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牧,字牧之,善属文。第进士,复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复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是时,刘从谏守泽潞,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亡术复失山东钜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宰相李德裕素奇其才。会昌中,黠戛斯破回鹘,回鹘种落溃入漠南,牧说德裕不如遂取之,以为:“两汉伐,常以秋冬,当匈奴劲弓折胶,重马免乳,与之相校,故败多胜少。今若以仲夏发幽、并突骑及酒泉兵,出其意外,一举无类矣。”德裕善之。会刘稹拒命,诏诸镇兵讨之,牧复移书于德裕,以“河阳西北去天井关强百里,用万人为垒,窒其口,深壁勿与战。成德军世与昭义为敌,王元达思一雪以自奋,然不能长驱径捣上党,其必取者在西面。今若以忠武、武宁两军益青州精甲五千、宣润弩手二千,道绛而入,不数月必覆贼巢。昭义之食,尽仰山东,常日节度使率留食邢州,山西兵单少,可乘虚袭取。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俄而泽潞平,略如牧策。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复乞为湖州刺史。逾年,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少与李甘、李中敏、宋邧善,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牧亦以疏直,时无右援者。从兄悰更历将相,而牧困踬不自振,颇怏怏不平。卒,年五十。

(节选自《新唐书・杜牧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亡术/复失山东/钜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B.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亡术/复失山东/钜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C.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亡术/复失山东/钜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D.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亡术/复失山东/钜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良方正,汉朝推选的一种举荐人才的制度。唐朝沿用,设贤良方正科。
B.判官,地方长官的僚属。唐朝节度、团练等使皆有判官来辅助处理事务。
C.会昌,唐武宗的年号。年号是一种古代纪年方式,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
D.虏,中国古代对敌对的北方外族的贬称。有时也与“胡”连用,即“胡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牧才能突出,受人赏识。他考中进士科,又中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奏他担任江西团练府巡官,宰相李德裕一直认为他是奇才。
B.杜牧议论时局,切中要害。藩镇官员傲慢不守法度。杜牧认为这样的时局是长庆以来朝廷政策导致的,提出处理藩镇问题的建议。
C.杜牧性格刚正,气节不凡。他博通古今,敢于纵论天下大事,也善于剖析利弊,但是由于他正直坦率,当时没有人帮助他。
D.杜牧颇有谋略,献计败敌。他劝说李德裕在夏季进攻匈奴,他的这项建议受到采纳。后来,他献计给李德裕,击败了刘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若以仲夏发幽、并突骑及酒泉兵,出其意外,一举无类矣。
(2)少与李甘、李中敏、宋邧善,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
2022-06-1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汤显祖,字若士,临川人。少善属文,有时名。张居正欲其子及第,罗海内名士以张之。闻显祖及沈懋学名,命诸子延致。显祖谢弗往,懋学遂与居正子嗣修偕及第。显祖至万历十一年始成进士。授南京太常博士,就迁礼部主事。十八年,帝以星变严责言官欺蔽,并停俸一年。显祖上言曰:言官岂尽不肖?盖陛下威福之柄潜为辅臣所窃,故言官向背之情,亦为默移。御史丁此吕首发科场欺蔽,申时行属杨巍劾去之。御史万国钦极论封疆欺蔽,时行讽同官许国远谪之。一言相侵,无不出之于外。于是无耻之徒,但知自结于执政。所得爵禄,直以为执政与之。纵他日不保身名,而今日固已富贵矣。给事中杨文举奉诏理荒政,征贿巨万。抵杭,日宴西湖,鬻狱市荐以渔厚利。给事中胡汝宁攻击饶伸,不过权门鹰犬,以其私人,猥见任用。夫陛下方责言官欺蔽,而辅臣欺蔽自如。夫今不治,臣谓陛下可惜者四。朝廷以爵禄植善类,今直为私门蔓桃李,是爵禄可惜也。群臣风靡,罔识廉耻,是人才可惜也。辅臣不越例予人富贵,不见为恩,是成宪可惜也。陛下御天下二十年,前十年之政,张居正刚而多欲,以群私人,嚣然坏之;后十年之政,时行柔而多欲,以群私人,靡然坏之。此圣政可惜也。乞立斥文举、汝宁,诚谕辅臣,省愆悔过。帝怒,谪徐闻典史。稍迁遂昌知县。二十六年上计京师投劾归又明年大计主者议融之李维祯为监司力争不得竟夺官家居二十年卒。显祖意气慷慨,善李化龙、李三才、梅国桢。后皆通显有建竖,而显祖蹭蹬穷老。三才督漕淮上,遣书迎之,谢不往。

(节选自《明史·汤显祖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六年上计/京师投劾/归/又明年大计/主者议黜之/李维祯为监司/力争不得/竟夺官/
B.二十六年上计/京师投劾归/又明年大计主者/议黜之/李维祯为监司/力争不得竟/夺官/
C.二十六年/上计京师/投劾归/又明年大计/主者议黜之/李维祯为监司/力争不得/竟夺官/
D.二十六年/上计京师投劾/归/又明年大计主者/议黜之/李维祯为监司/力争不得竟/夺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明清时期,殿试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省称及第。
B.言官,即谏官。明代言官主要由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大部分品秩极高。
C.陛下,“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指立于阶下的侍者,后为对帝王的尊称。
D.典史,设于州县,为县令的佐杂官,不入品阶,即“未人流”,元始置,明清沿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显祖才名著于当时。他年少时就擅长写文章,张居正都听说他的名声,想让儿子们邀请他来。
B.汤显祖敢于直言进谏。万历皇帝因星变惩罚言官,汤显祖极力为言官求情,直斥辅臣欺瞒皇帝。
C.汤显祖一生仕途坎坷。他拒绝张居正延揽,万历十一年才中进士,后来惹怒皇帝,被贬为典史。
D.汤显祖最终无意为官。万历二十六年,他自我弹劾回家,后来,朋友派人送信接他,他都推辞不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陛下威福之柄潜为辅臣所窃,故言官向背之情,亦为默移。
(2)朝廷以爵禄植善类,今直为私门蔓桃李,是爵禄可惜也。
2022-06-1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货殖列传序

司马迁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饶材、竹、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说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闲敛袂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

故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耳目欲声色之好       极:尽量B.挽近世民耳目       涂:堵塞
C.民所衣食之       原:通“源”D.故齐冠带衣履天下       冠带衣履:领导、统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故善者   击沛公于坐B.①贫富之道,莫夺予 ②夫晋,何厌
C.①人各任能,竭其力 ②则好游者不能穷也D.①仓廪实知礼节 ②图穷匕首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三段中“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读?”两句从反面阐明政治教命对货殖之事(人们对物质富裕生活追求)难以起到阻止或规范约束作用。
B.作者清楚地认识到发展生产、交换贸易和积累财富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形成好的社会风气和巩固国家统治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反映了他的卓越的经济思想,十分可贵。
C.上至王侯大夫,下至平民百姓无不求财谋利,担忧贫穷。“人富而仁义附焉”,只要人们生活富有了,百姓自然懂得仁义礼仪,无需再对他们进行教化。
D.本文引古书,叙史实,有破有立,开篇否定了老子的“小国寡民”的历史倒退论,后以管仲助齐称霸的史实,正面肯定富国裕民之道,从而阐明货殖之事的重要作用。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
(2)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
2022-04-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北京师大庆阳附属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九月己酉,上面定勋臣爵邑。于是诸将争功,纷纭不已。淮安王神通曰:“臣举兵关西,首应义旗,今房玄龄等功居臣上,臣窃不服。”上曰:“玄龄等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固宜居叔父之先。叔父,国之至亲,朕诚无所爱,但不可以私恩滥与勋臣同赏耳!”遂皆悦服。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闰三月,壬申,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有上书请去佞臣者,上问:“佞臣为谁?”对曰:“臣居草泽,不能的知其人,愿陛下与群臣言,或阳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上曰:“君,源也;臣,流也;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君自为诈,何以责臣下之直乎!朕方以至诚治天下,卿策虽善,朕不取也。” 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如虞世基等谄事炀帝以保富贵,炀帝既弑,世基等亦诛。公辈宜用此为戒,事有得失,毋惜尽言!”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
B.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
C.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
D.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爵邑,指爵位和食邑。《礼记·王制》中记载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万户侯即拥有食邑一万户的侯爵。
B.社稷,是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地神和五谷之神。后来用作国家的代称,在“执干戈以卫社稷”中即是此意。
C.少师,官名,春秋时楚国设置,为辅导太子的官员。北周以后,历代多沿置,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孤”,明、清以朝臣兼任,为虚衔。
D.炀帝,是隋朝皇帝杨广的谥号。谥号是古代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其中炀、幽、厉为恶谥,文、景、灵为美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即位后确定诸将功劳,李神通认为自己在关西起兵,首先响应,功劳最大。而太宗认为房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功劳应该在李神通之上。
B.太宗认为,选用人才如同选用器具一样,取其长处就可以了。大臣推荐人才,应该担心自己不能识别人才,而不应该诬蔑当代的人。
C.太宗认为自己的弓箭优良,但是造弓的工匠却指出这些都不是好弓。太宗从这件事情当中悟出了道理,于是多次接见官员,询问民情与施政情况。
D.太宗的神采英武刚毅,大臣见他时手足失措。于是太宗每次见人奏事,都对他们和颜悦色。他也要求大臣们以前人为戒,敢于直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叔父,国之至亲,朕诚无所爱,但不可以私恩滥与勋臣同赏耳!
(2)君,源也;臣,流也;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
2022-03-19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馀,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B.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C.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D.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2.下列对文中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中,“征”是指征召出来任官;“拜”指授予官职。
B.奏议,指臣子向朝廷反省自己工作中的重大错误,“奏”意为“陈奏”。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史书。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春秋左氏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牧驻守雁门,犒劳士兵,操练射箭、骑马,并不急于出战,致使匈奴及赵国边防兵认为他胆小怕事。
B.李牧不肯迎战匈奴,赵王不满,让别的将领取代他,匈奴来犯,伤亡损失很多。赵王再请李牧出山,李牧称这个决定太急促,闭门不出。
C.李牧到任后,按照原来的规章办事。当匈奴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将士都希望与匈奴一战时,李牧巧妙部署,大败匈奴。
D.赵王迁七年,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秦国施行反间计,赵王派人逮捕了李牧并杀害了他。秦国乘势攻打赵国并灭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2)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
2022-01-23更新 | 79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刘备在荆州,周瑜、甘宁等数劝孙权取蜀。权遣使谓备曰:刘璋不武,不能自守,若使曹操得蜀,则荆州危矣。今欲先攻取璋,次取张鲁,一统南方,虽有十操,无所忧也。备报曰:益州民富地险,刘璋虽弱,足以自守。今暴师于蜀、汉,转运于万里,欲使战克攻取,举不失利,此孙、吴所难也。议者见曹操失利于赤壁,谓其力屈,无复远念;今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将欲饮马于沧海,观兵于吴会,何肯守此,坐须老乎?而同盟无故自相攻伐,借枢于操,使敌承其隙,非长计也。且备与璋托为宗室,冀凭威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于左右,备独悚惧,非所敢闻,愿加宽贷。及备已得益州,权令中司马诸葛瑾从备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相与耳。权曰:此假而不反,乃欲以虚辞引岁也。遂置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权大怒,遣吕蒙督兵二万以取三郡。蒙移书长沙、桂阳,皆望风归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刘备闻之,自蜀亲至公安,遣关羽争三郡。孙权进住陆口,为诸军节度。使鲁肃将万人屯益阳以拒羽;飞书召吕蒙。蒙得书,秘之。晨,当攻零陵,顾谓郝普故人南阳邓玄之曰:郝子太闻世间有忠义事,亦欲为之,而不知时也。今左将军在汉中,为夏侯渊所围,关羽在南郡,至尊身自临之。彼方首尾倒县,救死不给,岂有余力复营此哉!今吾计力度虑而以攻此,曾不移日而城必破,城破之后,身死何益于事?而令百岁老母戴白受诛,岂不痛哉!度此家不得外问,谓援可恃,故至于此耳。君可见之,为陈祸福。玄之见普,具宣蒙意,普惧而出降。蒙迎执其手与俱下船语毕出书示之因拊手大笑普见书知备在公安而羽在益阳渐恨入地。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吴蜀通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蒙迎执其手/与俱下船/语毕/出书示之/因拊手大笑/普见书/知备在公安而羽在益阳/惭恨入地
B.蒙迎/执其手与俱下船/语毕/出书示之/因拊手大笑/普见书/知备在公安而羽在益阳/惭恨入地
C.蒙迎执其手/与俱下船/语毕/出书示之因/拊手大笑/普见书/知备在公安而羽在益阳/惭恨入地
D.蒙迎/执其手与俱下船/语毕/出书示之因/拊手大笑/普见书/知备在公安而羽在益阳/惭恨入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益州,中国古地名,九州之一。汉朝末年,益州的治所在蜀郡的成都,后为刘备所据。
B.吴会,东汉吴郡、会稽二郡合称。三国及晋初又泛称孙吴政权所辖地为吴会。
C.中司马,中尉司马的简称。秦汉时为中尉的属官,掌管巡查京师或领兵作战。
D.太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战国时为郡守尊称,汉景帝时改称太守,掌郡内军政诸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备占据荆州,孙权在周瑜、甘宁等人多次劝说下,以刘璋软弱,谨防曹操得到蜀地为借口谋求夺取蜀地。
B.刘备拒绝归还荆州,孙权任命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地方长官却遭到关羽驱逐。孙权怒派吕蒙武力抢夺。
C.吕蒙相继攻下长沙、桂阳之后,零陵太守郝普坚守城池。孙、刘都亲自指挥调度,鲁肃与关羽在益阳对峙。
D.吕蒙利用郝普旧友邓玄之传递假消息,骗取郝普投降。后郝普看到孙权的军书,得知实情,惭愧悔恨万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权曰:“此假而不反,乃欲以虚辞引岁也。”
(2)身死何益于事?而令百岁老母戴白受诛,岂不痛哉!
2022-01-1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四中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戚继光,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都指挥,大宁都司,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浙江都司,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隆庆初,给事中吴时来以蓟门多警,请召大猷、继光专训边卒。部议独用继光,乃召为神机营副将。会谭纶督师辽、蓟,乃集步兵三万,征浙兵三千,请专属继光训练。帝可之。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寻以守边劳,进左都督。久之,炒蛮偕妻大嬖只袭掠边卒,官军追破之。土蛮犯辽东,继光急赴,偕辽东军拒退之。继光已加太子太保,录功加少保。张居正殁半岁,给事中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当国者遽改之广东。继光悒悒不得志,强一赴,逾年即谢病。给事中张希皋等复劾之,竟罢归。居三年,御史傅光宅疏荐,反夺俸。继光亦遂卒。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
B.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
C.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
D.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指古人在成年时,在本名之外另外取的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
B.署,指代理官职,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语还有“权”“摄”“知”“守”等。
C.经,古代图书四大类别之一,古代图书四大类别分别为经、史、子、集。
D.馘,古代战争中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用以记数报功,文中指所杀的倭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戚继光出身官宦人家,自幼性格洒脱。他气度不凡,虽家庭贫穷,但喜好读书,精通各类典籍的大义。
B.戚继光治军名扬天下,多次挫败倭寇。倭寇大肆侵扰,他急忙奔赴前线,占据要地,对落败倭寇穷追不舍。
C.戚继光做事雷厉风行,深受上下信任。军部独用他训练蓟门防务的士兵,皇帝同意让他专门训练浙江士兵。
D.戚继光晚年境遇凄凉,屡遭改任弹劾。张居正死后,戚继光郁郁不得志,被傅光宅推荐,反而被削夺了俸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嘉靖中嗣职,用荐擢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022-01-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四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后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骨瘠立,殆致灭性。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悟,乃见青眼。由是礼德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于是赋《豪杰诗》。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

(节选自《晋书·阮籍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B.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泄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C.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D.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来成为官署属员的通称,表官署属员的词语还有“曹”“属”等。
B.有司,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古代朝廷分官设职,各有专司。
C.九锡,古代天子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器物,是一种最高礼遇。
D.景元,魏元帝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阮籍生于名门,生性孤傲不羁。他举止有时难以被人理解,任何时候喜怒都不表现在脸上,人们说他痴呆子。
B.阮籍嗜酒如命,文才高超。他在酩酊大醉中也能很快清醒,写出让世人叹服的文章,才华也得到族兄的认可。
C.阮籍不拘礼教,自然任情。他得知母亲去世却仍然继续下棋饮酒,对于固守礼教者往往只以白眼表达态度。
D.阮籍志向远大,自视甚高。文帝很赏识他,他本有治国安民的志向,并对刘邦、项羽在历史上建功留名不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眠。
(2)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2022-01-0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宗,字君太,广陵人。少遇乱,孤穷。烈祖为给使,闲于摈相辞令。方时艰难,每使四方,辄称职,端敏可仗,恩顾日洽。一日烈祖临镜理白发太息曰功业成而吾老矣奈何宗适侍侧悟徵指乃请如广陵讽让皇以禅代事亦请论齐丘齐丘心忌大议自宗发,及其将还,留与饮酒,而遣骑以手疏切谏。烈祖得之,大悔惧。后数日,齐丘驰至金陵,为险语动烈祖,请斩宗以谢国人。烈祖将从之,徐玠固争,事乃已,但黜宗为池州副使。玠又与李建勋等言天人之望已集,密定大计,复召宗还旧职。烈祖受禅,宗躐进至内枢使同平章事,侍中。烈祖常召宗,及宋齐丘、马仁裕,宴于崇英院,欢燕道旧为乐。他将相莫预,然待宗尤亲厚,不甚以职务婴之,宗亦能澹然。畏远权势,居家节俭,俸赐皆积不用。故齐丘虽日谗之不能害,久之,乃罢为江州节度使。有俞文贞者,早游烈祖幕府,宗及马仁裕皆趋走执事左右。及宗出镇,文贞仕宦蹭蹬。方旅见,辄问曰:马押衙无恙?宗曰:马相公已镇庐州。文贞顾同列,匿笑而退。他日,预公设,宗劝以酒,文贞俯首曰:下官小户,今公所熟知也。闻者大骇,而宗怡然不动,其宽厚如此。徙宣州节度使,入观,赐宴。元宗亲为摺袱头脚,以表殊礼。复出留守东都,请老,以司徒致仕归金陵。冯延鲁代为留守。会周师陷广陵,延鲁见执于周人,仅得免死。时人益以宗享福终始为异,俄而宗病卒,年七十余。宋齐丘以太傅奉朝请,抚其棺哭曰;君大黠,来亦得时,去亦得时。元宗闻之不平。

(节选自《南唐书·周宗传》)


【注】①马押衙:文中指马仁裕。②元宗:烈祖之子,南唐中主李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烈祖临镜理白发/太息曰/功业成/而吾老矣奈何/宗适侍侧/悟微指/乃请如广陵讽让皇/以禅代事/亦请论齐丘/
B.一日/烈祖临镜理白发/太息曰/功业成而吾老矣/奈何/宗适侍侧/悟微指/乃请如广陵讽让皇/以禅代事/亦请论齐丘/
C.一日/烈祖临镜理白发/太息曰/功业成而吾老矣/奈何/宗适侍侧/悟微指/乃请如广陵/讽让皇以禅代事/亦请论齐丘/
D.一日/烈祖临镜理白发/太息曰/功业成/而吾老矣奈何/宗适侍侧/悟微指/乃请如广陵/讽让皇以禅代事/亦请论齐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亦作“受嬗”,古代指承受帝位禅让。
B.迁,在古代指官职调动,左迁一般指升职。
C.幕府,军队出征,施用帐幕,所以古代将军的府署称“幕府”。
D.致仕,亦作“致事”,旧时指官员交还官职,即辞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宗善于外交辞令,懂得迎宾礼仪,每次出使外地都能圆满完成任务,烈祖很是倚重他,对他恩宠有加。
B.周宗认为烈祖登基帝位之事已经到了最佳时机,就与徐玠等人密谋大计,周宗最终因拥护有功官复原职。
C.周宗出镇江州时,昔日幕府同僚俞文贞拒绝周宗的劝酒,周宗并无怒气,反而面露悦色,为人很是宽厚。
D.冯延鲁与周宗先后担任东都留守,但二人的结局大相径庭。宋齐丘认为正是由于周宗的狡猾,他才能够善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烈祖将从之,徐玠固争,事乃已,但黜宗为池州副使。
(2)会周师陷广陵,延鲁见执于周人,仅得免死。
5.周宗面对烈祖的恩宠持怎样的态度?请简要说明。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章帝建初元年,春,正月,诏兖、豫、徐三州禀赡饥民。上问司徒鲍昱:何以消复旱灾?对曰:陛下始践天位虽有失得未能致异臣前为汝南太守典治楚事系者十馀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夫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宜一切还诸徙家,蠲除禁锢,使死生获所,则和气可致。帝纳其言。校书郎杨终上疏曰:间者北征匈奴,西开三十六国,百姓频年服役,转输烦费;愁困之民足以感动天地,陛下宜留念省察。帝下其章,第五伦亦同终议。牟融、鲍昱皆以为:孝子无改父之道。征伐匈奴,屯戍西域,先帝所建,不宜回异。终复上疏曰: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崖之郡,光武绝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鲁文公毁泉台,《春秋》讯之曰:‘先祖为之而己毁之,不如勿居而已。’以其无妨害于民也。襄公作三军,昭公含之,君子大其复古,以为不舍则有害于民也。今伊吾之役,楼兰之屯兵久而未还,非天意也。帝从之。丙寅,诏:二千石勉劝农桑。罪非殊死,须秋按验。有司明慎选举,进柔良,退贪猾,顺时令,理冤狱。是时承永平故事,吏政尚严切,尚书决事,率近于重。尚书沛国陈宠以帝新即位,宜改前世苛俗,乃上疏曰:臣闻先王之政,赏不僭,刑不滥。与其不得已,宁僭无滥。往者断狱严明,所以威惩奸慝;奸慝既平,必宜济之以宽。陛下即位,率由此义,数诏群僚,弘崇晏晏,而有司未悉奉承,犹尚深刻。断狱者急于篣格酷烈之痛,执宪者烦于诋欺放滥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纵威福。夫为政犹张琴瑟,大弦急者小弦绝。陛下宜隆先王之道,荡涤烦苛之法,轻薄棰楚以济群生,全广至德以奉天心。帝深纳宠言,每事务于宽厚。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三十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始践天位/虽有失得/未能致异/臣前为汝南太守/典治楚事/系者千馀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夫大狱一起/冤者过半/
B.陛下始践天位/虽有失得/未能致异臣/前为汝南太守/典治楚事系者/千馀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夫大狱一起/冤者过半/
C.陛下始践天位/虽有失得/未能致异/臣前为汝南太守/典治楚事系者/千馀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夫/大狱一起/冤者过半/
D.陛下始践天位/虽有失得/未能致异臣/前为汝南太守/典治楚事/系者千馀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夫/大狱一起/冤者过半/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禀赡,特指以公粮赈济百姓,“禀”在这里的意思是给予谷物。
B.匈奴,古代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称首领为可汗。
C.《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语言简练,多暗含褒贬之意。
D.丙寅,为六十干支之一,顺序为第三个,可用来标记年、月、日、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昱建议让流放者全都返回家乡,以免亲属分离,死后的孤魂得不到祭祀,这样便可以消除旱灾,汉章帝接受了他的意见。
B.杨终两次上书,认为讨伐匈奴、屯驻西域给百姓带来巨大负担,不能因其是先帝的决策而不敢改变,汉章帝最终听从了他的建议。
C.汉章帝下诏要求以农桑为先,要审慎地任命官吏,提拔温和良善之士,罢免贪婪奸滑的小人,要根据宽厚的原则审理冤案。
D.陈宠认为,处理政务应该奖不过度,刑不滥施,尽量推行温和之政,不能采取严刑拷打的残酷手段,不能假公济私,作威作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承永平故事,吏政尚严切,尚书决事,率近于重。
(2)陛下宜隆先王之道,荡涤烦苛之法,轻薄棰楚以济群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