可能性。
C.现在世界农作物多样性保护形势堪忧,如中国大米、美国果蔬的作物大量灭绝,“末日种子库”将会使这些物种起死回生。
D.在耕地日益减少的形势下,保护农作物多样性也是提高农作物产量,为世界提供足够粮食、解决饥饿问题的关键方法。
3.根据材料推测,下列不是建立“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必备条件的一项是(     
A.在北极的永久冻土带,自动温控系统使空气交换机和制冷设备交替工作,保持恒温。
B.位置比现在的海平面高出130米,即便气候变暖导致冰层全部融化,也不会将其淹没。
C.外包1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墙,隧道里有数道密封门,能够抵抗爆炸冲击力和热空气。
D.位置很偏僻,却容易到达,有很好的码头和机场,给各国运输种子来此提供了便利。
4.关于国家提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你是如何理解的?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继河南卫视春晚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出圈后,《你好,李焕英》再度引燃观众热情。它们无疑收获了万千粉丝的满堂喝彩,更承载着时下观众对高质量文艺作品的深层次需求。

《唐宫夜宴》是一支约5分钟的舞蹈节目,作品创新表达方式,将大唐风华融于少女的一颦一笑。舞蹈背景运用5G+AR技术,配以“妇好鸮尊”“千里江山图”“青铜牛尊”等八件国宝,唐朝少女们在国宝国画之中穿行起舞,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活起来的博物馆奇妙夜。节目一经播出,不仅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更带动了一波“博物馆热”——许多观众在节日期间走进身边博物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果说《唐宫夜宴》胜在“创新”,那么《你好,李焕英》则妙在“真情”。导演、编剧兼主演贾玲历时数年打磨剧本,将对亡故母亲的思念倾注于创作、拍摄、剪辑全过程,让广大观众从“李焕英”身上看到了自己母亲的影子,体验了一场亲情重温之旅。

在倡导“就地过年”的这个春节,一道道惊艳亮相的文化大餐,给不能回家的游子带来了精神慰藉。“走心”的高质量文艺作品永远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无论是影视剧还是歌舞作品,粗制滥造者、哗众取宠者、低级媚俗者依然有之,有的圈内人总是抱怨票房低、作品受冷落,殊不知自己不用心不用情才是根源。如果只是单纯的舞蹈表演,《唐宫夜宴》的影响力肯定没有这么大;如果只是一味煽情,《你好,李焕英》也不至于引发如此广泛的情感共鸣。两部文艺作品的成功启示我们,新颖的表达方式与朴素真挚的情感是创作优秀文艺作品的两大法宝。最朴素的情感暖人心,最生动的表达更耀眼,兼顾里子和面子,就能抓住跨越年龄层次的心,让文艺作品叫好又叫座。

身处瞬息万变的新时代,文艺创作者面临着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挑战——受众群体分化、“草根”蓬勃发展,愈发激烈的竞争环境,这对创作者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化,坚守民族之“根”、人民情怀的文艺作品,永远是观众的内心需求和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我们相信,只要顺应中国观众的深情呼唤,从500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的养分中充分汲取,就一定能够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

(选自《从<唐宫夜宴>到<你好,李焕英>,博得观众喜爱的秘诀是什么?》)

材料二

当前,我国的文艺创作正显出空前的蓬勃生机,传统文艺创作、网络文艺创作、青春文艺、大众读物等多品种文艺创作如雨后春笋,竞相绽放,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满足了各界受众的需求,呈现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景象。

人民是艺术与思想的母亲,生活是文艺创作唯一的源泉。作为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精神财富之一,文艺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镜像,是人民大众的道德指引,是现实生活的审美表达,具有构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职责。对于人民大众来说,他们需要文艺创造爱的表达,提供审美的享受;也需要文艺挖掘人生的意义,明晰人生的航向;更需要文艺来提升自我、陶冶情操。千百年来,正是因为文艺创作者正视并践行了自己对社会分工的职责,履行了对人类理性社会分工的承诺,各类文艺作品才得以生存和传世,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喜欢。

文艺创作离不开技巧和形式,但是它又不仅仅只是技巧和形式,更核心的力量和价值来源于它所提供的精神内涵。没有对人的心灵的震撼和提升,即便技巧再高超,形式再华丽,也只能停留在“悦耳悦目”的初级阶段,而不能“悦心悦意”“悦神悦志”,不是从更深的层次上发挥文艺对文明进步、社会发展的作用。所以文艺创作既要在作品中表现人的尊严和伟大、刻画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又要心里时刻装着最广大读者和观众,创作他们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历史反复证明,最有分量最有价值最有生命力的文艺作品,必然是关注人的存在境遇,展示民族的灵魂和心史的、直指人心的,必然是给人力量、给人温暖、给人启迪的。

文艺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培育良好道德风尚、讴歌真善美、鞭笞假丑恶等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社会思潮越是纷繁复杂,越是需要文学艺术勇敢地站出来,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坚定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表达他们的文化主张、价值诉求、理想愿景;要敢于激浊扬清,唱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代表的主旋律;要自觉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的非健康文化的诱惑,决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沉醉于生产随看随丢的快餐式的文艺作品,甚至制作遭人唾弃的文艺垃圾;要目光宏大、志存高远,创作出不仅在当代产生影响,而且能够使之久远的精品力作。

(节选自《文艺创作要走精品之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宫夜宴》播出后,许多观众为了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节日期间到博物馆参观,因而引发网络议论。
B.贾玲兼导演、编剧、主演于一身,将对母亲的思念倾注于电影《你好,李焕英》中,朴素真挚的情感引发广大观众的共鸣。
C.我国的多品种文艺创作呈现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景象,显出空前的蓬勃生机,丰富和满足了各界受众的需求。
D.文艺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具有构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职责。人民需要文艺提升自我,陶冶情操,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颖的表达方式提升了《唐宫夜宴》的影响力,创作者将传统古典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了一支创新的舞蹈节目。
B.不用心不用情是某些文艺作品受冷落的根源,这些作品没有创新表达技巧,也缺少精神内涵,很难赢得观众的喜欢。
C.面对新挑战,新时代的文艺创作者履行对人类理性分工的承诺,践行自己对社会分工的职责,这与以往的创作者不同。
D.文艺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为促进文明进步、社会发展,文艺作品的创作既要有技巧和形式,还要有精神内涵。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走心”的高质量文艺作品创作的一项是(     
A.某位作家一以贯之的精神是对小人物或底层人的生存境遇的刻画。
B.某位作家进行创作,可以“短篇不过夜、中篇不过周、长篇不过月”。
C.某剧讲述了扶贫干部带领群众,将“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的故事。
D.某导演称任何技法都比不过面对自我、生活和生命时流露出的真心。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请综合材料内容,谈一下文艺工作者如何创作文艺精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