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0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上已日越中与鲍侍郎泛舟耶溪

刘长卿

兰桡缦转傍汀沙,应接云峰到若耶。

旧浦满来移渡口,垂杨深处有人家。

永和春色千年在,曲水乡心万里赊。

君见渔船时借问,前洲几路入烟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与朋友在春日泛舟耶溪,轻舟缦转,但见溪水、白云、青山相接相映。
B.渡口因游人众多停满船只,垂柳深处的人家显得分外宁静,二者形成对比。
C.诗人写耶溪春色千年常在,遥忆此时的家乡,以时空延伸拓宽了诗的意境。
D.耶溪景色让人有悠然、超尘出世之感,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相似之处。
2.本诗结尾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昨日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二)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有一片戈壁

李玲

那一天,我突然出现在这片戈壁油区,茫然地看着班车挽起的尘土尾已缓缓地落到地上,班车消失于一个山包拐弯处,将新员工往更远的地方送。光秃秃的土地,从我脚下铺向远处的青克斯山,山上则是火烧火燎后般的苍寥景象。

志平师父站在我对面,我看到他脚下的光秃向他背后无边的戈壁一溜烟跑远了。他的手脸和戈壁一个色,深浅褶皱里藏着条条黑色油污,像是岁月的符印贴在脸上。他穿一身被油污腌得可以挂住蟑螂的红工服,手持一根新折的红柳枝,帽檐转到后脑勺。如果不是看到他手里的红柳枝在摇晃,会让人怀疑他就是一个套着衣服的铜像。很多天后我才知道,这是我们采油班的传统:徒弟报到那天,师父要接,不管手头有什么要紧的活儿。

嘁。他说,从红柳枝上掐掉一小段,衔在嘴巴里,上下打量我。

我不妥协地把背着黑背包的腰板伸得直直的,崭新的红色工裤、工服、工帽和土黄色夏工靴,是合规的三穿一戴,白色手套耷拉着手指塞送裤子口袋。点缀着粉色桃心的飞巾缠脖,黑色口罩遮脸,墨镜让我的视野镀上一层茶色。我把帽檐拉到眉峰,变本加厉,撑开一把遮阳伞抵御戈壁强烈的紫外线,另外一只手把耳机往耳朵眼里使劲塞。手机单曲循环刘若英的《原来你也在这里》,包裹成木乃伊一样的身体不情不愿地走到他跟前。

师父拿着红柳枝的手背在后面,像是一个私塾老先生拿着戒尺,他围着我转了一圈后,猫着身子睁大眼睛看我的墨镜。嗯,我没收一个瞎徒弟。他吐掉嘴里的红柳枝,看,现在驴头停在了上死点。相反,驴头把头低得不能再低了,就是下死点。他突然将教杆空中一挥,得意地说:我成群的钢铁驴牲就养在这片庄稼地里,我只要鞭子一挥,它们就齐扬齐俯,它们是我指挥有方的兵马。他的目光顺着红柳枝,指向了天空,俨然一个将军。我定睛一看,明白了他所说的钢铁驴牲就是磕头机。每台磕头机有每台磕头机俯扬的频率,正在我们周围远远地、错落有致地上扬下俯。

师父,今天咱们可以下课了吗?我把口罩、飞巾统统扔到地上,因为脸上被汗水蜇得有点儿疼痒了。扔掉的那一瞬,炎热的戈壁送来缕清凉,我贪恋地呼吸着拖尘带土的空气,不远处正在钻新井,推土机正在推钻井井场。耳机里,刘若英在唱:请允许我尘埃落定,用沉默埋葬了过去,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才隐居在这沙漠里。

为了摆脱自己对磕头机的恐惧,在那一年冬末,我心里突然生出一股前所未有的冲动,扔掉管钳,踢翻清洗剂桶,将磕头机停在驴头高高仰起的位置,徒手爬到横梁上,去看驴头指向的远方。可是我除了光秃秃的戈壁和成群结队的磕头机,什么也没有看到。我迎着粗犷的风,发出一声叹息。毕竟我没有那么长的舌头,伸进千米油层,汲取大地深处黑色的血液。我下来后,腿脚开始发软,无望地张着嘴巴,看一股风旋在一台停止运转、高高昂起头的磕头机的驴头上,又从我的脚底吹起被太阳舔得所剩无几的雪,我使劲往外吐吹进入口腔的沙子。

吐什么吐,沙子入胃助消化。师父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背着手,握着一把小榔头。这里的采油工已经换了好几茬了。师父驻足感叹,我蹲下来观察他的脚尖印出来的脚窝,有轻有重,各怀心事。蹲的时间久了,我抬起和膝腿一样酥麻了的头。巡井路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猪毛菜给一截巡井小路串联起珠翠项链。等到了深秋,猪毛菜开花,姹紫嫣红,就像是给小路戴上了花环。我猜我之前的女师傅是个极爱美的人,才有心收集起猪毛菜的种子,播撒在这条巡井小路上,给我的心情也戴上了项链和花环。

师父突然想到了什么,踏起纷飞的尘上,跑掉了。只见他走到一台磕头机前,开始操纵刹车。但是手刹蹄片老化,反复了几次,还是抱不死刹车轮,磕头机一再溜车。他失落地跟说我:这些磕头机是不是和我一样,老了?

我开玩笑说:天天有闲力气对我‘嘁’,怎么会老呢?

他没有接我的话茬,我低头看他印在井场的脚窝,有几个脚窝凌乱、无秩序。他放弃了刹住磕头机的打算,任驴头上上下下摆动。

你看。突然,他指给我看远处。一前两后,三只黄羊在梭梭间赛跑,扬起十二只蹄。这戈壁路长着呢,以后还是你们年轻人走。他语气牵拉下来,我还有一年就退休了,都成一头老驴了。我们以前叫我们的师父老八权,哈哈,不知道你心里咋喊我的。

又是长时间的卡壳。

我有点儿心酸,没有接一句话。

天裂了!师父突然大声喊起来,把我的注意力从十二只蹄上拉回来。我好像看到经久不变的剧本里的字在颤抖,急忙问:哪里?哪里?师父一脸认真地说:你看,闪电。它把天空劈开了大口子。他刚说完,大风过后阴云密布,夏雷破空而来,大雨漫漶而至。我们一起跑进狂风骤雨里,伫立在这突至的风雨中。当我被雨水完全打湿,放眼望去,上百台磕头机依旧在扬俯起伏。我突然听到,有种声音正在挣脱磕头机和我的身体。

我们扔掉手里的工具,仰起头朝向密密匝匝砸下来的雨滴,把头昂成了磕头机。我看到驴叫声五光十色地冲向了天空。我在这些声音里认出了自己的声音,但又好像不是我的嘴巴在喊。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见面时志平师父的“嘁”,表现出对采油班的传统和“我”这个新徒弟的不以为意。
B.为符合工作要求,“我”不仅“三穿一戴”,还准备了飞巾、墨镜、太阳伞等物品。
C.“我成群的钢铁驴牲”,这一称呼带着亲呢、得意以及能指挥它们齐扬齐俯的骄傲。
D.师父“突然想到了什么,踏起纷飞的尘土,跑掉了”,是想去证明自己还没有变老。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精巧,以“那一天”开篇,用追述的方式开启“我”的回忆:用“突然”一词,引发了读者对“我”来到这片戈壁油区的好奇。
B.文中引用歌词,不仅与前文手机循环播放歌曲这一内容相照应,也含蓄地表达了“我”告别旧日来到戈壁,初次参加工作的内心感受。
C.将串联巡井小路的猪毛菜比作珠翠项链,并想象它们深秋开花时姹紫嫣红的景象,这暗示了终有一天“我”也会成长为戈壁中的奇迹。
D.把头昂成磕头机,驴叫声五光十色冲向天空……文章以“我们”置身于狂风骤雨的场景结尾,充满激情,让人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
3.文中两次写到师父脚窝的印痕,各有怎样的含意?请简要分析。
4.结合本文,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塑造师父的形象的。
昨日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二)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张进德是一个没有家室的人。曾有过一个衰老的母亲,他是很爱她而且很孝顺她的。然而她不幸于他最后一次的回乡时死去了。自从母亲死了之后,这乡间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牵得住张进德的一颗心了——在这乡间他不但没有房屋,没有田地,以及其他什么财产,而且连一个亲人都没有了。他决定在城市中或在矿山上,永远地过着那种群众的工人的生活。那生活并不舒适,所受的压迫和痛苦,并不较农民的生活稍微减轻,但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那生活较为有趣。

他整登过了四年的矿工的生活,做工吃饭,这是穷人的本分,他从没曾想到自己本分以外的事。不料他回到矿山不久,工人们便闹起增加工资的风潮,而他在这一次的风潮中,莫名其妙地被推为罢工的委员。于是他的生活,接连着他的思想也就从此变动起来了,他遇见了不知来自何处的革命党人。他们的宣传使他变换了观看世界的眼睛……

在此以前,他以为这座矿山是给穷人们以生活的工具的,没有了这座矿山,便没有了几千个人的饭碗。现在他明白了,工人们从这座矿山所得到的很微末,而他们的血汗,尽为资本家所吸取去了,他们却并没有得到十分之一的代价。他很会思想,于是他思想到工人生活的困苦,矿山上一切情形的黑暗……②最后他思想道,这世界是不公平的,应有改造的必要,而他,张进德,应如他所认识的革命党人一样,努力做这种改造的工作。

他渐渐变成了矿工的领袖……公司方面对于他的仇恨,和着工人们对于他的拥护,同时增加起来。不久,在半月以前,他在矿山上宣传革命军快要到来了,而他们,矿工们,应当赶快起来改良自己的生活……公司方面听到了这种危险的消息,便沟通了当地驻防的军队,决意将他捉到,以至于处死。因此,他不得已又逃回到自己的乡间了。

乡间差不多还是半年前的乡间,可是张进德却完全不是半年前的张进德了。半年前的张进德所能告诉乡人的,不过是些矿山上的琐事,半年后的张进德却带回来了一些无形的炸药。无声的巨炮,震动了这乡间的僻静的生活。自从他回到乡间之后,一般青年的农民得到了一个指导者,因之,③他们的心已经不似先前平静,而他们的眼睛变得更为清明……

张进德住在他的表姐夫吴长兴的家里,他明白他这次的回乡,虽然是不得已的事,但是他想,他的任务在于改造,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他都应当不要忘记了这个……

这乡间终究与他有密切的因缘,而且这一次的回乡,这乡间突然引起了张进德的趣味。在半年以前,当他离开它的时候,他决定不再留恋它了,因为在这里已经没有使他留恋的东西。④那时他只觉得它僻静,没有趣味,抵不得那城市或矿山的生活。但是现在呢?对于张进德,这乡间的面目改变了。矮小的茅屋,农民们的困苦的生活……以前他觉得很平常,因之,也就从没想过这些现象是不合理的,可是现在他却觉得了:这是不合理的现象,所以也就有改造的必要!……于是他决心将自己的思想向一般年轻的农民们宣传,而对于年老的农民们,他以为他们的脑筋太腐败了,不大容易新鲜起来。

他的宣传得到了效果。青年们都渐渐地蠕动起来了。每一个人的脑筋里都开始活跃着一种思想:现在是时候了,我们应当干起来!……

(节选自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

文本二:

俄国十月革命的耳闻目染,促发光慈在回国的岁月里,始终将革命作为文学创作的中心语汇。蒋光慈是第一个以革命视角为出发点来从事小说创作并获得较高成就的作家。《少年漂泊者》回答了时代青年的道路选择问题,《短裤党》创作于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发生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显示了作家为革命斗争自觉服务的责任感:《咆哮了的土地》是一部以革命现实主义的笔触,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研究早期农民运动的长篇小说,标志着作家的革命思想已经走向成熟。

蒋光慈不仅从文学创作和理论层面宣扬革命,而且还与众多无产阶级革命家组建社团,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建设理论阵地,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拓荒者和开辟无产阶级文艺批评阵地的战斗者。1927年,左翼文艺运动蓬勃展开,蒋光慈与洪灵菲,钱杏邨等人成立革命团体太阳社,太阳社的文艺刊物《新流月报》后更名为拓荒者,成为中国左联的机关刊物。

(节选自侯敏、刘丽《东亚革命的歌者蒋光慈及其文学创作》)

《咆哮了的土地》是红色经典的开山之作,创作于1930年,当时正是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发展时期。作家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贴近现实,凭借自己敏锐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以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出路问题:中国革命事实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革命必须走井冈山道路!这就在主题思想方面超越了此前的乡土文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节选自余学玉《咆哮了的土地》的文学史地位)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交代张进德的基本情况,看似无关紧要,但为下文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塑造做了铺垫。
B.文中将张进德带到乡间的思想比作“无形的炸药”,是为了体现乡间农民思想的愚昧与落后。
C.文章成功塑造了张进德这个革命形象:有敏锐的政治眼光,有斗争才干,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
D.文章既有浓郁的革命激情,又有细致的客观描绘,生活真实感和现实感很强,堪称“红色经典”。
2.对文本一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的“本分”,是指除了“做工吃饭”再不关心其他的任何事情,表明此时的张进德还没有革命意识。
B.句子②运用意识流手法来展示张进德的内心世界,说明他已成为一个矿工领袖,对“改造”旧世界充满信心。
C.句子③写“他们的心”和“他们的眼睛”的变化,这种细节描写深入人物内心,突出了张进德对青年农民思想的影响。
D.句子④将乡间生活与城市或矿山的生活进行比较,借以突出乡间生活“没有趣味”,此处描写与文章开头形成了照应。
3.文本二中提到的《咆哮了的土地》中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问题,谈谈文本一是如何体现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向的。
4.蒋光慈是一个“革命现实主义”作家,请结合两则文本,谈谈你对文学创作中“革命现实主义”的理解。
7日内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部分学校高三核心考向(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心中的倩影

王充闾

到了南京,第一个念头便是去寻访秦淮河。《桃花扇》《儒林外史》等许多古籍对秦淮河的描写,确实给我留下了特深的印象。

桃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

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

这是明清之际的秦淮春景;“秦淮灯火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旁,雕栏画槛,绮窗绣障,十里珠帘”,这是十里秦淮的繁华胜概。如果说,清代文人孔尚任、吴敬梓笔下的秦淮是靓娘的浓抹。那么,朱自清先生眼中“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便是西子的淡妆,更别具一番风情。

由于古文化的积淀,秦淮河早已活在一代代人的心里,每个人的脑海中都闪现着它的玫瑰色的丽影。①而在我的心目中,它是一首璀璨的诗,一幅绮丽的画,一片如烟如梦的旧时月色。

可是没料到,当听说我要去寻访秦淮河时,市文联的同志却苦笑着摇头。他们告诉我,早在清末民初,秦淮一带便已萧条破败了,河道淤塞,河床狭窄,河水浑浊。实际上,朱自清先生看到的秦淮河已非旧貌,只不过在朦胧的月色、眩晕的灯光下看不分明而已。②今日的秦淮河再也找不出多少诗情画意,那个白舫青帘、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像梦一样地消逝了。

看到我充满失望的神色,朋友们半是劝慰半是憧憬地述说,南京市政府已把彻底整治秦淮河列为市政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将采取一系列人工措施,恢复其天然姿色。我终于打了退堂鼓,决定在秦淮河恢复秀丽的姿容之前暂不去探访。

回来后,我把这些想法讲给几位朋友听,他们多数人都不以为然。③有的说我“痴情可哂”,有的笑我“理想主义”,我却至今不悔。特别是读到文洁若的散文《梦之谷中的奇遇》,对作家萧乾的行止,更是赞其通脱,引为同调。

1928年,十八岁的萧乾在汕头角石中学任教时,结识了一个名叫萧曙雯的姑娘。二人心心相印。不料,一小人从中插足,有意娶萧曙雯,声言如果曙雯拒婚,就要对萧乾狠下毒手。姑娘断然斥绝这个恶棍,同时劝说萧乾赶紧离开,以免遭暗算。本来,她是准备同萧乾一道乘船逃离的;可是,当发现码头上有歹徒持枪环伺,她只好悄悄溜回。她知道,若是萧乾只身出逃,他们会高兴地放他走开;如果二人同行,萧乾就会死在这伙恶棍手中。

尘海翻腾日月长,一别音容两渺茫。这对情人南北分飞,各自在布满荆棘的坎坷路上建立了家庭。八年后,作家萧乾以此为题材,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梦之谷》。他是多么盼望有朝一日再见一面当年恋人——书中的女主人公盈姑娘啊!

六十年过去了,他终于有机会旧地重游,回到汕头的“梦之谷”,并且得知萧曙雯仍然健在。可是,经过一番斟酌,萧乾毅然决然放弃这个此生难再的机缘。他不愿让记忆中的清亮如水的双眸,堆云耸黛的青丝,玉立亭亭的少女丰姿,在一瞬间,被了无神采的干枯老眼、霜雪般的鬓华和佝偻着的龙钟身影抹掉。

留恋少时风华,是人同此心的。随着岁月流逝,这种感情会日益浓重。世间许多宝贵的事物,拥有它的时候常常并不知道珍惜,而一当失去它,到了“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时候,才会懂得它的可贵。

“长江一去无回浪”,古今中外永远不会有时间的收藏家。我们仿佛看到雪莱的诗剧《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的时间的精灵——神色仓皇的御者,正赶着一匹匹肋生彩翼的飞马,拖着一辆辆雕花镂彩的神车,踏着香风彩云向前飞奔。自古以来,无数智者就从哲学或科学的角度,努力探求无限的时空,最后,总是在奔流不息的时间长河面前惊愕不已;诗人则力图通过无穷的想象力和有限的艺术形象,去追求和把握浩渺的时空,④但是,结果只是一连串的浩叹:“恨无壮士挽斗柄,坐令东指催年华。今朝零落已可惜,明日重寻更无迹。”(陆游诗句)

那年春天,一位著名的女表演艺术家应邀来营口市讲学。闲谈中,已离休的市文化局局长,提到五十年代中期这位艺术家首次来营口访问演出时的情景。“您那时真是光彩照人,我还保存着当时我们的合影呢!”老局长说着,把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递过去。这位表演艺术家眼睛刷地一亮,说:“太宝贵了,赠给我吧。我在文化大革命前的所有留影,全都损失了。”她坐在镜前,静默良久,看着三十年前流溢着青春气息的秀影,充满对昔日风华和峥嵘岁月的忆念。

我即兴题赠一首七绝:

卅年回首感千重,妙艺人人赞化工。

且莫伤怀悲老大,青春犹在画图中。

她看了苦笑着,说:“您这诗看似慰语,实际上正是憾词。”

当然,在特定条件下,也还有红颜长驻的情况。记得台湾作家林清玄在一篇文章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对热恋中的情人同登喜马拉雅山,不幸遇上雪崩。男青年被雪堆埋得不见踪影,女的却活着逃了出来。她无限地怀念着恋人,年年此日,都要去当日的出事地点,寻找恋人踪迹,终于在第二十个年头,在雪堆一角,找到了恋人尸体。他仍是当年那样年轻、俊俏,朱颜秀发;而自己却早已失去往日风韵,垂垂老矣。这虽然也是一种驻颜之术,无奈说来实在是太惨苦了。

人们也许会问:那位女士苦苦奔波二十年,她究竟要寻觅什么?只是为了要见上一面情人的年轻、俊秀的倩影吗?——这在她记忆之窗上,本是永远抹不掉的而且会久而弥新。那么,除此之外,又要追求什么呢?或许是要重温昔日的恋情,寻觅那一经失去便再也不会重现的纯真诚挚的情。

由此可以联想到,留给亲人、朋友一个美好的形象固然重要,但是,它所附丽的却是珍贵百倍的真情诚意。如果有朝一日,那位女士发现日夜思念的意中人竟是一个骗子,那么,再美好的形象也会随之而化为丑陋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援引古诗文中描写秦淮河秀丽、繁华胜景的名句,强调它给作者的印象之深,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
B.清末民初秦淮胜景就已经荡然无存,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秦淮河也不是真貌,而是他基于想象虚构出来的景观。
C.作者即兴题赠的七绝既是对那位女表演艺术家的慰勉,也是对自我的鞭策,表明要珍惜光阴、永葆青春心态的观点。
D.作者转述林清玄一篇文章中讲过的悱恻动人的故事,旨在印证“在特定条件下,也还有红颜长驻的情况”这一观点。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秦淮河在自己心目中所具有的诗情画意、空灵朦胧的美,点扣题意。
B.句子②用对比手法直抒胸臆,“再也找不出”“像梦一样地”这些短语表达了深深的遗憾、惋惜与怅然若失之情。
C.句子③中“痴情可哂”“理想主义”这些点评表明作者书生气浓,脱离现实;“至今不悔”,可见其人之迂腐、偏执。
D.句子④引用陆游诗句,意在表明时间飞驰,难以挽留,要珍惜韶华,这处引诗呼应段首句,生动形象,饱含哲理。
3.本文题为“心中的倩影”,文中具体描述了哪些“心中的倩影”?这些“倩影”是如何构成一篇浑然一体的文章的?请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和说明。
4.有评论家指出王充闾的散文具有“深邃冷峻”“清醇雅致”的风格。请从“深邃冷峻”和“清醇雅致”两个关键词中任选其一,为这篇散文写一则文学短评,拟写其要点,要求先扼要阐释“深邃冷峻”或“清醇雅致”的内涵,然后从文本思想内涵、艺术手法、语言特色三方面综合进行评说。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拜谒赣江源

四平

①通向赣江源头的小路,对我来说,显得格外平和自然、亲切宁静。

②在我小的时候,暑假里最美妙的事情就是在赣江游泳,然后躺在江边的榕树下睡觉。有很多次看着江面往来的船只、顺江而下的竹排,就猜想这些流水的源头在哪里,它们怎么会没完没了地流。后来离开赣南,浩荡赣江浓缩成心中记忆,源头梦想偶尔在心间闪现。

③章江和贡江分别从南岭与武夷山流下,两江汇合成赣江以后就一路滔滔北去。千里赣江,纵贯江西南北,它不仅成为青山不老、碧水长流的象征,也培育涵养了独特而悠久的赣地风情与文化,成为江西人永远的母亲河。

④离家千里的游子,总有自己的故乡;奔流千里的江河,总有自己的源头。赣南地区东北部的石城县,在历史上有闽粤通衢之称,这里就是赣江的发源地。深藏在武夷山西麓密林中的石寮河,就是赣江的源头。

⑤当初,那些因为战乱而逃出中原的人,历经千辛万苦辗转来到江西以后,就在远离战祸的赣南居住下来,使家族的香火、中原的文化在青山绿水间延续。那些继续迁徙的人当中,有的人南溯章水,越过大庾岭,到达岭南地区;还有的人则东逆贡水而上,到达武夷山西麓的石城县,穿越武夷山进入福建宁化,再向闽粤各地扩散。在漫长的时间里,江西石城与福建宁化之间的曲折山路,不仅成为人们行走赣闽的天然通道,也逐渐成了许多客家人的心灵驿路。

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当初的迁徙队伍中,一户范姓人家选择在武夷山西麓的古道边住了下来。天长日久,这里就成了他们安身立命的家园,看护这里的山岭、溪流和林木,就成了他们的天然使命和具体内容。后来,行走在闽赣之间的人们有了这样一个亲切、温馨的七岭驿站,武夷山两边的人知道了一个叫作七岭村的地界。

⑦尽管时间流逝、岁月更迭,七岭村也改叫了源头村,但这个被山林环抱的小山村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宁静、质朴,除了规模不大的祠堂用青砖砌成,其他顺着地势高低错落而起的房屋,都是用一样的黄土夯筑而成,屋墙上开出一样的门窗,屋顶盖着一样的黑瓦,在山林中平和、朴素地存在着,并静静地向世人传达着家的原本含义。村舍前面积不大的稻田里,静默的禾斗、堆积的稻草,显示出紧张收割以后的放松、宁静;黄牛静卧在田埂上咀嚼、回味自己的日子,鸡群奔忙在稻田里享受着发现与收获的快乐,它们与在田间闪烁穿行的小溪一起,成为一幅平静、自在的山村生活图画,传达一种我们已经生疏却依然美好的音韵。

⑧大自然对于人类的眷顾之情,总是通过森林来传达,花开叶落的景象,生死枯荣的规律,始终在传达造物的启示。行走在赣江源头的秘密山林里,清静、自在地呼吸着清新的山林气息,轻松、悠闲地聆听着活泼的溪流清音,不仅有了回归山林的喜悦,也清楚意识到不息的赣江流水,得益于赣南茂密的山林,成为青山不老,碧水长流的真切写照。

a山林,在涵养赣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这里不仅有常见的以松杉为主的针叶林、竹林、阔叶林等,还有罕见的成片原生榉树群落,栲木、楠木、枫香等珍贵树种在这里安然生存,香果树、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在这里平静生活,并显露出远离欲望的宁静、不忧刀斧的从容。

⑩人类对自然的感恩,也总是通过对草木的珍爱,对环境的保护体现出来。林间的小路,是一代代源头村人巡山护林时踩出来的,它虽然细小得若有若无,却极具韧性地把周边多座山岭连在了一起。在某种意义上,b道路既是经济状况的标志,也是人类欲望的反映,这里的小路既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拓宽,也没有因为时代变化而改观,一直保持自己的本色,就如源头村的人一直信守祖辈传下来的规矩:除了在林中拣点柴草、挖些冬笋、采采蘑菇,就连采药这样的事村里也没有人干,更不会有砍伐林木、毁林造田的举动。小路在岁月中、山林间无声地延续,它不仅延续着一种集体的生活方式,也延续着一种朴素的人生态度。

沿着林间小路,走过一片片山林,跨过一道道山溪,在一阵更加激越的溪流声中,赣江源头的流水呈现在眼前……

c无言地跪拜在不竭的源流前,心里感觉到一种回家的踏实和幸运,还有深深的感激和祈望。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是文章的抒情主人公,“我”的所见所闻及所感,构成了文章的主体内容。
B.对客家人迁徙过程、定居生活的描写,流露出作者对他们深深的敬意,丰富了文章内涵。
C.文本点染得当,以七岭村为点细描细绘,渲染了赣江源头平静、自在的生活画面。
D.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浅入深、由实而虚依次写来,表达了对从容恬静的生活的向往。
2.下列对文段和画线句子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⑦运用白描手法,描写出七岭村宁静、淳朴的特点,真实还原了田园生活的本来面目。
B.句子a用拟人手法,指出山林涵养了水源,水源又使山林更加繁茂这一事实,引起下文。
C.句子b表达作者的观点,既有对赣江源头原始、古朴生活的赞美,也有对物欲生活的贬斥。
D.句子c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写出作者对赣江源头深厚悠长的情感,又照应了标题。
3.为什么说千里赣江“成为江西人永远的母亲河”?联系全文回答。
4.文章写的是“拜谒赣江源”,却在文中多处写到山间的小路,请结合文本说明这样写的用意。
2024-05-06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高三大联考(二)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串门去(节选)

李娟

进入二月后,白天越来越长,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当我们迎来冬牧场上第一拨正式拜访的客人阿孜拉和她的妈妈后,也憋不住了。在当天的晚餐桌上大家商量着列出了一份计划表,开始挑选合适的日子陆续出门拜访邻居。先由年轻人开始,然后是嫂子,接着是居麻。

其实早在一月,我和加玛就说好了二月一起出去串门的事。为什么非要二月不可呢?因为,若是十二月和一月的话,白昼一晃而过,哪怕去最近的人家拜访,也未必能当天去当天回。又不能走夜路,夜里有狼。

我很早就开始期待这趟行程了。期待的同时却发愁没有像样的外套。都脏得不像样子,脏得洗都没法洗……随着二月一天天来临,大家也替我着急起来。我决定穿我的皮大衣,虽然臃肿不合身,毕竟是干净的。大家都说:豁切,又不是去放羊。太邋遢了。

我又想穿我的短羽绒衣。因为它是深色的,不太显脏,而且合身又利落。大家说:不行,太冷!

我说:天不是已经热了嘛。

加玛用汉语说:去,热。回来,冷。——回来的话,太阳就西斜了,温度迅速降了下来。

居麻大方地说:行啦行啦,我的衣服借给你吧!

我伤心地说:豁切!

终于到了出门那一天。一大早加玛就提醒我,一定要穿刚洗过的那条裤子!这天她洗脸的时间格外漫长,然后又足足打扮了半个小时。

我坚持穿我相对体面的那件但大家七嘴八舌地表示反对。我只好妥协,只好把肮脏的长羽绒衣套在短羽绒衣外面。依大家说的,一到地方就赶紧脱下来塞在马鞍后。

本来这天打算去北面牧场拜访加玛的一个同学家,但因一时找不到散养在外的坐骑,耽搁了些时候。等备好了马要出发时,突然东北面沙丘上出现了两个骑马的人。走近一看,正是那个同学和她的妈妈!真不愧是最适合串门的一个日子啊。两人真不愧是好朋友,想到一起了。

于是我们又卸了马鞍,脱去衣服。大家回到地窝子里亲亲热热地叙话。嫂子去毡房割了一块肉,为客人蒸了手抓饭。

送走客人后,已是半下午了。大家在赶牛之前摆开餐布重新喝茶,还开了个会。这回决定第二天改去西面牧场上加玛的一个远房兄弟家。那里也很近,骑马只需一个小时。

第二天,赶完小牛后,加玛继续花大半个小时洗脸、打扮。这回我们顺利出发了。我还是长羽绒衣套着短羽绒衣。郁闷的是,短羽绒衣虽短却宽松,长羽绒衣虽长却瘦窄。为了能把胳膊挤进袖子并且合上胸前的拉链,我折腾了老半天。

两人一路向西。走到旷野尽头的沙梁时,又沿着沙梁折向西北方向。渐渐走到两座沙丘间的豁口处,那里有明显的两条汽车辙印。我们拐上汽车路,在起伏的沙梁间走了很久。又渐渐离开车辙,继续向西。

每当小路带我们走向高处时,加玛就为我指向大地的各个方向。详细地告诉我哪个地方住着谁,谁又是谁,谁和谁有什么关系,谁的谁离此地多远……说了许多,似乎这片大地其实也是热闹的。可举目四望,苍苍茫茫。走着走着,脚下的小路越来越清晰,牲畜蹄印越来越密集、匆忙。渐渐又行至高处,这时我一眼看到前方沙丘起伏处有一小团漆黑的角落——到了!沙漠是黄的,雪地是白的,天空是蓝的。整个世界都是浅色的,唯有历经无数个冬天的这一小块人畜栖身地是深色的。像一小块镇纸,稳稳压在起伏动荡的大地上。在那团黑色之上,天空和大地的距离最远。

我们放慢速度靠近。我一心想的是如何在被人看到之前从紧紧裹在身上的脏外套里挣脱出来……那拉链可真难拉!……很不巧,还没到地方,就被人发现了。先是两个孩子站在地窝子门口呆呆地张望。渐渐认出加玛后,他们大喊一声,欢乐地奔跑过来……

那时我们已经走到沙窝子一侧的平地上,那儿栽着粗粗的马桩。我下马后,尽量若无其事地狠拽拉链,挣扎了一番才脱离那件又脏又窄的外套。但孩子们毫不在意,一声不吭充满期待地看着我们系马、整理衣物和头发。当我们向地窝子走去时,孩子们又赶紧冲在前面,提前为我们开门。看我们走得慢慢吞吞,又从门边冲回来,陪我们一起慢慢走。等走到地窝子近前,再次冲上前开门。从头到尾,不说一句话,只是不停地笑。

(节选自《冬牧场》)

[注]①豁切:哈萨克语,意思是行了。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都反对我仅穿相对体面的短羽绒服上路,可见他们并不像我一样在意衣服的整洁,而更注重保暖。
B.送走冬牧场上第一拨正式拜访的客人后,我们也憋不住要去拜访邻居,可见冬牧场生活的枯燥与寂寞。
C.快到要拜访的客人家时,我匆忙脱掉脏外套,虽然装作若无其事地狠拽拉链,但内心充满了尴尬和慌张。
D.在迎接我们的时候,孩子们一会冲到我们前面,一会冲回来和我们慢慢走,可见客人来访时他们的兴奋。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记述了哈萨克牧民在冬牧场生活中的几个小片段,内容真实,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如临现场的感觉。
B.互相拜访的客人并非亲近的亲属,如同学、远房兄弟,既表现出牧民生活的寂寞,也现出牧区人们的热情和洒脱。
C.我们终于准备好要去拜访加玛的同学,却因为她们正巧来访而打乱了计划,这种延宕让我们激动的心情变得失落。
D.冬牧场上人畜的栖息地被广阔的天地衬托得极其渺小,作者用镇纸来比喻它,流露出对艰苦环境中的生命的赞美。
3.作者擅长描写人物,特别是人物的语言描写,往往三言两语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语言描写的特色。
4.冬牧场环境的艰苦并没有削弱哈萨克牧民对生活的热爱,这一点始终渗透在李娟的散文中。请结合文本对串门过程的描写,谈谈作者是如何表现牧民们对生活的热爱的。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杨头的大老黑

魏永贵

大老黑在春天的一个夜晚莫名其妙地不见了,或者说飞走了。

老杨家的孩子们都觉得这是一个不祥之兆。

大老黑是一只八哥,一身羽毛油黑发亮,嗓音清亮,通人性,擅与人对话。对老杨头来说,那可是他的宝啊!眼下,孩子们都不知道如何跟躺在床上的老杨头交代。

多年前老杨头老伴走的时候,孩子们把母亲送上了山,突然觉得老杨头矮了许多,饭量小了,话也不多说了。孩子们提议轮番接他去家里住,老杨头对墙上的遗像说:“我得守着你们的妈。”大家只好默许了。过了很久,孩子们发现老杨头开始偶尔下楼跟邻居们聊天了。再后来突然有一天大女儿发现,邻居们开始着手给老杨头介绍老伴了。

大女儿一个电话把兄弟姊妹召集回来了。大家委婉的说笑明确表达了一个中心意思:老杨头找老伴是万万不可的。大女儿转天买了一对绿色金刚鹦鹉,配了一个金色笼子。鹦鹉叽叽喳喳热闹不已,老杨头的脸上却什么表情也没有。精明的二女儿第三天就把鹦鹉送了人。二女儿说:“大姐你什么脑子!你不是故意刺激爹吗?你咋不干脆买一对小鸳鸯再配一曲《天仙配》循环播放呢?”

二女儿很快去花鸟市场买了一只八哥。卖鸟的老板说:“这个品种的八哥,稍微调教调教就能说会唱。”老板让旁边的一只八哥现场演示。可是,一周下来,买回的八哥不光不开口,几乎还不吃不喝。一边枯坐的老杨头说:“你把人家单个儿弄来了,人家没准还惦记着老婆孩子呢!”二女儿一听,赶紧又去市场买了一只。两只八哥在一起,依旧没有啥动静。老杨头又说:“它俩本来就不是一家的,你硬把它俩凑在一起,它们能开心吗!”没多久,第二只八哥在一个夜晚没了——死了。二女儿问:“咋就没了呢?”老杨头望着安了栅栏的窗户外,说:“你问我,我问谁去?没了好,一个不用被关着了,一个落了个清净。”

八哥到底还是只剩原先那一只了。老杨头对二女儿摆摆手:“你不用瞎操心了。”老杨头开始自己伺候八哥了。他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大老黑。

老杨头说:“你好大老黑,咱俩都单身了,咱谁都别嫌弃谁了。”

老杨头说:“你好大老黑,咱都不找老伴了,不给别人惹麻烦了。”

老杨头说:“你好大老黑,咱先把饭吃了,咱往后的日子还得过下去。”

老杨头说:“你好大老黑,咱下去遛遛弯,晒晒太阳,憋在屋子里就成傻子了。”

老杨头吃饭前要先喂大老黑,喝茶前要给大老黑喂水,洗澡前也要先给大老黑刷一刷。老杨头还拿出以前老伴留下的梳子给大老黑划拉划拉,老杨头说:“大老黑你好,你看你的头发多么黑多么密多么亮。”

那天老杨头刚刷完鸟笼子坐着喝茶,突然听到一声:“你好!”老杨头一愣,以为产生了幻觉或者谁在卧室里,接着又听到一声:“你好!”这一声字正腔圆,还带着他的几分南方口音。

这一次,老杨头明确听到——准确说是看到——声音来自大老黑。老杨头急忙上前:“大老黑你好。”大老黑随即回应:“你好你好!”

老杨头哈哈笑了,手舞足蹈。

很快,大老黑会说的短句越来越多了,比如“拜拜”“恭喜发财”“回来回来”……一般四字的口语偏多。后来有一天,它还模仿老杨头的笑声,嘎嘎嘎的,猛一听就是老杨头自己在笑。孩子们偶尔回来的时候,大老黑就成了焦点,好不热闹。

那天是老伴的忌日,送走回来聚的孩子们,老杨头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老杨头很久没有喝酒了。他举起酒杯瞅着墙上老伴的照片,正要说话,大老黑却先说了:

“别喝酒。”

老杨头愣住了,举酒杯的手停在了半空。老杨头缓过神来,急忙问:“大老黑,你说什么?”

大老黑又一次清晰地回应:“别喝酒。”

老杨头彻底蒙了。不是因为大老黑说了他从来没教过的这几个字,而是因为,大老黑说话的腔调、语气,几乎跟老伴生前一模一样。

自此之后,大老黑似乎无师自通了。老杨头出门的时候,大老黑会说:“带钥匙。”老杨头吃饭的时候,大老黑会说:“别噎着。”老杨头睡觉的时候,大老黑会说:“喝药药。”——都是老伴的语调,都是老伴生前爱说的那些话,几乎都是三字一句。而且,这样的话,大老黑只给单独在场的老杨头说。

老杨头好多次泪眼婆娑。

时光不居。这个春天,儿女们频频聚在老杨头的家里,老杨头病入膏肓了。

儿女们在客厅背着老杨头商量墓地的事,大家意见不统一,声音有些大。突然,一个声音在他们身边炸响:“吵死了!”大家都愣了:这不是老娘生前的腔调吗?大家都把目光投向大老黑。大老黑又说话了:“快走吧!”还是那个曾经熟悉的声音。

儿女几个在疑惑且有几分恐慌中匆忙下楼走了。

第二天他们再来的时候,大老黑不见了,笼子空空的。老杨头躺在床上,两眼看着天花板。

“大老黑怎么就没了呢?奇了怪了。笼子好好的,窗户也是关闭的。”眼下,大家不知道该不该告诉老杨头。不祥之兆啊!

最后,二女儿拿了主意:不告诉他。二女儿说:“爹已经这样了,哪还有心思管这个邪乎的八哥?”

两天后,老杨头走了。

后来的一天,物业的老李碰到老杨头的大儿子,犹豫了一下,说:“你爹走之前的一个晚上,干了一件事。”大儿子很警惕地问:“你什么意思?”

老李就把老杨头大儿子拽到物业监控室,让他看一个回放的画面:深夜里,老杨头费力地推开窗户,愣了许久,然后把手中的一个黑东西往外一抛。那个被抛的东西没有落下去,而是在窗前悬停了一会儿,最后在夜幕里消失了。

老杨头大儿子看清楚了:那是大老黑。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杨头因为妻子的离去而感到十分失落。但随着年月的流逝,老杨头渐渐开始重拾生活的信心。
B.天生聪明的八哥来到老杨头家一周后仍然不开口说话,是因为老杨头在家并没有调教它的兴致。
C.老杨头对大老黑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起初觉得彼此处境相似而心生悲悯,后来则把它视为老伴。
D.大老黑说话,将在老杨头的家中商量墓地的儿女们赶走,是希望给老杨头最后阶段独处的宁静。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倒叙起笔,将飞走的大老黑作为故事的开头,既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B.文章写老杨头与大老黑的对话时,多次用到相似的句式,使得文章叙述节奏张弛有度,彰显了小说语言的魅力。
C.文章中不仅灵活运用动作、心理描写,还使用了丰富的语言描写来展现主次人物间的对话,使得画面更加形象生动。
D.文章最后借物业的老李这个次要人物来揭示事情的真相,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增添了文本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3.老杨头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老杨头的儿女们并非真正关心他,只是在寻求自我安慰。请结合文本,为这一看法提供相关依据。
2024-04-30更新 | 385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杨少尹赴凤翔

张籍

诗名往日动长安,首首人家卷里看。

西学已行秦博士,南宫新拜汉郎宫。

得钱只了还书铺,借宅常时事药栏。

今去岐州生计薄,移居偏近陇头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关注朋友,既写其富有诗名,备受追捧,也写其收入微薄,倦宅而居。
B.诗人列举朋友曾任“博士”与“郎官”之职,实写其学识丰赡,才华横溢,
C.此去岐州,生活贫苦,诗人劝朋友一定要移居到陇头一带,言辞十分恳切。
D.诗人于平易自然、淡雅质朴的语言中深藏对友人的情感,言有尽而意无穷。
2.诗歌以时间贯穿全篇,寄寓着诗人对朋友复杂的情思。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4-04-30更新 | 27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

叙怀二首(其一)

[唐]张九龄

弱岁读群史,抗迹追古人。

被褐有怀玉,佩印从负薪

志合岂兄弟,道行无贱贫。

孤根亦何赖,感激此为邻。

咏怀八十二首(其十五)

阮籍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

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

乃悟羡门子,噭噭今自嗤。

[注]①被:通“披”。褐:粗布衣服,出自《老子》“圣人被褐怀玉”。②佩印从负薪:出自《汉书·朱买臣传》。汉代朱买臣家贫,常卖柴以给食。后来任太守,佩太守印绶荣归故里。③《晋书·阮籍传》:“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咏怀八十二首》是阮籍在魏晋易代之际的黑暗现实生活中抒写的感慨。④颜:指颜回。闵:指闵子骞。两人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是安贫乐道的典范人物。⑤羡门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诗首联叙述诗人青少年时代因为阅读大量史书,从此志向高远要向古代圣贤看齐。
B.张诗颈联承接上文,表明追求“道行”只要志同道合就不必问是否是兄弟,也无论贫贱。
C.张诗尾联中“孤根”指独生的根,说明自己孤独无依,因而愿意以古人为邻,向他们学习。
D.阮诗后八句转入感怀,说诗人要建功立业,与历史上的很多名人葬在同一地方而显名。
2.张诗的第三、四句和阮诗的第三、四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被遗忘的戍者   

潘 灵

带路的向导在队伍的前面头也不回地走,全然不顾在暗无天日的丛林里已经行走了五天的殖边队的士卒们。一路上,向导都挥舞着银片似的砍刀,手起刀落处,都是荆棘和藤蔓短促而痛苦的声音。但后来,这些声音被士卒们粗重的鼻息覆盖了。苟延残喘的队伍,显然对这次勘界的前期摸底工作的艰苦程度估计不足,官兵的情绪都越发焦躁不安。队长郝成壁已经失去了前四天的沉着与淡定,一路上像个怨妇一样喋喋不休。

麂子关有野人出没,是一个传说,但从来没有被证实过。最早有关野人的消息,是一个猎人从密林里带出来的,说那野人敏捷如猴,速度比风都快,他还指挥着一群猴子。

话音未落,头顶就嗖地飞过什么东西,接着就是一个站起活动身子的殖边队队员的一声惨叫。

一块飞石,正中他的脑门。

尹默君趴在地上,用郝成壁递给他的单筒望远镜眯了眼往模糊人影处看。

一个清晰的人从单筒望远镜扑进了他的右眼——是个清朝老兵!

不能开枪!尹默君将望远镜从右眼眶移开说。

循着石块飞来的方向望去,尹默君看到了那个先前在他单筒望远镜里出现过的清朝老兵,铁塔一样矗立在他的前方,一副威风凛凛、视死如归的模样。

尹默君举着白衬衣,向着清朝老兵走,越走越近。近到几米开外的时候,老兵一声暴喝——站住。

尹默君立定。老兵用混沌的老眼在尹默君身上扫了一遍后,用沙哑的声音问道,你是何方神圣,为何犯我国境?

我是中国人,老爹,他们也是中国人。尹默君边说边回头指了指身后说,他们是省府殖边队的士兵,管理边境的。

但老兵摇摇头说,你别想骗人!你连头上的辨子都没有,还冒充国人?

辫子?尹默君说,大清都灭亡二十多年了,谁还留辫子?

你说啥?老兵一脸惊讶,大清亡了?

老爹,尹默君语气肯定地说、亡了,公元一九一一年就亡了,现在叫“中华民国”了。

老兵就像被雷击了一下,竟像一截枯木桩一样直挺挺倒在地上了。

尹默君见此,将手上举着的树枝和白衬衣一扔,便冲了过去,他将老兵抱在怀里,一边掐着老兵的人中一边紧张地呼唤郝成璧赶紧过来。昏迷的老兵醒了,他半睁的眼角有泪水流出。

年轻人,这……还不够荒唐吗?朝廷都没了,我却为它守了二十多年的江山。他吃力地转身,指着前方说,看到了吗?那是麂子岩哨所,我是守兵。

老爹,你不该这么想,这哪是朝廷的江山,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江山。你是为国家守江山,不是朝廷。尹默君的话里充满了崇敬。

说来话长,老人指了指哨所对郝成璧说,你是长官吧?我带你们去,这哨所,我得亲自交给你们。

这个叫赖小四的清朝老兵,对过去的记忆仿佛就是昨天。

粮没了,盐没了,你没想着离开?

想过,也这么干了。赖小四说,当兵吃粮。理所应当,没吃的,还当个鸟兵?我拍拍屁股走了人,但在森林里走了大半天,傍晚时还是回来了。我想起了我来哨所时给管带的保证;人在哨所在。

为了一句承诺的坚守令人动容。

我在这里烧荒种地,但第一年种下的苞谷,颗粒无收,青黄不接的时候,就被猴群糟蹋了。一个猎人教给了我捕猴的法子,我布在树上的罗网捕到了猴王。我驯那只猴王,让它臣服于我。后来我成功了,成了它们的王中王。它们不仅不再糟蹋我的苞谷地,还会替我看守它们。我有时无聊了,就学着它们爬树,从一个树梢荡向另一个树梢。

但让郝成璧和尹默君没想到的是,当卫生兵和一个殖边队队员去为赖小四剪辫子时,惊恐万分的赖小四惊叫着推开他们,奔进石屋子就操起了他的火铳。他端着火铳奔出屋子,大声喊道,哪个敢剪我辫子,我就要哪个的命。他吸嘴,吹了一声尖厉的口哨。

瞬间,先前已销声匿迹的猴群,又出现在哨所的石屋顶上。它们虎视眈眈居高临下地注视着哨所前的殖边队队员们。

赖小四哼了一声,我先前看错了你,你这上上下下一身洋人打扮,本不是啥好人。

我们真的没有骗你,尹默君诚恳地说,丛林外面,换了人间了。现在没有皇帝,男人也没有长辫子了。你和他们不是对手,更不是敌人,你们都有一个共同身份,都是戍边者。我是绘地图的,我绘出的每条边界线,都有你们的功劳。

赖小四似乎被尹默君的话打动了,他指了指那群将哨所团团围住的猴子说,要说功劳,它们也有。那年红发的洋鬼带着一群人,私移我们的界桩,就是被这群猴子撵走的。它们不怕死,红发鬼动用了洋枪,猴子们付出了五条命,但它们却没被吓住,一个个扑上去与洋鬼们又撕又扯,最后他们害怕了,抱头鼠窜,落荒而逃。从那以后,他们再也不敢来私移界桩。现在你们知道这群猴子为啥跟我这么亲了吧?我离不开它们,我陪着它们,哪儿也不想去了。

郝成璧趁机走上前,伸出左手将赖小四的火铳夺了下来。赖小四也没抵抗,他有气无力地冲猴群挥了挥手说,散了,散了吧。那群猴子就真的散开了。

翌日清晨,尹默君被一阵嘈杂声吵醒了。出事了!郝成璧边说边拉着尹默君走出了哨所。

在哨所外的一棵水冬瓜树上,吊着一个尸首已经僵硬的人。尹默君一眼就看出是赖小四。他上吊的工具,竟然是他脑后那条又粗又白的长辫子。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殖边队在丛林里经过五天艰难跋涉,到达了传说的有野人出没的麂子关,官兵焦躁不安,不料一块飞石来袭,砸中了一名队员。
B.做绘地图工作的尹默君发现投掷石块的是一名清朝老兵,面对“闯入者”,清朝老兵表现出一副威风凛凛、视死如归的样子。
C.老兵认定尹默君等人是侵略者,因为他们头上没有清朝人的标志辫子。当老兵得知清朝灭亡了,竟然直挺挺地昏倒在地。
D.老兵名叫赖小四,在麂子岩哨所戍守了二十多年,曾因给养断绝而选择离开,但因为在森林里走了大半天没走出去面而返回了。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的描写,凸显了麂子岩哨所条件艰苦,没有道路通达麂子岩哨所,向导挥舞着砍刀开路。
B.麂子关有野人出没的传说,是否与一群猴子撵走私移界桩的洋鬼们直接相关,文章没交代,但引人遐想。
C.赖小四在猎人的指导下捕到了猴王并驯服猴王,让其为己所用,情节显得荒诞和突兀,但读来饶有兴味。
D.小说以独特的情节设置讲述了一个“被遗忘的戍者”的故事,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边疆地区的地域特点。
3.留“辫子”对赖小四很重要,捐“门槛”对祥林嫂也很重要。请结合本小说和鲁迅《祝福》分别简要分析“辫子”和“门槛”的丰富意蕴。
4.小说结尾写赖小四上吊自杀,这样的结局安排是否合乎情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