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雨,下了一夜。一团团黑云像筋疲力尽的逃兵,蜷缩在天际的一隅。花园南端,曙光照临柚子树波动的新叶,惊动了树下的阴影。时值斯拉万月,喷薄的旭日像不速之客,簌簌的笑声在枝头流荡。于是,沐浴阳光的情思,在邈远的心空飘游。

时光仿佛凝固了。

下午,突然响起的隆隆雷声,似在发出信号。顷刻之间,云团离开倒卧的所在,膨胀着,呼啸着,飞驰而来。堤坝里的水变得黑黝黝的,沉重的幽暗落在榕树底下。远处的树叶奏起了下雨的前奏。转眼间大雨滂沱,天空白茫茫的,地上一片汪洋。年老的林木甩动着蓬发似的枝梢像正在戏耍的顽童,硕大的棕榈叶也失去了往常的恬静。在不多久的时候,风止雨停了,青空像被擦拭过一般。一钩纤弱的月亮虽然刚离开病榻,但脸上仍挂着慵倦的笑意在天宇漫步。

心儿对我说,我见到的一切细小的东西都不愿自行消亡。无数鲜活的瞬间登上我七十岁的渡口,随即驶向“无形”。只有几许懈怠的时日被我留住,留在了平庸的诗歌里;它们告诉后人一件不平常的事——我曾观赏过这些美妙的景象。

1.文中“时光仿佛凝固了”七个字独立成段,在内容上有什么好处?
2.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故乡的长春湖,位于栖霞县城以北两公里。故乡栖霞,自古就是霞光栖息的丘陵地带,风静水平,景色宜人。元代诗人王君实路经栖霞,留下千古传诵的诗文:蓬菜南境是栖霞,近水依山数百家。风俗若能存古意,武陵谁去觅桃花。

我从北京回乡探亲,来到长春湖。这是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大半个月亮落在湖水中,随着细碎的波浪起伏摇曳,醉了一般。天空有一些洁白的云彩,散淡地漂浮着,在月色的映照下透亮而柔软。湖面铺了一层银光,放眼望去,如明镜一般。那些静立在湖中的岛屿,一半披了月色,一半隐在暗影里,仿佛一尊尊巨大的罗汉。

湖边走走。踩着杂草丛生的小路,脚下是一片啾啾的虫声,抬头仰望天空,月亮还在,又扭头看湖面,发现湖中有一座岛屿,月光把岛屿的阴影投在了小路上。据说,这座岛屿上曾经生存着大量的蛤蟆,有一年栖霞遭遇蝗灾,铺天盖地的蝗虫扑向长春湖边的农田,就在百姓束手无策的时候,岛屿上成千上万的蛤蟆出动了,浩浩荡荡地开进农田,经过几天几夜的生死决战,将肆虐农田的蝗虫全部消灭了,蛤蟆也因为吞食大量的蝗虫而死去。为了纪念这些蛤蟆,当地百姓把这座山称为蛤蟆山,并在山上立了一块石碑。

1.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的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都用到了“一般”这个词语,请结合语境分析这两个词有何区别。
(1)(中华老字号)比起一般品牌“含金量”更高。
(2)湖面铺了一层银光,放眼望去,如明镜一般。
2.画波浪线的句子分别引用了古诗文和民间传说,请结合材料分析引用的作用。
3.“那些静立在湖中的岛屿,一半披了月色,一半隐在暗影里,仿佛一尊尊巨大的罗汉”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024-03-2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 ①     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 ②     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 ③     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 容易看见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哪些作用。
2024-01-1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拔尖强基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进入漾濞,会进入茶马古道引出的秘密,领略民族历史的情怀。打开苍山西坡的封面,就看到了的杜鹃花,如火的浪漫让你觉得,整个苍山都要被这热情点燃。你看,顺着苍山碧水走去,就有一个石门向我们敞开。一条茶马古道,从深深的峡谷中而出,颇有“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之感。

细细长长的漾濞老街,犹如一道弯眉镶嵌在漾濞江一侧,卵石铺就的街道两旁,多数老建筑风骨犹存,坚守着漾濞曾经的兴盛。作为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老街接待过数不尽的马帮和商贾,漾濞人性情耿直,他们给你敬酒,还要给你献歌,实际上是要你多喝、喝够。那种带点强迫性的豪爽,让你觉得,他们根本就没拿你当外人“阿表哥,倒酒喝;阿表妹,倒酒喝;喜欢不喜欢,你也要喝。喜欢了你也要喝,不喜欢你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

同茶马古道重合的滇湎公路是重要的国防线,它与万里长城一样,书写了民族的不朽篇章。这里发生过地震,震垮了许多房屋,却震不垮漾濞人的意志,他们以极快的速度,在那条古街的另一面,建起了漂亮的新家园,那么大一片,铺排出漾濞人的新生活。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处的特色民谣,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3.文中两处加点词语在语境中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852年斯托夫人写了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林肯说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解放黑奴的大革命。比斯托夫人约晚50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也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革命,科学革命。它直接导致了后来卢瑟夫对原子结构的探秘,导致了原子弹的爆炸,导致了原子时代的到来。更重要的是这项发现的哲学意义。哲学家说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西方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公元1082年东方哲人苏东坡赤壁望月长叹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现在,居里夫人证明镭便是这样不能以一瞬而存在的物质,它会自己不停地发光、放热、放出射线,能灼伤人的皮肤,能穿透黑纸使胶片感光,能使空气导电,它刹那间是自己又不是自己。哲理就渗透在每个原子的毛孔里。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她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而比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_______,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_______,变成一条条______,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她得到了永恒。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就像化学的置换反应一样,她的青春美丽换位到了科学教科书里,换位到了人类文化的史册里。


(1)补充文中划线部分内容。
(2)引述林肯对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评价,目的是:_____。运用了 _____的写法。
(3)把“她得到了永恒。”分别改为反问句、感叹句、双重否定句。
2023-04-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中等专业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A“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凛冬时节,围坐香屑小炉,手握诗词半卷,三五好友,谈天说地,共品茶香……最近,多地掀起冬季消费新风潮,“围炉煮茶”①旭日东升,大有接续露营成为城市新消费的趋势。据统计,“围炉煮茶”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的话题播放量已超过16亿次,各电商平台上更有上万件有关商品。与此同时,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茶”再次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B《茶经·六之饮》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国茶作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传统,其厚重广博已经②颠扑不破;同时,一个文化传统如何走入当代,融入今天的城市生活,同样还需要不断地年轻化、仪式化,被赋予新的内涵。除了茶本身之外,年轻人更重视的还是社交价值,比如精致的摆拍、讲究的仪式、闲适的情调等等。当然,也有人认为他们不过是③附庸风雅:出去喝个茶,还讲究穿搭、出片,多半不是真的冲着茶去的。其实,人的消费行为,大体都是有多元意义的,哪怕满足④口舌之快只是品茶的一小部分目的,但只要能在过程中感受到喝茶带来的美好,感受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就足够了。

1.文中四处画横线的成语中,有三处使用有误,请写出序号并进行修改。
2.文中A、B两处引用,一个提供了出处,一个没有提供出处,原因是什么?
3.有人说“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古典名著《红楼梦》提及茶事的文字有260余处,涉及很多有趣的茶礼茶俗。请结合原著内容,任选一个角度,简要介绍《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7 .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它包罗万象,内容丰富,情节感人,人物形象典型,是一部奇书。请从下面两个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非常精彩,请问其中大观园中众人赛诗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2)世界各国文化丰富多彩,从古至今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阅读大部头的名著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升境界,领略世界风情。请以阅读《红楼梦》为例,简要谈一谈你在阅读长篇文学名著时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让大家借鉴。
8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借齐宣王以羊易牛衅钟的事,肯定齐王有“不忍”之心,认为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础。
B.《庖丁解牛》中,庄子用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世人,要避开错综复杂的矛盾,游刃有余地处世,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C.《窦娥冤》第三折中,窦娥与婆婆法场泣别的情节,突出表现了窦娥的善良品质和反抗精神,将戏剧冲突逐渐推向高潮。
D.《雷雨》中,“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作者巧妙地通过语言的转换,将剧中人物内心的痛苦与克制展现出来。
2021-07-05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苏贝为了进监狱,用了几种方法? (     
A.3种B.4种C.5种D.6种
2020-12-1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汉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小题。

然后,我会含糊地说:“谢谢你,再见吧,格斯拉先生。”他一边说“再见”,一边继续注视手里的皮革。(A)我向门口走去的时候,就又听到他的趿拉着本皮拖鞋的踢踏声把他送回到楼上做他的靴子梦(B)了。但是假如我要定做的是他还没有替我做过的新式样靴子,那他一定要照手续办事了——叫我脱下靴子,把靴子老拿在手里,以立刻变得又批评又爱抚的眼光注视着靴子,好像在回想他创造这双靴子时所付出的热情,(C)好像在责备我竟这样穿坏了他的杰作。以后,他就把我的脚放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在外沿上搔上两三次,跟着用他的敏感的手指来回地摸我的脚趾,想摸出我要求的要点。(D)


下列对《品质》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细节描写,表现了格斯拉忘我敬业的精神态度,“继续注视”突出了他对工作的迷恋。
B.用“靴子梦”来形容格斯拉对职业的沉醉和痴迷,也暗示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戒备。
C.这里用“创造”和不是“制造”,可以看出格斯拉把制靴视为神圣的事业。
D.表现了格斯拉工作时细心、专注的良好品质,凸显了他的敬业精神。
2019-07-0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浙江省湖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