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众多的藤萝中,最有特色的还是幽径的这一棵。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因此,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顾而乐之了。

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B.他家还有别的亲人——我想是他的妹妹吧——在那儿扮演哑剧中的小鬼。
C.“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D.您让您父母不必要地为您深深忧虑,并且——只是顺便提一下——还以这样一种闻所未闻的方式玩忽职守。
2.好的表达,在运用表达技巧时是非常注重准确性和感染力的。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句子进行简要分析。
3.有人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忽然成了吊死鬼。”这样改写好吗?为什么?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孩子学校发的《小古文》课本,文风简淡清新,每篇仅四五十字,将万物说透。这些古雅的汉字,( ① ),流到当下,一样无以形容的好。一篇篇读,不知不觉到了末页,似乎舍不得,回头重看一遍。【乙】被这样的小古文浸润着,简直就是——眼前所见的一切,顿时变得有气质起来。什么叫有气质呢?就是脱离了庸常,变得艺术起来。比如一只造型古拙的碗,若用来盛菜,便是庸常;( ② )。庸常与艺术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一道玻璃门,还有一双双审美的眼。

抄一则《桂》:庭中种桂,其叶常绿。秋时开花,或深黄,或淡黄。每遇微风,浓香扑鼻,人咸爱之。花落,取以和糖,贮于瓶中,虽历久而香甚烈。

短短47个字,玩味良久。怎么个好法?说不出。【丙】如同你问我庾信的《哀江南赋》好在哪里?我也一样答不上。仿佛郁郁不能言,而分明一切又涵容其中了。【丁】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每读庾信,郁郁哀哀中,觉得自己获救了。

人和好的文字,犹如心意相通却词穷而无须言语的两个人

1.文段中画横线的四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D.丁
2.在文段中两处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语意完整连贯,注意修辞特点,每处不超过30个字。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果改写成“人在好文字面前,是词穷的,如心意相通的两人,无须言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2020-11-2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肇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站在桥上去看人家撑船,那多赞劲,多美!尤其在礼拜天有几个客家的女郎,穿一身缟素衣服,裙裾在风前悠悠的飘着,戴一顶宽边的薄纱帽,帽影在水草间颤动,你看她们出桥洞时的姿态,捻起一根竟像没分量的长竿,只轻轻的,不经心的往波心里一点,身子微微的一蹲,这船身便波的转出了桥影,翠条鱼似的向前滑了去。她们那敏捷,那闲暇,那轻盈,真是值得歌咏的。

在初夏阳光渐暖时你去买一支小船,划去桥边荫下躺着念你的书或是做你的梦,槐花香在水面上漂浮,鱼群的唼喋声在你的耳边挑逗。或是在初秋的黄昏,迎着新月的寒光,往上流僻静处远去。爱热闹的少年们携着他们的女友,在船沿上支着双双的东洋彩纸灯,带着话匣子,船心里用软垫铺着,也开向无人迹处去享他们的野福——谁不爱听那水底翻的音乐在静定的河上描写梦意与春光?

住惯城市的人不易知道季候的变迁。看见叶子掉知道是秋,看见叶子绿知道是春;天冷了装炉子,天热了拆炉子;脱下棉袍,换上夹袍,①                ,穿上单袍:不过如此罢了。②                ,地下泥土里的消息,空中风吹的消息,都不关我们的事。忙着哪,这样那样事情多着,谁耐烦管星星的移转,花草的消长,风云的变幻?同时我们抱怨我们的生活,苦痛,烦闷,拘束,枯燥,谁肯承认做人是快乐?谁不多少间咒诅人生?

1.第一段的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拟人、比喻、夸张B.拟人、比喻、排比
C.对偶、借代、排比D.对偶、借代、夸张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同时我们抱怨我们苦痛、烦闷、拘束、枯燥的生活”,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1-2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三十八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作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景况。“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作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摘编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1.文段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
A.拟人、想象、夸张、反问B.拟人、引用、反问、想象
C.排比、反问、想象、引用D.引用、排比、夸张、反问
2.依次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诗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④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A.①③④②B.④③①②
C.③②④①D.③②①④
3.文中画线句子可改写成:“冬日的农村,这时如果再下一点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配上淡得几乎看不见的背景,便十分的悠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哪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我们能抽烟的也点着了烟(闻先生的课可以抽烟的),闻先生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节选自《闻一多先生上课》(汪曾祺)

1.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和文中括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始修纂,十年之后,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完成。
B.每年暑假、寒假期间,新疆和内地各族青少年参加的融情夏(冬)令营,已成为一道美丽的民族团结风景线。
C.明伟杰创办长木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他希望通过研发先进的医疗设备,帮助患者治愈疾病。
D.(手持)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儒者的装束,形容周瑜有儒将风度。
2.用排比刻画人物能凸显人物特点,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排比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穿一座城来听这样的课是值得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020-11-17更新 | 401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情像一条坚韧而绵长的丝线,无论走到哪里,它总是伴着我一同前行。山,隔不断_甲 水,剪不断。在城市住久了,思念故乡的心越发殷殷的了,这一叠重重的乡情该怎样寄托呢?哦,托给那一脉幽幽的月光吧——那湿漉漉_乙 晶莹莹的月光,会翻过山岭,跨过河流,穿过翳密的林薮,把我一缕缕厚甸甸的情思,一个个鲜润润的吻,一声声热乎乎的问候,给我的小河,给白杨林,给梨园,给场院,给每一朵野花,给每一根小草_丙 啊,给我那像按在平原上一枚图钉大小的乡村。

而今,又是月到中秋了。月,对城市来说,实在太吝啬了。即便这中秋之夜,那月光也是慵慵的,倦倦的,只在遥远的天国微微睨着。我的思绪也像鸟儿一样,乘着这缥缥缈缈的月光飞去了,飞过迷蒙的烟水,飞进 故乡那如诗如画的月色里……

瓜棚月夜,那是孩子心目中最动人的一幅画了!我们常常结群打伙地去偷瓜,在月色里演出一幕幕喜剧、闹剧和恶作剧来。看瓜的是隔壁家的一位大爷_个瘦瘦的老头儿,我们都叫他鳖三爷。

1.下列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

B

……

C

……

——

D

——


A.AB.BC.CD.D
2.下列对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比喻 双关 比拟B.比喻 双关 排比
C.比喻 比拟 借代D.比喻 比拟 排比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把我的情思、吻、问候,给我的小河。”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7 . 昨夜夜凉如水,我的栀子花又一次如期而至,在端午前夕翩翩而来!轻风送来阵阵清香,深吸一口气,五脏六腑瞬时都舒服得叹了口气,沉醉于其中!便是最名贵的香水,又怎可比拟这大自然最天然纯净的香氛?日本陶笛大师宗次郎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曲子——故乡的原风景,栀子花就是我记忆里的原风景啊!

五月的江南水乡,草长莺飞。细细长长的深巷里,青砖黑瓦马头墙斜挑的一角,总是映衬着碧水般的青天;油光锃亮的青石板路面,有渔夫挑着鱼鹰船遗落下的一串串水渍。邻家阿婆养着一株成精的白栀子,树高足有两米多,庞大的树冠越过半人高的围墙,给奶奶的小四合院也平添了一道风景。每逢端午前后,成百上千的花儿齐齐开放,整条巷子都弥漫在栀子花的清香里。每个清晨,搬把椅子坐在花荫下读书,醉在花香里,也有庄周梦蝶的迷幻:不知道是栀子花变成了自己,还是自己变成了栀子花?

1.下列各句中的问号,与文中第一段问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所谓的聪明到底应该有怎样的表现?或者说,怎样的表现就是聪明,怎样就是不聪明?
B.无论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在家时总是盼着回到学校,怎么面临开学却抵触进入课堂了呢?
C.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中,传统社会所孕育的工匠精神是否还有坚守的必要?
D.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橘树一到淮北,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2.拟人能将事物人格化,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拟人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花开了,栀子花香弥漫整条巷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020-11-05更新 | 22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在学本事、长见识的过程中,舒适区反而会是一种障碍。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每天没少做题,成绩却不见进步,仔细检查发现,孩子做的都是自己会的那几种,(      ),其实是在不断重复。只愿意    ,不愿意费劲解决难题。这种学习,很难进步。勇于走出舒适区,向艰难区进发,才能真正长本事。

其实,(              )。 你越不怕吃苦,向外开拓,这个圆的圆周就越大,人生体验就越丰富,发展空间就越大。任何事情都不是         的,越        ,不愿努力,这个圆就小得可怜。那个古希腊的犬儒主义者第欧根尼,什么也不愿干,以蜷在一个桶里晒太阳为最高追求,那他的舒适区就只有“桶”那么大。气温一下降,这个“舒适”就有几分可疑。苏东坡有首诗说,“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激愤之作。不在挫折中磨砺,怎么可能成功呢!满足现状,           ,错失的是更大的舞台。

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成长,应该从不断走出舒适区开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驾轻就熟     一挥而就       如履薄冰       作茧自缚
B.驾轻就熟     一蹴而就       畏首畏尾       故步自封
C.轻车熟路     一挥而就       畏首畏尾       故步自封
D.轻车熟路     一蹴而就       如履薄冰       作茧自缚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人们做到了不怕吃苦,向外开拓,这个圆的圆周变大了,有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发展空间更大。”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3.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0-11-0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季,对于乡村来说,是产生烂漫的时刻。那些桃花、杏花之类的花树,争相绽放,夺走了众人惊喜的眼球。然而,乌桕树并没有在意别人欣赏的目光,只是在那枯树一样的枝头上,悄无声息地发芽、生叶、成长。这个时候,我们会在树下荡秋千,在树上掏鸟蛋。夏天,__①__,一声、两声、三声……不长时间,蝉们就会接连喊出“热了,热了……”村子东头竹林的路口和池塘边各有一棵上百年的乌桕树,热天里,那里是纳凉的好去处。

浅秋时,乌桕树会先把叶子由深绿变为浅黄,那色泽就像秋光中的银杏叶一样耀眼,远远地看去,有童话般的效果。每日清晨,薄雾中的乌桕叶会与炊烟一起醒来,随之,伸一伸懒腰,抖一抖精神。接着,就去享受秋日里那暖暖的朝阳和人们艳羡的目光。熟秋里,__②__,有浅红的、橘红的、玫瑰红的,让自己的梦境更加绚丽。当繁华落尽,色彩逝去之后,一树的木籽便悄然立在乌桕树的树头。那些木籽像繁星一样,银光闪闪,给深秋里的乡村平添了些许的魅力。其情景使诗人黄镇成有了“野碓喧春水,山桥枕浅沙。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的感觉。

1.下列句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划横线句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
B.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C.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
D.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众人惊喜的眼球被那些争相绽放的桃花、杏花之类的花树吸引。”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0-10-23更新 | 29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份第一次调研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村里有一幢老屋,门楣上四个大字:“旭日东升”——村里的老屋,家家都会在门楣上写几个字:旭日东升、奔向四化、抬头见喜、鸟语花香……一幢一幢看过去,好看极了。有的房子,虽半边坍塌,里头的木结构仍然完整,要废弃掉,多可惜。

“旭日东升”是村里最老的建筑,十年前,房子里的两位百岁老人去世,此后无人居住,房子就破败下来。为了重修这栋房子,工人保留了房屋外观原貌,把原来石墙的每块石头都编了号,一块块拆下,做完加固和修补后,再按编号一块块垒回去。

牛思贤走过“旭日东升”前,看见矮矮的石头围墙里面有个小院子,落地玻璃窗里是个小茶室,茶室里放着一张沙发,客人来了,坐在那里喝茶,能沐浴一身的明媚阳光。如果是下雨天就更好了,茶室外面有一丛芭蕉,雨点啪嗒啪嗒打在芭蕉叶上,好一幅听雨图。

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牛思贤已经不羡慕那些在大城市工作的同学了,很多同学看到他发的白云村的照片,反而开始羡慕起他的生活。

那天,我和牛思贤、老支书一起喝茶。正是六月的雨季,远处群山笼着一层雨雾白纱,几只白鹭在田野间起落蹁跹。屋檐水从瓦背上淌下来,哗啦啦,哗啦啦

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
B.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C.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D.花市上,牡丹、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2.借代具有相关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借代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屋檐水哗啦啦地从瓦背上淌下来。”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