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言实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吴中水利书

宋·单锷

窃观三吴之水,为患滋久,较旧赋之入,十常减其五六。以日月指之,则水为害于三州,逾五十年矣。所谓三州者,苏、常、湖也。朝廷屡责监司,监司每督州县,又间出使者,寻按旧迹,使讲明利害之原。然而西州之官求东州之利,目未尝历览地形之高下,耳未尝讲闻湍流之所从来,州县惮其经营,百姓厌其出力,钧曰:“水之患,天数也。”

按行者驾轻舟于汪洋之陂,视之茫然,犹擿埴①索途,以为不可治也。间有忠于国,志于民,深求而力究之。然有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末而不知其本,详于此而略于彼。故有曰:“三州之水,咸注之震泽,震泽之水,东入于松江,由松江以至于海。自庆历以来,吴江筑长堤,横截江流,由是震泽之水,常溢而不泄,以至壅灌三州之田。”此知其一偏者也。或又曰:“由宜兴而西,溧阳县之上有五堰者,古所以节宣、歙、金陵九阳江之众水,由分水、银林二堰,直趋太平州芜湖。后之商人,由宣、歙贩运排木,东入二浙,以五堰为艰阻,因相为之谋,罔绐官中,以废去五堰。五堰既废,则宣、歙、金陵九阳江之水,或遇五六月山水暴涨,则皆入于宜兴之荆溪,由荆溪而入震泽,盖上三州之水,东灌苏、常、湖也。”此又知其一偏者耳。或又曰:“宜兴之有百渎,古之所以泄荆溪之水,东入二震泽也,今已堙塞,而所存者四十九条,疏此百渎,则宜兴之水自然无患。”此亦知其一偏者也。三者之论,未尝参究,得之既不详,攻之则易破。

以锷视其迹,自西五堰,东至吴江岸,犹之一身也。五堰则首也,荆溪则咽喉也,百渎则心也,震泽则腹也,傍通太湖众渎,则络脉众窍也,吴江则足也。今上废五堰之固,而宣、歙、池九阳江之水不入芜湖,反东注震泽,下又有吴江岸之阻,而震泽之水,积而不泄,是犹有人焉桎其手,缚其足,塞其众窍,以水沃其口,沃而不已,腹满而气绝,视者恬然,犹不谓之已死,诚何心哉?

然而百渎非不可治,五堰非不可复,吴江岸非不可去,盖治之有先后。且未筑吴江岸已前,五堰其废已久,然而三州之田,尚十年之间,熟有五六,五堰犹未为大患。自吴江筑岸已后,十年之间,熟无一二。欲具验之,阅三州岁赋所入之数,则可见矣。

盖震泽吐纳众水,今纳而不吐。锷熙宁八年,岁遇大旱,切观震泽水退数里,清泉乡湖干数里,而其地皆有昔日丘墓、街井、枯木之根,在数里之间,信知昔为民田。以是推之,震泽宽广,逾于昔时。昔云有三万六千顷自筑吴江岸及诸港渎堙塞积水不泄又不知其愈广几多顷也。锷又尝见低下之田,昔人争售之,今人争弃之。盖积年之水,十无一熟,积空头之税,或遇频年不收,则饥饿丐殍,鬻妻子以偿王租,或置其田舍其庐而逋。至于酒坊,处在水乡,沽卖不行,以致败阙者,比年尤甚。皆缘水伤下田不收故也。锷又尝游下乡,切见陂啽之间,亦多丘墓,皆为鱼鳖之宅。且古之葬者,不即高山,则于平原陆野之间,岂即水穴以危亡魂耶?尝得唐埋铭于水穴之中,今犹存焉。信夫昔为高原,今为污泽,今之水不泄如古也。

(选自归有光《三吴水利录》,有删节)


注:①擿埴:指(盲人)以竹杖点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云有三万六千顷/自筑吴江岸及诸港/渎堙塞积/水不泄/又不知其愈广几多顷也。
B.昔云有三万六千顷/自筑吴江岸/及诸港渎堙塞/积水不泄/又不知其愈广几多顷也。
C.昔云有三万六千/顷自筑吴江岸及诸港/渎堙塞积/水不泄/又不知其愈广几多顷也。
D.昔云有三万六千顷/自筑吴江岸及诸港/渎堙塞积/水不泄/又不知其愈广几多顷也。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行者驾轻舟于汪洋之   陂:池塘、湖泊B.宜兴之有百   渎:水渠
C.是犹有人焉其手   桎:捆住D.或其田舍其庐而逋   置:购买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三吴水患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原因是前来调查的官员所知有限,而地方州县与百姓也并不配合。
B.作者认为应当把三吴地区的水利作为一个整体来调查,从多个渠道综合解决太湖水满溢而无处排泄的问题。
C.作者认为溧阳县的五座堰被废除,导致宣州等地五六月份暴涨的山水不能导向芜湖而只能流往太湖,这是太湖水患产生的主要原因。
D.文中的“熙宁八年”中,“熙宁”是宋代皇帝赵顼的年号,“宋神宗”是他的庙号,除此之外,古代皇帝一般还有谥号及尊号。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窃观三吴之水,为患滋久,较旧赋之入,十常减其五六。
(2)以五堰为艰阻,因相为之谋,罔绐官中,以废去五堰。
2020-09-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高级中学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一)
2020·江苏苏州·模拟预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永保无疆之       休:休息B.人君神器之重       当:处于
C.虽之以严刑       董:督责D.能终者盖寡          克:攻下,打败
2020-04-1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练习(三)语文试题
2020·江苏苏州·模拟预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不离别苦(知晓)B.都门帐饮无(头绪)
C.千古凭高(登高)D.菱歌夜(漂游)
2020-04-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练习(三)语文试题
2020·江苏苏州·模拟预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德不厚而望国之                         乱之条贯
B.奔车朽索,可忽乎                      还也
C.凡百元首,承天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
D.惧满溢,则思江海百川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
2020-04-1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练习(三)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0·江苏苏州·模拟预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且于楚也(从属二主)            又欲其西封(伸展,扩张)
B.何之有 (厌倦)                    焉用亡郑以邻(增加)
C.故来告良(侥幸)                  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
D.用亡郑以陪邻 (为什么)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认为)
2020-04-1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练习(三)语文试题
2020·江苏苏州·模拟预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敢以烦执事   执事:执掌事务的人,对人的敬称B.失其所,不知     与:亲附
C.且君尝为晋君     赐:恩惠D.阙秦以利晋,君图之   惟:只有
2020-04-1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练习(三)语文试题
2020·江苏苏州·模拟预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秦王恐其破璧,乃辞”加点字相同的一项是(       
A.哙拜,起,立而饮之B.乃令张良留
C.多后世人,戒之慎勿忘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2020-04-1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练习(三)语文试题
2020·江苏苏州·模拟预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秦贪,其强,以空言求璧   宁许以秦曲
B.以示美人及左右                     舍相如广成
C.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或欲相如去
D.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在赵       宁许以负秦
2020-04-1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练习(三)语文试题
2020·江苏苏州·模拟预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既遂矣,至于暴矣                                   言:言语,交谈
B.日月忽其不兮,春与秋其代序                  淹:久留
C.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未尝不呼天也     极:疲困
D.因长句,歌以赠之。                                为:创作
2020-04-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练习(三)语文试题
2020·江苏苏州·模拟预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之二策(比较,权衡)B.王无人(一定,实在)
C.相如虽驽,畏廉将军哉(唯独)D.相如度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特别)
2020-04-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练习(三)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